因为热,盛京城死人了。
官府已经发布了告民书。
提醒百姓避午时暴晒、晨昏劳作,以避暑毒。
还派了人手,在皇城附近的街巷泼水降暑。
程书宜走在巷子里,朝书院去,就遇到了一个衙差模样的人在巷子里泼水。
巷尾的护城河。
从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入夜,都有人泡着。
两个崽崽这几天也被热得产生厌学的情绪。
早上起床时,屋外就已经热得让人流汗。
吃个早饭的功夫,身上的衣衫必湿一层。
程书宜见此,于心不忍。
今日去书院,便是要给书院捐冰去的。
铺子的新传单一会儿将递送至贵宾顾客的府中,铺子增售冰块,并送货上门。
程书宜如今活下去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
谁也阻止不了!
“柳夫子雅望。”
程书宜进了书院,直奔院长柳明远的书斋。
柳明远耄耋年岁,学富五车,曾是国子监的太学博士。
是个不苟言笑的顽固老头。
这大热的天,他依旧穿着正正经经的三层衣衫,即便书斋里热得像个蒸笼一样也不打扇。
信奉心静自然凉。
看到程书宜,柳明远抬头思索,试图想起她是谁。
程书宜赶忙自报家门:“我是外舍学子裴如期、裴如许的母亲,在巷口开了间大润万家商铺。”
书院学子不少,柳明远也非人人都记得。
但大润万家他知道啊!
“原来是大润万家的程掌柜,快请坐。”
柳明远从书桌前起身,到茶桌前坐下,然后给程书宜倒了一杯还在冒气儿的热茶。
“程掌柜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程书宜端起那杯热茶,象征性喝了一口。
接着开门见山:“柳夫子一生清贫,箪食瓢饮,为了学子们呕心沥血、著述不辍,乃天下士子之福。”
“妇为之感动,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书院做些什么。”
柳明远是个非常看重名声,且颇具风骨的人。
程书宜若直接开口说要给书院装冰柜子,一定会被他以‘苦其心志’那套推回去。
所以为了能让他心安理得的接受,她特地跟沈周氏学了这套文绉绉的话。
“近日天象炎烈,暑气蒸腾,据官府通报,京城已有几十人被热死。”
程书宜痛心疾首,频频摇头叹息。
“正巧,大润万家今日进了一些冰,若夫子不嫌弃,妇愿以大润万家的名义,向书院捐献今夏所用冰块。”
“你要捐冰?”
柳明远没想到她竟是为这事儿来的。
现如今,冰可是救命的东西!
想买都买不到。
她竟张口就说捐?
“你可知,白马书院教舍、书斋十二房,你当真要捐?”柳明远觉得她在开玩笑。
就是皇宫的冰窖,储存的冰也不够她这么挥霍的。
但他似乎忘了。
大润万家已经是每天都在大量用冰了。
程书宜确定地点头,“捐。”
柳明远起身来回踱步。
一会儿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白花花的日头。
一会儿又掏出个什么器具放到太阳下,那个器具被晒得变了颜色。
程书宜静静看着,那似乎是测量温度的东西。
她刚才出门前,也测过今日地表气温。
地表温度七十多度。
能直接摊鸡蛋了。
柳明远说服了自己半天,最终是扛不住这高温,“裴夫人,老夫在此替书院众学子,谢过夫人。”
程书宜立即站起来,福了福身。
“妇一会儿便找木匠过来为书院打冰柜、铺管道。”
做慈善、挣名声,从书院下手是最直接且见效最快的通道。
程书宜已经找林余氏的娘家镖局给北疆送了一批粮食、盐和糖。
如今又拿下书院。
文武双管齐下。
她等不到两个孩子长大,不知道他们会走哪条路,那就一起铺了!
-
大润万家最新传单贴到盛京各处布告栏的那一刻,便爆了。
不仅是因为在这接连热死人的时候,她增售了冰块。
还因为大家心心念念的书稿,更新二册了!
程书宜铺子二楼的书籍区,一直都有爽文书籍售卖。
在邻间街坊或许听不到关于这些书籍的消息,但在内宅中,它一定是最火的。
这些书,对古代人来说,太过大胆羞耻。
霸道权臣爱上我、书生科举迎娇妻。
还有重生主母手撕小妾外室……
程书宜可是把被迫养在深闺的小姐们,梦想一举夺魁走上人生巅峰的书生们,还有操劳半生时时刻刻得提防府中妾室上位的主母们。
这些有钱又有闲,还识字的人,精准拿捏。
盛京城不同于其他州府,京城识字的人最多。
这么大一个市场,她不抓住都对不起自己。
大润万家再次迎来客潮。
二楼书籍一售而空,店里不断补货。
还有人直接找到何广志,要求现在就预订第三册。
客人的要求,大润万家向来来者不拒。
这下好了。
他们不仅要送冰上门,还要增加一项送书上门的服务。
“东家,听说燕王今日中暑了。”
青云巷的权贵府邸要冰,何广志需亲自送上门。
路过燕王府,他就听说燕王中暑了。
不是他耳朵长,而是燕王恨不得将自己中暑的事情告知全天下。
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尽心尽力。
变相邀功。
何广志去送冰,店里的事儿就落到程书宜头上。
她今儿在店里待了一天。
下午的时候燕王又带人在她店门口转圈,就差进门了。
程书宜都听到了。
而且燕王似乎对她快有动作,要逼她捐粮了。
“这几日关于粮食的事情,你多上心些,有事让他们直接找我。”程书宜说。
之前来买粮的那些小官员,送粮北上边疆时,顺便都送了。
听沈周氏说,沈庭因为那批粮食,已经升官了。
后来的这几个小官,近日也颇得圣上赞赏。
倒是燕王,筹粮不力,眼见的急了。
接下来恐怕他要做点什么。
程书宜得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