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徐氏族学就是徐老太爷徐崇德一手创建的。
徐家最开始也是农家出身,后来徐老太爷和族兄都考入了进士。
又恰逢新皇上位,新皇要对付南方世家,大量启用新人,也让徐老太爷与族兄在官场上走得很顺。
徐老太爷深知,要想让一个家族做大,而不是自己死了就完了,就必须好好培养人才。
徐家族人要培养,依附自家的人,也可以当自己人培养。
于是徐家族学越办越大,加上徐老太爷不像别的读书人那样要面子要脸,他四处坑蒙拐骗名家前来教学,这也是徐家族学能成为晋阳城最好的书院之一的原因。
徐老太爷走在路上,正巧看到一个穿着徐家书院院服的女学生。
女学生头上插着黄色蝴蝶发簪,捧着一手绢,眼睛还盯着那帕子,嘴上念念有词。
“你可是徐氏书院的学生?”
徐老太爷开口问道,那女学生吓了一跳,抬头这才看到徐老太爷。
徐老太爷的画像是一直挂在书院之中,所以女生是认识的,她赶紧行礼,
“学生见过徐夫子!”
徐老太爷在书院是让大家称呼为夫子或者先生,而不是老太爷。
“你捧着什么,走路还看着。”徐老太爷拦住学生正是想问问文斗状况,
“那南方书院的来了吗?文斗进行了吗?”
那女子脸上很快带上了遮不住的笑意,原本就圆润的脸显得更加喜气。
“回夫子,已经比过了,我们赢了。”
“喔?”徐老太爷眼睛一亮,“那南方书院来的可是吴家族学。”
“回夫子,正是如此,带队的是吴墨思吴夫子。”
“吴家族学在南方可是排得上号的书院,我们竟是胜了,甚好甚好!”
年轻女子也是一脸有荣具焉,“还不止如此呢,松山书院也一起比的,一共三场,我们赢了两场,吴家族学赢了一场,那松山书院的纪山长可是气得胡子都老高了。”
说完,黄蝴蝶女子又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徐老太爷。
“得亏第一场,我们就赢了,这就是赢下比赛的诗词,学生誊写下来,忍不住不停欣赏呢。”
徐老太爷本来听到结果,就想赶紧回书院去族兄与王夫子那里问清更多,不想听到女子给了诗词。
那好奇心下也不急着回书院了,一把接过那帕子就读了起来。
“《苔》?竟是以此微小之物作诗吗?”
等待他三两下将这首诗读完,脸上的惊讶之色根本来不及收回,还带着一丝惭愧。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好好好,是老夫着相了。”
徐老太爷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就是如一粒苔花,处于微末却不自卑,终有一天也如牡丹一般惊艳众人。
而现在的自己,竟然在刚刚还轻视了这微小之物。
徐老太爷对这个诗的作者顿时出现了敬仰之情。
是的,他知道这诗的作者是学生,而他已经功成名就,也已年过知命。
“夫子,还有一首呢,就在反面,都是同一个作者。”女孩提醒道。
徐老太爷面露好奇,
“一场比赛,怎要写两首诗?”
他本想再细细品味那首《苔》,如今只得放下,翻到反面看去,
“《春江晚景》”
这一首诗读起来也非常快,用词简洁,朗朗上口,徐老太爷到最后,都没忍住大声读了起来。
读完整个人更是激动地轻轻颤动起来。
只是一首诗,只是这样轻轻读一遍,就仿佛置身于一片春光美景中。
有俏皮的桃花伸出枝丫,有开心的鸭子在水上划过,荡起美丽的波纹,还有努力抽芽的芦苇,游得欢快的鱼。
“一静,一动,春景俱现!”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是可传世的佳句!”
“快告诉我,这是何人所作,我徐氏书院竟然出了如此天才不成?”
黄蝴蝶女孩脸上的笑容带着得意,她就知道叶师弟的诗是谁都会喜欢的,看,连徐大夫子都震惊了。
“夫子,帕子上有作者的签名呢,小女特别要来的,只此一份呢。”
徐老太爷看向帕子下方,一个有些秀气的小楷正写着“叶明”二字!
“叶明......这字也好,用笔精妙,气韵生动,可知写诗之人心性也颇佳,好好好!”
徐老太爷有些不舍地将手中的帕子还给女孩,快步朝着书院走去,他要知道这次比赛的更多,还有他要见见这个神童叶明。
不过这名字,怎么好像有些熟悉。
徐老太爷边走嘴里还嘟囔,“怎地将这么好的诗词誊抄在女子的帕子之上,否则......”
拿回帕子的黄蝴蝶女孩行礼别过,一转身还轻拍胸口,
“好在我誊写在自己的帕子上,不然恐怕拿不回来了,这么多人惦记,好在小姐我聪慧。”
徐老太爷快步走着,这个时候正是学生下学的点,而徐家书院又在闹市区,坐马车会更慢,不如走路。
还是晋阳城好啊,孩子们活泼,买卖的东西也多。
几个小孩在追逐打闹,
“嘿,看我的乾坤圈打死你个申公豹!”
“我不要当申公豹,我也要当哪吒55555。”
他这次一直在白鹿洞书院中,不过也听到几个学生说道,最近出了个特别好看的话本,名字就叫什么哪吒魔童什么的。
他路过一茶楼,那说书先生正在说书,听着几个词,也是哪吒。
没想到在晋南城这哪吒很火啊,等从书院回家,也要让小厮去买上一本。
可怜的徐老太爷,没人给他写信,导致并不知哪吒正是自家书肆出的,著书人里面可还有自己宝贝孙子的名字呢。
在快要进书院的时候,两个少年从他身边走过,话语也落到了他的耳朵,
“都说赌输了,你那本哪吒话本就归我的,耍赖!”
“我去买一本新的给你还不行么,这本可是有叶明签名的。”
.....
徐老太爷愣了下,
叶明?刚刚写诗的好像也叫叶明,这是同一人?!想要回头再问下那两个少年,可少年已经走远。
他摇摇头,觉得估计是自己年老了,听错了。
徐老太爷进了书院,走了比较多路,他有些渴,直接先进了最近的耳房,准备喝口茶,再去山长的房间。
抬头却刚好看到王夫子那幅画,已然配上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