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吴炎粗眉一皱,“从未见过你这样厚颜无耻之辈.....”
那赵景明已经杀疯了,他知道他现在这样做,如果没有把叶明拖下水,那么他就完了。
他现在连山长都不管,更何况是吴炎这样一个小小的南方学子。
“你住口!我还没说你也可能是作弊呢。”
“你!”
这一下可把吴言给气坏了,他两个粗眉奋力扭动,小脸鼓鼓的,眼睛都气红了。
他本就是世家少爷,自小学习四书五经,礼义廉耻,从没遇到赵景明这样的人。
心中想着自己父亲跟自己说,那北方多是不通事理的野蛮人,看来果然如此。
这时候叶明开口了,他本来不想理赵景明这个小人,但是现在赵景明已经疯了,现在南派书院的人在,丢的可是整个北派的脸面。
“我答应!”
他高声应下。
听到他的回答,那赵夫子脸上露出喜意,心思果然还是个孩子,这样的激将法都受不了。
赵景明则满脸喜色,“好,如果这次你做出来,我就承认你才是晋南城第一神童,否则,你就自己承认自己就是个骗子,骗了所有人!”
徐山长看不下去,厉喝道,
“这比赛岂容你们小儿乱来。”
赵夫子却说道,“徐山长,你也说是小儿的乱来,不如就算小儿之间的胡闹,这比赛结果还按刚刚的来便是。”
徐山长看向松山纪纲,他正眯着狐狸眼未说话,一旁的吴墨思心思一转,也说道,
“那便看看。”
徐山长知道这两人的心思,松山的反正已经丢人了,再看看这叶明的实力也好。
而吴夫子也是如此,他们第一局反正输了,这赵景明和叶明的私怨对他们没有坏处。
如果叶明真是抄袭,那这局的胜者可就是他们的,还能再看看北派的笑话;如果叶明又出了什么佳作,也能多欣赏多学习。稳赚不亏的买卖。
徐山长暗骂一声,“都是老狐狸。”也不再反对。
而王夫子自然也是知道几个山长夫子的想法,他是知道叶明的实力,也不再多说。
叶明向着夫子这边拱手,语气平和却不软弱,
“学生愿意接受赵同学的挑战,并非要自证清白,而是只想让赵同学输得心服口服!也属于我俩私人之恩怨,只求夫子们做个见证。”
徐山长心里对这叶明更是好感倍增,他这一下就把赵景明的发疯归到了私怨,免得传出去,让南派书院得笑话。
“可!”
赵景明整个人兴奋地打抖,他眼睛转着想着出什么题,但是情绪太多,硬是想不出来。
等到旁人都在催他,
“你让别人叶明做诗,你倒是快出题啊。”
“不会连个题都做不出,就赶紧走了,别待我们书院。”
他怒瞪了下骂他的人,眼睛一转,对着叶明说道,
“既然是写景,就不拘泥写一种,这首诗要有竹有花有水,还要有这芦苇,全都要,你可敢应下?!?!”
叶明轻笑了一下,这赵景明难道是他叶明的唯粉,还是披着黑皮的那种。
表面骂自己,不相信自己,其实是给自己搭台装大不成?
他脸上带着笑,一甩那衣袖,就坐到了蒲团上,
“这有何难。”说完竟是想都不想,提起笔就开始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周围人都懵了,
“等等,他不用思考就开始写吗?”
“叶学弟别着急啊,我们可以等。”
“对呀对呀,我们刚刚是催那赵景明,不是催你!你好好想了再写啊。”
赵景明心中更是狂喜,这叶明心态肯定被他逼急了,开始乱写。
徐山长等人看到叶明听完题目,提笔就写,心思不一,
大都认为叶明是少年心性,被人激不得,还得锻炼心性。
只有王夫子,整个人紧紧盯着叶明,感觉这块美玉,真的越来越藏不住了。
叶明将笔一放,竟是不到几个呼吸,就将一首诗写了下来。
那赵景明就要去抢,叶明晃过,赵景明就被旁边的吴言给按了下来。
叶明朝着吴炎点头感谢。
他拿着诗歌快速展了一圈,完成”观字”,又对着夫子拱手,
“请夫子们做个见证!”
王夫子看到那字,心中又是一愣。
这字,比前一副少一份精致,多了一份豪迈,是那种带着锋芒毕露的肆意。
王夫子心里一笑,叶明的沉稳都快让他忘记,他只是一个孩子,既然处于这样的年龄,本就应该有着这种意气风发。
“可!请念诗!”
叶明点点头,手捧诗卷,他的眼神看向竹林,念出了第一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
那徐小少爷小胖脸都涨红了,
“竹子,花,都有了,明哥儿太棒了!”
沈小公子紧紧攥着自己的扇子,
“别闹,安静听,别打扰了明哥儿。”
那赵景明听到第一句,轻哼了一句,
“这是要把我说的景物都这样堆积在一起么?这能叫诗?
看吧,叶明根本不会作诗的真面目就要被拆穿了!”
叶明的声音清澈,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一出,那吴家夫子吴墨思陡然站起,眼中是浓浓的惊讶之色,
“鸭先知,鸭先知,这句诗歌竟如此精妙。”
松山书院的山长纪纲嘴里同样喃喃道,
“用词简洁,朗朗上口,仅仅两句,就如此鲜活的春景写了出来。这叶明不得了啊”。
在众人的期待中,叶明缓缓念出了第三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
大家的眼神随着诗歌,从竹林到湖面,再从湖面到湖边的蒌蒿与芦苇,眼中仿佛听到春天万物生长的声音,那种蓬勃的朝气让每个人的眼中,都透露出欣喜。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那赵景明,他此时浑身开始颤抖,不是前面的兴奋,而是恐惧。
“正是河豚欲上时!”
叶明最后一句刚刚落下,就见着自己书院的山长徐长庚竟起身叫道,
“好!”
那张圆圆肉肉的脸上,始终弯弯的眼睛在用力睁大,
“好一个三两枝,好一个鸭先知,蒌蒿、芦芽、河豚!好好好!听完此诗,闭眼都是春景,叶明是吧,好!”
围观的学生夫子都纷纷夸奖起来,
“天哪,这首诗也太好了,真的不看景,心中都有了景。”
“短短一首诗,全是生机和活力,叶明无愧是晋南城第一神童!”
“不仅将那赵景明要求的景色都写了,而且有静有动,原来可以这样写景!”
“我誊写下来了,你说我拿去找叶师弟签名,他会同意吗?”
正在叶明两首诗,给众人带来深深震撼的时候,徐大老爷和徐老太爷正在归途中。
徐老太爷想着王夫子得了书童,应该会在徐家族学多待些日子,给自己教出更多族人和学生。
徐大老爷确是想着,不知道还能不能赶上把那叶明的身契拦下,否则家里的夫人要水漫金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