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整个人都饿瘦了一圈儿。
越想越气,越想越气,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落得个这么个下扬!
“老艾,你说说看,咱错了吗?”朱元璋一脸严肃地看向身旁的艾朴昌,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
艾朴昌心中一紧,他知道朱元璋的脾气,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于是艾朴昌赶忙躬身道,“奴婢一介腌臜阉人,岂敢评判陛下的千秋功过?陛下圣明,所做之事皆是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又怎会有错呢?”
然而,朱元璋却轻哼一声,突然话锋一转,“哼!不过,咱觉得咱是错了!”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艾朴昌惊愕不已,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元璋,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荒谬的事情。
啥玩意儿?你认错了?
艾朴昌心里暗自嘀咕,我去,我耳朵不会是出问题了吧?我竟然听到你认错了?
陛下中邪了?
他竟然认错了。
艾朴昌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确认一下,“陛下,您说什么?”
朱元璋面沉似水,缓缓说道,“咱说咱错了!咱错就错在没有早点严办了这群乱臣贼子!早要是早把他们给严办了,哪还有今日之灾!”
听到这话,艾朴昌的脸色瞬间变得无语起来,他原本还以为朱元璋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没想到却是如此。
好吧,是自己想多了,陛下还是那个陛下,怎么可能认错呢?
他依旧是那个自负的皇帝,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
“陛下说得是。”艾朴昌也懒得争的,还不如留点力气想想晚上吃啥吧。
饿啊!
饿啊!
这鬼地方,又穷又乱,讨个饭都讨不饱啊!
“你说说,徐达他们为什么要反咱!咱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让他们要反咱!”
朱元璋气不过,越想越气。
艾朴昌打个哈欠,“陛下,打天下的功臣到头来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谁还能甘心?宁河王的事情一出,也许是他们都觉得兔死狐悲了吧。”
“放屁!邓愈的死,他们有证据说是咱干的吗?没有证据的都是诽谤!他们宁愿信没有真凭实据的言论,他们都不信朕?”朱元璋骂道。
艾朴昌很是无奈,“也许,朱文正的死,他们就已经感觉到了您的薄情吧,毕竟亲侄子都能杀,何况他们呢?只是他们舍不得即将到手的荣华富贵罢了。”
“朱文正……”
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朱元璋的思绪瞬间飘回了几十年前。
那是自己的侄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掌权者!
二十多岁,他就是都督中外诸军事,节制天下兵马的大都督。
“是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心也不是一天就凉了的,您这众叛亲离的下扬,不过是昨日因今日果罢了。”艾朴昌靠在草堆里,现在还有啥不能说的,唉。
朱元璋沉默良久,眼神有些黯淡,“难道真如你所说,是咱一步步将他们逼反的?可朱文正是通敌啊!”
艾朴昌听到这话,嘴角一阵抽抽。
“陛下,奴婢没读什么书,都不信您这话啊。”
好家伙,朱文正通敌?
他是你亲侄子兼义子,还是你方的军方第一大佬,他通敌?
朱文正通敌张士诚,真的有人信吗?
以朱文正的身份地位,张士诚得付出什么代价去拉拢他?
朱文正敢投降,张士诚敢信吗?
敌军的军方第一大佬,兼敌军头头的亲侄子,要来投降我?
这特么真是来投降的?
真不是来趁我不注意捅我一刀的?
他来投诚,跟我没有经济利益往来,没有权力利益往来。
没有利益牵扯,投诚啥?
再说了,他就是真投诚我了,我得付出什么代价才能拉拢他?
也让他节制天下兵马?
那他第二天怕是就得带着我的兵马投降了。
至于异姓王?那更不可能了。
朱文正他不投降,他高低也是个王啊。
就朱文正这身份,这血脉,这姓氏,他敢投,张士诚敢要?
“你什么意思!”朱元璋脸色一黑,你他妈什么意思!
你这话什么意思!
艾朴昌见朱元璋发怒,心中一凛,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道,“陛下,朱文正他为您守洪都,以两万人马挡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那可是大功一件,若他真通敌,怎会如此拼命守城?陛下杀他,寒了多少功臣的心呐。”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额头上青筋暴起,他刚要发作,却又缓缓松开拳头。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但关键是,朱文正不死,朱标怎么办?
朱文正终究是侄子,可朱标是我亲儿子啊,有了亲儿子,我怎么可能愿意把基业给侄子?
“唉。”朱元璋一阵叹息,自己对不起朱文正,可是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自己能怎么办!
朱文正当时已经是节制天下兵马的大都督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赐无可赐,不死咋办?
“再说说小明王了,您总不会说是德庆侯自作主张沉了小明王吧?他沉了小明王,他自己还活着回来了。
他要是也死了,那倒真有可能是意外,可是小明王死了,他活着回来了,谁还会信这是意外啊?
杀侄子,戮旧主,谁不心寒?陛下,您登基后大肆诛杀功臣,虽为了稳固江山,可也寒了众人之心,如今落得这般境地,若能吸取教训,日后或还有转机。”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罢了罢了,多说无益,咱现在要想的是如何东山再起,夺回这天下!”
他站起身来,眼神重新燃起斗志。
“呃……”艾朴昌人傻了。
东山再起?
你哪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啊!
朱元璋在原地来回踱步,继续自言自语,“如今咱们身处凤阳,虽穷困潦倒,但也有机会重整旗鼓,咱们先招募些忠心之士,组建一支队伍,凤阳虽穷,可百姓们也受够了战乱之苦,若咱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定能招募到不少人。”
听到这话,艾朴昌感觉朱元璋应该是糊涂了,这大起大落的生活,把朱元璋给整得出现癔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