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这边吵架,朱元璋那边此时也不好受。
朱元璋躺在破庙稻草上,此刻浑身上下那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身上还缠着不少的绷带。
徐允恭带领军队镇守破庙,等待朝廷对这件事情的裁决。
徐允恭又给朱元璋找来跌打损伤的药膏,那太监正在给朱元璋上药。
“徐允恭……那群穷山恶水出来的犯上作乱的刁民,你打算怎么处置?”朱元璋询问道。
徐允恭闻言,只是轻笑一声。
“陛下,你也是这穷山恶水出来的!”
闻言,朱元璋整个人一愣,这话好像没毛病啊。
看来是自己被气昏了头,连自己都骂进去了。
“这些人你打算怎么处置?”朱元璋询问道。
徐允恭淡淡道,“已报请朝廷,等待朝廷裁决!”
“这些带头的江南流民,该杀,把他们都杀喽!”朱元璋气得直拍到草。
这些流民暴乱,就是特么江南流民煽动的!
不是他们煽动,自己在锦衣卫的护持下,怎么可能被打得这么狼狈。
徐允恭呵呵一笑,“他们成为流民,不是您造成的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就不服气了。
“那是咱造成的吗?那是元朝人造成的!要不是北方人口锐减,咱会这么干吗?咱不移民,如何恢复生产!”
徐允恭反问道,“那您倒是给到手的实惠政策啊,您直接一旨降下,画着大饼强制移民,谁能够甘心?”
朱元璋若是能分土地给农民,或者是给其他什么政策赏赐,愿意移民的百姓肯定是有的。
可是朱元璋啥实际上也没给,就那么强制把人迁移过去了。
免税政策有,但首先他们得耕啊,耕了地才享受得到你画的这个饼,可是你要给动力让他们去耕啊!
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是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这更让人愤怒。
因为好好的一个家庭被拆的四分五裂,大家心里能没有怨气吗?
要迁就全家迁过去呗,这样整的一个家庭破碎到天南地北,一辈子还不知道有没有再见的机会,百姓心里怨气能小吗?
江南那边怨气最重。
因为江南那边原本是张士诚统治的地方,张士诚在哪里的影响还挺大的。
听说百姓们都有给张士诚立生祠和长生牌位的。
张士诚在江南还算得人心。
朱元璋为了打压张士诚旧部势力,对江南实施高压政策,不仅仅税务高,而且江南迁走的那些百姓,他们的土地基本上重新收归国有了。
虽然迁移到新的地方也有土地,但是那里的原住民怎么办?
凤阳这边就是很好的例子。
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得好,荒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肚里无食,无人知,身上无衣受人欺,合伙租船,船会漏,两家养驴,驴会瘦,好猫难抵鱼引诱,人不交往,看不透。
凤阳地盘就那么大,却迁移那么多人来,就像是一朵昙花,初开便败,刹那芳华。
繁华也就那么一瞬间。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记载,吴元克平江执张士诚,徙苏州富民实濠州。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洪武三年苏、松、嘉、湖、杭五郡地狭民众细民无田可耕,宜令五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开种,于是迁徙者凡四千余户。
《明史·卷七十七》,其移徙者,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馀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复徙江南民十四万於凤阳。
《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徙江南豪民十四万田凤阳。
《凤阳新书·卷五》也有记载,洪武七年,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以善长同列侯吴良、周德兴督之。
十几万人迁入凤阳,凤阳有多少土地?
要知道,洪武年间的移民实际是欠妥的,因为凤阳本地人加上军户以后人口密度已不低。
而当地灾害也比较多,经过几十年繁衍后,人、地矛盾就变得十分突出。
这也导致凤阳也是起义不断。
朱元璋做事,只看当下,不顾以后。
历来造反都都是种田的,朱元璋能把凤阳老家百姓都逼反,也是千古第一帝了。
在皇帝的治理下,他老家的百姓都要反他,可谓是千古笑谈。
朱元璋被徐允恭怼得一时间面色涨红。
“当时朝廷哪里有钱落实什么实际好处?咱刚立国,大明百废待兴!不迁移人口,恢复生产,大明能怎么办!”
朱元璋辩解道。
徐允恭点点头,“当时百废待兴,那十年后后?二十年后呢?大明还百废待兴吗?您怎么不腾出手来处理凤阳的事情呢?你就不觉得天下那么多场农民起义,是对您执政在您脸上打得最响的巴掌吗?”
“咱……”一时语塞,朱元璋不知道怎么反对了。
刚开始没办法,可以理解。
那十年后也没办法?二十年后也没办法?
“纵观那浩如烟海的煌煌史书,几千年来,在您的统治下的汉人王朝当中,农民起义的数量位居榜首!
这不可笑吗?这不讽刺吗?陛下,难道您就不怕在未来的史书之上,被后人冠上一个千古昏君的骂名吗?”
徐允恭的这番话,犹如一把利剑直插朱元璋的心窝,差点没把他给气晕过去。
朱元璋瞪大了双眼,满脸怒容地看着徐允恭,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如此辛勤地治理天下,竟然会被人如此诋毁。
朱元璋怒不可遏地吼道,“千古昏君?咱可是宵衣旰食、勤勤恳恳地治理着这天下啊!不说能够彪炳千秋,起码也不至于会落得个千古昏君的骂名吧!咱再怎么样,也比夏桀商纣,秦皇汉武这些人好吧!”
朱元璋越说越激动,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冤枉和委屈。
他一直以来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自认为自己的治国方略和李世民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胜一筹。
可如今徐允恭却将他与千古昏君相提并论,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