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爹和谢莺怎么在里头这么久还没出来?该不会出事了吧?”
谢清婉在外头等了半天都没见到人出来,有些紧张,拉着柳姨娘说个不停。
不止是她,谢家其他人也都面露愁容,不知里头的情形,多少都有些担忧,不知他们是否得罪了这太和县的县令,担心前路渺茫性命生忧。
柳姨娘拍着谢清婉的手,柔声道:“放心,有你爹爹在,绝不会有事的。更何况以莺姑娘的聪明才智,定然能逢凶化吉。”
话正说着,屋子里传来了动静。
一众人的目光都转过去,随后就看到安宁侯和谢莺一道走出来,沈平在后面陪着笑容。
看样子是没出事,众人都松了口气。
只见沈平出来后,便招呼了捕快过来:“去,将他们的锁链都解开。”
捕快愣了一下,还有些迟疑。
“大人,当真要解?”
沈平一巴掌呼过去。
“让你解便解!”
捕快被扇晕了,忙不迭提着钥匙串过去给谢家人解了。
沈平这才转头看向谢莺。
“谢姑娘,您看,此事本官已经做到了。”
谢莺淡淡一笑,表示满意。
下一刻,她就将手里的锁链用力一挣,连头带锁全碎裂在地上。
沈平瞪圆了眼睛。
安宁侯见了也笑着挣断了手脚束缚着的铁链,面色轻松,毫不费力。
沈平和师爷连带着一众捕快看到这一幕都变了脸色。
沈平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惊愕让他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不是,他们有毛病吗?
明明有能力解开锁链,非得借着他的由头解开?
这么一想,沈平越发心惊。
安宁侯他们这是想警告他,锁链这点束缚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们若是想反,早就反了,如今不过是给他一个面子,愿意在此地安分下来。
若是惹恼了他们,他的性命就如同这断裂的锁链一般,不堪一击。
沈平心头一颤,转头对师爷道:“还是师爷有先见之明,没有与他们硬来,否则今日本官真要交代在此处。”
师爷早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这才拦着沈平,闻言笑着点头:“如今既已经达成了合作,大人便不必担心,安宁侯乃是言而有信之人,必不会轻易违约。小人瞧着那谢大姑娘也是个有主意的,如若能为大人所用,太和县想要改变如今的现状,指日可待。”
沈平心绪稍宁,便走到谢莺面前,努力挤出一个笑。
“谢姑娘,方才答应的地契,明日便着人送过来,到时谢姑娘签字画押即可。”
谢莺点头。
“那便劳烦沈大人了。”
沈平又道:“那谢姑娘,这建房的秘籍何时能……”
谢莺从袖中取出那水泥的配方,递给沈平。
“这便是水泥房的配方,沈大人有任何疑虑皆可来寻我。”
沈平连忙接过那配方,递给师爷瞧,他自然是看不懂的。
师爷接过看了以后神色凝重地点头。
“的确是前所未见之物,在下斗胆一问,谢大姑娘是从何处寻来的方子?”
谢莺微微一笑。
“师爷还是莫要打听了。”
师爷闻言识趣地没再多问。
沈平得了配方没再继续待着,领着人匆匆离开。
他得赶紧建设新县,依照这工程进度,月余后便能让太和县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等人走后,谢家大房二房才围上来,不住地感叹:“三弟,你是怎么说动那沈大人的?他竟然解了我们的禁锢?当真不怕我们跑了吗?”
安宁侯则是笑着看向谢莺:“这都是莺莺的功劳。我并未出力。”
于是众人的目光都转向谢莺,脸上满是惊异。
谢莺耸肩:“大概是那沈大人有求于我,这便答应了我提出的条件。”
谢清雨出声道:“这解开禁锢便是你提出的条件?”
谢莺应了一声:“这是其一。”
之所以提这个,也是为了日后出行方便,这几日都戴着这些沉重的枷锁,实在麻烦。
而且被困在这方寸之地,也无法去县里做买卖,这也是为后面的计划做铺垫。
当然,她方才在沈平面前直接挣脱锁链,只是为了警告他,他们谢家完全可以不听他的,让他识时务。
他的确上道,让谢莺省了不少心。
谢清婉好奇地问:“那其二是什么?是那张地契吗?”
谢清风也忍不住出声:“那是什么地契?”
谢莺看到大家都盯着她瞧,眼皮突突直跳,点头:“是那张地契。第二个条件就是让沈大人将这片荒地的地契交给我,从今往后,这片地便都是我谢家的地盘。”
此话一出,众人都露出了惊愕之色。
“这、这么大一片地……都是我们谢家的?”
这片荒地加起来可有几百亩上千亩。
谢莺点头:“不错。”
大伯父发出疑问:“可我们要这么多荒地做什么?这既然是荒地,无人问津,我们要了也无用,往后还得征税,岂不是亏大了?”
二伯父也道:“是啊,这么多地就算征税少,那加起来也得不少银子。”
大伯母拽着自己夫君,瞪了他一眼:“谁说这些荒地无用的?你难道忘了我们前几日跟着莺姑娘去地里播种吗?”
大伯父一愣,他把这一茬给忘了,那大棚还是他亲自搭的呢!
“可这么多荒地,都能种出东西来吗?兴许有大半都耕种不了吧?”
大伯母骂他:“你这是不信莺姑娘的能耐!人都在半月内造好这么大的房子了,那她要这些荒地的地契自然是有办法解决的!还用得着你在这瞎操心?”
谢莺见大伯母在帮她说话,大伯父被骂得唯唯诺诺,忍不住笑起来。
“大伯父也是担心罢了,大伯母莫要责备他了。不过我已经和沈大人商量好了,除了得到这些荒地的所有权以外,他不会征收我们这块地的税。”
原因很简单,沈平不相信他们能将这片荒地利用起来。
荒废多年的地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用上的。
他这才大方地提出免税。
但谢莺并不是常人,她来自新时代,带着新时代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要想改变这里的土地情况,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