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87有武归家

作者:晓春三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马车在城门口缓缓停下。


    吴再有携着妻儿,与陈富强、陈富才两家人郑重道别。


    “姐夫,大姐,二哥,二嫂,我们就先回村了。”吴再有脸上洋溢着光彩,这次归家比往常任何一次都轻松,他终于有了官身,“家中爹娘想必也等急了。过两日,商量喜日,到时候咱们再好好聚聚!”


    陈富强笑着点头:“好,好!快回去吧,代我们向岳父岳母还有大哥他们问好,回头我们两口子再登门拜访。”


    吴氏、郝氏这边也跟女眷话别。


    虽只是短暂分别,但一想到十日后便是真正的远别,众人心中都涌起几分难言的不舍。


    最终,吴家四口登上了另一辆马车,带着护卫和丫头小厮朝着吴家村的方向驶去。


    陈家的车队则继续前行,朝着陈家村而去。


    不过一个多时辰的功夫,熟悉的村口大树便映入眼帘。


    五月底的乡村,春耕已过,夏收未至,田间地头多是些锄草、浇水的零散活计,村民们这段时间还不算多忙。


    当陈富强兄弟二人的车马队伍驶入村庄时,立刻引起了轰动。


    “快看!是富强和富才回来了!”


    “哎呀!真是他们!还带着这么多人呢!”


    “看这架势,肯定是知文考中了!”


    ……


    村民们纷纷从屋里、地里围拢过来,脸上有好奇,有羡慕,也有真诚的笑容。


    马车在陈家门口停下,陈富强和陈富才他们刚一下车,就被热情的乡亲们围住了。


    “富强哥,富才哥,你们可算回来了!”


    “怎么样?京城好不好?知文兄弟考得咋样?”


    陈富才按捺不住激动,脸上笑开了花,朝着众人拱拱手,声音洪亮:“托各位乡亲的福!托祖宗的福!我们家知文,还有富强的内弟再有,都高中了!


    皇恩浩荡,都授了官,留在京城当差了!”


    “嚯——!”


    人群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和欢呼声。


    “真的中了?我的天爷!”


    “两个都中了?还在京城当官?”


    “了不得!了不得啊!咱们陈家村出息大了!”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村子。


    人越聚越多了,所有人都沸腾了!村里一下子出了两个进士老爷,而且还是京官!这是陈家村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大喜事!


    这意味着,以后陈家村的人出门在外,腰杆子都能挺得更直,再没人敢随意欺侮,相反,都得客客气气的!


    喜悦和自豪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个人。


    很快,老族长在家人的搀扶下,带着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小跑着赶到了陈富强家。


    院子里顿时挤满了人,比过年还热闹。


    老族长激动得胡子直抖,拉着陈富强兄弟的手连声道:“好!好!好!富强,富才,你们给咱们陈氏宗族挣了大脸面了!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几位族老也纷纷附和,脸上笑成了菊花。


    热闹过后,老族长清了清嗓子,说起了正事:“富强,富才,这是咱们全族的大喜事!必须好好操办!我和几位长辈商量了,这流水席必须得摆,连摆三天,让十里八乡都看看咱们陈家的风光!


    还有,这进士牌坊也得赶紧立起来!这是朝廷的恩典,也是咱们族的体面!”


    陈富强和陈富才连忙应承下来,这是族里的荣耀,也是规矩,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


    兄弟俩当即表示,所需银钱由他们两家来出,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另外兄弟俩表示,他们会再给族里四百两,一部分用来置族田,一部分当族里备用金。


    这个银是他们昨晚商量的,对族里不能一点不表示,爹娘坟还得劳族人看顾呢。


    本来陈富强要一个人拿,这次回来儿媳妇给了他们五百两,再说他自己也带了一些,足够用的。


    但老二怎么也要拿,道是他儿子的喜事,这些年他们也存了一些,何况这次县太爷一干人,就是看着知礼的面子也会来,到时候礼金也会不少。


    陈富强想想也就算了。


    儿子儿媳妇说过了,日后他们会给二叔和知文兄弟在京城买一个宅子,二进或者三进都行。


    这样一个宅子,哪怕位置一般,好几千两是要的。


    院子里顿时又是一片欢声笑语,众人开始热火朝天地商议起细节来。


    有武和梅花看着这热闹的场面,相视一笑。


    有武安排那四名精干护卫留在陈家帮忙并负责安全,自己则带着娘子,牵了马,辞别了陈富强夫妇,往不远处的袁家村走去。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近乡情怯,有武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刚到袁家村口,就有相熟的村人认出了他,惊喜地喊道:“有武?是有武回来了?哎呀!你哥有文刚才还念叨你呢!”


    有武笑着打招呼,脚步更快了。


    远远地,他就看见自家那熟悉的院落。


    院门开着,一个身影正急匆匆地从里面出来,似乎正要往外走——正是他大哥袁有文!


    “哥!”有武喊了一声。


    袁有文猛地抬头,看到弟弟就站在不远处,身边还跟着一个清秀利落的女子,两人身上背着行李。


    他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快步迎了上来:“有武!你小子可算回来了!我正说去陈家村看看你跟着回来了没!”


    他用力拍了拍弟弟结实的肩膀,目光又看向梅花。


    有武连忙介绍:“哥,这是我娘子,叫梅花。”又对梅花说,“梅花,这就是我大哥。”


    梅花落落大方地行了一礼:“梅花见过大哥。”


    袁有文惊喜交加,连连说“好”,赶紧将两人往院里让:“快进屋!快进屋!爹刚才还念叨你呢!”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脚步声。


    一个头发已然花白、身形却还算硬朗的男人牵着一个约莫两岁多、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走了出来。


    男人正是有武的父亲袁长发,还不到五十的年纪,却因多年前那场祸事,显得格外苍老。


    袁长发一眼就看到了院中的小儿子,脚步顿时停住了,眼眶瞬间就红了,嘴唇哆嗦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他手里牵着的小娃娃则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陌生的叔叔婶婶。


    有武看到父亲这般模样,心中也是一酸,快步上前,拉着梅花一起,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爹!不孝儿有武回来了!这是您的小儿媳梅花,我们给您磕头了!”


    梅花也跟着乖巧地磕头。


    袁长发看着离家好几年的小儿子,如今已是沉稳精干的汉子模样,还带回了这么一个俊俏媳妇,眼中的酸涩渐渐被巨大的欣慰和笑意取代。


    他忙伸手去扶:“好,好,回来就好!快起来,快起来!回来就好啊!”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袁有文在一旁笑着解释道:“有武,这是你小侄子,小名二虎。你大侄子已经七岁,刚开蒙,他娘刚送他去隔壁村先生家读书去了。”


    有武起身,看着那怯生生又好奇地望着自己的小侄子,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暖流,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家人啊。


    他小心翼翼地伸手,想摸摸二虎的小脑袋,二虎却一扭头,扎进了爷爷的腿后面,只露出一只眼睛偷偷瞧他。


    大家都笑了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