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68三年后

作者:晓春三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


    在陈知礼、穆云、方严知三人呕心沥血的治理下,余杭府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仓廪充实,百姓安居乐业。


    城内街市繁华井然,乡间田畴阡陌纵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虽近乎传说,但治安之良好、风气之淳朴,确已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无论是士绅商贾还是平民百姓,提起陈知府、穆同知、方通判,无不交口称赞,感念他们的恩德。


    余杭,俨然已成为江南乃至整个大珩朝屈指可数的富庶安宁之地。


    而这三年,顾盼儿也未曾虚度。


    她的制药之术愈发精湛,对药性的理解和搭配连老爷子顾四彦都惊叹,尤其是一手药膳调理的本事,更是名动江南。


    她的主要精力在制药和培育上,再者碍于她知府夫人的身份,一般人根本不敢找上门来。


    但就算这样,每个月总还有一些时间她在熬药膳。


    只为家人和真正需要的病患才亲手调制。


    在她的带领下,半夏、紫苏等一批女医迅速成长,不仅精通药理,更在盼儿的主导下,秘密而执着地钻研妇人产科医术。


    她们利用动物反复练习缝合与手术技巧,盼儿更是凭借对药理的深刻理解,不断改良尝试麻醉、止血、消炎的药物。


    尽管外界依然固于礼教观念,无人敢请她们施行手术,但内部已成功救治了两例危急情况:一次是紫苏产后突发血崩,盼儿果断采取措施止血缝合,将其从鬼门关拉回;


    另一次是药庄一名难产的妇人,情况危急之下,盼儿冒险施行了侧切术,最终保得母子平安。


    这两次成功的经验,虽未对外宣扬,却极大地增强了盼儿和整个女医团队的信心,也让她们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此外,三年前陈知礼许下的承诺也已实现,府中所有到了年纪的护卫,包括有武在内,都已成家立业。


    所有成亲的费用都是他们夫妻出,包括一对一个小院子。


    他们的妻子自然都是盼儿身边得力又知根底的丫鬟和女医,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然而,就在这一片祥和之中,一桩离奇诡异的案件,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块巨石,打破了安宁。


    这日,陈知礼正在府衙审阅春耕文书,钱塘县令候承志急匆匆赶来禀报,面色惊惶:“大人,县里出了命案!是大善人王大有……他、他昨夜在书房中被烧死了!”


    陈知礼眉头一蹙。


    王大有之名他亦有耳闻,是钱塘县有名的丝绸商人,家资丰厚,且乐善好施,连续几年都给慈幼堂捐赠大量钱物,纳税也从无拖欠,风评极佳。


    “火灾?可曾查明起火原因?”陈知礼沉声问。


    钱塘县令脸上露出极其怪异的神色,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回大人,蹊跷就蹊跷在这里!起火点似乎就在书房,火势并不算特别大,很快被扑灭,但……但王员外他……全身几乎都被烧焦了,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可、可奇怪的是,他的一双手,却还算是完好无损!连手指上的板指都未损坏。”


    “什么?”陈知礼闻言,猛地站起身,“全身烧焦,唯独双手完好?”


    这简直闻所未闻!太过违背常理!


    “正是!”钱塘县令擦着冷汗,“下官也觉得此事极其诡异,不敢擅专,特来禀报大人。王员外父母早已过世,家中有一妻一妾,嫡子已经十六岁,目前正在江南书院读书,庶子尚幼。如今家里乱成一团……”


    陈知礼面色凝重起来。


    此事绝非简单的意外火灾!如此诡异的死亡状态,极大可能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而且凶手手段极其高明且残忍。


    他立刻下令:“穆云,点齐人手,带上仵作!方大人,你留守府衙。本官要亲自去钱塘县一趟!”


    他又让有武回去告诉一下少夫人,这两日不一定能回来了。


    在前往钱塘县的马车上,陈知礼闭目沉思。


    王大善人……捐款行善……诡异焚尸……这些线索在他脑中盘旋。


    他努力回忆前世,却毫无记忆,仿佛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件案子。


    是因为前世此事被当作意外火灾处理,未曾上报?还是因为他的重生改变了某些轨迹,使得这起隐藏的罪恶得以浮现?


    无论是哪种可能,陈知礼都知道,他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狡猾和危险的对手。


    这绝对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谋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很大可能是为财。


    毕竟王大有生意做的不比二叔顾苏合小,一年收入很是可观,外面甚至有人称他王百万,是个并不低调,也不算多张扬的人。


    陈知礼与穆云带着仵作、衙役一行,快马加鞭抵达钱塘县,径直来到了王大有气派的宅邸。


    高墙深院,雕梁画栋,无不显示着主人家境的殷实。


    然而,与这偌大家业形成对比的是,王家的人口却相对简单。


    王大有本人是独子,年仅三十六岁,正是一个商人年富力强、大展拳脚之时。


    他妻妾不多,仅有一妻一妾。正妻章氏,是一位看起来十分温婉柔和的妇人,得知丈夫惨死,早已哭得数次晕厥过去,脸色苍白如纸,被丫鬟搀扶着才能勉强见礼。


    她言语间透露自己常年吃斋念佛,不是在家中设的小佛堂诵经,便是偶尔去城外的庵堂小住几日,为家人祈福。


    她与王大有育有一子,如今已是秀才功名,正在江南书院准备今年的秋闱,闻听家中噩耗已连夜赶回,此刻正强忍悲痛,协助处理父亲后事,面容憔悴,眼神却带着读书人的沉静与哀恸。


    妾室徐氏,年纪稍轻,容貌姣好,生有一个庶子,年仅三岁,此刻正怯生生地躲在乳母身后,不明白发生了何事。


    徐氏也是眼圈通红,应对间带着小心和惶恐。


    在钱塘县令的陪同下,陈知礼和穆云首先去查看了停放尸体的厢房。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看到王大有那具焦黑蜷缩、几乎无法辨认的尸身时,众人仍觉一股寒意袭来。


    仵作上前仔细查验,确认死者确系生前被焚烧致死,呼吸道内有大量烟灰。


    而最为扎眼的,便是那双与焦炭般躯体格格不入的手——皮肤完好,甚至还能看出些许养尊处优的细腻,连指甲都未曾损伤分毫!这景象无比诡异,挑战着所有人的认知。


    随后,众人来到事发地点——书房。


    王大有的书房极为宽敞,堪比寻常人家的花厅,四壁书架林立,陈列着书籍古玩,显示主人并非普通铜臭商人。


    火灾主要集中在书房中央区域,一张巨大的紫檀木书桌被烧得半毁,周围的地毯、椅子也有过火痕迹,但火势似乎并未过分蔓延,墙壁和书架大部分只是被熏黑。


    “起火点应该就在书桌附近。”穆云勘查后得出结论,“火势看起来并不特别猛烈,否则整间书房乃至房屋都可能不保。”


    陈知礼凝视着那烧毁的书桌和地面痕迹,眉头紧锁:“若人是被绑在椅子上焚烧,为何双手能免受燎烧之苦?手上并无捆绑勒痕。若是只绑了身子和脚……”


    他摇摇头,自己也觉得说不通,那样的话,垂落的双手反而更易被火舌舔舐。


    两人仔细检查了现场,并未发现明显的绳索残留或强行捆绑的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一种奇怪的、略带甜腻的气味。


    陈知礼分别传讯了章氏和徐氏还有老管家。


    章氏泣不成声,只反复说自己前日便去了庵堂祈福,昨日傍晚才归家,回来后因旅途疲惫早早歇下,并未去见丈夫。


    丫鬟仆妇均可作证。


    她言语间充满了悲伤与难以置信,似乎完全无法接受丈夫遭此横祸。


    徐氏则显得更加惊慌,她声称自己昨晚一直在自己院中照顾年幼的孩子,未曾踏出院门半步,亦有丫鬟乳母作证。


    问及是否察觉王大有近日有何异常或与人结怨,两人皆摇头,只说王大有忙于生意,待人宽和,乐善好施,从未听说与谁有深仇大恨。


    询问王家管家、仆役,得到的答案也大同小异:老爷是好人,生意顺利,家庭和睦,并无仇家。


    昨夜并无访客,老爷如常一个人在书房处理账务,书房周围也无人听到异常呼救或打斗声。


    一切似乎都毫无破绽,却又处处透着不合理。


    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在自家书房里被烧成焦炭而无人察觉?又为何唯独双手奇迹般完好?


    陈知礼和穆云站在一片狼藉的书房中,面色无比凝重。这起案件,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和诡异得多。


    凶手的作案手法极其高明,几乎未留下任何明显线索。


    看似简单的家庭结构,平静的表面之下,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


    “绝非意外,定是他杀!”穆云斩钉截铁。


    “而且是一个极其狡猾、深谙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手段的凶手。”陈知礼补充道,目光再次落在那双诡异完好的手上,“突破口,或许就在这双手,这火为何只烧了特定区域,绝对是个问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