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六月初,江南正式进入了梅雨季节。
天色连日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雨水时急时缓,连绵不绝地泼洒向大地。
余杭府下辖的几个县,如临安、宛平、新城等地,地势低洼之处,稻田已成一片汪洋,青青的稻穗在浑浊的水中艰难地探着头。
沟渠河港的水位迅猛上涨,几乎与岸齐平。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严重的涝灾,距离夏收仅剩一月,此次灾害必然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部分地区可能绝收。
消息不断报至府衙,陈知礼、穆云、方严知三人坐镇中枢,神色凝重,但却不见慌乱。
四月份,陈知礼三人就考虑到这种情况,用备用金以极低的价钱买下了大量的陈粮和粗粮,粮种也囤了许多。
加上府城本来的预备粮,勉强可以应付这场涝灾。
“报——!临安县东乡河道水位已超警戒,但新加固堤坝稳固,暂无险情!”
“报——!宛平县三处山塘小有漫溢,但引流渠已发挥作用,未冲毁农田村庄!”
“报——!新城县低洼处内涝严重,但百姓已按先前预案转移至高地安置点,无人被困!”
“报——!府城周边各闸口启闭及时,城内排水通畅,街面积水甚少!”
……
一条条消息汇总而来。
虽然灾情确实存在,农田受淹令人心痛,但一个最关键的成果凸显了出来:在整个余杭府境内,没有一处主要堤坝溃决,没有一座村庄被洪水彻底冲毁。
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例因水灾直接导致的人员死亡报告!
这与周边其他州府的惨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几乎在同一时间,邻近的湖州、吴州等地也饱受暴雨侵袭。传来的却是令人揪心的消息:
“湖州长兴县河堤决口,淹没了下游三个村镇,死伤上百人,无数灾民流离失所……”
“吴州海盐县海塘年久失修,被大潮冲垮,盐田尽毁,百姓屋舍倒塌无数……”
“常州宜兴县山洪暴发,因疏通不及,冲毁道路桥梁,救援困难……”
惨烈的对比之下,余杭府的状况简直堪称奇迹!
消息很快通过急递驿兵和巡按御史的奏报,传到了京城。
朝堂之上,皇帝看着各地雪片般飞来的灾情奏报,面色阴沉。
户部尚书已经在计算着需要拨付多少赈灾钱粮,工部尚书则战战兢兢地准备承受对水利失修的斥责。
然而,当余杭府的奏报呈上时,皇帝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了。
奏报中,陈知礼如实禀报了辖内农田受淹、预计减产的情况,请求朝廷酌情减免赋税并拨付赈济。
但紧接着,他详细陈述了府衙如何提前检修水利、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制定预案,并因此在暴雨中成功保住了主要工程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臣等惶恐,虽未能保全所有禾稼,然幸赖陛下洪福,前期工事得宜,境内无堤坝溃决之险,无百姓溺亡之殇。
现已全力组织排水救灾,安置流民,力求将损失降至最低……”
皇帝将这份奏报传递给几位重臣传阅。
户部尚书先是惊讶,随即面露喜色:“陛下!余杭府虽也受灾,但无需大量抚恤银和安家费,只需赈济口粮和减免税赋,这……这节省了大量开支啊!”
工部尚书更是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连忙道:“陛下圣明!余杭知府陈知礼、同知穆云等,未雨绸缪,兴修水利,实乃干吏楷模!其法大可推行于各州府!”
就连一向严苛的御史台官员,也难得地没有提出异议,反而对余杭府的举措表示了赞赏。
皇帝沉吟片刻,心中对陈知礼的评价又上了一层楼。
这不仅是个能断案的能吏,更是个务实、懂得为民兴利、并能有效执行的地方大员!
“传旨,”皇帝开口道,“余杭府应对得当,保全颇多,着吏部记功。
所请减免赋税、拨付赈济之事,户部速议,准其请。”
他目光扫过工部尚书:“今秋汛期过后,工部要统筹规划,以余杭府为参照,令各受灾及水利薄弱之州府,务必大力修缮水利、加固堤防!
若再有玩忽职守、敷衍了事者,严惩不贷!”
一道旨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的政令,因余杭府的榜样作用,就此提上了日程。
而在余杭府,虽然田野间仍是一片水泽,百姓脸上有忧色,但却没有恐慌。
他们看到官府的人员在积极组织排水,发放救济粮,衙役和驻军帮助转移安置。
想到若不是府尊大人年初力排众议、不惜得罪人也要修坝清渠,如今恐怕家都没了,心中便充满了感激和后怕。
“真是多亏了陈青天啊!”
“是啊,听说别的府淹死好多人,咱们这儿至少人没事!”
“地淹了,明年再种!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可不是?”
……
陈知礼、穆云、方严知三人穿着蓑衣斗笠,奔波在抗灾一线。
顾家联合余杭城其他医药大户,准备了一份份预防役病的药材,一同准备的还有一些风寒药,交由官府发放下去,百姓只要熬煮一下,全家都能喝。
听着百姓的议论,看着虽然受灾但秩序井然的局面,三人相视一眼,眼中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
这场大雨,浇透了田地,却也洗炼出了他们半年来的政绩成色。
经此一役,余杭府的官心、民心,真正凝聚了起来。
陈知礼三个人的名字,也随着这次成功的防汛,再次上达天听。
六月下旬的一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就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盼儿突然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液体从下身涌出,她意识到羊水破了。
这一次,生产的过程异常顺利,仅仅用了两个时辰,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就呱呱坠地了。
这个小宝贝就像一个小天使一样,粉嫩的肌肤如羊脂白玉般光滑细腻,精致的五官让人忍不住想要亲吻一口。
吴氏、钟氏和王氏三位长辈一见到这个可爱的小孙女,简直爱不释手,几乎都舍不得把她放下来。
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在刚出生时都没有如此的美好,然而这个小姑娘却与众不同。
她的五官精致无比,皮肤粉粉嫩嫩,没有一处不完美。而且,她长得比她哥哥更像陈知礼,而且是挑了父亲最好的地方来长。
看着如此可爱的女儿,陈知礼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幸福。
这次,他亲自为女儿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陈静姝,寓意着安静、美丽的女子。
同时,他还给女儿取了一个亲昵的小名——娇娇,希望她能像这个名字一样,永远娇娇软软被家人宠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