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4章 银车上路

作者:爱叫的泰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深了,萧砚舟的书房还亮着灯。


    他正在批阅公文,眉头紧锁。


    "夫君,该歇息了。"沈云端着参茶进来,青瓷茶盏在她手中显得格外精致。


    小桃跟在后面,手里捧着刚出炉的杏仁酥:"少爷,您晚膳都没用多少..."


    萧砚舟抬头,看着眼前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他放下毛笔,一手拉过一个:"好,听你们的。"


    沈云顺势为他揉肩,纤细的手指力道恰到好处。


    小桃则跪坐在一旁,为他捶腿。


    "云儿,"萧砚舟突然开口,"明日陪我去趟城南吧。听说新开了家绸缎庄,给你和小桃添几件新衣裳。"


    "夫君偏心,小桃妹妹该多添两件才是。"沈云抿嘴一笑,手指轻轻点着萧砚舟的掌心,"我今早翻看账本才发现,妹妹这些年每年就两身新衣裳,首饰更是少得可怜。"


    小桃闻言,耳根顿时红了,连忙摆手:"少夫人说笑了,我的衣裳够穿...再说...那些银子留着给少爷置办官服、打点上下不是更好..."


    萧砚舟放下茶盏,眉头微皱。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平日里忙于公务,竟从未注意过这些内宅琐事。


    小桃跟了他四五年,从来都是精打细算,连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花。


    "傻丫头。"他伸手将小桃拉到身边,"你当家这些年,省下的银子都够买下半条街了。"


    转头又对沈云道,"明日你带她去绸缎庄,多挑几匹时新的料子。还有金楼...我记得她最喜欢珍珠..."


    小桃急得直摇头:"少爷,真的不用..."


    "这事听我的。"萧砚舟难得板起脸,"你现在是萧家的姨娘,代表的是我萧砚舟的脸面。穿得寒酸了,外人还以为我苛待内眷呢。"


    沈云在一旁抿嘴轻笑:"夫君说得是。妹妹,你就别推辞了。"


    她凑近小桃耳边,压低声音道,"其实...我早让绣娘偷偷量了你的尺寸,新衣裳都开始裁了..."


    萧砚舟又道:“平日里我比较忙,所以后宅你们商量着来,不要亏待自己,咱们有钱。”


    沈云连声应下:"夫君放心,我省得的。"


    这些日子翻看账本才知,萧砚舟虽被平西侯府除籍,却丝毫不显窘迫。


    更令她震惊的是,鼎鼎大名的浮光锦,竟是他名下的产业,日进斗金。


    "我没想到浮光锦...竟是咱们家的?"沈云至今想起仍觉不可思议。


    她可是亲眼见过京中贵妇为了一匹浮光锦争破头的场面,连宫里娘娘们都指名要这料子做衣裳。


    萧砚舟轻笑:"早年随手置办的产业,没想到越做越大。"


    他捏了捏沈云的手,"如今你既当家,这些就交给你打理了。"


    沈云正色道:"既如此,家里的规矩也该立起来了。"


    她转向小桃,语气柔和却坚定,"妹妹别多心,你这些年管得很好。只是..."


    她顿了顿,"往后少不得要与各府夫人小姐往来,咱们家的体统不能让人笑话。"


    小桃连忙点头:"少夫人说得是。我...我确实不懂这些。以前少爷总说不用讲究,我就..."


    "无妨。"沈云拍拍她的手,"明日开始,宴客的规矩、待客的礼数、下人的调教,都得重新立章程。"


    “妹妹,你这样...”


    萧砚舟看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子认真商议家事的模样,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他忽然觉得,这个家终于完整了...


    .....


    萧砚舟休息了几天后,又开始正常上衙。


    这一日,京城运银子的队伍到了。


    福州城北门,晨雾如纱。


    守城士兵刚打开城门,一队锦衣卫已经列队等候。


    为首的千户周显不断摩挲着腰牌,眼睛时不时瞟向城内方向。


    "来了!"副手低声道。


    "知府大人到!"


    萧砚舟的官轿缓缓驶来,轿帘掀起时带起一阵裹着桂花香的风。


    周显连忙上前,抱拳行礼的姿势刻意摆得端正:"下官锦衣卫千户周显,奉旨押解税银回京。"


    "千户大人辛苦。"萧砚舟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盖着鲜红官印的文书,"这是交接清单。"


    周显接过文书时,忍不住多打量了眼前这位传说中的知府大人几眼。


    只见他面白如玉,眉目如画,俊美得不像个官员,倒像是哪家贵公子。


    那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连半点茧子都没有——这哪像是能提刀杀敌的手?


    可福州城外那座高大的京观又做不得假。


    周显来时就曾路过,三万多颗倭寇头颅垒成的金字塔,在烈日下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乌鸦盘旋其上,发出刺耳的鸣叫。


    "千户大人?"萧砚舟的声音将周显的思绪拉回现实。


    "啊...是!"周显慌忙收回目光,却仍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样一个翩翩公子,是怎么做到杀人如麻的?


    萧砚舟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唇角微扬:"怎么,本官不像能杀倭寇的人?"


    周显后背一凉,连忙摆手:"不敢不敢!大人威名远播,下官只是...只是..."


    "只是觉得本官生得太秀气?"萧砚舟轻笑,那笑容温润如玉,却让周显莫名打了个寒颤。


    "下官失礼了!"周显额头渗出冷汗。


    他突然想起京城流传的传闻——这位萧大人剿倭时,曾亲手将倭寇首领的头颅挂在旗杆上三天三夜...


    萧砚舟不再多言,转身走向银车。


    阳光照在他的官袍上,金线刺绣熠熠生辉。


    周显望着他的背影,恍惚间仿佛看到那袭官袍下隐藏的杀气。


    "有劳千户大人。"萧砚舟的声音不疾不徐,"这是清单,共白银一千六百万两,另有古董字画十五车。"


    这么多?


    周显连忙垂下眼帘:"大人放心,下官定当..."


    "清点。"萧砚舟简短下令。


    林墨立刻带着锦衣卫开始核验。


    一个时辰后。


    "大人,都齐了。"林墨抹着汗汇报,手中的清单已经沾上了汗渍。


    萧砚舟仔细检查最后一个银箱的封条,确认无误后转向周显:"千户大人,兹事体大,还望万事小心。"


    他拱手一礼,"本官还有公务要处理,就此告辞。"


    周显连忙还礼:"大人放心,下官定当谨慎行事。"


    萧砚舟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周显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知为何松了口气。


    "启程!"周显高声喝道,翻身上马。


    鞭哨声中,车队缓缓驶出城门。


    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最前方的锦衣卫高举"皇杠"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待车队远去,林墨忧心忡忡道:"大人,东山一带近来匪患猖獗,要不要派一队人马暗中护送?"


    萧砚舟望着官道上扬起的尘土,摇了摇头:"朝廷自有安排。六子那边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林墨快步跟上。


    六子已经带人出去十多天了,依旧没有传来任何消息,想来翠缕凶多吉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