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8章 日进斗金

作者:爱叫的泰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芸娘放下筷子,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回少爷,自您离京后,咱们的浮光锦作坊已经扩建了三倍有余。"


    她纤细的手指在桌上比划着,"东边又买下两处宅院打通,现在有织工一百二十人,绣娘八十人。"


    她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双手奉上:"这是近半年的账目,请少爷过目。"


    萧砚舟接过,随手翻了几页,眉头微挑:"盈利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芸娘抿嘴一笑,颊边浮现两个浅浅的梨涡:"多亏少爷留下的织锦秘方。如今咱们的浮光锦在江南一带已是千金难求,连宫里都派人来采买过几次。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铁柱迫不及待地插话:"少爷,我这边也有好消息!"


    他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按您的吩咐,我又买了四十多个孩子,都是十岁上下的孤儿。现在每天跟着我们练武,有几个苗子特别出色!"


    萧砚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做得很好。"


    他沉吟片刻,道:"这次南下,我要从家里带几个人手。铁柱,你挑五个最得力的护卫,让他们跟我走。"


    “是,少爷。”


    芸娘闻言,手中的筷子"啪"地落在桌上。


    她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急切:"少爷,这次让我也跟着去吧!"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泉州那边人生地不熟的,您身边只有小桃一个人,人手太少了。"


    萧砚舟摇头,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暂时不行。"


    他见芸娘眼中泛起水光,解释道,"泉州局势复杂,我得先站稳脚跟。等那边安排妥当了,咱们的浮光锦生意也要过去。"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些丝绸在海外可是价值连城。我打算在泉州置办几条海船,专门走海贸。"


    芸娘闻言,眼中的失落渐渐被惊讶取代:"海船?少爷是说...要出海做生意?"


    "不错。"萧砚舟唇角微勾,"南洋诸国,甚至更远的波斯、大食,都对咱们的丝绸趋之若鹜。一条上好的浮光锦,在那边能换同等重量的黄金。"


    铁柱倒吸一口凉气:"乖乖,那得赚多少钱啊!"


    萧砚舟轻笑:"所以芸娘你得留在青州,把作坊再扩大一倍。等泉州那边准备好了,咱们的丝绸生意要做到海外去。"


    芸娘眼中的泪光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神色:"少爷放心,我一定把作坊打理好。"


    她顿了顿,又小声道,"那...少爷什么时候接我过去?"


    萧砚舟望向窗外的月色,声音低沉:"最多一年。到时候,泉州会比青州更需要你。"


    花厅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芸娘突然举起酒杯:"那...祝少爷一路顺风!早日接我们去泉州!"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纷纷举杯。


    萧砚舟也端起酒杯,在灯光的映照下,他的眼中似有星辰闪烁。


    "泉州,只是开始。"他轻声道,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


    吃过饭,萧砚舟准备去看看老朋友。


    换了一身靛青色直裰,腰间只系了块素白玉佩,连随从也没带,独自提着两包礼物往林墨家走去。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青石板路上脚步声清脆。


    林家老宅子翻新过了。


    萧砚舟站在门前打量,原本斑驳的门漆现在红得发亮,门楣上"诗书传家"的匾额是新挂的,连门口的石阶都重新凿平了。


    他记得年前离开时,这宅子还处处透着寒酸气。


    "咚咚咚——"铜门环敲在实木门上,声音沉甸甸的。


    "来了来了!"里头传来小跑声,开门的却是个面生的小厮,"这位爷是..."


    "烦请通传,萧砚舟拜访。"


    小厮眼睛突然瞪大,膝盖一弯就要跪下去:"原来是萧大人!老爷天天念叨您呢!"


    说着扭头就往院里跑,"老爷!萧大人来了!"


    萧砚舟摇头失笑,刚迈进门槛,就见一道青灰色身影风风火火从影壁后转出来。


    几个月未见,林墨胖了些,圆脸上蓄了短须,身上那件半新不旧的直缀倒是没变,只是腰间多了块举人才能佩的青玉。


    "好你个萧砚舟!"林墨冲上来就捶他肩膀,"中了状元连封信都不来,我还当你被京城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萧砚舟结结实实挨了这一拳,笑着把礼物递过去:"这不是亲自来赔罪了?上好的龙井,还有给伯母的燕窝。"


    林墨接过掂了掂,咋舌道:"这还差不多,还算你小子有良心。"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大笑。


    穿过新修的抄手游廊,院里景致大不相同。


    原本荒着的西厢房前栽了丛翠竹,墙角放着口青瓷大鱼缸,几尾锦鲤在睡莲叶下游弋。


    "可以啊,"萧砚舟用胳膊肘捅捅林墨,"举人老爷的排扬。"


    林墨嘿嘿一笑,领他进了书房。


    这间屋子萧砚舟再熟悉不过,当年他们常在此挑灯夜读。


    如今书架换成了红木的,多了张花梨木书案。


    "坐。"林墨亲自沏了茶,"你这次是回来省亲?"


    萧砚舟捧着茶盏,热气氤氲中看见老友眼角的细纹。


    他忽然不知如何开口,最终只是摇摇头:"出京赴任,路过。"


    "出京?"林墨一愣,"去哪?"


    "泉州府,知州。"


    "啪"的一声,林墨手里的茶盖掉在桌上。


    他慌忙捡起来,声音都变了调:"怎么会是泉州?你是状元,怎么会出京而且还是泉州?"


    萧砚舟望着茶汤里沉浮的叶片:"有人不想我在京里待着。"


    书房突然安静得可怕。


    窗外槐树上知了叫得撕心裂肺,衬得屋里更静。


    良久,林墨长叹一声:"当年我们读《论语》,你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我还笑你迂腐..."


    "现在呢?"


    "现在我只庆幸自己没考上。"林墨苦笑着给两人续茶,"你是不知道,自从中了举,来攀交情的、说项的、打秋风的就没断过。你看,我这个院子都重新翻新过,你推都推不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