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心中没有半点波澜,更不会影响他接下来的计划。
心念一动,他的身影便从四合院的小屋中消失。
下一秒,人已经出现在了城郊那间熟悉的仓库里。
仓库里空空如也,昨天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货物已经不见了踪影。
墙角处,静静地堆放着七八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扎得严严实实。
傻柱走过去,随手解开一个。
一沓沓的大团结,整齐地捆着,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他没有细数,意念一扫,便已清点完毕。
二十五万,一分不少。
彪哥这人,办事确实靠谱。
傻柱将钱全部收入洞天,仓库再次变得空旷起来。
他没有停留,开始将给彪哥的“投资”一件件地取出来。
这一次,他拿出的东西更多。
成袋的精白大米和富强粉,堆得像两座小山。
分割好的猪肉、牛肉、羊肉,用巨大的油纸包着,垒成了一面肉墙。
还有数不清的鸡鸭,以及在冬天显得格外金贵的各类新鲜蔬菜。
这些货物的价值,早已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二十五万。
做完这一切,傻柱拍了拍手,再次看了一眼这间为他创造了第一桶金的仓库。
他知道,当彪哥下午独自一人来到这里,看到这满仓的货物时,会是何等的震惊。
这步闲棋,已经落下。
至于将来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就看彪哥自己的造化了。
傻柱的身影,再次消失。
……
秦家庄外,那条熟悉的僻静山坳里。
空气中带着冬日的凛冽,枯黄的草叶上挂着一层薄霜。
傻柱的身影凭空出现。
他心念一动,打开了洞天的入口。
“京茹。”
秦京茹的身影,下一刻就出现在他面前。
她身上还穿着在洞天别墅里的那件羊毛衫,小脸被冷风一吹,微微泛红。
“柱子哥,咱们这是回来了?”
“嗯,回家过年。”傻柱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
“哦!”秦京茹点了点头,随即又有点遗憾地小声嘀咕,“可惜了,那个华妃还没死呢。”
傻柱被她这副样子逗笑了。
“放心,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看。”
说着,他开始变戏法似的,从洞天里往外掏东西。
先是两大扇排骨,泛着新鲜的肉红色泽。
接着是一整条肥硕的后腿肉,少说也有三四十斤。
然后是两只处理干净的肥鸡,两只大白鹅。
一袋五十斤的富强粉,一袋五十斤的精白大米。
一桶清亮亮的豆油。
各种水灵灵的蔬菜,白菜、萝卜、土豆、菠菜,堆成了一座小山。
甚至还有一小筐红彤彤的苹果和黄澄澄的橘子。
最后,他还拿出了一些包装精美的糖果和糕点。
秦京茹站在一旁,眼睛越睁越大,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她知道自己男人有本事,可每次看到这种凭空造物的景象,还是会感到无比的震撼。
“柱子哥……这……这也太多了吧?”她结结巴巴地说道。
“过年嘛,就得丰盛点。”傻柱不以为意。
他轻松地将一大半东西用麻袋装好,自己一只手就拎了起来。
剩下的,则分装在两个大竹篮里,让秦京茹挎着。
两人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去。
还没到家门口,眼尖的秦母就从院子里看到了他们。
“当家的,快看,是京茹和柱子回来了!”
秦父闻声,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当他们看清两人身上大包小包拎着的东西时,老两口都愣在了原地。
“我的老天爷……”秦母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
“叔,婶儿,我们回来了。”傻柱笑着打招呼。
“哎哟,柱子,京茹!你们这是……这是把供销社搬回来了?”
秦母快步迎了上来,看着那些东西,话都说不利索了。
秦父也是一脸的震惊,他看着傻柱轻轻松松拎着的那个巨大麻袋,又看了看自己闺女篮子里满得冒尖的肉和菜,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快,快进屋,外面冷!”秦父回过神来,连忙招呼着。
进了堂屋,傻柱将东西一一放下。
当那两大扇排排扇骨、那一大块猪后腿、那成袋的米面被拿出来时,整个屋子仿佛都亮堂了起来。
秦父秦母围着这些东西,就像在看什么稀世珍宝,激动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柱子啊,这……这得花多少钱啊!你这孩子,太破费了!”秦父搓着手,脸上既是心疼又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叔,这不算什么,只要京茹跟着我,就不能让她和你们二老受委屈。”傻柱说得云淡风轻。
这话落在秦父秦母耳朵里,却比任何保证都来得实在。
什么名不正言不顺,在这一堆能让全家过上好几年的好日子的食物面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女儿跟着这样的男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秦母拉过秦京茹的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
“我瞅着,咱京茹这气色,比上次回来的时候还好,脸上都有肉了。”
秦京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甜丝丝的。
“行了,别站着了,都坐。”秦父招呼着,脸上笑开了花。
他转身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瓶藏了好久的酒。
“柱子,今天大年三十,你可得陪我好好喝几杯!”
“好嘞,叔!”傻柱爽快地应下。
厨房里,很快就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响。
傻柱当仁不让地接管了灶台。
秦京茹在一旁给他打下手,洗菜,递盘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秦母想帮忙,却被傻柱笑着请了出去。
“婶儿,您和叔就擎好吧,今天这顿年夜饭,我包了。”
锋利的菜刀在傻柱手中上下翻飞,土豆丝切得细如发丝,肉块片得薄如蝉翼。
一系列操作看得秦京茹眼花缭乱,满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
很快,浓郁的肉香和菜香,就从这间小小的厨房里飘了出去,弥漫了整个院子。
红烧肉、炖排骨、辣子鸡丁、清蒸鱼、醋溜白菜、地三鲜……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陆续端上了堂屋的八仙桌。
当最后一道全家福汤锅被摆在桌子中央时,秦父秦母已经看傻了眼。
这满满一桌子菜,别说吃了,他们这辈子见都没见过这么丰盛的。
“来,叔,婶儿,京茹,咱们过年!”傻柱举起了酒杯。
“好,好!过年!”秦父激动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窗外,天色渐晚,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零星鞭炮声。
屋里,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说着开心的笑话。
秦京茹给傻柱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傻柱则给秦父秦母满上了酒。
所有的担忧和算计,都被这顿丰盛的年夜饭和融洽的气氛,消融得一干二净。
对于秦家二老来说,这或许是他们这辈子,过得最富足、最安心的一个大年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