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5章 四面楚歌的大食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波斯帝国复国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中东,其传播之快远超李乾的预料。


    李乾原本已准备动用一切手段加以宣扬,却未想到消息竟如生双翼般自行飞传,不胫而走。他素来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此次却难得失算。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剧烈的政治地震,整个大食陷入动荡,各地反抗起义此起彼伏,庞大的帝国正迅速土崩瓦解。


    在叙利亚,消息传来,当地奴隶即刻爆发起义,大规模驱逐阿拉伯驻军。


    起初参与暴动者并不多,但很快便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从千人至数千,再至数万、十几万……最终整个叙利亚地区陷入全面暴动,处处皆是奋起反抗的奴隶。


    叙利亚作为大食最早征服的地区之一,百姓受害最深,百年来家破人亡、惨死者不可胜数。深积百年的仇恨无处宣泄,如今终得良机,岂能不替先辈讨还血债?


    驻守此地的大食军队措手不及,遭奴隶突袭而溃乱。待其试图调集大军镇压时,为时已晚,暴动规模已失控,奴隶怒潮席卷一切。


    最终,大部分守军被愤怒的奴隶歼灭,仅少数侥幸逃脱。叙利亚随即宣布脱离大食,并向雷伊派出使者,请求与唐朝结盟。


    埃及亦上演了同样的一幕,波斯复国的消息如风暴般席卷而来,埃及人群情激愤,组织起来冲击大食驻军。


    起初守军尚能勉强抵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奴隶加入,防线迅速崩溃,最终全军覆没于奴隶的怒潮之中。


    埃及占领后,效仿叙利亚,宣布独立,并派遣使者前往雷伊,寻求与唐朝结盟。


    起义如野火般蔓延至更多地区。一些地方成功驱逐大食驻军,一些则暂告失败。但即便失败之地,反抗之火仍未熄灭,希望既已燃起,谁愿放弃斗争?


    成功独立的地区中,虽有少数自视甚高、以为可独力抵御大食反扑,未派使者赴雷伊结盟,但绝大多数地区都清楚认识到,若无唐朝支持,他们绝无可能应对接下来的危机。一旦大食发起反扑,唯倚仗唐军援助方能存续。


    雷伊城,李乾正处理军务,裴厚快步闯入,喜形于色,远远便高声嚷道:


    “大帅!喜讯!天大的喜讯!”


    “哦?”李乾抬头,“莫非哈里发已死?”


    “那倒尚未,不过也快了!”裴厚笑容更盛,笑嘻嘻回道:“是叙利亚与埃及的使者到了!欲面见大帅,共商结盟之事。大帅,波斯复国影响何其巨大!我军尚未出兵,多地已自发驱逐大食!”


    裴厚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大帅料事如神!”


    李乾却摇头一笑:“这若都算不准,还如何统兵?结盟一事,暂且搁置,让他们等着。”


    “等着?”裴厚大感意外,声调微扬,“大帅,这是为何?如此天大的喜讯,岂能拖延?”


    “大帅此乃妙棋,意在谋取更大利益。”李泌缓步而入,袍袖轻拂,从容为裴厚释疑,“这些使者虽来结盟,却未必真心尊我大唐。待他们吃足苦头、身陷绝境,自会放低姿态、唯命是从。到那时,我大唐令其向东,他们绝不敢向西。”


    李乾正是此意,他要借此良机,攫取最大利益。


    不难想见,叙利亚、埃及等地使者此时必以为唐朝有求于他们。若急于商谈结盟,唐朝获利必薄。


    但若静待时日,容大食反扑、镇压几处暴动,这些地区惊惧之下,将不得不彻底依附唐朝,完全落入掌控。


    “啊?竟有如此深意?”裴厚一脸讶然。


    他原以为使者到来便是天大喜讯,未料背后尚有更大图谋。


    “你先退下。再有类似消息,不必急报,一律让他们等候。”李乾挥手示意,裴厚躬身退出。


    “李泌,何事前来?”李乾转而问道。


    “大帅,眼下形势于我极为有利,‘不战而灭大食’似可实现。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李泌双目炯炯,紧盯着李乾。


    他深知李乾谋划深远,必已胸有成竹。


    “当下最佳策略,便是等。”李乾眉峰一扬,沉声道,“等待有两大好处:其一,时间愈久,暴动地区愈多,大食内乱愈甚,其实力必日渐削弱,于我有利;其二,待起义地区遭大食反扑、受创深重后,便不得不听从我军号令。”


    “大帅,您这一手……可真够厉害!”李泌拇指一竖,会心一笑,“实乃妙棋!”


    眼下局势对唐军极为有利,只需静观其变,便可坐收渔利,任由大食与各地起义势力厮杀消耗,唐军则养精蓄锐,待时而动。


    “传安禄山、史思明。”李乾高声下令。


    不久,二人应召而来。


    “安禄山、史思明,现有一重任交予你二人。”李乾目光闪动,令道,“率你部精锐,西进佯动,大张旗鼓,务要使哈里发以为我大军压境。”


    如此重任,实为美差,安禄山与史思明大喜过望,当即领命,誓保完成任务。


    于是安禄山率八千湖人武士,史思明领其精锐,欣然西去。他们却不知,李乾目送其背影,眼中杀机一闪而逝。


    -----------------


    麦地那,大食帝国此时的都城。至于巴格达,此时尚为一座小村庄,距离成为都城还有漫长的岁月。


    宫中,哈里发麦尔万二世脸色铁青,浑身颤抖,几如中风一般,嘴角甚至喷出白沫,并非病发,而是因暴怒难抑。


    “侯赛因·优福,你这蠢货!自诩才智超群、气度非凡,一心要打进唐国,你打进去了吗?你不仅寸土未得,反倒让唐国人打过来了!”


    麦尔万二世的怒吼如雷霆般在宫中回荡,“你葬送我数十万精锐不说,竟将东方疆土尽数丢失!连雷伊城,我大食在东方的中心都落入敌手!”


    侯赛因·优福的溃败影响极为深远,不仅数十万精锐丧尽,更导致东方领土全失。


    若只是损兵折将,以大食雄厚国力尚可重建大军;但如今土地尽失,兵源、钱粮又从何而来?


    尤其雷伊城的失陷,更令损失雪上加霜。雷伊乃大食东方总督驻地、统治核心,囤积着海量粮草与财富。这一切尽为唐军所得,极大增强敌军实力,同时严重削弱了大食。


    “该死的唐国人!用心何其歹毒!这分明是釜底抽薪之策!”征服唐国不仅是侯赛因·优福的夙愿,更是历代哈里发的宏图。麦尔万二世对唐国文化有所了解,竟连“釜底抽薪”这一成语也脱口而出。


    他说得不错,波斯复国正是釜底抽薪,彻底搅乱大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坏消息接连传来,一个比一个严峻。


    短短一个时辰,麦尔万二世已收到上百条噩耗,无一不是某地宣布脱离大食,愿与唐朝结盟。


    每一条消息,都意味着一片领土沦丧、一批守军覆灭,大食的国力正被持续削弱。


    “伟大的哈里发,西方总督急报,罗马人异动频仍,恐将大举进攻,请求派遣援军!”


    就在此时,更致命的消息传来,东罗马帝国出手了。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即后世所称拜占庭,仍自居罗马正统,与大食是世仇。两国为争夺地中海及沿岸控制权,历来厮杀不休。


    波斯复国的消息传至东罗马,实乃千载良机。东罗马若不出手,岂不如猪似蠢?自然毫不犹豫,趁势发难。


    “西方总督……这蠢猪!连罗马人都应付不了!我本等他派兵增援,他反倒向我求援?可我还能从哪里调兵!?”


    如今的哈里发,已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无兵无将,无钱无粮,四面楚歌,进退维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