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5章 有备无患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突击步枪吗,我倒是听说过。那是种结合了步枪与冲锋枪优点的武器吧?”


    “没错。它是以冲锋枪为基础,在副总理大人的构想下开发出来的新式武器。”


    “说起来,我记得冲锋枪第一次试验时,战争部长好像出了不小的洋相......”


    “咳!咳!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旧事重提干什么!”


    听到阿登纳一语中的的调侃,鲁登道夫忍不住干咳了两声。


    说到底,以现在的鲁登道夫来看,当年冲锋枪试演时的糗态,肯定是他想永远埋进回忆的黑历史之一。至于和瓦德西的闹剧,最好永远封进历史的黑箱。


    当然,对汉斯来说,那只是童年时一段颇为愉快的回忆罢了。


    “鲁登道夫,先别再咳了,还是先详细说明一下这款突击步枪的特点吧。”


    “咳咳,好吧。首先,至今包括我军在内,许多国家都将栓动步枪作为制式武器。它的射程和精度确实优秀,但缺点在于每次射击后都必须手动拉动枪机重新上膛。”


    鲁登道夫一边说着,一边做出拉动 Gew98栓机的动作示意。


    “相对地,冲锋枪虽然连发性能出色,但由于使用小口径的手枪弹,射程非常有限,这是其最大的弱点。”


    “不过,在不需要考虑射程的近距离作战中,它却拥有压倒性的火力。”


    “正是如此。而突击步枪则兼具了步枪的射程与冲锋枪的连发能力,从根本上克服了栓动步枪与冲锋枪各自的短板。那些作为步枪替代品而开发的半自动步枪,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是一款划时代的全新兵器,足以代表帝国军队未来的希望!”


    “......原来如此。那么,现在可以让我们看看实物了吗?”


    似乎依旧半信半疑的阿登纳说着,语气依旧淡漠。


    听懂了他话中含意的鲁登道夫点了点头。


    “施迈瑟,施迈瑟!”


    随着鲁登道夫一声呼喊,早已待命的施迈瑟兄弟从箱子中取出某样东西。


    世界上第一支突击步枪,StG25(Sturmgewehr 25),正式登场。


    “哦哦,这就是......”


    “这是StG25。它使用改良自现有的7.92mmX52mm毛瑟弹的7.92mmX33mm突击步枪专用弹,弹匣容量为30发,射速为每分钟400发,有效射程可达550米,最大射程达到1800米。”


    用比较直白的说法来说,它的性能比原本历史中的StG44稍逊一筹。


    但即便如此,这依旧是一项惊人的成就。


    毕竟,StG44如其编号所示,是直到二战末期1944年才开始量产的武器。


    如今却提前整整20年开发出了性能只稍逊一筹的武器?


    就算是原本历史中的德军,恐怕也得站出来喊“这太离谱了!”。


    ‘不愧是施迈瑟兄弟。’


    虽然因为尤金·斯通纳(Eugene Morrison Stoner)和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等人的名气而被掩盖了锋芒,但他们造起枪来,确实是把好手。


    “很好,我也开始有些兴趣了。”


    就在汉斯在心里对施迈瑟兄弟竖起大拇指时,阿登纳也露出了与刚才截然不同、带着几分期待的神情。


    “那么,开始演示吧。”


    ......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突击步枪的演示采用了之前在冲锋枪展示时采用的模拟战方式进行。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现在这也已经成为德国军方正式训练课程中的常规训练内容之一了。


    哒哒哒哒!!


    “真是了不起。”


    “这玩意儿,就像冲锋枪一样,将彻底改变战争的方式。”


    随着清脆的枪声回荡,四周传来阵阵惊叹。


    “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武器。如果在大战时期就有突击步枪,战争也许能早几个月结束。”


    连阿登纳也忍不住赞叹。


    “不过,看起来造价不低啊。”


    当然,他很快又恢复了那个“预算恶鬼”的模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枪的结构本身就比栓动步枪要复杂得多。”


    “而且这枪使用的还是专用弹药,不是那种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的毛瑟弹。如果这东西真的被采用为制式武器,那那些现有的毛瑟弹该怎么处理才好......”


    “啊,那点请不必担心。”


    剩余的毛瑟弹,大可以卖给那些对德式武器趋之若鹜的南美或xx。


    不然就分发给附属国好了。


    “而且就算毛瑟弹和Gew98在短期内还会继续服役,”


    “在狙击用途上,栓动步枪还是比突击步枪更胜一筹。”


    这也是为什么在非洲、中东等第三世界,Gew98和莫辛纳甘至今仍活跃在战场上的原因之一。


    “即便突击步枪的单价高于Gew98,我也认为这枪完全值得投入。而且反正几十年后,这种突击步枪迟早会成为所有制式步枪的标准。现在就抢先一步,意义非凡。”


    “话是这么说没错......鲁登道夫大臣,突击步枪的大规模量产大概要到什么时候?”


    “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应该会在1928年,最迟也不会超过1930年。”


    “三到五年吗......那在这期间尽可能在不削弱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吧。冲锋枪也是在大战中,为了提升产能、降低价格而简化过的。”


    唔唔......话虽如此,但要是把突击步枪也搞得跟斯登一样就太勉强了......


    “我会先让施迈瑟兄弟试试看。”


    不行的话......那也只能作罢了。


    “很好。那么,下一项演示吧。”


    “是,这次要展示的是便携式反坦克火箭。”


    “......火箭?”


    啪、啪!


    就在阿登纳歪头思索之际,随着鲁登道夫的掌声,一群士兵手持装有棍棒模样的物体走上了演示场。


    “请允许我介绍!我们德意志帝国全新的反坦克武器——铁拳(Panzerfaust)!”


    咻——轰隆!!


    鲁登道夫话音刚落,那“棍棒”便喷吐出白烟,带着尖啸直奔目标而去。


    “哇哦。”


    在那枚火箭准确命中目标钢板,并随之爆炸贯穿的瞬间,阿登纳惊愕得张大了嘴。


    “哈哈哈!怎么样,总理阁下?大战时用的反坦克步枪实在是后坐力太强、威力也不稳定,各方面都难用。但只要有这铁拳,我们就能从远处高效摧毁敌方装甲车和坦克!”


    这正是聚能战斗部的威力。


    至于为什么现在就有了聚能战斗部?其实研究这一技术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开始,而且最早就是德国启动的。


    ‘好像最早是1792年,矿山技师弗朗茨·巴德(Franz Xaver von Baader)为了增强炸药威力而尝试了类似概念?’


    1888年,美国人查尔斯·E·门罗(Charles Edward Munroe)发现了今日聚能战斗部理论的基础——门罗效应;而1910年,德国的埃贡·诺伊曼(Egon Neumann)又发现,在炸药中刻出圆柱形凹槽,可以对钢板造成穿孔。


    因此,这项理论有时也被称作“门罗-诺伊曼效应”。


    不过就像以往一样,这两位的成果无人关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重新受到重视。”


    而汉斯,仅仅是比任何人都更早看清了它的价值。


    “......我真想打开副总理的脑子看看,怎么能不断想出这种恐怖的武器。”


    “别人看了还以为我是战争狂呢。”


    “不是吗?”


    “当然不是。”


    世上还有谁比我更加热爱和平的呢?


    当然,外人若不明就里,大概又会以为他在谋划什么征服世界的阴谋。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德意志帝国,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罢了。


    说白了,就是居安思危。


    战争若不可避免,那就得想办法以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取胜。


    “不过这次不同于突击步枪,这种火箭并不昂贵。”


    “哦,真的吗?”


    还没等阿登纳开口抱怨价格,鲁登道夫就先发制人,顿时让阿登纳原本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确实,铁拳的成本注定低廉。


    结构简单,推进剂也只是便宜的黑火药。


    “话说回来,真想早点做出‘火箭反坦克步枪’(Raketenpanzerbüchse,RPzB)。”


    这是一种模仿美国巴祖卡研发的反坦克武器,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装甲破坏神杖”——战车杀手(PanzerSchreck)。


    铁拳毕竟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面对真正的反坦克需求还有很多局限性,因此战车杀手是必要的补强。


    “咳咳,这个价位我还能接受。武器嘛,终究还是越便宜、越能大量生产越好。照这个方向继续推进吧。”


    “遵命,总理阁下!”


    顺利通过审查的铁拳,让鲁登道夫笑得合不拢嘴。


    站在旁观角度看,多少也有些心酸。


    毕竟这年头,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毫无节制地挥霍军费了。


    “那么,接下来终于轮到‘大家伙’登场了。”


    “是的,首先是——‘钢铁汉斯’......”


    “咳!咳!”


    “咳,不对,是用来取代二号坦克的全新原型车,接下来将为您展示。”


    轰隆隆——


    就在鲁登道夫做出手势后,那属于坦克特有的沉重轰鸣声,从远处缓缓传来。


    “请看,这便是VK 10.01。”


    ......


    VK 10.01。


    这个名字的含义是这样的:VK代表“试验性设计”(Versuchskonstruktion),前面的10表示10吨级,后面的01则是“第一号战车”的意思。


    简单来说,这就是尚未成为三号战车的10吨级原型一号战车。


    顺便,如果将来这辆战车真的顺利获得“三号战车”的正式编号,那汉斯准备以此为契机,亲手将其命名为“艾特尔(eitel)”,以此报复那个曾给二号战车取了个“钢铁汉斯”那种中二病式名字的艾特尔王子,我们如今的格鲁吉亚国王艾特尔。


    不多不少,就叫“艾特尔”正好。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是你把我变成“钢铁汉斯”的报应。


    “从各方面来看,比起二号战车有了很大的进步。”


    “是的,扩大了车体,现在可以乘坐三名乘员,主炮装备的是考虑对坦作战的37毫米炮。”


    如果跟原本的历史对比的话,可以说这辆战车既是轻型坦克,又拥有三号战车等级的火力。


    说实话,他内心其实很想快点造出更大、更强的坦克,但以目前的技术实力,这就是极限了。


    再怎么说也不能在二十年代就造出虎式坦克吧。


    光是这一辆,和其他国家比起来,技术就已经相当先进了。


    虎式坦克就十年后再说吧。


    “说起来,像一号战车那种就不再生产了吗?”


    “像一号战车或英国‘马克系列’那种地上战舰型坦克,不管怎么看都太慢、效率低下......而且成本也太高了,确实不适合未来战争的主角。”


    “原来如此,那就没办法了。”


    砰!砰砰!


    就在预算恶魔阿登纳听到“太贵了”这句话后,立刻接受了不再造地上战舰型坦克的理由时,VK 10.01依旧在继续展示它的性能。


    沙沙——


    而看军官和开发人员嘴角扬起的笑容,看来VK 10.01获得“三号战车”这个正式番号的日子也不远了。


    “等到VK 10.01成为三号战车之后,就用这车体再造自行火炮吧。”


    虽然汉斯并不怎么喜欢斯大林,但他说的一句话倒是认可——“炮兵是战场之神”。


    压倒性的火力就是正义。


    不过,像是驱逐战车或突击炮(Sturmgeschütz,简称StuG)这种反坦自行火炮到底要不要造......汉斯还在犹豫。


    ‘三号突击炮(Sturmgeschütz III)和猎豹战车(Jagdpanther)实在是忍不住想要啊,但......这部分还是再多想想吧。’


    毕竟除此之外,还得做喷烟者多管火箭炮(Nebelwerfer),还有8.8厘米防空炮(8.8 cm Flak)‘八八’也正在开发中......路还长着呢。


    而且,每当新兵器清单增加一次,阿登纳的脸色都会变得非常难看,因此现在就先忍一忍吧。


    总比将来后悔要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