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章 做红薯饼

作者:一只鱼腿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一早,常青带着沉光往南边的柳家村赶。


    刚到村口,就见十几个村民围着里正吵吵嚷嚷。


    “挖地窖?咱又不是没有地窖,好端端的怎么又要整,不是瞎折腾吗?”


    “就是,往年也没烂这么多,我看就是你们想偷懒!”


    里正急得满头汗,见了常青赶紧喊。


    “林女史,你可来了!快给他们说说!”


    常青走上前,笑眯眯地举着手里的竹篮:“大伙儿先别急,我带了点东西,尝尝再说。”


    她把竹篮里的红薯饼分给众人,金黄的饼子冒着热气,外酥里软,咬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烤红薯的焦香。


    一个络腮胡大叔嚼着饼子,含糊道:“这、这是红薯做的?”


    “可不是嘛。”常青蹲在田埂上,用树枝画了个简易的地窖图,“红薯怕潮怕热,咱们自家的地窖到了夏日就会潮得慌。底下得铺干草,顶上盖厚土,能存到明年开春,想吃多少有多少,还能做成这红薯饼卖钱。”


    她指着旁边一块高地:“就这地方,地势高不积水,我亲自教你们挖。”


    村民们半信半疑,还是跟着动了手。


    常青指挥着先挖个四尺深的方坑,四壁用青砖砌好,底部铺三层干草,角落里留个小通气口。


    忙到晌午,第一个地窖总算挖好了,常青让人挑了两筐红薯放进去,盖上层木板,再覆上半尺厚的土。


    “过十天你们再来看看,保证红薯新鲜得很。”她拍了拍手上的土,从篮子里拿出剩下的红薯,“现在,我教你们做红薯饼。”


    她让村民烧起大灶,把红薯洗干净上锅蒸,熟透后剥了皮,放进石臼里捣成泥。


    “加半斤面粉,适当的糖,揉成光滑的面团。”


    常青边说边示范,听见人群里有人嘀咕。


    “白面太贵了,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回,这红薯饼要是用白面,哪舍得啊?”


    她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娘,脸上满是为难。


    周围几个村民也跟着点头。


    “是啊林女史,俺们家也就过年能买斤白面,这天天做饼子,哪供得起?”


    常青拍了拍手上的面,笑道:“谁说非得用白面?咱们村里有的是粗粮,照样能做。”


    她让沉光去村里借了些玉米粉、小米面,摆在石桌上。


    “你们看,玉米粉劲道,小米面香甜,掺着红薯泥,比单用白面还好吃。”


    说着就动手示范:把蒸好的红薯捣成泥,先加了大半碗玉米粉,又掺了半碗小米面,不用加糖,就着红薯的甜味揉成面团。


    “玉米粉多了会糙,小米面多了发黏,按三比一的比例掺,揉出来的面团又软又筋道。”


    她揪了个小剂子,拍成饼子放进烧热的鏊子,不用刷油,借着红薯的潮气慢慢烙。


    没一会儿,饼子边缘鼓起小泡,两面烙得焦黄,带着玉米的焦香和小米的甜,比用白面做的多了层粗粮的醇厚。


    常青拿起一个递给刚才说话的大娘:“尝尝,不用白面,是不是也挺好吃?”


    大娘咬了一口,眼睛亮了:“嘿!这比白面做的还香!带点渣渣的口感,越嚼越甜!”


    周围的村民都凑过来尝,你一个我一个,没一会儿就把一筐饼子分完了。


    络腮胡大叔抹了抹嘴:“林女史,这法子好!玉米小米俺们家多的是,不用花银子买白面,这饼子俺们能天天做!”


    村民们这下彻底信服了,里正当场拍板。


    “家家户户都这么干!存了红薯,就按林女史说的,用玉米粉、小米面做饼子,吃不完的还能拿到镇上去卖!”


    常青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挖地窖、试做粗粮饼,心里踏实多了。


    忙到日头偏西,地窖挖好了三个,红薯也存进去了大半。


    村民们非要留常青吃晚饭,杀了只自己养的鸡,用新磨的玉米粉做了鸡丝粥,又蒸了红薯饼子。


    玉米粥熬得黏糊糊的,鸡丝撕得细细的,撒上点葱花,喝一口又香又暖。


    饼子掰开,里面的红薯泥流出来,甜丝丝的混着玉米的香,比白面馒头还对味。


    常青喝了两大碗粥,啃了两个饼,直夸:“这粗粮做的吃食,比精细粮食还养人!”


    离开柳家村时,村民们送了她一篮子红薯饼,有玉米面的,有小米面的,还有掺了高粱面的,个个金黄饱满。


    常青拎着篮子,走在田埂上,晚风带着麦香吹过来,心里亮堂堂的。


    她想,明天去绣坊,得把这粗粮的法子也跟那些妇女说说。


    家里有孩子的,用玉米粉掺红薯泥蒸糕,又省钱又顶饱。


    回食肆的路上,沉光笑道:“还是你有办法,上午还吵吵嚷嚷的,下午就服服帖帖了。”


    “都是为了日子好过点。”常青揉了揉腰,“挖地窖累得我腰酸背痛,晚上得让晨曦给我煮碗酸辣粉,多加辣子。”


    刚到食肆门口,就见陈立和提着个篮子等在那,篮子里装着两碗刨冰,上面淋着红糖浆,撒着芝麻。


    “林老板,尝尝我新做的刨冰,加了点桂花蜜。”


    陈立和笑得见牙不见眼。


    常青接过刨冰,冰碴子凉丝丝的,桂花蜜的甜香混着红糖味,比上次多了层醇厚的香味。


    她挖了一大勺塞进嘴里:“不错啊,比上次好吃,桂花蜜加得正好。”


    陈立和搓着手:“我还想加点葡萄干,你觉得咋样?”


    “当然好,多加点料,能多卖两文钱一碗。”常青笑着说。


    陈立和眼睛一亮:“就这么定了!”


    送走陈立和,常青进了后厨,晨曦正忙着做饭,见她回来赶紧说。


    “阿姐,柳家村的人刚才来问,说想多做些红薯饼,能不能在食肆寄卖?”


    “当然能。”常青脱了外套,“让他们做好了送来,按个数算钱,卖一个给他们三文,咱们赚两文。”


    话落,她累倒在椅子上。


    虽然当女史比开食肆累,但看着村民们从怀疑到信服,从愁眉苦脸到笑逐颜开,心里的踏实劲儿,是赚多少银子都比不了的。


    萧扶黎端来一碗骨汤,放在她手边:“累坏了吧?喝点汤歇歇。”


    常青接过碗,喝了一大口,温暖的滋味驱散了疲惫。


    “慢慢来就行,明日我还要去绣坊,你要不也一起来?”


    闻言,萧扶黎眼神一闪,婉言拒绝。


    “不了,明个我回春河村一趟,替你照看一下粉丝坊。”


    常青一寻思,正好这几日没空,她去自己也能放心,便点头同意,继续喝汤。


    却没注意到萧扶黎眼底的那一抹别有意味的情绪。


    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