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桑叶新计

作者:一只鱼腿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开荒的事忙到二月中旬才算利落。


    东边那片荒地被翻整得平平整整,田垄划得笔直,像块刚浆洗过的粗布,铺在清溪县边缘。


    常青站在田埂上,望着连片的新地,心里却犯了嘀咕。


    “这片地到底种啥?”


    她揪着草茎,转头问身边的萧扶黎。


    萧扶黎正看着远处的炊烟,闻言道:“你心里不是早有主意了?”


    “主意是有,就是拿不定。”常青叹了口气,“粉丝坊靠着红薯撑着,家里租的沙地种红薯够自家作坊用,还收着周边村子的货,再种红薯怕是供大于求。可换别的,又怕不稳妥。”


    两人踩着田埂往家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刚到院门口,就听见常安在屋里咋咋呼呼。


    “我觉得种棉花好!织成布能卖钱,比红薯金贵!”


    “还是红薯靠谱!”常睿的声音紧跟着冒出来,“之前的灾祸,要不是红薯顶事,多少人家得饿肚子?”


    常青掀帘进屋,见常宁正低头算账,小竹趴在桌边啃着窝头,沉光和茗雪坐在门槛上,一屋子人显然在为种地的事争论。


    “哟,都在替我拿主意呢?”常青把手里的草编帽往桌上一扔,“正好,说说你们的想法。”


    常安第一个站起来:“阿姐,种棉花!我在书院听先生说,南边的棉花一斤能卖二十文,织成布更贵。咱们要是种得好,开个织布坊,不比粉丝坊差!”


    常睿梗着脖子反驳:“可是棉花娇贵,旱了涝了都不成,红薯扔地里就能长,稳妥!”


    “稳妥能当饭吃?”常安瞪他,“要不是阿姐脑子活,粉丝坊能有今天?”


    “你俩别吵。”常宁放下笔,轻声道,“我觉得……种桑树也行。”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了。


    常宁被众人看得脸红,低下头小声说:“表哥绣活好,可镇上的丝线品种总不够用。要是种了桑树,养蚕抽丝,既能给舅舅的绣坊供货,以后说不定还能自己织绸缎……”


    她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嗫嚅道:“就是个小想法,你们别笑话我。”


    常青却眼睛一亮,猛地一拍桌子:“常宁,你这主意好!”


    众人都愣了。


    常宁抬头,眼里带着惊讶:“阿姐觉得…可行?”


    “太可行了!”常青来回踱着步,思路像开了闸的水,“你想啊,舅舅的绣坊需要丝线,咱们种桑树养蚕,抽了丝直接送过去,这是现成的路子。再说,绸缎比棉布值钱,真做起来,产业链比棉花长多了!”


    萧扶黎端起茶杯抿了口,慢悠悠道:“而且桑树耐活,田边地头都能种,就算再遇着灾年,叶子能喂蚕,桑葚能当果子卖,比棉花抗风险。”


    常安挠了挠头:“可养蚕我们都不会啊,种桑树也没经验……”


    “不会就学。”常青看向沉光,“沉光,你去镇上问问,有没有懂养蚕的老把式,请过来当师傅。然后再去铁匠铺问问,能不能打些养蚕用的架子、簸箕。”


    沉光一口答应:“行,趁着天色还早,我这就去!”


    常宁看着常青,小声说:“阿姐,舅舅说我手巧,要是学会了,以后咱们自己的丝线,自己织成料子,说不定能开成衣铺。”


    “好啊!”常青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你想学啥就学啥,家里都支持你。等桑树长起来,蚕养起来,咱们就从绣坊、织坊一步步做,让清溪县的姑娘们都能穿上咱们自己织的衣裳。”


    小竹举着窝头,含糊不清地说:“阿姐,我也能帮忙!我可以去摘桑叶,喂蚕!”


    “你呀,先把武功练好。”常青笑着捏了捏她的脸,“等忙起来,说不定还得你护着大家呢。”


    说定了种桑树,接下来就是雇人的事。


    家里的人手确实不够。


    常安和常睿得去书院,常宁要跟着舅母学绣活,沉光和茗雪各有差事,小竹既要练功又要帮着食肆打杂,晨曦和朝阳年岁太小,常青自己更是粉丝坊、食肆两头跑。


    “雇人得找靠谱的。”萧扶黎翻着常宁整理的账目,“春河村的乡亲们知根知底,工钱按天算,管两顿饭,应该有人来。”


    常青点头:“明天我去村里说一声,就说一亩地给三百文工钱,管早饭和晌午饭,愿意来的都算上。”


    第二天一早,常青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站定,就围过来不少村民。


    周桂兰第一个举手:“青丫头,算我家一个!我家春花她爹年后没事干,正好来帮忙!”


    “我和富贵也来!”里正从人群后挤过来,脸色比年前好了不少,“如今我家也没地可种了,正好还能挣点家用。”


    没半天功夫,就雇了二十多个人,有男有女,都是村里手脚勤快的。


    常青让人在新地边上搭了个草棚,支起两口大铁锅,让晨曦和小竹负责做饭,每天两顿糙米饭,加个素菜,偶尔炖锅肉汤,大伙儿吃得劲头十足。


    沉光速度很快,从邻县请来了个养蚕师傅,姓柳,是个干瘦的老头,手里总攥着个装蚕卵的小匣子。


    柳师傅一来就拉着常青去看地。


    “这土好,带点沙,不积水,种桑树正好。我带来的桑树苗子是改良过的,长得快,叶子肥,蚕爱吃。”


    常青跟着柳师傅学看桑苗,辨土质,忙得脚不沾地。


    常宁除了会窝在食肆门口的小摊,一有空就往舅舅的绣坊跑,准备快点将基础打牢。


    这天傍晚,常青拖着一身泥回到家,见萧扶黎正对着一堆图纸出神。


    她凑过去一看,是些架子、筛子的样式,上面还标着尺寸。


    “这是凌封画的?”


    “嗯,他说照着这个打,养蚕用着方便。”萧扶黎指着其中一张,“你看这个簸箕,边上加了木沿,不容易撒蚕沙。”


    常青笑着坐下,端起常宁递来的热水:“还是你们想得周到。我今天去地里看,桑苗都栽上了,柳师傅说成活率能有九成。等桑树长起来,就能养蚕了。”


    常宁捧着个小本子跑过来:“阿姐,你看,这是我算的账。要是养十张蚕,能出多少丝,能卖多少钱,舅舅说……”


    她的话没说完,就被常安打断:“先别说挣钱的事,我听说邻村有人也想种桑树,会不会抢咱们生意?”


    “抢才好。”常青放下茶杯,眼里闪着光,“越多人种越好,到时候形成集市,咱们开织坊、成衣铺,生意才能做大。你忘了,田大人说的,要让周边村子都富起来,不是吗?”


    常安挠挠头,嘿嘿笑了:“还是阿姐想得远。”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摊开的账本和图纸上。


    小竹在院子里练着沉光教的拳,哼哧哼哧的,常睿趴在桌上,对着常宁的丝线匣子好奇地戳来戳去。


    萧扶黎拿起一张桑田的图纸,轻轻叠好。


    常青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踏实得很。


    种桑树的事看着远,可就像地里刚栽下的苗,只要用心侍弄,总有枝繁叶茂的一天。


    她端起茶杯,抿了口热水,轻轻舒了口气。


    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