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过年还剩不到十日,清溪县的年味像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地漫开。
常青掰着手指头算日子,食肆的账本摊在桌上,萧扶黎正用算盘核对着采买清单。
“腊肉得再囤二十斤,腊肠切开来尝尝,昨儿个毕山送来的那批咸了。”
常青用笔尖敲着纸页。
“还有糯米粉,得去李记粮店多扛几袋,大年初一咱不能只吃饺子,也要吃汤圆。”
常青在现代时,一般也是两种都吃,不过只吃芝麻馅的甜汤圆。
“知道了。”萧扶黎头也不抬,“你昨儿说的红纸包,我让常宁裁好了,给伙计们的压岁钱得趁早包出来。”
两人正说着,常安背着书篓从书院回来,头发上还沾着几片雪花。
“阿姐,扶黎姐!先生说今儿个开始放年假,我和常睿能帮着看店了!”
“正好。”常青笑道,“去把你弟叫来,跟我去街上置办年货。常宁,你把咱们订制的工服罩衫单子找出来,等会儿去绣坊取货。”
常宁应了声,从账房抽屉里翻出张纸条。
这工服是常青琢磨了半个月的主意。
之前的工服都是厚的夹袄,如今过完年,再过一段时间就要立春了,新的工服得抓紧时间安排上。
这次她和常宁设计的是轻薄的罩衫。
粉丝坊的女工统一穿蓝布罩衫,胸前绣着“林氏粉坊”的字样,既干净又显气派。
对于舅舅舅母,也做了好多回了,她十分放心。
半个时辰后,常青套上棉袍,带着常安、常睿和萧扶黎往街上走。
常睿蹦蹦跳跳地跟在晨曦身后,晨曦则四处瞧着,看到常睿过来搭话,也是笑眯眯的回应。
“晨曦,你看这个黄色的绢花好不好看,我给你买一个!”
晨曦红着脸摆手:“不用不用。”
听到晨曦拒绝,常睿手中的动作却没停,利落地付账拿货。
但就要递给晨曦时,这小子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举给她。
晨曦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笑着接过。
如今她和朝阳在食肆和大家相处了很久,对于常青一家已没有了那么大的拘谨。
常青和萧扶黎相视一笑。
常睿这家伙,平日里就围着人家转,端茶递水献殷勤,逗得大伙儿直乐。
先到绣坊,张大山正在门口劈柴,见了常青赶紧丢下斧头。
“青丫头来了!快进来,你舅母把衣裳都熨帖好了。”
绣坊里暖烘烘的,李淑云正坐在绣架前收尾,见了她们忙站起来。
“可算来了,你表哥昨儿个熬到半夜,总算把最后几件的领口滚边缝完了。”
话音未落,里间走出个青年,手里捧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蓝布罩衫,正是表哥张锦佑。
他眉目清秀,手指纤长:“表妹,你看看这针脚行不行?”
常青拿起一件,布料厚实,针脚细密,胸前的“林氏粉坊”三个字绣得龙飞凤舞。
“表哥手艺没话说!比我想的还好。”
正说着,门口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着镖局坎肩的青年大步走进来,正是表弟张皓庭。
“哟,常青也在呢!我刚从镖局回来。”
多日未见,这孩子倒是黑了不少。
常青笑道:“皓庭回来了?今年镖局早早歇业了?”
“可不是嘛。”张皓庭搓着手,“年关路上不太平,总镖头让大伙儿早点回家歇着。对了常青,年后我们还想多订些鸡排,正好一路上可以用来打打牙祭。”
“没问题!”
闲聊了几句,常青付了绣工银子,张大山非要塞给她们一筐刚蒸好的年糕,推搡半天才收下。
从绣坊出来,一伙人又拐到粮店。
常青指着墙角的糯米粉:“掌柜的,给我装五袋,再称二百斤白面,要头茬的好面。”
“哎呦,大手笔啊林老板,稍等!”
掌柜的乐呵呵地应着,常安和常睿帮忙搬袋子,常睿还不忘回头跟晨曦炫耀。
“你看我力气多大!”
晨曦抿着嘴笑,故意去搬轻的麻袋,尽量分担大家的压力。
凌封路过粮店,见他们忙得热火朝天,也过来搭手。
大家将粮食放到常安之前买的牛板车上,驾着车往食肆走。
回到食肆,沉光刚把一袋面粉扛上肩,小竹从屋里跑来,手里攥着根木棍。
“沉光大哥!”
小竹自从在食肆看见沉光抓贼时的身手,心里早就羡慕不已,这会儿鼓起勇气跑来。
“沉光大哥,你能教我武功吗?”
沉光愣住了,看向萧扶黎。
萧扶黎正帮着常青清点粮食,闻言眼皮都没抬,只微微点了下头。
沉光这才道:“学武可苦,你已经十四岁了,起步晚,得下狠功夫。”
“我能吃苦!”小竹把木棍往地上一戳,“我不想再被人欺负,也想保护阿姐和大家!”
常青走过来,摸了摸小竹的头。
“好,让沉光教你。不过得先把活儿干完,不能耽误正事。”
小竹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星星。
常青心中对小竹这个打算自然是极为欣赏的,毕竟自从上次一事,她也意识到,古代这种环境下,若真能学点子功夫,也是十分有保障的。
扶黎一行人目前只是暂住,虽说她也想让扶黎就这么住下去,但肯定不现实。
小竹就先跟着沉光学吧,日后她再做打算。
去武行或者镖局都行,总归得学点,小竹也不能就这么一直在食肆打杂。
一起生活这么久,常青心中也早已将小竹,晨曦和朝阳当做自己家人,自然也要为她们早做打算。
晨曦可以跟着她干,朝阳年岁还小,这个不急。
常安也重新梳洗打扮,换回了女装。
自从上学后,她便没回过春河村,就连在食肆里都是一直以男装相示,就怕出意外。
大家琢磨先让常安在食肆里就进入车厢,等一切就绪后才牵出牛车,以免被街坊邻居看出破绽。
忙活到傍晚,两辆牛车塞得满满当当:年货、粮食、工服,还有给粉丝坊伙计的福利。
每人两斤猪肉、五斤白面,再加一串铜钱。
常青看着堆成小山的东西,拍了拍手:“闭店!回春河村!”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