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里,常青站在火盆旁,条理清晰地讲解着大炕的砌法、大棚的加固技巧、粮食的储存方式。
甚至连如何组织村民分工、如何节省柴火都一一说了。
她讲得通俗易懂,还时不时举个例子,这些里正们听得连连点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笔记录着。
刘老栓坐在角落里,心里还是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常青说的法子都实在管用。
尤其是听到大炕能省柴又保暖,大棚能让菜苗过冬时,他眼里闪过一丝贪婪。
要是把这些法子带回莲花村,说不定能捞不少好处。
常青把一切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她知道,这些里正们心里各有算盘,但只要他们能把法子带回村子,救活更多的人,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以后他们会不会耍花样,那是后话了。
“……最后再说一下撒盐化冰的法子。”常青结束了讲解,“这法子耗盐量大,必须由官府牵头。田大人已经在办了,各位回去后也可以督促村民,暂时不要在官道上堆放杂物,配合官府清路。”
里正们纷纷应诺。
眼看天色不早,这些里正们不敢多留,匆匆跟常青和春河村的里正道别,急急忙忙地往回赶。
他们得赶紧把这些法子带回去,不然村子里的人可等不起。
刘老栓走在最后,路过常青身边时,故意放慢了脚步,阴阳怪气。
“常青姑娘,你这本事不小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一直这么‘风光’下去。”
常青抬眼看了他一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里正放心,我能不能风光不重要,重要的是 ——”
她顿了顿,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寒意。
“别让你们村的人,真的冻死饿死了,那才是真的‘风光’不起来。”
刘老栓被噎得脸色铁青,狠狠地瞪了常青一眼,转身快步走了。
常青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雪还没停,麻烦也才刚刚开始,但至少,春河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火盆里的炭火烧得正旺,映着她年轻却坚定的脸庞。
里正望着各村里正匆匆离去的背影,手里还捏着常青刚给的大棚图纸,心里头直犯嘀咕。
他凑到常青身边,压低声音问:“青丫头,你说你咋就这么实在呢?这大炕、大棚的法子,咱藏着掖着点,等开春了拿这些跟别的村换粮食、换柴火,多好啊!咋就全告诉他们了?”
常青正惦记食肆,闻言抬起头,拍了拍手上的灰。
“里正叔,您瞅着今儿来的刘老栓,瞅着他那眼神没?要是整个清溪县就咱春河村活得滋润,别的村都冻饿死人,您说他们会咋想?”
里正挠了挠头:“咋想?还能咋想,羡慕呗!”
“不是羡慕,是恨!”
常青把火盆往旁边挪了挪。
“您想想,要是莲花村的人都快饿死了,他们第一个想的是啥?肯定是冲咱村来抢啊!咱村就这么点人,就算有大棚有大炕,能挡住多少灾民流民?到时候别说发展了,能不能保住小命都难说。”
里正脸色变了变,没吭声。
他想起几年前邻县闹饥荒,灾民冲进镇子抢粮的事,至今还心有余悸。
“再说了。”常青语气放缓,“田大人把咱村树成模范,就是想让咱把法子传出去。咱要是藏着掖着,田大人能乐意?到时候他给咱使个绊子,咱村也不好过。”
她走到祠堂门口,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
“里正叔,这世道就这样,光自己好不算好,得大伙儿都过得去才行。咱把法子教给他们,一是为了不让咱村变成众矢之的,二是真能救活些人。再说了……”
她回头笑了笑,眼里闪着光。
“等开春了,他们学会了种大棚菜,咱还能跟他们换别的东西呢,说不定比藏着掖着赚得更多。”
里正愣了半晌,一拍大腿:“哎呀!青丫头,你这脑子咋长得?比我这老糊涂强多了!是我短视了,是我短视了!”
他看着常青的眼神里满是佩服:“行!你说咋办就咋办!叔信你!”
常青摆摆手:“叔,这不是信不信我的事儿,是咱得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大冷天的,谁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多帮衬点别人,其实也是在帮衬咱自己。”
里正重重地点点头,心里的那点疑虑彻底没了。
他看着常青的背影,深感庆幸。
这个村子能有她,真是天大的福气。
时间飞速流淌,镇子附近官道上的冰渣混着融雪被踩得咯吱响,虽说雪一直下,但总算能通车了。
常青算了算日子,从大雪封路到现在快半个月了,食肆那边音信全无,她心里像揣了只猫,爪子挠得慌。
可如今粉丝坊还有几车红薯粉没来得及晒,她根本抽不开身。
“姑娘,您都绕着院子转好几圈了。”沉光把最后一捆柴火搬进灶房,“要不我再去官道看看?听说昨儿有辆驴车从镇上过来了。”
常青摆摆手:“不用了,路通了也得先顾着村里。等粉丝坊这茬活儿忙完,我立刻就去食肆。”
话虽这么说,她捏着衣角的手却没松开。
她惦记常安那丫头,更惦记食肆里的存粮,也不知道几个孩子啃了多少天窝头。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食肆里,林文正蹲在院子里擦一辆半旧的平板牛车。
车板是松木的,车轮裹着粗麻布防滑,一看就是刚从牙行淘来的。
小竹抱着两袋糙米从地窖出来,见他冻得鼻尖通红,忍不住递过个烤红薯。
“歇会儿吧,这车轴我上了猪油,能撑到春河村。”
“没事,我爷以前就爱鼓捣车。”林文啃了口红薯,热气烫得他直呵气,“常安说,等装完粮食就出发,赶天黑前能到。”
常安从账房出来,手里攥着个布包,里头是这段时间里食肆挣的银子。
晨曦跟在她身后,小声嘀咕:“二姐,咱把钱都花在买牛车上,万一食肆开春要添家什……”
“添啥家什能比救命重要?”常安把布包塞进林文手里,“阿姐在村里指不定咋着急呢,春河村要是断了粮,她能睡踏实?这车买得值!”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再说了,我现在女扮男装在书院学习,需要减少自己在村子的存在感。你们俩去,准顺顺当当的。”
小竹拍着胸脯:“放心吧常安姐,我力气大,能护着林文!”
林文却红了脸:“我是男子汉,该护着你们才对。”
常安看着这俩,心里又暖又酸。
自打大雪封路,林文就没回过家,天天在食肆帮忙劈柴挑水,晨曦更是把食肆整理得井井有条。
她从炕席底下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硬邦邦的糖糕,这还是之前阿姐给她买的。
虽说食肆现在挣得不少,但她还是习惯节省。
“路上饿了吃,千万别耽搁。”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