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远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将一锅蒸好的铁棍山药饭端了出来,那米饭晶莹剔透,山药的清香和米香完美融合。
【系统9527:老大,这阵仗,比我上次看的米其林后厨纪录片还专业!】
【‘众志成城lv3’效果拉满了啊!我感觉我现在就能徒手写一个操作系统!】
“你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别蓝屏就行。”陆明远在脑中回了一句。
临近中午,街坊们陆陆续续地来了。
“哟,陆老板这是搞什么名堂?请全条街吃饭啊?”
“看着花里胡哨的,能好吃吗?我还是喜欢红烧肉配大米饭。”
“我闺女说了,这叫养生,吃了对身体好。就是不知道我这假牙啃不啃得动。”
议论声中,陆明远和甘山月走到了最前面临时搭起的小台子上。
秦思也架好了手机,开启了今天的特别直播。
“各位叔叔阿姨,大爷大妈,兄弟姐妹们,中午好!”
陆明远拿起话筒,还有点不习惯,
“今天,我们陆家快餐请大家免费吃一顿‘时令养生美食宴’。”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白吃谁不乐意啊!陆老板敞亮!”
陆明远笑了笑,继续道:“不过在吃之前,我想先耽误大家几分钟。”
“今天这些菜,不光是为了好吃,更是为了让大家吃得舒坦,吃得健康。”
“所以,每一道菜,我都会简单说说它的门道。”
话音刚落,陈阿水和林深就抬上了第一道菜——黄芪红枣枸杞炖乌鸡。
紫砂锅的盖子一揭开,浓郁而不霸道的香气瞬间飘了出来。
“这第一道是硬菜,”
陆明远指着那锅汤色清亮的鸡汤,介绍道:
“现在是七月,天热,湿气重,很多人觉得没力气,不想吃饭,对不对?”
台下不少人点头。
“这道汤里的黄芪,就是专门来补充我们身体里的‘气’的,气足了,人就有劲了。”
“但光补气容易上火,所以我们加了枸杞和红枣。”
“一个滋阴,一个补血,三样东西凑一块儿,就像一个稳当的领导班子,有干劲,还不乱来。”
“保证大家喝完身上暖洋洋,又不会觉得燥。”
秦思的直播间里,弹幕已经飞起。
“我勒个去!吃个饭还能听堂中医课?这直播间上价值了啊!”
“主播,快问问陆老板,我天天熬夜掉头发,喝这个管用吗?”
“楼上的,你那是缺觉,不是缺鸡汤!”
甘山月站在一旁,捋着胡须,含笑不语。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食医同源,不仅要做出来,更要说明白,传下去。
紧接着,莲子百合炒虾仁、芡实莲子炖猪肚、香茅烤鸡翅等菜品被一一端上。
每上一道菜,陆明远都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番。
“这个莲子百合,是清心安神的,最近天热容易心烦意乱睡不好的,可以多吃点。”
“猪肚配芡实,健脾养胃,胃不好的叔叔阿姨,这道菜是为你们量身定做的。”
“还有这个凉拌马齿苋,别看它不起眼,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但它是清热解毒的好东西,夏天吃最合适!”
街坊们听得入了神,从一开始的“图个热闹”,变成了真正的“听课”。
他们一边吃,一边点头,还不时地交头接耳。
“原来这马齿苋还能这么吃,我以前都当猪草喂了!”
“这汤味道真不赖,喝下去胃里暖烘烘的,一点不腻。”
“陆老板真是用心了,不光请我们吃饭,还教我们怎么吃。”
这时,陆明远看到角落里,患有糖尿病的张伯面前只放了一杯白开水,对着满桌的菜肴,想动筷子又不敢。
陆明远随即端着一个单独的托盘走了过去。
“张伯,”他把托盘轻轻放在桌上,“您的套餐,我给您单做了。”
托盘里,是一小碗用燕麦、荞麦等杂粮混合蒸出的饭。
一碟清炒秋葵,一小份南瓜蒸百合,还有一碗清淡的枸杞叶猪肝汤。
点心也不是核桃酥,而是用木糖醇代替蔗糖制作的茯苓包子。
“这些菜,升糖指数都比较低,而且南瓜和秋葵,对控制血糖还有辅助作用。”
陆明远耐心地解释,“您平常在家吃饭,主食多用杂粮代替精米白面,蔬菜多选叶子类的,少吃根茎类的,比如土豆、芋头。”
“肉可以吃,但做法要清淡,蒸、煮最好。”
张伯愣住了,没想到陆明远会特意为他一个人准备。
他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子,平时因为这病,在外面吃饭总是不方便,久而久之也就不爱出门了。
“陆……陆老板……这……”张伯嘴唇哆嗦着,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吃吧,张伯。菜不值钱,就是一份心意。”
陆明远把筷子递到他手里。
张伯接过筷子,夹起一筷子杂粮饭,慢慢放进嘴里咀嚼着。
他吃得很慢,很认真,但吃着吃着,眼眶就红了。
这一幕,被秦思的直播镜头捕捉了下来,直播间里瞬间安静了片刻,随即被满屏的“感动”和“respect”刷屏。
“这才是真正的良心老板!不光是为了赚钱,是真把街坊当亲人!”
“破防了家人们,想我爷爷了,他也是糖尿病……”
“已截图,这就给我妈发过去,让她照着做!”
整场美食宴,气氛达到了顶点。
街坊们不仅吃得心满意足,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关怀。
宴席散去时,不少大爷大妈围着陆明远和林姨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着菜谱。
“林大妹子,那个乌鸡汤,黄芪要放多少啊?”
“小陆老板,那个茯苓包子的面怎么发啊?”
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被围着,耐心地解答着各种问题,一脸自豪。
看着这热闹又温馨的场面,甘山月缓缓走到陆明远身边。
“一场宴席,温暖了一条街的人心。”
他拍了拍陆明远的肩膀,“你用最常见的食材,做出了最难得的‘人情味’。用最朴素的道理,传递了‘医者仁心’。”
“这第二关,‘传心’,你也过了。”
陆明远呼出一口气,感觉比连着颠勺八小时还累,但心里却前所未有的充实。
“甘老,那第三关……”
甘山月却卖了个关子,拿起一个剩下的茯苓包子,掰开,递了一半给陆明远。
“不急,先填饱肚子。”
陆明远咬了一口手里的茯苓包子,面皮松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甜和草木香,确实是越嚼越有味道。
他看着甘山月,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
“甘老,这前两关,一个‘辨证’,一个‘传心’,都过了。”
“那这第三关,是什么?”
甘山月慢条斯理地吃完最后一口包子,用手帕擦了擦嘴角,动作儒雅。
“第三关,不考你做菜,也不考你办宴席。”
他放下手帕,抬起头,那双看过无数食材与人生的眼睛里,带着一种陆明远看不懂的情绪,
“我考你……解一个心结。”
陆明远愣住了。
“解心结?”
“甘老,我是个厨子,不是心理医生。”“您要是想找人唠嗑,咱们茶馆里说书的文先生随时有空。”
“哈哈哈。”甘山月笑了,“厨子怎么就不能解心结了?”
“食物,有时候比话语更能抚慰人心。”
“这第三关,就是让你给我做一道菜。”
“一道菜?”陆明远更迷惑了,这不还是考做菜吗?
“对,一道菜。一道我年轻时想做,却一辈子也没做好的菜。”
甘山月的话语里,带着一种遥远的叹息,
“这道菜,没有菜谱,只有一个名字,和一段故事。”
整个广场的人声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甘山月平淡却有分量的叙述。
“我师父,也就是‘本味滋养’流派的第六代传人,在我出师那天,给我出了最后一道题。”
“他说,山月啊,你天分高,技法也纯熟,但你的菜里,匠气太重,少了点人生的味道。”
“他让我做一道能尝出‘苦尽甘来’的菜。”
“我当时年少气盛,觉得这有何难?”
“我用了最好的莲子,取其芯之苦。用了最甜的蜂蜜,取其味之甘。”
“我把它们做成一道汤羹,自以为完美诠释了主题。”
甘山月自嘲地摇了摇头:“结果,我师父尝了一口,就放下了。”
“他说,山月,你这道菜,只有苦,和甜。”
“它们是两样东西,泾渭分明,没有‘尽’,也没有‘来’。”
“你只是把两种味道摆在了一起,并没有让它们真正地融合、转化。你没懂。”
“从那天起,这道菜就成了我的心魔。”
“我云游四方,尝遍百味,也试过无数种方法。”
“用苦瓜,用陈皮,用各种各样的食材,可做出来的,始终都只是‘先苦后甜’,而不是‘由苦转甜’。”
甘山月看着陆明远,无比认真。
“我的第三个考验,就是让你,替我完成这道菜。”
“这道菜,我给它取名叫,‘一梦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