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太香了!这味儿简直就是往天灵盖里钻啊!”
李瑞刚坐下就抽动着鼻子,口水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地分泌。
碗里的豆干已经被滚烫的红油浸泡得油光水滑,每一寸都散发着勾魂夺魄的香气。
“别废话,快尝尝!”
杜阿强催促道,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串。
李瑞也不客气,抓起一串就往嘴里送。
豆干入口,那股霸道又醇厚的味道瞬间在嘴里东窜西跳。
辣味像是第一波冲锋的士兵,猛烈却不呛人。
紧接着,麻味如同细密的电流,在舌尖上跳跃,带来一阵阵酥麻的快感。
“我靠!”李瑞嘴里含着豆干,表情夸张,
“这玩意儿有毒!好吃到停不下来!”
眨眼间,杜阿强已经吃完了自己几串,眼睛死死盯着李瑞手里的最后一串,喉结上下滚动。
“别独吞,给我留一口!”
三下五除二,几串豆干瞬间被消灭干净,连碗底剩下的一点红油都被李瑞用最后一小块豆干蘸得干干净净,最后还意犹未尽地把竹签嘬了一遍。
“老板这是炼出仙丹了吧?”
杜阿强砸吧着嘴,满脸的回味,
“就这底料,别说涮豆干了,就是涮拖鞋我都觉得能吃出顶级和牛的风味!”
李瑞抹了抹嘴,一脸正气地对杜阿强说: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进去帮老板尝一尝,万一他火候没掌握好呢?”
“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们这是为工作负责!”杜阿强深以为然地点头。
两人刚准备转身溜回后厨,就听见门口的风铃响了。
一个穿着考究,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男人大约五十岁上下,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与快餐店里热火朝天的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李瑞的脚步立刻停下,职业化的笑容瞬间挂在脸上:
“欢迎光临!您来了!”
他压低声音对杜阿强说:“看见没,芥菜馄饨侠又来了。”
“什么侠?”杜阿强一愣。
“这大叔,连着来好几天了,每天都这个点,也不怎么吃自助台的菜,就点一碗芥菜馄饨。雷打不动。”
李瑞解释着,已经迎了上去。
中年男人温和地点了点头,熟门熟路地拿起餐盘,象征性地夹了几根青菜,便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李瑞转身进了后厨。
“老板,芥菜馄饨侠下单了,一碗,老规矩。”
陆明远正在收拾刚才“炼金”的锅具,闻言动作停顿了一下。
“还是那位先生?”
“对,就是他。你说怪不怪,咱们店今天又是卤猪蹄又是牛蹄筋的,他就盯着一碗芥菜馄饨吃。”
李瑞挠了挠头,“感觉不像来吃饭的,倒像是来……考察的?”
陆明远将手套摘下,洗了洗手。
“我来做吧。”
“啊?老板你亲自下厨?”李瑞有点意外,这芥菜馄饨虽然是店里的常备品,但一般都是他或者杜阿强做的。
陆明远没解释,径直走向了面点区。
他不仅用了寻常的配料,还在肉馅里悄悄滴入了几滴刚刚炼成的新油,又在汤底里加了微不可察的一点点。
片刻后,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出锅了。
与平时的馄饨相比,这一碗的汤色似乎更加清亮,飘着的几粒葱花也显得格外碧绿,一股分外明显的鲜香,丝丝缕缕地飘散开来。
陆明远亲自端着碗,走出了后厨。
来到那个角落,将碗轻轻放下。
“先生,您的芥菜馄饨。”
中年男人正低头看书,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是陆明远,先是一愣。
他的目光在陆明远脸上停留了片刻,随后落在他眉骨那道浅浅的疤痕上。
男人原本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和怀念。
“你……是陆卫国大哥的儿子吧?”
陆明远心里咯噔一下,这个人居然认识自己的父亲。
“您是?”
“我姓李,”中年男人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几分岁月沉淀后的温和,
“很多年前,我就是这里的常客了。”
“没想到啊,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跟你父亲年轻时真像。”
陆明远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父亲的故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作家指了指对面的位置:“不忙的话,坐下聊两句?”
陆明远犹豫片刻,还是坐了下来。
“别紧张,我没有别的意思。”
李作家拿起勺子,先是品了一口汤。
只一口,他就陶醉了起来,闭上嘴巴细细回味。
“这味道……是老陆的手艺,但又好像……不一样了。”
说着,李作家吃下了一颗馄饨,细细咀嚼,脸上的惊讶之色更浓了,
“鲜味更有层次,馅料也更嫩滑。你这小子,青出于蓝了啊。”
“您过奖了,就是随便改了改。”陆明远谦虚道。
“可不止是随便改改那么简单。”
李作家放下勺子,认真地看着他,
“我其实是个作家,最近在写一本关于咱们三江口城市变迁的书,想找一些素材。”
“听人说梧桐老街出了个有意思的年轻人,把一家快餐店做成了现象级的存在,就过来看看。”
“作家?”陆明远有些意外。
“对。”李作家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我来了好几天了,每天都在观察。你这个15元管饱的模式,还有街对面的小吃店,那个古色古香的茶馆……坦白说,我很震惊。”
“你把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业态,完美地融合在了这条老街上,还让它们都活了起来。”
“我很好奇,在现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你坚持15元管饱,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盈利的?”
陆明远被他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有些发懵。
“盈利……算过,能赚一点。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就是想让大家都能花不多的钱,吃上一口热乎、干净的饱饭,就这么简单。”
“好一个‘就这么简单’!”李作家眼睛一亮,迅速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
“这恰恰是最不简单的。”
“你的快餐店,服务的不仅仅是食客的胃,更是一种……社会情绪的抚慰。”
“我看到那些建筑工地的工人、刚下班的年轻人、甚至是一些生活拮据的老人,他们在这里吃饭时,脸上那种满足和踏实,是装不出来的。”
说罢,李作家合上笔记本,身体微微前倾。
“小陆,我能感觉到,你做的事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餐饮生意。”
“你是在用食物,给这条老街,乃至这个城市的一角,注入新的灵魂。”
“你,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