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4章 千万粉丝网红打假

作者:风时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青峰县的春天来得晚,但一旦破土,那蓬勃的生命力便不容忽视。


    柳林村老杨头那张沟壑纵横、因盼着柴胡收成而笑咧了嘴的脸,经由林姝策划的《青山药农》系列报道,不仅登上了县电视台黄金档,更如同燎原的星火,被林姝精准地推送到了省报显要版面,甚至触达了几家深耕三农领域的中央媒体公众号。


    “青峰模式”四个字,被赋予了血肉,带着泥土的气息和山民朴实的期盼,滚烫地出现在各级领导的案头和城市白领的微信朋友圈。


    省城的认可,像一把无形的鞭子,抽打着青峰县这台庞大的机器,让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轰鸣运转起来。


    扶贫资金审批窗口前,排起了以往绝不可能出现的队伍。


    农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几乎没断过。


    青山镇通往柳林村那条刚返工硬化的扶贫路上,农用三轮车突突突地驶过,满载着新买的化肥和药材种苗。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了“钱途”,也认准了能带他们走上这条“钱途”的人。


    郑仪的名字,被老百姓亲热地挂在嘴边。


    这股从最底层翻涌上来的热浪,裹挟着巨大的势能,冲垮了县里盘踞多年的惰性壁垒。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郑仪正在县委常委会上听取贺铮关于交通局“阳光工程”推进情况的汇报,会议室大门被急促叩响。


    高琳脸色凝重地推门而入,没等郑仪开口,直接将一台平板电脑放在他面前。


    屏幕上,是某知名短视频平台飙升榜第一的直播切片。


    “青峰幻梦?网红‘深扒哥’直击中药材扶贫‘惊天骗局’!”


    画面晃动刺眼,主播“深扒哥”穿着花哨冲锋衣,指着柳林村新修的合作社大门,唾沫横飞:


    “家人们看清楚了!崭新的招牌!崭新的房子!人呢?地里的人呢?我蹲了两天,就看到几个老弱病残在摆拍!合作社文件?全是后补的!发票?假的!保底收购价?哄鬼呢!”


    镜头粗暴扫过一脸错愕的村民,配上煽动性极强的旁白:


    “青峰模式?青峰闹剧!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制造虚假繁荣!欺骗领导!欺骗全国人民!背后谁是推手?谁在捞取政治资本?!”


    会场鸦雀无声。


    所有常委的目光都钉在郑仪脸上,试图捕捉一丝情绪的波动。


    愤怒?惊愕?抑或是……慌乱?


    没有。


    郑仪的脸仍旧沉静着,只有眼底深处,闪着冰冷的寒芒。


    “散会。”


    他声音不高,却斩断了所有的猜测。


    贺铮等人立刻起身,鱼贯而出。


    常委们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也迅速离开。


    会议室只剩下郑仪和高琳。


    “消息源?”


    “‘深扒哥’,实名陈东,靠打假起家,粉丝两千多万。这次直播是突然发难,没走常规举报程序。IP地址显示在外省,他本人带团队昨天才潜入青峰,有当地线人配合,行动非常精准。”


    高琳语速极快。


    “除了他,还有三家打着‘深度调查’旗号的自媒体同步发文质疑,其中一家背景很深,和省里某个退下去的老领导有关联。”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质疑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合作社参与人数造假,扶贫资金被挪用虚报,保底收购承诺不兑现。他们抓住了柳林村部分早期签约村民因技术原因暂时产量未达标、情绪有波动的个案,进行了放大和扭曲。”


    郑仪沉默着。


    这阵仗,这效率,这精准打击要害的角度……绝不是普通网红蹭流量那么简单。


    有备而来。


    暗流涌动。


    “徐省长那边……”


    “省长办公室已经接到相关舆情简报。”


    高琳立刻回应。


    “徐省长秘书亲自来电,指示两点:第一,省委省政府相信青峰县委的定力和能力;第二,务必查清事实,及时、公开、彻底回应社会关切,以正视听。省报林姝同志……已经接到指示,随时可提供舆论支持。”


    郑仪微微颔首。


    徐省长的信任是基石,但压力也已如山压下。


    “网信办在干什么?”


    “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联系平台试图限流,但……对方抓住了‘扶贫造假’这个全民痛点,话题发酵太快,平台也很被动。常规的删帖控评已经失效。”


    高琳脸上掠过一丝焦灼。


    常规手段失效……


    郑仪的目光落在平板上那个表情夸张、声嘶力竭的“深扒哥”脸上。


    两千多万粉丝?全民痛点的标签?精准打击的直播?


    拙劣。


    太拙劣了。


    这种套路,对于他这种在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见惯了盘根错节、领教过杀人不见血手腕的人来说,无异于小儿的把戏。


    这不是质疑“青峰模式”。


    这是对他郑仪,对青峰县委,赤裸裸的政治挑衅!


    “王部长一走,就有人坐不住了……”


    徐省长的信任和支持,是他立足的根本。


    王振国虽然去了北京,但临行前那句“省里会看着”的嘱咐,余威犹在。


    可偏偏有人觉得,大树挪走,根基未稳,正是下手搅浑水、把他郑仪这个根基尚浅的新任县委书记拉下马的最佳时机!


    这手法,选得太毒了。


    “扶贫造假”,一旦这个污名被坐实,无论真假,青峰县这两年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士气,瞬间会土崩瓦解!


    徐省长力推的“青峰模式”会沦为笑柄!而他郑仪,将万劫不复!


    “郑书记……”


    高琳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绷。


    “舆情还在急速扩散。省网信办已经介入,但对方的火力很猛,还煽动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网民,开始人肉……”


    “人肉什么?”


    “……人肉您。主要集中在您升迁速度上,还有……您和王部长的关系。”


    果然!


    郑仪心中冷笑一声。


    这就是对方真正的目的——污名化“青峰模式”只是手段,最终要毁掉的是他郑仪的政治生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