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3章 不容置疑的权威

作者:风时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笃笃。”


    敲门声响起,很轻,带着克制。


    “进来。”


    郑仪的声音平稳无波。


    高琳推门而入,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恭敬:


    “书记,常委们都已在常委会议室候着了。”


    “嗯。”


    郑仪颔首,目光落在高琳脸上。


    “第一次书记办公会,议题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高琳将一份薄薄的文件轻轻放在郑仪面前的桌面上。


    “核心就是落实梁部长指示,部署徐省长点题的‘青峰模式’深化方案,以及…您提过要马上推动的几个关键项目。”


    她的目光在“书记办公会”几个字上停顿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随即恢复平静。没有“副书记”这个头衔作为缓冲,今天的会,郑仪将直接面对所有常委,独揽中枢。


    郑仪拿起文件,扫了一眼:


    “好。我马上过去。”


    “是。”


    高琳无声退下。


    郑仪的目光重新落回窗外。


    县委大院绿树成荫,初春的生机掩盖着底下涌动的心思。


    梁云川代表市委宣布了任命,给了他最高的名分。


    但第一次书记办公会,才是真正检验他掌控力、能否将名分转化为实权的战场。


    尤其……那个空缺的县委副书记位置。


    这空缺,在刚才的任免宣读中特意隐去了后续安排,就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


    这位置是郑仪手中的筹码,是悬在所有常委头顶的一根胡萝卜,也是一道未解封的考题。


    谁能上,谁有资格上,何时上,全凭新书记一言而决。


    这意味着郑仪此刻的权威达到了顶峰,他不需要一个副手来“协助”或“分权”,至少在最初立威阶段不需要。


    但同时,这巨大的诱惑,也必然让下面心思浮动。


    常委会议室。


    九张皮椅,七个坐人。


    最顶端那张,空着。


    像是无声的提醒,又像是悬在所有人心头沉甸甸的问号,谁有资格坐到那旁边?


    郑仪推门而入的瞬间。


    没有任何口令,仿佛无形的线被扯动。


    原本或坐或靠的七名常委,同时、整齐地、腰背绷直地站了起来!


    动作快得像训练过千百次。


    没有多余声响,只有座椅与地面的摩擦声,瞬间填满了空旷的会议室。


    七双眼睛,目光各异,却无一例外地投向门口,聚焦在那个穿着深色夹克、步履沉稳走进来的身影上。


    敬畏?期待?审视?


    甚至一丝丝残留的、尚未完全熄灭的试探?


    所有复杂的情绪,都被强力压缩在瞬间挺直的腰杆和刻意平静的面容之下。


    郑仪没有看他们。


    他径直走到那空置的、属于县委书记的主位前,目光在那张被阳光照亮、此刻却空无一物的“县委副书记”位置上极快地扫过。


    然后,他落座。


    “都坐。”


    七个身影依言坐下,衣料摩擦的窸窣声都小心翼翼。


    “开会。”


    郑仪翻开面前高琳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夹,动作流畅,没有多余开场白。


    “第一项,落实梁部长指示,深化徐省长点题的‘青峰模式’。林姝。”


    “郑书记。”


    林姝应声抬头,眼神专注。她显然有备而来,将打印好的几页策划方案往前推了推。


    “宣传部围绕‘做实产业链、赋能新农人、辐射新乡村’三条主线,策划了‘药香千里’主题传播战役。核心是打造三个‘百’……”


    她语速平稳清晰,从“百村药农故事”、“百家媒体聚焦”、“百项惠农政策解读”,一直说到“线上线下联动”、“舆论风险前置管控”。


    条理分明,落点精准。


    郑仪微微颔首,手指在桌面无意识地轻敲了一下。


    “资金保障?”


    他没看林姝,目光转向左手边的常务副县长郭长河。


    郭长河声音有些紧张:


    “郑书记,前期预算的专项宣传引导资金300万已经拨付到位。林部长需要的追加部分,由县财政预备金调配,三天内到位!”


    郑仪的目光又移向组织部长冷治。


    冷治立刻接上,眼神沉稳:


    “配合宣传战役的基层干部培优计划和人材引进配套方案,同步启动!”


    “好。”


    郑仪只是简单一个字,目光已经离开冷治,掠过其他人,最后落回文件夹。


    “林姝牵头,冷治、长河全力配合。半个月内,我要在省报看到头版,在省委内参看到深度分析。”


    “明白!”


    林姝的声音斩钉截铁。


    郑仪翻过一页。


    “第二项,交通口整顿。”


    他没有点名贺铮。


    这位新上任的交通局长甚至没资格列席书记办公会。


    “马红军的案子必须深挖彻查,形成震慑!但今年的扶贫道路硬化工程,一天也不能拖!工程质量和廉洁问题,绑在一起查!”


    他的目光转向纪委书记,声音陡然加重:


    “老赵,交通局的问题,不限于一个马红军!你纪委派精干力量下沉,全程嵌入贺铮那个‘阳光工程’计划,查资金流向,盯项目节点!凡是伸手的,不管是谁的关系,先停职,再审查!”


    被点名的纪委书记秦明国脸色肃然,立刻沉声应道:


    “是!书记!工作组今天就进驻交通局!”


    “第三项,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回头看……”


    郑仪的手指在文件夹上点了点,没有看任何人,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地砸在众人心头。


    “前几个月的整顿,压下去了一些歪风。但根子,未必真断了。”


    他的目光第一次带着审视,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脸。


    “冷治,组织部牵头,纪委配合。”


    “一个月时间,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尤其是那些作风整顿期间‘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一轮‘履职尽责’深度考核评估。”


    “评估结果,报我。”


    郑仪的声音平平无奇,却带着千钧之力。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这不是口号。”


    他没有提任何具体名字,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新一轮的清洗,悬在下面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是!书记!”


    冷治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


    会议室内只剩下郑仪翻动文件页的轻微声响。


    每一项工作部署,都像在精准地拧紧一颗螺丝。


    不需要讨论。


    他下达指令,他们负责执行。


    绝对的掌控力,如同实质,笼罩着整个空间。


    终于,文件翻到最后。


    郑仪合上文件夹。


    他抬起头,目光再一次投向会议桌那个唯一空着的座位。


    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心头那根紧绷的弦,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郑仪的目光却只是在那空位上停留了两秒,然后平静地移开。


    “今天……”


    他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主要就是这三项。”


    “散会。”


    没有多一句解释,没有对那个空缺位置透露一丝口风。


    郑仪率先起身。


    等他拉开会议室沉重的门,身影消失在外面的光线里,会议室里凝固的空气才仿佛解冻般缓缓流动起来。


    众常委没有立刻起身。


    有人悄悄吐出一口浊气,有人端起水杯掩饰微颤的手,有人目光复杂地再次瞥向那张空椅子,又飞快地收回。


    高琳无声地收拾着桌上的文件。


    那空着的椅子,在午后的阳光里,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走了所有不甘的视线,也映衬着新任县委书记那不容置疑的权威。


    位置,我留着。


    权,也在我手里握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