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 镇里来了位年轻人

作者:风时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黑色奥迪A6L无声地驶出省委大院,车窗贴了防窥膜,从外面望进去,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暗色。


    郑仪坐在后排,没有多余的动作,挺直身体,双手自然的搭在膝盖上。


    窗外熟悉的省城风景缓缓倒退,高楼渐稀,远山隐约。


    这是权力的车厢。


    哪怕他现在只是个科级干部,但车上悬挂的省委通行证、驾驶员沉默而专业的姿态、以及这辆车的型号,都无声地向外界传递着某种信号。


    他不是普通人。


    他是省委组织部钦点的“苗子”,是王振国亲自谈话后外放的干部。


    从今天起,他踏上这条路,就再也不能回头。


    车内的沉默持续了很久。


    驾驶员是省委机关的老司机,一路上除了一次简短的确认路线,几乎没有多余的话。


    郑仪很清楚,这种沉默代表着某种规矩,在这辆车里,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要说,不该问的事一个字都不要问。


    大约两小时后,车速减慢。


    郑仪抬眼望去,前方是一个普通的高速收费站,上方电子屏显示着——“洛陵县”。


    车没有减速,径直驶向ETC通道。


    栏杆自动抬起,无人阻拦,无人询问。


    郑仪的目光落在窗外,远处起伏的山脉下,隐约可见一片低矮的乡镇轮廓。


    大塘镇。


    他的舞台。


    ……


    车驶入镇中心时,街边的摊贩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又低下头忙自己的生计。他们不认识这辆车,也不关心车上坐着的是谁。


    郑仪没有立刻下车,而是让司机缓慢绕行了一圈,观察整个镇子的布局。


    街道不算宽敞,但路面平整;两旁的商铺虽陈旧,但招牌整齐;街角有几个环卫工人在清扫垃圾,不远处的小广场上,一群老人正在下棋。


    表面看,一切井然有序。


    但郑仪很清楚,真正的病灶往往藏在更深处。


    车子最终停在了镇政府大院的门口。


    该下车了。


    郑仪没有立刻动作,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副细框眼镜,轻轻架在鼻梁上。


    这是他思考很久后的决定。


    他太年轻了。


    25岁的镇长,哪怕再有能力,在基层的官员和百姓眼里,也难免会被先入为主地贴上“花瓶”“镀金”“关系户”的标签。


    所以,他需要所有能在第一时间增加“权威感”的细节。


    眼镜让他显得更沉稳,西装的选择也特意选了深灰而非黑色,减少距离感的同时又不会过于随意。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到了。”


    司机终于开口,声音很低。


    郑仪点头,推开车门,迈出了踏足大塘镇的第一步。


    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八月的乡镇,阳光毫不留情地烤灼着水泥地面,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路边小餐馆飘出的油烟味。


    郑仪没有皱眉,甚至没有抬手挡一下阳光,只是平静地站定,望向了镇政府的大门。


    ……


    镇政府会议室内,空调的冷风呼呼作响,却吹不散空气中的燥热。


    大塘镇领导班子已等候多时,茶水上了一遍又一遍,但新任镇长却迟迟未到。


    “省里下来的干部,架子是真不小啊……”


    副镇长吴长山嘬了口茶,斜眼瞥向会议室门口,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他四十出头,皮肤黝黑,眼角有长期皱眉留下的深痕,说话时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大塘镇本地人,在基层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从村支书干到副镇长,论资历,镇上没人比他更深。


    “省里来的嘛,讲究排场。”


    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赵兴汉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带着莫名的轻慢。


    他是县里下来的干部,五十岁左右,穿着一丝不苟的衬衫,举手投足间透着些官僚气。


    “听说才25岁?”


    镇纪委书记冯民正皱眉,声音低沉。


    “大学毕业才几年?能懂什么基层工作?”


    “组织上这么安排,自有道理。”


    镇党委书记陈忠和淡淡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是大塘镇真正的“一把手”,五十多岁,头发花白,额头上有几道明显的皱纹,坐姿笔直,丝毫没有懈怠之态。


    “道理?我看就是镀金来的!”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德生粗着嗓门接话,他是镇里最直性子的干部,军转出身,身上还带着部队里的雷厉风行。


    “咱们大塘镇这两年经济好不容易有点起色,要是来个不懂行的瞎指挥,我看啊……”


    他的话没说完,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名工作人员快步走进来,低声道:


    “郑镇长快到了。”


    众人立刻起身准备迎接,虽然嘴上说着不满,可谁也不敢怠慢。


    车门打开,郑仪迈步而出。


    果然年轻,太年轻了,却又无处不透露着稳重。


    陈忠和愣了一下。


    这小子……怎么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他本以为会看到一个青涩、倨傲、甚至带点官僚作派的年轻人,可眼前这个郑仪,身上竟有种久经沉浮的老练气质。


    “欢迎郑镇长!”


    陈忠和收敛心思,上前握手,声音沉稳有力。


    郑仪伸手与他相握,力道不轻不重,声音清晰而平静:


    “陈书记,久等了。”


    没有客套的谦虚,也没有傲慢的自矜,就是一句干脆利落的回应。


    这小子,不好应付啊……


    陈忠和侧身,向郑仪介绍身后几人:


    “这位是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赵兴汉。”


    赵立明面带微笑,主动上前:


    “郑镇长,久仰啊。”


    郑仪点了点头:


    “赵主席。”


    赵立明笑容微微一滞。


    不对劲。


    一般来说,刚来基层的年轻干部,面对他这样的“老资格”,就算不主动讨好,至少也会客气几句。


    可郑仪连半句废话都没有,就是简单称呼职务,仿佛对他的试探毫无察觉。


    副镇长吴长山见状,轻哼一声,故意用本地话开口:


    “郑镇长,大塘镇地方小,怕是不如省城舒坦吧?”


    这话带着明显的挑衅,你要是嫌这儿条件差,趁早滚蛋。


    郑仪看了他一眼,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


    “吴镇长放心,我不是来享福的。”


    郑仪目光转向最后的纪委书记冯民正和武装部长李德生,主动伸手:


    “冯书记,李部长。”


    冯民正板着脸和他握手,淡淡道:


    “希望郑镇长能踏实工作,别辜负组织信任。”


    郑仪点头:


    “纪委监督,是好事。”


    李德生性格直,见状干脆直接开口:


    “郑镇长,咱们镇不比其他地方,有些规矩,您可得先搞明白!”


    规矩?什么规矩?


    无非是想告诉他,这里的地头蛇,不是你一个空降镇长能随便动的!


    郑仪看了李德生一眼,忽然笑了一下。


    “李部长放心。”


    他语气平淡。


    “我就是来学规矩的。”


    学规矩?


    谁教谁,还不一定呢。


    陈忠和见状,知道再这么下去,场面只会更难堪,立刻开口圆场:


    “郑镇长一路辛苦了,咱们先去会议室吧?”


    郑仪点头:


    “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