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五回 枯木无春

作者:无道九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夫人院。


    杨柳摇曳微微,日当头。寒露执伞为五姑娘遮阴,两人于老夫人院门外静候。五姑娘目光紧紧盯着远处游廊,手指不停绞着巾帕,内心稍有不安。直到七姑娘身影现,原紧绷的肩头才松了下来。


    五姑娘嘴角忍不住上扬,嘴里念叨好几声七妹妹。一时间,竟有些慌乱得不知该先上前去迎接,还是先抹去眼角泪。


    七姑娘一路轻点眼角,这才抹干了些。谁知,这才一见五姑娘又是禁不住哭了起来。这会是提着裙摆快跑起来,直扑五姑娘怀中,哭喊道:“五姐姐!五姐姐…葵儿想你们了”七姑娘将脸埋在五姑娘怀中,泣不成声。


    五姑娘紧紧搂住七姑娘,轻抚着她哭得颤动的背,两人相拥而泣。一旁的女使妈妈们也无不掩面抹泪。哭了好一会,两人才缓过来。


    七姑娘点了点泪痕,回头不见六姑娘跟来,故也只字不提她与六姑娘方才之事。仔细为五姑娘擦干脸颊泪迹后,挽起她的手一同往屋内走去。


    此时温家众人纷纷闻讯赶来,道贺声与脚步声渐盈满院。


    只见四姨娘今日格外光彩照人满面春风。自五姑娘回府来,显然可见她眉眼间的郁气一扫而空,又恢复了往日那般明艳打扮。唇红齿白,肤如凝脂,身材纤瘦,乍看竟似未个出阁的姑娘。


    “姨娘如今越发貌美了。”七姑娘见她这般模样,心头重石可算落地。她原最担忧姨娘这些年来的思念成疾,如今总算能宽心。


    四姨娘牵起两个女儿的手,面色难藏得意,道:“今时不同往日。”说着,揉了揉五姑娘的手,道:“莲儿的大事已定。”又轻抚七姑娘的发髻,道:“没想我的葵儿,如今也是温保林了。将来入了东宫,皇太子登基你便是娘娘了!”


    七姑娘低头垂目,手指拽扯着巾帕,小声道:“若可回头再来,葵儿誓死不参选。入什么王府,做什么温保林…便是皇后又如何?葵儿从不稀罕。”


    四姨娘一指轻轻压住七姑娘的嘴唇,只见她眼底泛着泪光,摇头轻声道:“子落无悔。好葵儿,这些话,今后万万不可再说了…”


    老夫人这会走近来,握着七姑娘的手,长叹一声道:“好孩子,知晓那朱门深院非你所愿。可今已执棋入局,便无回头路。当下不如看清棋枰,做自个的执棋者,未必不能走出另一番天地。”


    “身于其中,如立于牢笼。枯木无春,所见是尽头。”七姑娘望向门外,只见檐下灯笼轻轻摇晃,两只珠颈斑鸠行过庭院草地,又飞枝头。接着道


    :“落日烛灯燃,字中花世界,手中旧书读烂醉,怎比得此时所见,满院绿杨芳草?”


    此时,屋外鸟语叽喳,轻拌脚步声。随之便见温衡轻提衫摆跨入门来,他朝老夫人请了个安,再看向七姑娘道:“待皇太子登基,你便是圣上妃。”温衡向前一步,眼未曾在七姑娘身上移开,接着道:“从今往后,你的一言一行,皆不只是你一人之事。温家上下数百条性命,都系于你一身。他日若口无遮拦,祸从口出,温家上下所有,怕是都要断送在你手里。”


    听着,七姑娘的手微微一紧。四姨娘急忙将七姑娘揽入怀中,道:“主君何苦这般吓唬葵儿?她难得回家一趟”


    “正因难得回来,才更该趁此多教导几句。三言两语就叫她难忍耐,焉有她可承受之事?若因他人几句风雨便按耐不住,这入了东宫,怕是只有死路一条了。”温衡到一旁落座,语重心长道:“待入了东宫,便是想教,也难了。”


    屋内一时寂静,只闻屋外鸟语草动。温衡说的不无道理,故七姑娘伤心难过,也无人敢上前反驳安抚。


    只见七姑娘垂着头,瞧不清神情,手里紧紧揉着帕子,心事重重。片刻,她缓抬眼看着温衡,落泪道:“葵儿谨记父亲教导。自身在外,从不敢妄议家中事。一言一行皆顾念父亲的脸面。”说着,七姑娘指尖微微发颤,却仍挺直脊背,道:“若真有失言那日,葵儿宁愿以死谢罪,也绝不连累温家分毫。”


    五姑娘凄声唤了一声七妹妹,连扑上前将人紧紧搂住,泪水浸湿了衣襟,道:“何至于此…”


    贺知书这会上前来劝解道:“好妹妹,父亲不过是怕你在外言行不慎,平白得罪了人,讨不得好。”


    似感同身受般,吴雯钗这会也走了来,她紧牵着七姑娘略冰凉的手,柔声道:“天大的难关总有过去时,七妹妹可记得,这温家上下都是你的倚仗。纵是九重宫阙也有缝隙可寻,一封家书便可通达心意。无论何时,家里总有人为你撑腰,切莫有自我了断之想法。”


    哥嫂几个轮着安抚,句句定心。七姑娘也是听进去了,只见她情绪有所好转。这会抬起兰花指轻抹眼角,嘴角微微上扬道:“多谢哥哥嫂嫂劝解。”说着,七姑娘将屋内所有人挨个看了个遍,举动神情皆谨记于心。此时心中万般珍惜这难得的团聚,只知往后再难得。


    周妈妈见屋内气氛稍缓,这才轻步到七姑娘跟前请示,问道:“姑娘此次回来,带了一整车的礼品,不知要如何安置?”


    七姑娘这才记起,嘴角微微上扬


    回道:“劳周妈妈费心,就按旧例分送便是。另有一些大娘娘赐下的绸缎和补品,是特意留给祖母的,就放里屋。母亲那头稍后我亲自去送。”


    周妈妈连忙应下,道:“姑娘想得周到,老奴这就去安排人分送下去。”


    “好孩子,你有心了,身在外也不忘惦记祖母我。”老夫人甚是欣慰。看着礼品一一被抬进来,老夫人抬手拦下,道:“只是,葵儿今身在东宫,免不了请人打点照顾,这些既是大娘娘所赐,便都是稀罕好物。祖母领你这份孝心,留下一件做念想。其余葵儿带回去,自个留着傍身用?”


    七姑娘挽着老夫人,道:“祖母疼惜葵儿,葵儿都知晓。只是王爷与王妃平日赏赐甚多,葵儿实在不缺。今日这些是特地孝敬祖母的,祖母若不肯收下,反叫葵儿心中难安了。”


    四姨娘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握了握七姑娘的手,眼中满是欣慰。这会也含笑劝道:“老夫人便成全葵儿这片孝心吧。葵儿在外头时常惦记着您,您收了,她才能安心。”


    “好好好,祖母收下便是!”老夫人此时这才点头应下,叫女使小心搬入里屋。


    见泪下,七姑娘轻柔的为四姨娘点去腮边泪痕,道:“王爷说了,特准我们回娘家探望两日,姨娘莫再伤怀。”


    四姨娘连点头笑道:“近日姨娘新学了一道甜汤,葵儿还未曾尝过。赌你今日定来,我已做好温着了,这就去给你盛来!”


    七姑娘拉住四姨娘,道:“姨娘。听闻母亲伤了腿,我也来好一会了,现下得过去探望,免叫母亲久等。甜汤可待我回院里再仔细品尝,指不定还可向姨娘学一手。”


    “瞧我瞧我,一时高兴竟给忘了,葵儿理该如此。”四姨娘道。


    七姑娘问五姑娘道:“五姐姐陪我同去可好?”


    五姑娘反握住七姑娘微凉的手,道:“自然。”转头吩咐女使道:“去将厨院新蒸的淮山糕装一碟送母亲屋里,母亲近日最爱吃这个。这糕点还是大姐姐自个来教的,与外面所卖不同,如今厨房就一妈妈会做,稍后七妹妹也一同尝尝。”


    七姑娘点了点头。一女使领命,这就去办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