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8章 声名鹊起,暗线寻踪

作者:猫啃月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从定下主动出击寻访贤才的决心后,我的心绪反而平静了不少。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行动,才能打破眼前的僵局。但这行动,绝不能鲁莽。在荆州这片土地上,尤其是在蔡瑁等人的眼皮底下,任何一步行差踏错,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首先,我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荆襄名士众多,但哪些人是真正的隐士高贤,哪些人只是徒有虚名,哪些人可能对我或主公抱有善意,哪些人又与蔡氏集团关系密切?这些信息,绝非通过公开渠道能够获知。


    幸运的是,我并非全无依凭。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新野的秩序逐渐恢复,屯田初见成效,加之刻意推行的一些减免杂役、抚恤老弱的“仁政”措施(当然,这一切都打着主公刘备的旗号,这是必要的政治伪装),一些积极的反馈开始悄然出现。虽然蔡瑁等人控制的舆论场中,关于我们是“丧家之犬”、“名为屯兵实为觊觎荆州”的流言从未断绝,但在新野周边的乡野之间,在那些饱受战乱和苛政之苦的底层百姓口中,以及一些前来投奔、或是路过此地的寒门士子的观察里,“刘豫州仁德”、“陆从事(我的临时官职)治事有方”的说法,开始零星地流传开来。


    这种“声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我们争取一些民心,改善生存环境,甚至吸引一些不得志的人才前来投效。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加剧蔡瑁等人的猜忌和提防。我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微妙的平衡,既要让外界看到我们在新野“安分守己、励精图治”,又要避免锋芒过露,引火烧身。


    更重要的是,这种逐渐积累起来的、主要存在于官方视线之外的“民间声望”,为我手中那张无声的网络——玄镜台,提供了更好的掩护和活动空间。


    在一个只有我和貂蝉两人知晓的隐秘时刻和地点——或许是利用夜深人静巡视城防的间隙,在一处偏僻的角楼;或许是通过只有我们两人才懂的密语和信物交换的指令——我向她下达了新的任务。


    “锦瑟,”我的声音压得极低,确保只有她一人能听见,“‘南张’计划的初步情报网络,在新野周边已经基本铺开。现在,我需要你们将触角进一步延伸,重点转向荆襄地区的隐士贤才。”


    她依旧是一身不起眼的装束,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只有那双清澈而锐利的眸子在黑暗中闪烁着。她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表示明白。我知道,对她而言,我的指令就是一切。


    “目标,不仅仅是那些在士林中享有盛名的人物,”我继续补充道,“更要关注那些真正隐居山林、不求闻达,但据传有真才实学,尤其是……以‘识人之明’着称的高士。”


    我刻意强调了“识人之明”这四个字。因为我知道,这类人往往是人才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他们或许自己不愿出山,但他们了解谁是真正的“卧龙”,谁是未来的“凤雏”。找到他们,就等于找到了开启荆襄人才宝库的钥匙。


    “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我叮嘱道,“伪装成游商、学子、寻亲的远方客、甚至是逃难的流民……渗透进去,仔细甄别,搜集一切有价值的情报。关于他们的性情、学识、交友、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可能会欣赏什么样的人。”


    最后一点,尤为关键。要请动这些高士,必须投其所好,或者说,必须展现出他们所看重的品质。


    “记住,绝对保密。”我最后强调,“所有行动必须在无声无息中进行,不留任何痕迹。任何可能暴露我们意图的行为,都严格禁止。必要时,宁可放弃,也不能冒险。”


    锦瑟(貂蝉)再次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我知道,她和她麾下的玄镜台,会像最精密的仪器一样,精准地执行我的命令。这是我一手打造的、完全独立于刘备集团之外、只对我一人负责的秘密力量。他们,是我在这乱世中洞察黑暗、保护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边处理着新野的日常事务,应对着来自襄阳方面的各种明枪暗箭,一边耐心地等待着消息。玄镜台的运作效率,一如既往地没有让我失望。


    大约十数日后,一份经过层层加密、由锦瑟亲自送达的密报,放在了我的案头。


    密报很简洁,但信息量巨大。玄镜台的探子们,利用各种身份掩护,走访了荆襄各地的山林乡野,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从流传的乡野传闻,到士子间的私下议论,再到一些故作疯癫的隐士口中,筛选出了数位符合我要求的目标人物。


    其中,一个名字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


    密报中详细描述了关于司马徽的情报:此人学识渊博,尤擅经学,且品行高洁,不慕名利,常年隐居于鹿门山一带(具体地点仍在进一步确认中,但大致范围已经锁定),与当地名士庞德公、黄承彦等人交往甚密。许多荆襄及周边地区的青年才俊,都曾慕名前往求教,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位水镜先生,以“知人”而闻名遐迩,据说眼光极其毒辣,能一眼看穿一个人的品性与才能,仿佛一面澄澈的水镜,能照见人形。因此,才有了“水镜先生”的雅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情报中还提到,司马徽虽然不喜官场,对主动上门拉拢的各方势力(包括刘表方面的人)都敬而远之,但并非完全不问世事。据一些曾有幸得到他点拨的学子透露,水镜先生对于真正胸怀天下、有志于匡扶汉室且品行端正的后辈,似乎并不吝于指点迷津,甚至可能为其引荐人才。


    看到这里,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司马徽!水镜先生!


    这个名字,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我记忆深处那层模糊的迷雾!虽然我对这个时代的具体历史细节记忆已经非常有限,但“水镜先生”、“司马徽”这几个字,隐隐约约与“卧龙”、“凤雏”这些传说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没错,就是他!


    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位司马徽,就是接触到荆州最顶尖人才圈子的那个关键节点!他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世俗与那些隐居的卧龙凤雏。想要找到我渴求的那种顶尖智囊,拜访这位水镜先生,是目前看来最有可能、也最直接的途径!


    哪怕玄镜台的情报中也提到了拜访的难度——他不喜官场,性情恬淡,未必肯见我这个“刘备麾下的从事”,更何况我还背负着蔡瑁等人散布的恶名。


    但,我必须去试一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要得到旷世奇才,岂能畏惧小小的风险和困难?


    我将那份密报小心地收好,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


    鹿门山……司马徽……水镜先生……


    一个周密的计划,开始在我脑海中酝酿。


    这一次,我将亲自出马,微服简行,以一个求学者的身份,去叩响那座传说中的草庐之门。


    成败,或许就在此一行。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