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七宝五味粥

作者:死鱼论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15.


    十二月初八,腊日,法宝节。


    天将蒙蒙亮,人走已带风,宁离尚且还在被窝里,好梦正酣,忽然听觉,已经有人找上门。


    “不管,不管,教他等着。”宁离打呵欠,“我还没睡够呢……”


    好容易终于梳洗起来,堂中已经候着了个小郎君,正站在梅花盆景前头看。听到那懒懒散散脚步声,转过头来,登时嚷道:“你可算起了,我等你等的太阳都要晒屁|股了!”


    宁离困意仍旧未消:“做什么,这一大早的你就打上门,还让不让人清静了?”


    杨青鲤挠了挠头:”这不是你说的,如果我不来,你就不跟着出门么……走罢走罢,从这里去封崇寺,可还有一会儿时间呢。”


    ……封崇寺?


    那可是在建邺城的另一方,与汤山别院全然背道而驰!


    宁离依稀记得一点儿方位,建邺一带,古刹佛寺颇多,四百八十寺绵延不绝,汤山上面儿就有那么几座,可是这些佛寺里,绝没有一个,名为“封崇寺”。


    “我说来你还真来呀!”宁离嗔道。


    那不然呢……”杨青鲤把他拽着,“我识得也就你一个,找不到别人和我去了呀,去吧,今日可是腊八节呢。看在我天不亮就赶来的份儿上,宁离,离离,好阿离……”


    “停停停,打住,打住!”


    宁离被他这一长串儿念的脑瓜子都在晕,连忙瞪了杨青鲤一眼,眼见着杨青鲤撒泼耍混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登时道:“……放开!再说我就不随你去了!”


    杨青鲤讪讪松手,又害怕他改变主意:“那你是允了的罢?”


    宁离没好气道:“允了!”


    .


    打马是绝不可能打马的,宁离这才将将从榻上爬起来,半点也不想去吹那冬日里的寒风。


    难得一个好天气,晴霄一碧,万里无云,宁离拢着一只镂空铜炉,半困不困的,上了马车。结果好一会儿了也只有自己,半天不见得第二个人。


    “青鲤,你待在外边儿做什么?”


    杨青鲤如梦初醒:“你原来要乘车呀,我还在想,骑马快些呢……”


    “要骑马你骑。”宁离嘀咕,“我不骑。”


    “那咱们一起都不骑。”


    杨青鲤笑嘻嘻的爬上来,发现这马车里也是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精巧温暖,待得行起来后,竟然十分平稳、也不怎么颠簸,不由得啧啧称奇。


    “你这马车好生精巧,也不知是怎么打造的……”


    “我没学过机关,你问我我也不知。”宁离说,“你要是感兴趣,我差遣人去问问。”


    “那可好。”


    “你还没有与我说,这一大早的赶去封崇寺做什么呢。汤山上也有一些佛寺,你做什么定要赶到封崇寺去?”


    “我早就与你说过了,难道你忘了么?”杨青鲤答道,“我差人打听了,腊八这日施粥,最有名的便是封崇寺,堪称是建邺城一绝。我从前在叙州时,并没有见识过,如今既然来了建邺,怎么能不去体会一番?”


    腊八粥。


    宁离迟钝的想了起来:“你自己差人煮了不就得了。”


    “那怎么能行!我从前又不曾煮过,再说了,封崇寺久负盛名,难道你不想去见识一番?”


    宁离答的飞快:“不想。”


    杨青鲤:“……”


    杨青鲤哼哼道:“想不想你都得随我去,不能让我白来这一趟。”


    两人一边闲话,一边斗嘴,不知不觉间,已经入了建邺城内。这一日道上人流颇多,熙熙攘攘,放眼望去,皆是攒动的影子,比肩摩踵。


    嬉笑声不断,叫卖声不绝,还未行到封崇寺里,马车便已经停了下来。


    路上已经见着长长的队伍,男女老幼皆有。


    宁离下了马车,一回头,见着杨青鲤不知什么时候,手上已经变了两只碗出来。


    宁离:“……?”


    杨青鲤道:“虽然封崇寺施粥,但食具得自己带。”


    他示意宁离去看,果然这一路队伍上,手臂身侧,都能看到自带的容器,木碗土碗瓷碗,有夸张的甚至带了个小盆。


    杨青鲤凑到他身边,鬼鬼祟祟道:“你看他那小盆,僧人定然不会给他添满的。”


    “错了!”边上却有人道,“小郎君,你信不信,他定然能满载而归?”


    宁离看过去,正见得边上一妇人,许是听见了他俩的对话,摇头解释道:“住持心善,一向都是允许的,腊八这日,不仅可以自己喝粥,还可以带一些回去,分与家人。封崇寺的菩萨,肚量一向最大。”


    错矣,错矣……


    杨青鲤喃喃道:“只怕是施粥最多。”


    宁离悄声道:“你便是心中已经晓得了,也不要说出来呀……”


    这不,好些人已经朝他们看过来了呢!


    他跟杨青鲤排在队伍后边儿,渐渐已经要到了,僧人与他盛了一碗。碗中香谷果实,有胡桃、松子、乳蕈、柿、粟、栗、豆,是谓“七宝五味粥”。[1]


    杨青鲤尝了一口,眼前一亮,却见宁离没有动作,很是奇怪:“你不喝么?”


    宁离郑重道:“剑修不喝佛门粥。”


    杨青鲤差点一巴掌给他拍过来:“你有那么多讲究,你用过剑吗!”


    眼见宁离还要点头,顿时一双眼睛圆瞪他:“快喝,我平生最见不得人浪费食物了!”


    宁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估摸着自己再说不喝,杨青鲤都能一把芦笙直接抵在他的喉咙上。


    小峒主手里的芦笙,他现在还是没有尝试的想法的。


    “……牛不喝水你强按头。”宁离嘀咕。


    杨青鲤就站在他身边儿,听见了脖子便一梗:“就是要强按头。”


    .


    宁离勉强喝了口,杨青鲤堪称是虎视眈眈的将他盯着:“如何?”


    “……还不错?”


    论精细程度,自然是比不上府中精心熬制的粥羹,然而在这凛冬风里、长街路上喝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胡桃、松子、乳蕈、柿这四样,从前的菜单里,宁离是许久不曾喝过的了。


    “郎君,想不想吃一串冰糖山楂?”


    杨青鲤闻声看去,宁离素日里常带着的两个人,他见的多了,也记得下来了。圆脸的侍从是小蓟,年岁不大。另一个却是胡人侍卫,一头蜷曲的褐色卷发,眼眸湛蓝,仿佛是唤作陵光。


    此刻小蓟的眼睛已经黏在了街边小贩的木垛子上。


    杨青鲤道:“我看不是你家小郎君想吃,是你想吃!”


    小蓟被打趣,小蓟才不管,央求道:“郎君……”


    宁离挥手:“好,吃吃吃。”


    小蓟欢呼一声,当下就朝着小贩去,等到他再回来,手里一把的山楂串儿,糖霜黄,山楂红,在冬日的阳光里,闪烁着诱|人的色泽。


    几人既然已经吃了七宝五味粥,当下便朝着边上走。


    杨青鲤兴致勃勃的道:“封崇寺的粥好,但是论庙会,咱们还得去建初寺,那可是江东第一佛寺,据说今日热闹的很呢!”


    宁离震惊:“我们还要去建初寺?”


    “去呀,怎么不去!”杨青鲤道,“今日既然我都来寻了你,那你可得都要听我安排!”


    宁离顿时叹气道:“你这个起大早,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陷阱关窍。”


    杨青鲤乜他:“不管,不管,既然我顶着寒风把你抓了起来,那你就得践诺。”


    .


    建初寺在长干里一带,是“佛陀里”中最负盛名的佛寺。


    如今恰逢腊八,山门之外,热闹非凡。


    两旁除却小贩食肆,更有许多杂耍把戏,吞刀剑的,跳火圈的,胸口碎大石的……人声当真是鼎沸。


    杨青鲤兴致勃勃:“那边有射箭、投壶,去不去?”


    宁离道:“你去这里投?你不是故意为难人家摊主?”要是杨青鲤自己去投,那摊主不得把所有彩头都奉上。


    杨青鲤讪讪,又嘟囔道:“我不用真气还不行么?”


    终于轮到宁离的场合,宁离乜他。


    杨青鲤垂头丧气。宁离扬眉吐气。


    身后跟着的亲随侍卫,都在偷偷地笑。


    杨青鲤四处望着,忽然眼睛又一亮,精神起来:“那边有傀儡戏,看不看?”


    山谷道旁搭着的棚子里围着好一些人,得亏杨青鲤眼尖,还能看出那边演的是傀儡戏。先前两人在建邺城里时,还一同去看过,只是没想着,竟然没赶上,今日里又给遇见了。


    他本以为宁离会欣然同意,没想着,却吃了个闭门羹。


    “傀儡戏?谁知道演哪个本子……万一那本子写的不好呢,没意思。”


    杨青鲤又问了许多,左一个兴致缺缺,右一个毫无趣味,一连番下来,教他露出些思索的神色。换一个人大约就是要发脾气了,说好的一同出门玩耍,怎么就这样的不配合?但平日宁离不是这般做派。


    他望着宁离有一些提不起精神头的模样,明明人在,身在,但是魂,好像飞走了,心不在焉只剩个皮囊也似的……


    忽然说:“好罢,我知道什么有意思了。”


    宁离:“……?”


    杨青鲤道:“可惜这里没有……沙州的胡旋琵琶,明月羌笛。若是能听到乡音,大抵你就会喜欢了罢。”


    宁离不妨他会这么说,呆了一下。


    杨青鲤道:“你想家了么?”


    宁离没想到他会看出来,也没什么好扭捏的,便承认了:“是有些想了,青鲤,难道你不想么?”


    杨青鲤一边吃着手里的菓子,一边叹气:“想也是空想,想了那也是回不去呢。”


    他二人的处境,其实并无甚差别,一个出自于沙州宁氏,一个出身于叙州杨氏,都是送到京中来的质子,都是家中的独子。


    只是……


    杨青鲤心想,自己如今好歹已经觐见,但是宁离呢?仿佛被陛下恼了一般,如今也不曾召见,彻底成了个被遗忘的人。


    但这话也不太好说出来,更何况此刻人多。


    “别想了。”杨青鲤便转移话题,“……走,咱们去看把戏!”


    他心中着实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情。


    只盼宁离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才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