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8章 龙兴之地,割之肉痛啊!曹操,举国

作者:天命不在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臣悚然。


    郝昭只是兵败被俘,降未降楚尚并未得到证实。


    这种情况下,你就直接给人扣上一顶投敌的帽子,夷灭人家三族,未免太草率了吧。


    曹仁心中一凛,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却没敢反对。


    程昱,贾诩,司马懿几人,眼眸溜溜一转,同样选择了缄默。


    他几个人都精的很,岂会不知郝昭这锅背的有点冤。


    说白了,洛阳失陷,最大的责任就是你曹操失了民心。


    可这锅你能让曹操背吗?


    曹操不能背,曹仁身为曹氏宗亲第一大将,自然也不能背。


    可总得有人为洛阳失守负责吧。


    算来算去,只有你郝昭了。


    谁让你没有战死当场,没为大魏死节尽忠?


    谁让你出身寒微没什么背景,谁让你的后台曹仁也放弃了你!


    夷你三族,杀你满门,就是为坐实了洛阳之责,乃是你郝昭投敌之罪,堵住魏国上下之口。


    哪怕夙来忠直的蒋济,此刻也不敢为郝昭说句公道话,只能摇头暗叹。


    “现下洛阳已失守,孤当如何是好,尔等快说!”


    曹操发泄完了怒火,整个人也冷静了些许,不得不面对现实。


    众人皆是默然。


    洛阳丢都丢了,还能怎样?


    南面大谷三关诸军,闻知洛阳失守,必军心瓦解,望风而溃。


    到时刘备所统的十五万主力,便能畅通无阻入河南尹,与萧和会师。


    楚军合兵十五万,必会挥师东出虎牢,配合关羽的青徐军团,东西对进攻取兖州。


    近三十万楚军合击,你魏国在河南地的兵马,加起来也就十三四万,在这一马平川的兖州平原上,你怎么挡得住楚军?


    谁都知道,兖州是守不住了,河南失陷已成定局,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兖州,全师退回河北。


    可这冰冷的事实,他们能跟曹操直说吗?


    程昱是不会说的,他本就是兖州人,岂能容忍曹操放弃兖州。


    程昱不说,你其他人主张放弃兖州,岂不就是与程昱为敌?


    程昱在魏国什么身份,你得罪了他有什么好处?


    司马懿也好,贾诩也罢,自然选择了不作表态。


    “大王,臣以为洛阳已失,楚军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地利上,皆已占尽优势,兖州已是断不可守。”


    “现下最明智的选择,便是放弃兖州,将我河南地现存兵马,完好无损的全师退回河北,以保存我们的有生力量。”


    “时间紧迫,臣请大王即刻下令,各军务必抢在楚军东出虎牢前,从各处渡口全线撤往黄河以北!”


    一片沉默中,还是蒋济站了出来戳穿了现实。


    曹操要让郝昭背锅他可以不作声,但现下关乎到十几万魏军存亡,关系到魏国的存亡,他就不能再保持缄默了。


    曹操拳头紧握,迟疑不决。


    蒋济话中道理,他自然是清楚。


    理智告诉他,这兖州乃至河南地,确确实实是守不住了,全师退回河北才是上上之策。


    可兖州是他龙兴之地啊。


    当年他以东郡太守起家,收降百万黄巾,进身兖州牧,进而兼并中原,北灭袁氏,一统北方,终有曹魏这份基业。


    这龙兴之地,当真就这么拱手送给刘备?


    不甘心啊…


    “大王,兖州乃大王龙兴之地,绝不能不战而弃!”


    程昱了出来,道出了曹操心中所想,慨然一拱手:


    “大王,我们虽失了洛阳,然则我军主力尚在,兵马损兵前后不过万余人而已。”


    “臣以为,我们还有一战之力,尚未到非得放弃兖州,退往河北的地步啊!”


    曹操心头一震,拳头陡然握紧。


    蒋济急了,冲着程昱质问道:


    “我军主力虽未受什么损失,然则楚军兵力,却是我军两倍之多。”


    “试问若刘备萧和合流,近二十万大军挥师东出虎牢,我们在这一马平川的兖州平原上,如何才能阻挡得住楚军兵锋?”


    “程卫尉说我军尚有一战之力,济倒想问问,我们如何一战?”


    程昱语塞。


    蒋济一番质问,彻底怼到他无言以对。


    所有人都明白,包括曹操。


    楚军已占尽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皆为楚军所用,在这茫茫平原之上交锋,魏军是断无胜算。


    此乃不争的事实!


    程昱思绪翻腾,眼珠飞转,蓦的一道精光闪过。


    “大王!”


    程昱再一拱手,脸上已燃起几分自信:


    “臣有一计,或有希望诱张辽率军出击,大王则可设伏破之,尔后趁势夺取虎牢关。”


    “若能将虎牢收复,我们就能凭此险关,阻挡住大耳贼二十万大军东入兖州。”


    “如此,我们便有了守住兖州的希望!”


    曹操精神大振,忙问程昱有何妙计。


    程昱便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一一道来。


    曹操灰暗的脸上重现光彩,眼神也重新兴奋起来,负手踱步权衡不语。


    良久后。


    曹操猛然停止,回首看向众臣:


    “仲德这一计,虽未必是万全之策,却总归还有一线希望。”


    “孤意以为,就用仲德之计,诱张辽出关破之,趁胜夺取虎牢!”


    程昱长松一口气。


    …


    午后时分,虎牢关前。


    魏军破例没有如往常那般,对虎牢关发起猛攻。


    曹操则在许褚等一众虎卫环护下,进抵了虎牢关前。


    “文远何在,可敢出城与孤一会?”


    曹操马鞭遥指关城,朗声大喝。


    城头上。


    张辽一瞧这阵势,立时明白过来,曹操这是要邀他关前一会。


    若不敢出关一会,岂非让天下人笑他胆怯?


    出关一会吧,想自己曾为曹操旧将,若单骑出城一会,难免会遭人口舌。


    张辽思绪一转,便留冯习守虎牢,令向宠随自己出关会曹操。


    向朗乃荆州人,为楚国重臣,身居朝堂,深得楚王信任。


    向宠乃向朗之子,亦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张辽令向宠随行,自然是怕曹操使什么离间计,有向宠在也可做个见证。


    虎牢关城门大开,两人策马出城,与曹操隔着护城河会面。


    “张文远,当年下邳一役,孤饶你一命,对你恩宠不可谓不厚…”


    曹操一见面,便滔滔不绝的历数起了当年种种。


    碎碎念了半晌后,话锋一转:


    “孤向来大度,只要你肯献关归降,重投孤麾下,孤指黄河为誓,定然对你既往不咎。”


    “孤还会如从前那般信任你,封你为我大魏车骑将军,令你都督河南军事,将黄河以南之事,皆交付于你。”


    “文远,回来吧!”


    张辽面无表情,只冷眼听着曹操以高官厚禄相诱。


    待曹操橄榄枝抛完后,张辽没有半分迟疑,当即正色道:


    “我张辽蹉跎半生,直至归顺楚王后,方知得遇明主。”


    “楚王于我有再造之恩,我张辽自当为楚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焉有背叛之理?”


    “曹公,你虽为一世枭雄,却残暴有余而仁义不足,也只配为一枭雄,胸襟气度皆远不及楚王这等仁明之主。”


    “楚王一统天下,再造大汉,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也!”


    张辽自是断然拒绝了曹操招降。


    曹操是越听脸越绿,手中马鞭紧握到咔咔作响,眼中怒意渐燃。


    顿了一顿后,张辽接着又道:


    “我适才已收到军报,我们萧太尉已攻陷洛阳,河南尹尽为我楚国所有。”


    “不出数日,楚王便会率主力大军北上,会合萧太尉所部,合兵二十万东出虎牢,直取兖州。”


    “曹公,大势已定,你曹魏灭亡已成定局,何必再做无谓的挣扎,强拉着无数兵民为你陪葬?”


    “我劝你顺应天命,尽早举国归降于楚王,也算将功补过,为楚王再造大汉尽了一份力。”


    “以楚王胸襟气量,必会饶你不死,给你一个富贵余生。”


    “否则,你若再负隅顽抗下去,只会落得个身死名灭,举族覆亡的结局。”


    “曹公,我言尽于此,还望你三思而行!”


    张辽不但不降,还倒反天罡,反招降起了曹操。


    更爆出了洛阳已为萧和攻陷的消息!


    曹操勃然变色,满脸惊怒骂道:


    “张辽,你这不知好歹,忘恩负义之徒!”


    “孤之洛阳固若金汤,短短数日那萧和焉能破之,你以为,你凭几句谎话,就妄想动摇孤之军心,当真是笑——”


    曹操骂言未及出口,一骑自大营方向飞奔而来。


    “启禀大王,河南尹细作急报,前日洛阳城已为萧贼攻破,郝昭被俘,我五千守军全军覆没!”


    曹操到嘴边的骂言,瞬间被堵了回去,愕然震惊的回看向了那信使。


    那眼神错愕骇然,仿若听到了这世上最匪夷所思之事。


    “不可能——”


    曹操一声咆哮,猛的夺过了信使手中密报,迫不及待的当着张辽的面,便是拆开急看。


    手中马鞭脱手跌落,身形剧烈一晃,脸色霎时间扭曲变形,为无尽的骇然占据。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洛阳城固若金汤,怎会如此轻易为那萧贼攻破?”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当真是天亡我大魏,天亡我曹操吗?”


    曹操双手发抖,喃喃惊语,整个人如若神魂破碎。


    “啊——”


    突然,曹操一声嘶心裂肺的痛叫,一口老血狂喷而出,伏倒在了马背上。


    “大王吐血晕厥了!”


    “快,快护大王回营,快——”


    许褚大惊失色,喝斥着左右虎卫,拥簇着昏厥的曹操便向大营仓皇而去。


    望着气急攻心,吐血昏厥而去的曹操,张辽眼眸中蓦的闪过一道精光。(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