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章 事在人为

作者:念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连日奔波,尘土满面,南方的湿热空气终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


    马蹄踏入泥泞,前方视线豁然开朗,随即凝固。


    不是想象中的鱼米之乡,而是泽国一片。浑黄的洪水漫无边际,吞噬了田野,淹没了屋舍,只留下一些残破的屋顶和挣扎的树冠。哭喊声,哀嚎声,混杂着水流的咆哮,织成一张绝望的网。


    江令舟勒住马缰,喉咙干涩。


    黎音袅翻身下马,脚下是没过脚踝的泥水。她望着眼前的一切,没有说话。身后的侍卫们也沉默了,路途的疲惫被眼前的惨状冲刷得无影无踪。


    “长公主……”江令舟开口,声音艰涩。


    “扎营,救人。”黎音袅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她抬步向前走去,走向那些聚集在稍高地势上、面容麻木的灾民。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寻找相对干燥的高地搭建帐篷,搬运随行带来的粮食和药材。


    黎音袅走到一群灾民面前。他们衣衫褴褛,眼神空洞,看到有人靠近,也只是漠然地抬了抬眼皮。


    “我们是朝廷派来赈灾的。”黎音袅开口,“这里有食物和水,伤病者可以过来领药。”


    人群中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人迟疑地站起来,更多的人依旧坐着不动。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哭嚎起来:“家没了……田没了……什么都没了……要这些有什么用……”


    她的哭声像一个引子,带动了更多压抑的啜泣。


    江令舟指挥着士兵分发物资,将热粥递到灾民手中。他看到黎音袅站在人群中,听着那些破碎的哭诉,没有安慰,只是静静地听着。


    “殿下,先吃点东西吧。”江令舟端了一碗粥过来。


    黎音袅接过,却没有喝,目光投向远处汹涌的水流。“堤坝呢?地方官员组织的防汛措施在哪里?”


    江令舟顺着她的视线看去,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隐约能看到一些土堆的痕迹,但大部分已被洪水夷平。“属下去问过,连日暴雨,上游洪峰接连下来,堵了这里,那里又溃了。他们……尽力了。”


    “尽力了?”黎音袅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听不出情绪,“堵?水患从来不是只靠堵就能解决的。”


    她放下粥碗。“江将军,召集所有还能动弹的士兵,还有那些懂水利、懂算术的工匠,跟我走。”


    “长公主,去哪里?”


    “去找一条路。”黎音袅看向浑浊的洪水,“给这洪水,找一条新的出路。”


    江令舟心头一凛。疏导?这与历来的治水方式大相径庭,风险极大。“殿下,疏导之法,工程浩大,且一旦测算有误,恐引水祸及他处……”


    “堵不住,难道就看着它继续肆虐?”黎音袅反问,“难道看着更多的人失去家园,失去性命?”


    她不再解释,转身便走。江令舟看着她的背影,最终还是挥手,点齐人手跟了上去。


    勘察的过程比预想的更为艰难。没有道路,只有泥泞和深浅不一的积水。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依靠简陋的工具测量水深、流速,判断地势走向。有时洪水突然上涨,他们不得不迅速撤到高处。有士兵不慎滑倒,差点被急流卷走,幸好被同伴及时拉住。


    “殿下,这边地势太低,不适合开渠。”一个随行的老工匠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喘着气说。


    “那边山体土石松动,开渠恐引发塌方。”另一个负责勘探地质的士兵报告。


    黎音袅站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手里拿着一张简陋的地图,上面用炭笔勾画着勘测到的信息。她眉头紧锁,对比着水流和地势。


    几天下来,进展缓慢。带来的干粮快要耗尽,士兵们也疲惫不堪。


    “公主殿下!”一个带着本地口音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几个穿着蓑衣、手持农具的本地村民站在一片浅水区,为首的是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


    “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做什么?”那汉子警惕地打量着他们,目光落在士兵们手中的测量工具上。


    江令舟上前一步:“我等奉朝廷之命前来治水救灾。”


    “治水?”那汉子嗤笑一声,“治水不去加固堤坝,跑到这荒滩野地来测量什么?我看你们是想把祸水引到我们这边来吧!”


    他身后的村民也纷纷附和。


    “是啊,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这些当官的,就想着保住县城,拿我们这些乡下人的地泄洪!”


    “我们不同意!要开渠,从别处开去!”


    情绪激动起来,几个村民握紧了手中的锄头和木棍。士兵们立刻上前,护在黎音袅身前。


    “住手!”黎音袅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嘈杂声静了下来。


    她走上前,目光扫过那些愤怒而恐惧的脸。“你们认为,堵,就能解决问题吗?”


    那为首的汉子梗着脖子:“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治水的!堵住缺口,水自然就退了!”


    “那为何今年的水退不了?”黎音袅问,“为何你们的家园还是被淹了?”


    汉子语塞。


    “堵,是治标。水势过大,堵是堵不住的。唯有疏导,给洪水一条通路,让它尽快排入下游河道或者湖泊,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水位,保住更多的地方。”黎音袅摊开手中的地图,指着上面勾画的线条,“我们正在寻找最合适的路线,这条路线会尽量避开村庄和田地,将损失降到最低。”


    “说得好听!”人群中有人喊道,“谁知道你们安的什么心?万一引来的水比现在还大怎么办?”


    “是啊,这水跟猛兽一样,哪里是人能控制的!”


    质疑声此起彼伏。


    黎音袅看着他们。“我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洪水会退吗?被淹的村庄能自己浮起来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熟悉这里的地形,知道哪里是洼地,哪里是坚固的土石。只有我们一起努力,才能尽快完成勘测,开始疏导工程。”


    她的语气平静,没有强迫,只是陈述事实和她的计划。


    村民们面面相觑,脸上的敌意渐渐消退,被犹豫取代。


    那为首的汉子沉默了许久,最终开口:“你说的是真的?真的能尽量避开我们的村子?”


    “我以我的身份担保。”黎音袅回答,“疏导路线的选择,会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百姓的影响为首要原则。”


    汉子又看了看黎音袅,再看看她身后那些疲惫却依旧肃立的士兵,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好!我们暂且信你一次!需要我们做什么,你说!”


    “我们需要熟悉水性的向导,还需要人手清理预定河道上的淤泥和障碍。”江令舟立刻接口安排。


    有了本地村民的加入,勘测的进度加快了不少。他们提供了许多地图上没有的细节信息,指出了隐藏的暗流和坚实的河床。


    江令舟则带着另一部分士兵和愿意帮忙的灾民,开始在初步选定的区域修筑临时的引导堤,搬运石块,挖掘沟渠。虽然工具简陋,人手不足,但工程总算磕磕绊绊地开始了。


    傍晚,黎音袅站在临时营地的高处,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火把沿着预定的河道延伸,那是正在连夜施工的士兵和百姓。水流声依旧轰鸣,但似乎有了一种新的秩序正在被建立。


    “长公主,村民送来了些烤鱼。”江令舟走过来,递给她一条用树枝穿着的烤鱼。


    黎音袅接过,轻轻咬了一口。鱼肉带着泥土的腥气,却让她感到一丝暖意。


    “疏导工程,真的能成功吗?”江令舟看着远处的火光,问出了心中的疑虑。


    黎音袅没有直接回答。她只是看着那些跳动的火焰,以及在火焰旁忙碌的身影。


    “事在人为。”她说。


    远处,隐约传来挖掘和夯土的声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