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 第 22 章

作者:晓岚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巫庙旁的市集。


    阿姮撇下褚良,向阿姊和喜妹走过去。


    喜妹刚跟鹂阿姊说了什么,阿姊一脸惊讶,转而呼出一口气,面容放松下来。


    见阿姮过来,喜妹对她说:“鹂阿姊没有怀孕。”


    阿姮也和阿鹂一样,几乎不敢相信。


    “喜妹说我这些日子神思紧张,月事受到影响,因而推迟了。”阿鹂笑着说。


    喜妹点头,道:“我给阿姊把了脉,阿姊心火旺而肝气郁结,导致肾水运行不畅,才出现月事不调的症状,可以吃副药调理调理。不吃药也行,把心放平,好些休养几日,少思少焦虑,月事自然就正常了。”


    她说得细致又有条理,阿姮彻底放下心,和阿鹂齐声向她道谢。


    阿姮要办的两件事都已了结,该送阿姊回薄媪家去。喜妹倒有些舍不得,对阿姮欲言又止。


    褚良原本是来找喜妹的,既碰到阿姮,就想起这些天阴晴不定的大王,他不好就此离开,提出护送两位蔡女回去。


    “我还想请阿姮去我家做客呢!碰上一回不容易,几时才能再见到……”喜妹不满的对褚良嘟囔。


    褚良挠着头,一脸为难。他可做不了主。


    阿姮倒是笑着点头:“喜妹相邀,我岂能推辞。”


    她想起今日买药的事就后怕不已,若不是喜妹,险些误了阿姊的性命。


    “真的?太好了!”喜妹高兴极了,连忙往街尾跑,叫仆人把牛车赶过来。


    褚良望着喜妹跑远的背影,无奈笑道:“也好,我与喜妹家是邻居,我先送鹂夫人回薄媪宅中,回来再接阿姮姑娘回王宫。”


    这样安排最好,阿姮和阿鹂答应下来。


    褚良刚要赶马车离开,又停下,颇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阿姮说:“我方想起来,不是大王,的确是我,想跟姑娘讨个人情。”


    阿姮也不揭穿他,只问他是何事。


    “大王赏赐给百夫长的百匹帛布,我用不了那么多,麻烦跟薄媪说一声,能否换成锦缎?能换多少是多少!”


    褚良说着,抬眼张望坐着牛车从远处走来的喜妹,又加了一句:“就像阿姮姑娘身上穿的这种纹样,就很好看。”


    阿姮微笑说好。


    楚王赏赐用的帛布是素色本布面料,方便做成常服在劳作时穿,换成锦缎的话,百匹可换三十。她随薄媪清点过宫中的布料结余,各种面料都绰绰有余,褚良想换一种料子不是什么难办的事。


    只不过,她身上穿的这种枫叶锦纹,是锦缎中最精美的样式,库中已经没有了,她和覃做完衣裳,手上还余了几匹。


    还够做两套衣裳。


    就一起送给喜妹,作为她的心意。


    阿姮正暗自合计,牛车“哒哒”的行来,喜妹把她拉到车上,两人各自和阿鹂褚良告别,一路朝外城跑去。


    住在外城的,大多是在郢都城外以打鱼砍柴谋生的小民。喜妹家只有她和兄长两人,她的兄长是下卿大夫,在朝中无职。阿姮听喜妹说,他们家的私田和农庄都在北边的汉水附近,她兄长几个月前动身去收割稻谷,还没回来。


    喜妹家虽然是卿大夫之家,但家中清贫,和沿路看到的人家一样,只一间小院,三间正房。


    土黄的院墙一围,墙上爬满黄绿藤蔓,藤上结了几条苦瓜,间杂红彤彤的茜草果子,一簇一簇的从墙角伸出来。


    院中喂了一群鸡。


    喜妹一回来,还没来得及跟阿姮请教什么铭文,就忙着抓米喂鸡。兄长走后,家里只有赶车的老仆和负责煮饭洗衣的老妇这一对老夫妻,很多事情都得她自己来。


    鸡看到主人,突然有了灵性似的,扑闪着翅膀乱跳,就差蹦到喜妹身上。


    “我来吧。”阿姮朝喜妹伸出手,把装谷子的陶盆从她手里接过去。


    喜妹一愣,只见阿姮撮起小嘴,从嘴里发出“咯咯”的声音,把谷子撒到空地上。


    群鸡一窝蜂的跑来,忙不迭的在地上啄食。


    喜妹惊讶的看着她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


    阿姮朝喜妹笑了笑。这也是她在家中常做的事。


    喜妹也笑了,跑到房中,抱出一卷竹简和笔墨,铺到院中的石几上。


    竹简上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墨迹。


    轮到阿姮感到惊讶。


    “阿姮,”喜妹把笔在墨台里轻舔了舔,递给她,郑重的说,“我在搜集整理殷商时的铭文,请你和我一起编著成书。”


    编著……成书?


    阿姮眼中充满震惊,不敢把笔接过来。


    “我……可以吗?”她看着喜妹,却是在问她自己。


    阿父教邻家阿兄铸造农具之余,也曾在沙地上书写铭文,一个个的教他辨认。阿兄起初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力气,在乡间做个打铁匠,便衣食足够了,学这些有什么用?不能吃也不能喝。


    她还记得,阿父当时说:“这些铭文,我的曾祖父传给祖父,祖父传给我的父亲,父亲又传给了我。在我的曾祖父之前,也必定有他的父亲传给他。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直到今天。你若问我,它是能吃,还是能喝?我只能说,我也不晓得有什么用。


    “我只知道,在我重现这些铭文的时候,我的祖祖辈辈都来过这个世上。还有那些曾经向我的祖辈传授过铸术的铸匠们,他们不是我的祖先,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我知道,他们都曾经在这世上走过一遭。”


    喜妹听阿姮讲完,轻呼道:“你的父亲说得对,他们都曾经来过!”


    她望着阿姮,眼中闪着亮光,道:“你的祖先,还有那些铸匠,他们或许曾经给商王铸过鼎,给周天子造过剑,还给乡里的小民打过农具。他们没有名字传下来,没有故事让我们听见,可我们知道,他们都来过这个世上。”


    “他们都来过吗?”阿姮目光幽幽,投向院墙上蜿蜒爬行的藤萝。


    她懂了。


    “就像国君用祭酒祭祀他的先王那样,铸匠也有自己的祭祀方式。我们每一次书写和重现那些铭文,就是在祭奠他们。我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还有很多很多的铸匠,他们都曾经来过,从来没有离开,他们就活在那些铭文里。”


    当她在酒窖里,看到那个陈旧的酒罍,从灰尘中擦出那些模糊的铭文,她的父亲,出现并庇佑了她。


    父亲他,一直都在。


    两行泪从阿姮眼中夺眶而出。


    喜妹静静的坐在一旁。看到阿姮流泪,不知为何心里也酸酸的。


    阿姮,一定有一个很伤心很坎坷的过往吧?


    过了一会儿,阿姮拭去脸上的泪痕,露出笑容:“那我们先把武王酒罍上的铭文写下来,可好?”


    “好!”喜妹重重点头。


    笔尖上的墨汁已经干了,阿姮挽起袖子,小心翼翼的重新轻蘸墨台。


    她以前在沙子上写过字,薄媪教过她如何用炭条做记录,这回是她第一次握笔,在干净的竹简上写字。


    但是,就像她已经写过了千万遍,书写的感觉一点也不陌生。


    和她蹲在父亲和阿兄旁边,拿树枝悄悄在地上比划时,没什么不同。


    那时,阿母小产。她在母亲床前哭累了昏睡过去,迷迷糊糊的听到阿父对阿母说:“莫要自责,我们还有阿姮。”


    可是后来,父亲开始教邻家阿兄学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97485|1674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铭文。她有些不高兴,明明她才是父亲的女儿,父亲为何不教她?她表面上看着柔弱,心里却很是好强,暗中跟他们学,跟阿兄较劲,比阿兄记得还牢。


    现在回想起来,对于她的心思,阿父其实都知道。阿父明面上在教导阿兄,实际上也在耐心的说给她听。


    她没有阿兄那么大的力气,无法像阿兄那样,烧熔炉淬矿石锻造器具,可在父亲心中,她是铸匠的女儿,应该习得这些。


    阿姮深深的吸了口气,不再让自己陷入哀痛中,一径把酒罍上的铭文写完,把笔递给喜妹。


    喜妹在一旁做注释,遇到不明白的,阿姮就给她解释。


    做完注释,喜妹搁笔,走到院子中间,笑眯眯的说:“不论我们是男人还是女人,是铸匠还是庖人,我们都曾经来过这个世上。我们不是以前的商王,不是当今的天子,不是国君,没有人会为我们作书,可我们都来过,一定会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记!”


    阿姮微笑着接口:“供后人祭奠和怀念。”


    喜妹笑起来。


    “咣当”一声,院门被粗暴的推开。院中的鸡群惊得往墙头飞,扑起一地的尘土。


    “褚良!你喝多了吗?”喜妹生气的叫道。


    褚良从门口闯进来,看了眼阿姮,说:“大王要杀人!”


    两个姑娘都变了脸色。


    “因为何事?”阿姮问。


    褚良刚进门时,看她的那一眼,让阿姮隐约预感到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她这时才注意到,天色渐晚,云层密布,乌云聚拢到王城上空,眼看一场大雨就要落下来。


    “蔡女,”褚良吐出两个字,又道,“大王召蔡女侍寝,传话的人把鹂夫人接入王宫。后来……大王突召两广侍卫入宫。”


    侍卫不能进入国君的寝宫,除非宫中发生政变或刺杀那样的大事。


    “褚良你不是送鹂夫人回了……”喜妹呐呐。


    褚良明白她的意思,道:“我将鹂夫人送回薄媪家,回来的路上,我顺便去了一趟两广侍卫的兵营,借他们的草料喂马。宫中突然传令到两广兵营,令侍卫入宫严查宫人,还分了一拨人去薄媪宅中搜查可疑之人。”


    看来事情发生在鹂夫人回去之后,宫中派人到薄媪家,召鹂夫人入宫。


    喜妹皱眉:“大王叫昭伯的妾妇侍寝,这也太荒唐了!但是……”


    她今天才第一次见到鹂阿姊,便看出她是个豁达的女子,不会为了一个死人做出行刺大王的事。


    喜妹还没说完,阿姮打断道:“褚良你速送我回王宫!”


    褚良点头,两人迅速出了门。大王的那点心思,别说喜妹,恐怕连姮女自己都不清楚。这其中,恐怕有误会。


    如今,能平息国君之怒的,唯有姮女。


    “哎阿姮……”喜妹追出门,褚良已驾驭马车奔了出去。


    乌云翻滚,狂风卷地,第一滴雨落下来的时候,阿姮踏入楚王寝宫的大门。


    殿中,侍卫林立,蜜烛的灯影煌煌,地上跪了一片。


    鹂阿姊跪伏在覃旁边,听见动静抬头,忧心的朝她望去,蹙眉轻轻摇头,似乎在用眼神责备她不该撞到楚王的刃上来。


    阿姊脸上稍显惶色,容饰整齐,和她们白天出门时一样。


    楚王没有做出喜妹口中的荒唐之事。


    褚良说得没错,是误会。


    这些时日一直压在阿姮心底的猜测,隐隐得到证实——楚王对她的怒气一直未消。


    楚王坐在上首,他的佩剑置于身前的桌案上。他只穿了一身中衣,发髻束于头顶,面寒如水,眸光直视宫门的方向,盯着她一步步的走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