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8章 入城,礼王,圣上

作者:梦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走了。”王寻将目光从天空收回。


    确实,那道迫人的气势不见了。


    河面涟漪未静,漂浮的船屑彼此轻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偷袭完便走,什么人啊!”齐浪骂了一声。


    子慕予看向徐千策:“你打算怎么办?”


    徐千策薄唇浅抿:“我等他自己来找我。”


    子慕予点点头。


    在这件事里,他们只是后盾。


    真正要站在前面的,还得是徐千策。


    “你们是什么人?这是青岚山地界,等闲人不能进此,速速离去!”爬上船的少年冲岸上的人喝道。


    徐千策朝他们乜了一眼,并不理会。


    “先入城,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徐千策笑着对众人道。


    六人离开河边,往王都走去。


    谢婉如想追上去,却被船夫一把拉住。


    “我的船毁了,你要赔我钱!”


    谢婉如好生抱歉,将带在身上的整个钱袋都递给了船夫:“我只有这么多了。”


    船夫无奈接过,转身入河,抢救船板物什。


    随着离青岚山越来越远,气温越来越低。


    洗尘河里的水是温的,谢婉如刚才落进湖里时不觉得冷,现在离开了水,离开了青岚山,湿粘的衣服像层冰一样贴在身上,唇和眼眶冻得发青,牙关「哐哐」切磨着。


    王都,其实就是一座城。


    红墙如血。


    这堵墙从青岚门起,往东西各延五十里,然后往北。


    若从高空俯瞰,王都就是一个掀了盖子的方盒子,城道要么东西走向,要么南北走向,纵横交错,将整座城分成无数小方块,刻板而整齐。


    青岚门是王都最大的一座门。


    此刻将近日暮,门快要关了,门洞正吞吐着无数人和物。


    那些挑担的货郎准备归家,他们辛苦一天,纵然是冷天,青布包头依旧被油汗浸湿。


    骑着马在城门前来回巡视的官差戴着红缨帽,他们腰间牙牌叮当作响。


    还有许多来往商人,赶着堆满货物的马车进出。


    红墙下,蹲着一个画师,正往绢布上涂抹烟墨,不知准备将何景何人描于布上。


    仙门人在人间行走,无需路引,畅通无阻。


    可是王城例外。


    想在王城进出,必须登记造册,得到允许,拿到城门官颁发文书才行。


    这个过程,需要几天时间。


    所以,一行人刚到门前便被拦住。


    徐千策什么话都没说,递上一枚玉佩。


    玉佩掌心可握,在最后那抹霞光照射下散发出金黄光泽。


    城门守官站着却像要睡着一般,往玉佩上瞥了一眼,“要路引!你递个玉佩上来做什么?难不成想当众贿赂本官?”


    “看仔细点!”徐千策冷声道。


    他稍往前一站,遮住身后的夕阳。


    掌心中的玉佩,似一捧新雪。


    原来,它是白色的。


    城门守官懒懒一看,虎躯一震,脖子变成微躬,伸手小心翼翼捧起那枚玉佩。


    玉佩雕得巧夺天工。


    正面云龙盘踞,五爪虬张,鳞甲莹润细腻,眼睛点着两粒墨翠,气势非凡。


    翻看背面。


    城门守官一哆嗦。


    只见背面刻着篆文:受命于天。


    这几个字包围着另外一个稍大的字。


    礼。


    城门守官上举玉佩慌慌下跪:“不知是礼王归。下官叩见礼王殿下。”


    此举一出,城门前的人黑压压跪了一地。


    “恭迎礼王归都!”声若洪钟。


    子慕予精神为之一震,齐浪和吴念虹差点跟着下跪。


    众人不由自主望向徐千策。


    这个平日里喜欢和姑娘嬉皮笑脸的少年像变了一个人,下颌微抬,目光如刀锋缓缓刮过下跪的众人。


    “起吧。”徐千策道。


    声音不高,却落地成钉。


    他回身面向子慕予,做出「请」势。


    子慕予点点头,带着王寻及罗浮洞众人入城。


    谢婉如快步走来,却被官差拦住。


    “我与他们是一起的!”谢婉如伸手冲子慕予喊,“师父,师父,带着我啊!”


    子慕予顿足。


    所有人都停步,往谢婉如看去。


    “回去,做你的千金小姐。”子慕予道。


    苏云深曾跟她说过,谢婉如家族富贵,父兄疼爱,是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


    既是有福之人,何必吃修行之苦呢?


    他们这次出行,路才走一半,不知还会遇见什么事。


    何况眼前,徐千策王兄来者不善。


    谢婉如闻言神色一滞:“我不回去。”


    “那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子慕予说完扭头,继续与徐千策向前走去。


    谢婉如见众人渐行渐远,眼眶刹地红了。


    ……


    ……


    最后一抹日光已被青岚山吞尽。


    王都北面,是巍峨王宫。


    靛青色夜霭渐渐笼罩整片宫殿,宫墙的红色显得沉郁厚重,像血逐渐凝固变黑。


    青铜獬豸安静地蹲在御道两侧,每日有宫女洒扫擦抹,兽瞳被磨得光亮如镜。


    此刻,一个光点正在兽瞳里浮动。


    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逐渐映出了一个人影。


    原来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提着绢灯从这里走过,脚步无声。


    夜风吹起太监的袍角擦过獬豸,将这道无声的人影一路送至御书房。


    御书房内沉香木穹顶高不可攀,龙井中央悬着一枚径尺大的东珠,珠光如银河泻地,与鎏金蟠枝灯的烛光一起照亮整张御案。


    御案后坐着一个垂暮老人,灰发微挽,披着件厚氅,手中拿着竹卷,时不时掩嘴轻咳两声。


    重新放在御案上的手枯瘦无比,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在薄如蝉翼的肌肤里蜿蜒,像是即将衰败的河流。


    老太监脱了鞋履放在门侧,低着头躬着身子踩着轻而碎的脚步快速走至垂暮老人前。


    老人抬眸的瞬间,目光像柄年代已然久远却依然锋利无比的古剑。


    “酉初入的城,现正在阙天楼用饭。身边带着五个人,都很年轻。看起来与礼王殿下关系不错。”老太监气息微敛着道。


    “是真不错,还是知道策儿的身份故意亲近的攀附之徒?”老人说话很慢,字字铿锵。


    “今日他们在洗尘河遇见了偷袭,其中两人甚护着殿下。可是这里头到底有没有私心,还得再看。”老太监一直低着头。


    老人目色一厉:“太子干的?”


    老太监把头垂得更低了。


    “想来策儿是回来陪我过八十大寿的。盯着太子,不要让他闹得太过分。”老人道。


    “是,圣上。”


    “他走了。”王寻将目光从天空收回。


    确实,那道迫人的气势不见了。


    河面涟漪未静,漂浮的船屑彼此轻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偷袭完便走,什么人啊!”齐浪骂了一声。


    子慕予看向徐千策:“你打算怎么办?”


    徐千策薄唇浅抿:“我等他自己来找我。”


    子慕予点点头。


    在这件事里,他们只是后盾。


    真正要站在前面的,还得是徐千策。


    “你们是什么人?这是青岚山地界,等闲人不能进此,速速离去!”爬上船的少年冲岸上的人喝道。


    徐千策朝他们乜了一眼,并不理会。


    “先入城,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徐千策笑着对众人道。


    六人离开河边,往王都走去。


    谢婉如想追上去,却被船夫一把拉住。


    “我的船毁了,你要赔我钱!”


    谢婉如好生抱歉,将带在身上的整个钱袋都递给了船夫:“我只有这么多了。”


    船夫无奈接过,转身入河,抢救船板物什。


    随着离青岚山越来越远,气温越来越低。


    洗尘河里的水是温的,谢婉如刚才落进湖里时不觉得冷,现在离开了水,离开了青岚山,湿粘的衣服像层冰一样贴在身上,唇和眼眶冻得发青,牙关「哐哐」切磨着。


    王都,其实就是一座城。


    红墙如血。


    这堵墙从青岚门起,往东西各延五十里,然后往北。


    若从高空俯瞰,王都就是一个掀了盖子的方盒子,城道要么东西走向,要么南北走向,纵横交错,将整座城分成无数小方块,刻板而整齐。


    青岚门是王都最大的一座门。


    此刻将近日暮,门快要关了,门洞正吞吐着无数人和物。


    那些挑担的货郎准备归家,他们辛苦一天,纵然是冷天,青布包头依旧被油汗浸湿。


    骑着马在城门前来回巡视的官差戴着红缨帽,他们腰间牙牌叮当作响。


    还有许多来往商人,赶着堆满货物的马车进出。


    红墙下,蹲着一个画师,正往绢布上涂抹烟墨,不知准备将何景何人描于布上。


    仙门人在人间行走,无需路引,畅通无阻。


    可是王城例外。


    想在王城进出,必须登记造册,得到允许,拿到城门官颁发文书才行。


    这个过程,需要几天时间。


    所以,一行人刚到门前便被拦住。


    徐千策什么话都没说,递上一枚玉佩。


    玉佩掌心可握,在最后那抹霞光照射下散发出金黄光泽。


    城门守官站着却像要睡着一般,往玉佩上瞥了一眼,“要路引!你递个玉佩上来做什么?难不成想当众贿赂本官?”


    “看仔细点!”徐千策冷声道。


    他稍往前一站,遮住身后的夕阳。


    掌心中的玉佩,似一捧新雪。


    原来,它是白色的。


    城门守官懒懒一看,虎躯一震,脖子变成微躬,伸手小心翼翼捧起那枚玉佩。


    玉佩雕得巧夺天工。


    正面云龙盘踞,五爪虬张,鳞甲莹润细腻,眼睛点着两粒墨翠,气势非凡。


    翻看背面。


    城门守官一哆嗦。


    只见背面刻着篆文:受命于天。


    这几个字包围着另外一个稍大的字。


    礼。


    城门守官上举玉佩慌慌下跪:“不知是礼王归。下官叩见礼王殿下。”


    此举一出,城门前的人黑压压跪了一地。


    “恭迎礼王归都!”声若洪钟。


    子慕予精神为之一震,齐浪和吴念虹差点跟着下跪。


    众人不由自主望向徐千策。


    这个平日里喜欢和姑娘嬉皮笑脸的少年像变了一个人,下颌微抬,目光如刀锋缓缓刮过下跪的众人。


    “起吧。”徐千策道。


    声音不高,却落地成钉。


    他回身面向子慕予,做出「请」势。


    子慕予点点头,带着王寻及罗浮洞众人入城。


    谢婉如快步走来,却被官差拦住。


    “我与他们是一起的!”谢婉如伸手冲子慕予喊,“师父,师父,带着我啊!”


    子慕予顿足。


    所有人都停步,往谢婉如看去。


    “回去,做你的千金小姐。”子慕予道。


    苏云深曾跟她说过,谢婉如家族富贵,父兄疼爱,是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


    既是有福之人,何必吃修行之苦呢?


    他们这次出行,路才走一半,不知还会遇见什么事。


    何况眼前,徐千策王兄来者不善。


    谢婉如闻言神色一滞:“我不回去。”


    “那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子慕予说完扭头,继续与徐千策向前走去。


    谢婉如见众人渐行渐远,眼眶刹地红了。


    ……


    ……


    最后一抹日光已被青岚山吞尽。


    王都北面,是巍峨王宫。


    靛青色夜霭渐渐笼罩整片宫殿,宫墙的红色显得沉郁厚重,像血逐渐凝固变黑。


    青铜獬豸安静地蹲在御道两侧,每日有宫女洒扫擦抹,兽瞳被磨得光亮如镜。


    此刻,一个光点正在兽瞳里浮动。


    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逐渐映出了一个人影。


    原来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提着绢灯从这里走过,脚步无声。


    夜风吹起太监的袍角擦过獬豸,将这道无声的人影一路送至御书房。


    御书房内沉香木穹顶高不可攀,龙井中央悬着一枚径尺大的东珠,珠光如银河泻地,与鎏金蟠枝灯的烛光一起照亮整张御案。


    御案后坐着一个垂暮老人,灰发微挽,披着件厚氅,手中拿着竹卷,时不时掩嘴轻咳两声。


    重新放在御案上的手枯瘦无比,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在薄如蝉翼的肌肤里蜿蜒,像是即将衰败的河流。


    老太监脱了鞋履放在门侧,低着头躬着身子踩着轻而碎的脚步快速走至垂暮老人前。


    老人抬眸的瞬间,目光像柄年代已然久远却依然锋利无比的古剑。


    “酉初入的城,现正在阙天楼用饭。身边带着五个人,都很年轻。看起来与礼王殿下关系不错。”老太监气息微敛着道。


    “是真不错,还是知道策儿的身份故意亲近的攀附之徒?”老人说话很慢,字字铿锵。


    “今日他们在洗尘河遇见了偷袭,其中两人甚护着殿下。可是这里头到底有没有私心,还得再看。”老太监一直低着头。


    老人目色一厉:“太子干的?”


    老太监把头垂得更低了。


    “想来策儿是回来陪我过八十大寿的。盯着太子,不要让他闹得太过分。”老人道。


    “是,圣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