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51章李景隆上位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必多礼。”


    朱小宝早就在殿内等着了,见众人进来,微微颔首。


    他的眼神在每个人脸上稍作停留,最终定格在都察院右都御史范敏身上。


    朱小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语气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今日议事,便先从都察院说起吧。”


    官吏们都愣了。


    按规矩,小朝会向来是内阁先汇报,今儿咋让都察院抢了先?


    如今都察院左都御史暴昭身子越发虚,早不管事了,院里自然以右都御史范敏为首。


    范敏喉头滚动了两下,额角的冷汗又沁出一层,他定了定神,硬着头皮往前挪了半步,躬身奏道。


    “启奏太孙殿下,近来都察院已联合户部、刑部,在南北数省查到假洪武通宝流通的踪迹。”


    “眼下三司正合力追查伪币源头,涉案的几个窝点已初步锁定,相信不消多日便能水落石出,给朝廷一个交代。”


    假币案查了半个多月,也就这三个衙门知道内情。


    大伙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


    竟有假的洪武通宝?


    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动朝廷货币的主意?


    这是想掀翻大明的根基啊!


    可朱小宝像是没接这茬,盯着范敏追问。


    “然后呢?”


    还有然后?


    众人又惊又疑,纷纷看向范敏。


    难道还有比假币更吓人的事?


    范敏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结结巴巴道。


    “交…交趾海军……战败了。”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大明对外打仗啥时候输过?


    居然栽在了交趾?


    朱小宝眉头紧皱。


    “别吞吞吐吐的!赶紧说!”


    范敏这才硬着头皮道。


    “上元夜那晚,交趾都司都放了假,有金夷人在海上抢劫番邦货船,沈王朱模逞能,非要领兵出战,结果…大败……”


    “咱大明海军二百六十多人受伤,八十多人战死,后来交趾都司指挥使吴桢出兵时,金夷人早就跑没影了。”


    等范敏说完,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骨头似的,软绵绵的。


    他犹豫片刻,弯腰行礼道。


    “臣知罪!”


    “你何罪之有?”


    朱小宝挑眉,语气不善。


    这下,范敏心里更慌了,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认罪。


    朱小宝转头看向内阁首辅杨靖。


    “你给孤说道说道,范御史为啥要认罪?”


    杨靖心里门儿清,朱小宝这是故意让范敏下不来台。


    他出列道。


    “启奏太孙殿下,年前范大人一个劲地主张恢复藩王掌军政大权的旧制,还拍着胸脯跟您保证,说沈王去交趾绝不会出乱子。”


    “结果呢?才几天就弄出这么大动静,死了八十多号兵,范大人这罪,认得不冤!”


    杨靖说着,还冷冷瞪了范敏一眼。


    当初就劝过别太纵容藩王,你偏不听!


    范敏嘴唇哆嗦着。


    “臣……臣真不知道会这样,臣知错了。”


    朱小宝瞥了他一眼,语气冰凉。


    “几十条人命,可不是认个错就能完事的。”


    说罢,他看向内阁。


    “传孤的令,调整交趾藩王府权限,收回朱模的所有军政大权,以后就当个安稳王爷,别再掺和军务。”


    这回,满朝文武没一个敢唱反调的。


    朱小宝目光再次扫过殿内众人,最后稳稳落在范敏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着令都察院右都御史范敏降两级,改任右佥都御史;原右佥都御史升左佥都御史;左佥都御史李景隆擢升右都御史,跟左都御史暴昭、右都御史范敏对接事务。”


    话音落下,谨身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谁都没想到,太孙殿下竟会在此时突然动刀,而且一出手就是对都察院核心官员的大调遣。


    这次的大规模官吏调整,虽只涉及都察院一衙,却足以让满朝文武嗅到风向的变化。


    这动静,着实不小。


    范敏身子猛地一晃,脸色霎时变得惨白如纸。


    朱小宝又道。


    “各部堂都给孤记好了,做官就得说话算数,朝廷赏罚分明,有功就赏,有错就罚,绝不含糊!”


    “各部也该好好自查,要是有那种占着位置不干活、光混日子的,孤绝不手软,该换的就得换!”


    “总之,大明的官,得让有本事的来当!”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太孙殿下这是借着范敏的事敲警钟呢!


    看样子是真要为登基铺路了!


    大伙齐刷刷地把怨愤的目光投向范敏。


    要不是这老小子瞎折腾,太孙殿下也犯不着借题发挥,更不会牵连到咱们头上!


    范敏耷拉着脑袋,心里把肠子都悔青了。


    跟太孙唱反调的,就没一个有好下场!


    自己这官丢了不说,还成了同僚眼里的扫把星,以后的日子怕是难熬了。


    朱小宝又问。


    “可还有要议的?没有的话,孤说个事,今天就把都察院左都御史定下来吧。”


    “孤提议李景隆,你们可有意见?”


    内阁先表态。


    “臣等没意见!李景隆当御史四年,破了不少大案,连代王都敢弹劾,硬气!让他接暴昭的班,合适!”


    “臣等附议!”


    “成,就这么定了。”


    朱小宝摆摆手。


    “没事的话退朝吧。”


    小朝会一结束,朱小宝就让郑和去吏部取来大明在编官吏的名册。


    这一下午,他都埋首在这些名册里琢磨。


    首先得给吏部动个大手术,詹徽的吏部尚书之位必须得挪挪地方。


    要么让他只挂个虚职,把实权交出来;要么干脆卸任。


    朱小宝更倾向于后者。


    眼下最有资格接吏部尚书位子的,当属吏部左侍郎杜泽。


    这老小子从员外郎一步步爬到侍郎,在吏部待了十来年,虽说没立过啥惊天大功,可也没犯过啥大错。


    能不能扛得起吏部尚书这担子,还得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除了吏部,刑部也得调整调整。


    杨阁老早该从刑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下来了,现在刑部的实权其实早落在左侍郎夏恕手里,这小子跟着杨靖破过不少大案要案,是时候给他个正儿八经的名分了。


    至于户部,傅友文当侍郎都快十年了,户部一直没设尚书。


    这次假币案要是他能查出点名堂,朱小宝打算把他往上提一提。


    其他衙门暂时先不动,免得动静太大吓着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